㈠ 企業退休職工去地看病如何辦理轉院手續
參保人員到單位所屬分中心辦理轉外埠住院登記手續,經批准後即可轉到當地三家社保指定醫院住院就醫。參保人員由18家責任醫院開具證明,需到當地三家社保指定醫院以外醫院住院治療的,需由社保機構審批。
㈡ 天水市退休職工到甘肅省人民醫院住院如何備案
我是異地安置備案的參保人員,可持社會保障卡在安置地入院治療,出院時直接結算 非異地安置備案人員,因病卻需外出治療的,須持就醫醫院出具的轉院證和社會保險 卡到至市醫保機構備案
㈢ 甘肅醫保異地就醫報銷的規定
法律分析:1.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城鄉居民均可申請辦理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一)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二)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三)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或在外長期務工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四)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2.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條件:
(一)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二)已領取社會保障卡
(三)就醫地醫療機構已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業務
3.異地就醫備案登記需要的材料:
(一 )本人社會保障卡和身份證
(二)異地就醫登記備案表
(三)本人異地《戶口簿》或居住證
(四)參保地經辦機構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據:《甘肅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案》
1.參保人員中異地長期生活居住人員,外出務工、創業、上學人員,異地轉診人員,探親、旅遊、短暫的出差等急診除外,跨省異地就醫前,不含境外醫療,需按有關規定向參保地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備案,就診時需選擇就醫地轄區內已聯通國家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台的定點醫療機構。其中,因參保地醫療條件有限,需要轉到其他省市治療的參保人員,由個人或其委託人在省級三級甲等醫療機構批准轉診申請後,向參保地經辦機構提出異地就醫備案申請,經辦機構應即時審核確認,填寫生成《甘肅省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表》,並在國家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台上傳相關信息數據。異地長期生活居住人員和外出務工人員異地就醫備案有效期限依據參保人的申請確定,原則上不得少於1年,大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明確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執行就醫地城鄉居民醫保目錄,參保地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包括起付線、報銷比例及封頂線等,按服務項目直接結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跨省異地就醫按以上政策辦理基本醫保結算後,回參保地執行健康扶貧相關專惠政策。參保人員未按規定辦理異地轉診手續,自行前往異地就醫住院的,原則上不予報銷。
㈣ 甘肅65歲以上退休職工去蘭州看病,是否還要當地醫保開轉院證明
如果要去外地住院看病,必須事前向當地醫保經辦部門申請異地就醫轉診手續或者退休後的異地安置手續(異地安置一般是在外地居住生活六個月以上)。如果你要看病的蘭州醫保定點醫院與甘肅醫保實行了聯網結算,你就可以刷甘肅醫保卡結算統籌支付部分;否則就全額墊付現金,然後再回來手工報銷。
希望採納。
㈤ 退休人員異地就醫手續
1、已開通憑醫保卡異地醫保結算的,不需要再辦其他手續。
2、尚未開通異地結算的,應先到你原參保地的社保局辦理「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登記」,填寫好登記表(一式三份)後,到你居住地找一家或兩家有社保定點醫療資格的醫院蓋章簽認,把蓋章後的表格拿回原參保地社保局辦好審批手續就可以異地看病報銷了。
3、參保人員在異地入院後三日內向醫保經辦機構電話申報住院醫院名稱、地址、科室、床號、聯系電話、病情,不按規定申報的,醫保經辦機構不予報銷。
醫保經辦機構在接到申報後根據該參保人員的此次住院病種、病情、病史等情況確定稽核方式。稽核方式有醫保經辦機構直接稽核、委託異地醫保經辦機構稽核、委託異地定點醫院稽核。
(5)甘肅退休職工住院轉院擴展閱讀:
申報原因
1、限於本地醫療水平的限制,一部分重病人和經本地定點醫療機構長期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人轉外就醫。
2、一部分人員在本地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平常在外地工作,生病時在工作所在地就醫。
3、部分職工退休後,懷念故土回家鄉養老,在家鄉當地醫院就醫。
4、一些企業在外承包工程或在外地設立營銷機構,職工長期在外地工作、就醫。
申報標准
1、退休異地安置的參保人員;
2、退休後在境內同一異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參保人員;
3、常駐境內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
管理措施
1、同步推進三項改革,規范醫療機構行為。在全國嚴格推行住院實名制,醫院收治病人時嚴格核對個人身份證,減少冒名住院。
2、實行異地就醫醫院等級制度。一般應要求異地就醫醫院等級在二級甲等以上。等級高的醫院規模大,內部運作均按程序化管理,加之實行了計算機系統管理,票據、葯品管理規范。
出具的資料真實度高。而一部分小醫院,由於缺少正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經濟利益等因素考慮過多,醫療行為、費用記錄不規范,醫療票據管理不嚴,確定為異地定點醫院應從嚴控制。
3、加強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出台參保人員違規行為處罰辦法,嚴厲打擊醫保欺詐行為。對異地定點醫院為參保人員冒名頂替、弄虛作假提供便利的,取消其異地定點醫院資格。
同時將情況反映給當地醫保經辦機構,並逐步發展到在全國醫保系統內通過內部網路相互通報相關信息,將違規醫院列入黑名單。
可隨形勢的發展將定點醫院、定點葯店、參保人員的醫保行為的誠信狀況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制約醫保欺詐行為。
㈥ 甘肅省張掖市退休職工異地就醫報銷辦法
異地辦理醫療報銷的流程:
在住院前或住院後3日內打老家新農合咨詢電話對住院就內醫情況進行登記備案;
出院後容必須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出具一份居住證明,如果是在外務工,需有務工單位出具務工證明;
出院後持病歷復印件、匯總明細單、住院收費票據、出院證明,再拿著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及居住或務工證明回參合所在地報銷;
如果是從參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療,必須在走之前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然後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療;
省外報銷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線2000左右,報銷比例為合理費用的45%,花的少的話,很難報銷幾個錢的,醫院級別越低,報銷比例越高。
㈦ 甘肅省現在住院必須要轉院手續嗎
如果是分級診療病種的話就得辦理,急診應該不用。
㈧ 辦理轉院手續怎麼辦
轉診流程:
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轉病人時填寫《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上轉單》,註明初步診斷,由經治醫師簽字並加蓋公章,同時電話通知醫院分管社區的工作人員,經認可後轉診。危急重症患者轉診時,需派專人護送,並向接診醫生說明病人病情,同時提供相關的檢查、治療資料。
2、雙向轉診單分存根欄與轉診欄,病人上轉時需持《社區衛生服務轉診單》就診,存根欄由轉出社區留存。
3、醫院院接診後,應認真填寫《雙向轉診登記表》,並及時安排轉診病人至相應病區或門診。
4、醫院在接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病人,並進行相應的診斷治療期間,專業醫生有義務接受社區醫生的咨詢,並將病人的治療情況反饋社區醫生。
5、當病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進入康復期時,醫院專業醫生應填寫《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下轉單》,說明診療過程、繼續治療的建議和注意事項,及時將病人轉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並根據需要指導治療和康復,必要時接受再次轉診。
為進一步規范優化日照市醫保業務經辦服務流程,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最大限度為參保人員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市人社局近日出台《關於簡化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備案流程的通知》:
從6月1日起執行新的轉診轉院規定,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轉往市外住院治療的,直接由定點醫療機構辦理轉診轉院備案手續,不需要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實施備案。
同時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的參保人員不受參保區域限制,可以在市內任何具備轉診轉院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辦理,轉出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轉院手續後,報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
但是參保人員跨省聯網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需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並對所持有的社會保障卡進行出省檢測。
參保人員轉院後病情加重、在上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急救72小時內死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視為一次住院醫療費用,各分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住院政策規定給予報銷。
參保人員違反規定未辦理轉院手續,自行前往區內三級協議醫療機構和區外協議醫療機構住院就醫的,按規定報銷比例的50%支付,計算辦法如下:
先按照基本醫保統籌基金原有規定報銷比例的50%計算基本醫保統籌支付額度,然後再計算公務員醫療補助和大額醫療補助、大病保險(超大額醫療補助)支付額度。
剩餘50%不予支付的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列入醫保個人自付費用范圍,但不作為公務員醫療補助、大額醫療補助或大病保險(超大額醫療補助)報銷基數。
《長春市新農合層級轉診管理辦法》於2013年5月1日開始實施,並給予特殊人群優惠政策:一是特殊疾病及人群取消轉診手續,可直接到省、市級定點醫院就診,包括傳染病、高危孕產婦、兒童重症、急診患者和部分重大疾病。
二是專科疾病實行歸口治療,具體是結核病、心臟病、病毒性肝炎、精神性疾病、兒童疾病、職業性疾病、傳染病等無需轉診,直接歸口轉入專科醫院。三是對慈善救助項目和衛生部門指定的醫療救助機構要求優先轉診。
2014年,為方便患者就醫,在現有制度基礎上,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腎癌、肝癌等19種重大疾病取消轉診,參合患者可直接前往省、市定點醫院或定點專科醫院歸口治療。2015年起,免轉診病種進一步擴大至42種重大疾病,包括惡性腫瘤、嚴重的腦病、腎病均在免轉診范疇。
《關於做好201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吉衛聯發【2017】103號)中明確規定,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圍繞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明確出入院和轉診標准。醫療機構對確因病情原因需要上轉的患者開具證明,作為辦理上級醫院入院手續和新農合支付的憑證。
轉診制度為一些急情特情做出了合理安排。如參合農民外出,在省內發生急、危、重症的患者,可就近就醫,但要在入院後3個工作日內到參合地縣(市、區)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中心)辦理轉診手續或登記備案。
㈨ 已退休人員想在異地看病,醫保怎麼報銷
根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保)政策規定,城保退休人員如需到外省市定居的,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委託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社保卡(或醫保卡)等材料到鄰近的本市區縣醫保事務中心申請辦理就醫關系轉出本市的手續,同時應提供外省市居住地的詳細信息。在辦理就醫關系轉移後,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更改。其每年的個人醫療賬戶資金,由市醫保事務中心在每個醫保年度(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第一個月,按規定以現金形式郵寄給本人。
您在本市辦理就醫關系轉移手續後,可以到當地醫保定點醫院就醫;當地未實施醫保的,可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批准成立的鄉衛生院以上的醫院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在醫療費收據開具之日起的6個月內至鄰近的本市區縣醫保事務中心申請報銷。報銷時應攜帶社保卡(或醫保卡)、發票原件、病史資料、費用明細;如是住院的,還需提供出院小結及住院費用清單。您按規定在外省市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可以按照本市或參照當地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和用葯范圍以及支付標准申請報銷,但一次報銷只能選擇其中一地的規定執行。另外報銷金額的多少好像是有年齡區別的,要是還有不明白,您可以咨詢一下所在地的市醫保咨詢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