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省鄭州市醫療保險要交夠多少年,退休後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城鎮職工醫保:參保單位的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應同時符合最低繳費年限(工齡)和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的規定。最低繳費年限(工齡)為男滿25年,女滿20年;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為5年。退休時,達不到上述標準的,應一次性補齊所差年限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城鎮個體醫保:退休後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為男滿25年,女滿20年。若未達此標准,應以個體勞動者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6%一次性足額補繳所差年限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自繳費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含個人賬戶)。
城鎮居民醫保:無最低繳費年限,終身繳費,並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待遇。
❷ 鄭州市退休人員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區別在於參保金額和手續的不同。參保歸屬不一樣,要根據省或市醫保的規定辦理相關事宜,不同醫保中心,辦事流程、手續等略有差異,具體還需看當地省、市醫保的具體政策。
❸ 鄭州市退休補繳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休後可以一次性補繳醫保費。
休時累計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不足年限的,按退休時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以現金形式一次性補足不足年限。自補足的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待遇。
2001年4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按實際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累計年限計算,享受當期醫療保險待遇,如實際繳費年限男不足25年女不足20年,退休後不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❹ 鄭州退休人員職工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來答,源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的理解是對的,2016
但是你要注意一點,如果到2016還沒有到退休年齡的話,你不交了,將有可能導致以前交的作廢,這是因為如果鄭州的醫保是連續計算的話,那麼只要中斷3個月不交,以前交的就作廢,至於怎麼計算,建議你咨詢鄭州醫保明確
並且只要不交了,從下個月開始就無法享受醫保的報銷待遇了
❺ 鄭州市醫保怎麼知道退休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醫療保險是屬地管理,他們屬於不同的統籌地區,執行各自的政策。
2、一般來說,省醫保中心的待遇要高一點,因為他要為省直機關事業單位服務,但是繳費相應也要高一點
3、你的單位參加的是鄭州市醫保,因此如果你繼續參加河南省直醫保,就要考慮是不是單位能夠給單獨你個人補助,如果不能,那麼如果你將長期在這個單位工作的話,建議還是隨單位參加鄭州市醫保,這樣雖然待遇低一點,但是自己只要負擔個人應交部分費用就行了,以後退休辦理手續也方便。
❻ 鄭州市職工醫保交多少年
1、城鎮職工醫保:參保單位的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應同時符合最低繳費年限(工齡)和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的規定。最低繳費年限(工齡)為男滿25年,女滿20年;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為5年。退休時,達不到上述標準的,應一次性補齊所差年限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2、城鎮個體醫保:退休後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實際最低繳費年限為男滿25年,女滿20年。若未達此標准,應以個體勞動者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6%一次性足額補繳所差年限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自繳費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含個人賬戶)。
3、城鎮居民醫保:無最低繳費年限,終身繳費,並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待遇。
❼ 鄭州市退休職工醫保辦理!
你可以咨詢下平安保險的客服人員,張美137平0086安1341
❽ 請問鄭州市退休工人的醫療保險金是如何計算的
根據《鄭州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規定,具體的鄭州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用公式表示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U+Va)÷2×N×1%
U—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N—參保人員繳費年限;
Va—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計算公式為:
Va=Vn-1×t1
t1—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小數點後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當年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本人當年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小數點後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分段計算。實際繳費年限的每年繳費工資指數為參保人員實際繳費年限內歷年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當地(統籌范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視同繳費年限的每年繳費工資指數按1.0000計算。
按上述辦法計算出參保人員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後,將各指數相加,除以實際參與計算繳費工資指數的年數,即為參保人員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為:
t1=[(n1×1.0000)+(W1/V1+W2/V2+……+Wn-1/Vn-1)]/M1
n1—視同繳費年限。
M1為n1+M,當參保人員無視同繳費年限時,n1為零;當n1不是整年時,n1的值為n1的整年數加1;
M——M的數值等同於W1/V1+W2/V2+……+Wn-1/Vn-1各比值項數之和,其中,W1與V1、W2與V2……Wn-1與Vn-1應為同一自然年度,下同;
W1、W2……Wn-1——參保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以下簡稱建立個人賬戶)至退休時的歷年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申報的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經社保經辦機構審核確定之後的數值);
V1、V2……Vn-1——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至退休上年的歷年當地(統籌范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用公式表示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J÷y
J—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y—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規定執行,見《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附件1)。
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應使用與本人被批准退休當月已滿周歲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為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3%的乘積。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1.3%
=Vb×n1×1.3%
Vb—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n1—參保人員視同繳費年限。
在計算參保人員退休時的過渡性養老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計算公式為:
Vb=Vn-1×t2
t2——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為:
t2=(W1/V1+W2/V2+……+Wn-1/Vn-1)/M
4.過渡性補貼
過渡性補貼=[(95年後的實際繳費年限×過渡性補貼參數)/參加工作至退休時的全部年限×1%)]×(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參加工作至退休時的全部年限指從參加工作到退休的日歷時間,計算時精確到月。在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時被扣除的年限和領取失業金期間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間可從參加工作至退休時的全部年限內扣除。
過渡性補貼參數:見《過渡性補貼參數表》(附表二),表中的「指數」指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採用的歷年平均繳費指數;表中的「視同」指1994年12月31日前按照有關規定計算的視同繳費年限;
查表時指數的小數點後保留一位,第二位向上進位。如:0.8001查表時按0.9查找對應參數;視同繳費年限採用見月進年的方法。如:1年零1個月視同繳費年限,按2年視同繳費年限查找對應參數。
5.2007年7月1日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或由其他統籌地區轉入我市統籌區域的人員,退休時不計發過渡性補貼。
2007年?各縣(市)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間相互轉移的,按退休時當地標准計發過渡性補貼,其中從各縣(市)轉移到市區各社保機構不足5年的,按照鄭州市區標準的70%計發過渡性補貼。
參保人員男不滿60周歲、女幹部不滿55周歲、女工人不滿50周歲提前退休的,每提前滿1年減發過渡性補貼5%,但是因工傷和按照特殊工種規定提前退休的,不減發過渡性補貼。
上款人員中,2007年7月1日以後從我市各縣(市)轉移到市區各社保機構不足5年的,其過渡性補貼先按照鄭州市區標准乘以70%後,每提前1年再減發過渡性補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