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關於退休人員的文章

關於退休人員的文章

發布時間:2020-12-03 11:55:54

⑴ 求一篇關於退休年齡改革的看法的文章

據《羊城晚報》報道 「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採取『小步漸進』的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最近透露的這一信息引起各方關注。

何平是在剛落幕的中國勞動論壇上透露這一信息的。由於未形成養老保險轉製成本支付機制,導致企業社會保險費率過高,養老保險金缺口巨大。在這種背景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醞釀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按照有關方案,在2030年前,我國職工的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昨日,記者從勞動部門權威人士處了解到,目前沒有收到相關徵求意見通知,更沒有相關文件出台,應該是一些專家所做的相關課題提出的方案而已。

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鄭梓楨認為,推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客觀趨勢。目前,雖然某些城市表面上還有很多富餘勞動力,實際上我國已經迅速進入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社會,預計再過十多年,就會比較明顯地顯現勞動力供給下降的情況,因此,即使不考慮養老金缺口的問題,現在考慮推遲退休年齡也確有必要。

鄭梓楨同時認為,「這一問題也不能操之過急,要通過討論讓社會達成共識,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並且一定要經過立法,應該由全國人大通過!」

⑵ 訪問老人寫作文訪問退休工人軍人,普通老人寫你文

真正的幸福源於辛勤的勞動和創造,人們在為人類創造幸福中,才能使自己獲得幸福。真正的幸福決不是追求個人的享樂。"人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它是與人類勞動,創造,奉獻,甚至犧牲聯系在一起的。讓我們正確對待幸福,勇敢地去創造幸福!
事實論據
烈火中的風凰
50年代的青年女工向秀麗,看見燃燒的酒精即將流向金屬鈉,金屬鈉如果著火爆炸,不僅整個工廠大樓保不住,而且附近居民和工人兄弟弟姐妹的生命都會受到嚴重威脅,會給無數幸福家庭帶來莫大的災難。向秀麗為了他的幸福,她奮不顧身地撲向烈火,以自己的身堵住燃燒著的酒精向向金屬鈉,為消防救火贏得了寶貴時間,防止了一場巨大的災難,保住了許多幸福的家庭,可她因傷勢過重犧牲了,向秀麗在烈火中永生,人們稱頌她是"烈火中的風凰"。
人民的幸福高於一切
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視的。"他事事處處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假日里,他自動到車站為旅客服務;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節下的津貼費,支援災區人民和有困難的戰友。他看病路過建設工地,就主動參加工地勞動;他到哪裡,好事就做到哪裡。他認為,這樣生活才有意義,才是真正的幸福。
理論論據
人找到生活的意義才是幸福。--[俄]邦達列夫《人生舞台》
人的真正幸福寓於科學與勞動之中。--[前蘇聯]高爾基《排演》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會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俄]果戈理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
有希望。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亞歷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人要是只生活在回憶中,卻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的生活下去,回憶只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有事做。
一個英國老婦人,在她重病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候,寫下了如下的詩句:現在別憐憫我,永遠也不要憐憫我,我將不再工作,永遠永遠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過失業或者沒事做的時候,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虛。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種幸福。
能愛人。
詩人白朗寧曾寫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蘇醒。」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煥發、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彷彿有千百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最完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你幫助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
第一次吃糖
(甜滋滋的感覺就是幸福)

一個叫扎西達娃的藏族幹部要別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可誰也猜不出。他說:「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時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還是農奴的扎西達娃正在放牧,遇見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每個人帽子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五星。他十分恐懼,可這些軍人非常友好,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軍人還送給他一顆水果糖。這是一顆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見軍人比畫著剝開紙放到嘴裡吃起來。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懷里。
事情過後,更不敢聲張,因為農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頭。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偷偷地把這塊水果糖拿出來,剝開紙,放在嘴邊輕輕一舔。天哪,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傳遍全身,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妙的東西。他又一舔,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時間拿出來舔一舔,一直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把那顆糖吃完。
這位後來成為西藏自治區高級幹部的扎西達娃,以後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為豪的業績,但只有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覺得最幸福。
林覺民的訣別信
(為天下人謀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於富貴家庭,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為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最後就義犧牲了。
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充分准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裡,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林覺民懷著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才是最大的幸福。

杜朗尋找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過於刻意追求幸福。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里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斗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里坐著一位年輕婦女,懷里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後,這一家人就開車離去了。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鬆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動都帶有某種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其實都帶著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含著丈夫的關愛、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卻是飽含著人類對感情最詳細的詮釋。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懷著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著,不用什麼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睡夢中的孩子拉拉鬆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喚的方式;給疲倦的愛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緊一松的拳頭就是召喚幸福的方式;給悄然老去的父母講一個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謂笑話,那平穩的氣流就是召喚幸福最強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這些方式召喚著幸福時,難道此刻你不是世間幸福的人嗎?
有愛就有幸福
(燕妮的幸福觀)
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間的愛情是一個經久傳頌的故事,燕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為了愛情,她離開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倫敦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生。他付不出房租,家裡的鐵床、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濟學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為交不起學費,孩子只能輟學。孩子病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沒有抱怨也沒有離開,相反,她始終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因為她的生活中有愛。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徐霞客的探險生涯
(幸福是在奮斗的過程中)
公元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一個小男孩在江蘇江陰縣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
從二十二歲起,徐霞客開始了艱苦的旅行探險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這三十多年時間里,他不畏艱險,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東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帶,南遊福建、廣東,西北到達華山之巔,西南則遠涉雲南、貴州邊疆,足跡遍及當時的十六個省。雖然三次遇盜,四次絕糧,還差點丟掉性命,徐霞客卻從不後悔。他對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和植被等情況都作了深入系統的考察。多年艱苦卓絕的實踐,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徐霞客用生動的文筆寫成的《徐霞客游記》一書,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准備萬里長征大西南時,曾有人勸阻,因為當時他已年過半百了,但是他卻果斷地說:「我肩扛鋤頭,哪裡不能埋我的屍骨呢?」 徐霞客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地理學研究事業,晚年仍感到有些遺憾,認為沒能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沒有去昆侖山,去更邊遠的地方,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也許那個勸阻他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野外考察那麼艱險,為什麼他要這樣執著呢?為什麼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終生奮斗,而奮斗的過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過程。
貪官懺悔錄
(貪婪是不幸的起點)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的,想要不勞而獲只會走向罪惡的深淵,所以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點。看看這兩位貪官懺悔的心聲吧:
徐炳松(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賄55萬元,1999年8月被判處無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樣過清貧的生活,工作認真。隨著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來越不平衡。身居領導崗位,大權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經常面對對等交換的場面,思想防線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絕變得躲躲閃閃,繼而心存僥幸,逐漸心安理得以致完全喪失了抵制力。
鍾季湛(原中國工商銀行福建分行行長,受賄摺合人民幣205萬元,491.48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處刑):
身處金融系統,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之機,搶先佔有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等寶貴資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產資料「雙軌制」中依靠關系取得經營權而積累巨額財富,我動搖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崗位創辦個人企業,許多私營老闆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幾個人的錢財,最終導致身陷囹圄。
卡耐基的慈善事業
美國19世紀「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國鋼產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達兩千多萬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達4000萬美元。這年他出版了專著《財富的福音》,系統地提出興辦慈善事業的思想。並且他還身體力行,成為推動西方慈善事業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給紐約捐獻一所音樂廳開始,卡耐基不斷地向各地捐贈集會堂、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僅圖書館建設事業,卡耐基16年就投資1200萬美元,總共設立了3500座圖書館,受惠者遍布社會各階層。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茲堡學會,1902年設立卡耐基華盛頓學會,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廈,1904年在美國設立英雄基金,1905年為年邁的教授設立退休基金,1912年設立國際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結束之前,他都在為社會貢獻他的財富,合計捐獻總額高達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從社會中獲得了豐富的利益,擁有了巨額的資產,但他並不滿足,因為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當他將這些財富回報給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才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思索幸福
一、作文素材
1、2009年11月19日《中國青年報》做的關於「幸福和屋子的關系」的在線調查顯示,八成中國被調查者以為「幸福和屋子有關系」,不過對此結果,日本網友的意見大相徑庭,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以為幸福和屋子沒有關系。
2、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裡,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活著就是幸福,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為了「所謂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3、有人認為:人生的幸福最淺層的是慾望、物質帶來的,慾望和物質的人生是永不能滿足的。
二、構思點撥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
幸福畢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所以,對幸福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國內外已經有眾多的幸福評價指標體系,如國外有法國的「快樂指數」、英國的「國民福祉指標體系」等,國內也出現了如「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等評價體系。但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幸福評價體系。
許多關於幸福的研究表明,在影響個人幸福的最重要變數中,前三項分別是就業、婚姻和教育。政府對個人的婚姻狀況影響可能有限,但與就業和教育卻直接相關。其他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如安全、環境、醫療、文化生活等,也與政府治理關系密切。
幸福是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
要幸福,就要追求,就要奮斗。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
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子,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子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子。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子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人生如白駒過隙,時光飛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後人乘涼?
2.有一名年輕人想要得知「幸福」的秘訣,於是不惜跨越千山萬水,橫跨大沙漠,終於來到智慧老人居住的美麗城堡。
年輕人見到老人,即刻道明來意。老人便叫年輕人拿起一個湯勺,盛兩滴油,然後到城堡各處走動。他囑咐年輕人絕不能漏掉一滴油,年輕人回來後,老人一看,果然一滴油都沒有滴掉。但是,他問年輕人都看到了些什麼?年輕人卻什麼印象都沒有。
老人叫他再走一遍,這次留意城堡內的一草一木。年輕人回來後,對四處所見匯報得很詳細,可匙中的油卻一滴不剩。智慧老人這時對他說:「真正的幸福在於你可以看遍全世界,但卻永遠不能忘記你手上的兩滴油。」
這是個深具人生哲理的故事。「兩滴油」價值雖小,卻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東西:家庭,朋友,親情,國家,精神追求等等。
3.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上世紀20年代初來到中國的四川。
當時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作為一個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羅素,此情此景,沒有了心情觀賞峨眉山的景觀,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正思考著的時候,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很想去寬慰一下辛苦的轎夫們。
但是,他看到轎夫們坐在一起,拿出煙斗,有說有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還給這位大哲學家出了一道智力題:「你能用11畫,寫出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嗎?」羅素承認不能。轎夫笑呵呵地說出答案:「王一、王二。」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羅素陡然心生一絲慚愧和自責,我憑什麼去寬慰他們?我憑什麼認為他們不幸福?
後來,羅素在他的著作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著名音樂家譚盾當年剛到美國時,生活十分困難,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來賺錢。很幸運的,譚盾認識了一位黑人琴手,兩人一起爭取到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那裡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過了一段時日,譚盾賺到不少賣藝錢之後,就和黑人琴手道別,因他想進入大學進修,在音樂學府里拜師學藝,也和琴技高超的同學們互相切磋……於是,譚盾將全部時間和精神,投注在提升音樂素養和琴藝之中……
十年後,譚盾有一次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老友———那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而他的表情也一如往昔,臉上露著得意、滿足與陶醉。當黑人琴手看見譚盾突然出現時,很高興地停下拉琴的手,熱情地說:「兄弟啊!好久沒見啦!你現在在哪裡拉琴啊?」
譚盾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名字,但黑人琴手反問道:「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好賺錢嗎?」
「還好,生意還不錯!」譚盾沒有明說,只淡淡地說著。
那黑人還不知道,十年後的譚盾,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他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中登台獻藝,而不是只在門口拉琴賣藝!
人,必須懂得及時抽身,離開那看似最賺錢、卻不再進步的地方;人,必須鼓起勇氣,不斷學習,才能去開創生命的另一高峰!生命是罐頭,膽量是開罐器,我們要握著有膽量的開罐器,才能打開生命的罐,也才能品嘗里頭的甜美滋味!

退休人員學習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體會文章

可以上網去搜,網上這種應用型的文章很多,你只要用心的去搜一搜,然後,稍微改改就可以。

⑷ 剛才看過的退休以後的那篇文章怎麼找到啊

如果你記得文復章的名字或者是文制章的一部分內容的話,可以試著用搜索引擎來搜索一下。
如果你是用瀏覽器看的話,那麼可以在你瀏覽器的歷史錄里找到你之前看過的那篇文章。
能在瀏覽器裡面找歷《史記》錄是最簡單的方法,你看過的所有記錄基本上一個月內的都應該都可以找到。

⑸ 想寫一遍快要退休離開工作崗位的感慨短文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在此之際,我將正式退休,就要離開從事了40年的鐵路工作,離開6年來一同相伴的房產段的同事們,在這個幾十年鐵路工作中獻出一輩子的辛勞,我與各位一起工作的領導與同事,曾經大家在一起齊心合力和付出很多智慧與辛苦,共同完成了鐵路上級和本段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而在此期間我也與大家一起也享受到了豐收的成果。
而我,在此工作中的時候,也會得到許多學習機會和技術,為了曾經得到大家的愛護與鼓勵,還有難以言明的所有的幫助與照顧,在此離別之時,我的心中萬分不舍、、、、
在這離別之際,我要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真心的說一聲:「我的好領導,好同事們,感謝你們,一直給我的幫助!」。向所有曾經包容過我,還有我有時話語激烈,給一些人造成不快,請大家多多的諒解與包涵!我在這里,向諸多不滿意的人,坦誠地說一聲:「感謝理解」。
雖然,我從此退休之後,永遠地離開了原有的鐵路工作崗位,但我依然還是你們中的一份子,我的心,如從前一樣和大家在一起;我的愛,還似往日那樣在鐵路與我的同事中間。
感激公司的領導,感謝馬明經理,在我退休之際,現在的晚宴上,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你能來到這個退休的晚宴上,為我踐行,讓我從事了四十年工作退休之時,為我又增加了一段溫暖與快樂的回憶。
我原先在鐵路行車部門工作,自從2007年原單位鐵路車輛段撤銷,此間在家待崗有幾個月的時間,又在2008年4月7日分配到了白城鐵路房產段。此間,我的工作反反復復的來回調動了幾個單位,於去年的7月3日又分配到了房產段來工作。感謝上級給我安排一份很適合的工作,讓我在鐵路工作退休之前餘下時間里快樂的度過、、、、、、、、、
現在,對於一個退休的我,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感謝大家的不離不棄與一直的照顧,在這些工作其間大家一起付出辛勤的汗水,此刻,回想起往日與大家在一起的工作的過程,是那麼充滿著歡聲笑語與幽默的話題,我在工作期間與你們交流是值得的回憶與珍藏!
我堅信,即使我退休了,鐵路定將會迎來更多的機遇,甚至,有著更大的發展的空間,希望我的同事贏得更大的經濟的效益,讓我們以後的生活,從此過得更加地充實和美滿、、、、、、、、、、、、、、、
我祝願,曾從事的鐵路,還有我的同事,你們的未來更是輝煌,祝願我的領導與各位同事,你們的未來更是前途輝煌!
藉此機會,我在說幾句,人生之旅光陰似箭,回憶往事日月如梭,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初,我還曾是一個年青的小夥子,從城市到「上山下鄉」,又從農村回到城市裡來,被分配到了鐵路部門,從事一線的運輸和檢修的工作,走過鐵路風雨四十年,轉眼間,此時的我,己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幾番光陰,數度蹉跎,青春不再,歲月不饒人啊!
在鐵路部門的工作時間,不知不覺走過了四十個春秋,現在,已是一個鐵路退休職工的身份。回眸,在過去這一個漫長的歲月里,不知經歷了多少坎坷的路途,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不曾預料,有著和這些素不相識的鐵路同行在一起,在此工作時間里與大家結成了兄弟般友情,每天帶著人生的希望和快樂的心情,共同奮斗在這平凡而艱苦的崗位上;不曾想到,在那艱苦的歲月里和同事們一道,在鐵路大潮與波濤洶涌的洪流中奮力拚搏,我們是站在大海上顛簸的木船上,我們一起與現實進行抗爭戰勝一個個的困難和危險,曾有著鐵路改革中命運的多次險象環生。不曾回憶,在經歷一次次社會大潮中,我們還是勇往直前的穿過急流險灘。
時代在發展,鐵路在前進。從鐵路當前歷史性的變化,相信以後的路會越走越闊,鐵路職工的收入也會得到實惠,鐵路有著高效科技與自動化控制;還有我們鐵路領導與同事的努力工作,就會讓鐵路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加人性與舒適了,隨著鐵路改革與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得更美了,工資待遇也會提高了,這是我一個鐵路退休人的嚮往和期盼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上級領導所關心的結果吧,我願如此的實現啊、、、、
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領導與同事的鼓勵和幫助,在此我向你們致以感激不盡的謝意。幾十年來鐵路領導關懷與身邊同志的熱心幫助,曾多次給了我個人很多的感動,我能得到一些領導和同事們的厚愛,同時也是我最感到值得回憶的畫面,即使退休的晚年時期也會終生沒齒難忘。
本是去年的四月退休,可是查找單位的電腦檔案,我已是又超過一年的退休,現在離我的退休時間五月三日,己是指日可待,但我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當好最後一個班,甚至退休後繼續為鐵路進行關注與宣傳上級精神,為了曾經工作的鐵路所做出自己的微薄貢獻,將最美好的回憶留給鐵路和我的同行。
最後,祝願大家生活幸福,工作順利,國家強大,鐵路輝煌!

⑹ 表示退休後繼續刻苦寫文章的詞語

不忘初心,堅韌不拔,堅守,堅持,永不放棄,堅持到底,風雨無阻,

⑺ 如何描寫退休相聚散文

退休的文章要分是寫自己還是寫別人,因為表達的心情不同,氛圍不同,所以感覺也不盡版相同,所以要弄權清相聚的主題之後方可下筆,否則外人不清楚你要表達的是何種形式的相聚。
有了主題提綱就知道如何寫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歌頌退休人員無私奉獻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最讓人難忘的日了,是四川汶川八級大地震的日子。
這一天,發生專了許屬多讓人感動又難忘的事情。
在一所學校六年級的班級里,同學們正在安靜地寫著作文。忽然,桌子抖了起來,有人大喊:「地震了!地震了!」聽到聲音,同學們馬上跑了出去,當一個12歲的一個小女孩跑出去的時候,門已經變形了,她的手被那門給夾住了,她回頭看,見還有十幾位同學在裡面,她就使勁一拉,胳膊就斷了。十幾名同學成功地出來了,當我們看見那個小女孩只有一隻手的時候,有人問她:「難道你不害怕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小女孩說:「我不害怕,一隻胳膊換回十幾條生命,值!」這個勇敢的小女孩就是白樂瀟。
還有這樣一件事,一個男政治老師,他的名字叫譚千秋,他領著同學在教室里上課,突然地震了,他見其他同學都跑了出去,還有四個同學在教室里,他還看見一塊鐵板正往下掉,他趕緊用寵大的身軀擋住鐵板。當人們從廢墟里將他們救出來的時候,譚老師被鐵板壓得血肉模糊,四個同學卻獲救了,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我沖著天空大吼:「你們在天堂還好嗎?」

⑼ 有關對退休人員的敬重作文600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別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神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悄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們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應有的尊重。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去面對所有事業的上的強者與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運者與不幸者。
尊重,是一縷春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溫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劑。它常常與真誠、謙遜、寬容、贊賞、善於良、友愛相得益彰,與虛偽、狂妄、苛刻、嘲諷、凶惡、勢利水火不容。給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贊美與追求;給失敗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失敗後的同情、安慰與鼓勵。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間的真情在,就有未來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後的繼續奮進,就有失敗後的東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謙價奉迎,更不是沒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別人的重要,並不等於學會了如何尊重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重也是一門學問。學會了尊重別人,就學會了尊重自己,也就學會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義。
古人雲:「愛人者人恆愛之,重人者人恆重之。」尊重是雙向的,你能給人尊重,別人也報以欣賞,你若予人輕視,別人定還以鄙薄。所以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美德。
不僅如此,尊重是貴在真誠,一定要發自內心。虛情假意的尊重,只能浮在表面,若深入看去,只會惹人厭惡罷了。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感嘆中國人的熱情和客氣。然而時間長了,便發出「原來中國人不是那麼好」的感慨。原來是因為中國人表裡不一,言行不和。只把尊重做在表面上,卻不與內心統一起來。
還有一點,尊重尊重,尊敬和重視。然而很多人卻只注意到「尊敬」,卻忽略了「重視」,錯誤地以為 「尊敬=尊重」,其實不然。相傳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孫權就已差張昭請聘諸葛亮為臣,卻被其謝絕。他說:「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矣。」意思是孫權只能尊敬他,把他奉為上賓,而不能盡賢任能地使用他,重視他。因此稱不上「尊重」。其後因感激劉備風雪連天,三顧草廬,成為了他的軍師。劉備與其同床共寢,終日談論天下大事,情同手足。凡有牽扯戰勢之事,都要找其談論,聽取意見,然後方作出決策。諸葛亮受到了真正的「尊重」,才有了後來的六齣七擒平天下之舉。
綜上所述,尊重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需要理解的美德,是一種放在心上的美德,是一種以真誠鋪墊的美德。只有時刻做到尊重他人,才能為他人所尊重。
美國學識最淵博的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關懷、被肯定的渴望,當你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他就會對你尊重的那一個方面煥發出巨大的熱情,並成為你的好朋友。

閱讀全文

與關於退休人員的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