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

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

發布時間:2020-11-28 04:23:21

退休年齡以什麼為准,是檔案年齡

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第二條(二)款規定,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應最早檔案年齡記載計算。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二、規范退休審批程序,健全審批制度(二)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1)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擴展閱讀

《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

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退休年齡的規定,堅決制止違反規定提前退休的行為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提前退休的范圍僅限定為: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三年內有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但此項規定與前款規定不能同時用於同一名職工。

對國家關於企業職工退休年齡和條件的規定,各地區、各部門和企業及職工必須認真執行,不得隨意降低,嚴禁擴大適用范圍,今後,凡是違反國家規定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企業,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已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職工要清退回企業。

Ⅱ 檔案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退休年齡怎麼算

檔案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退休年齡以檔案年齡為准(身份證年齡)。

中組部、原人事部專、公安部屬《關於認真做好乾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06〕41號)第一條:「對個別幹部的出生日期,檔案記載與戶籍登記不一致的,應當以幹部檔案和戶籍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

原勞動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第二條:「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2)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擴展閱讀:

最早年齡是檔案工作的一個術語,即當一個人檔案里有幾個不同的年齡時,只認定最早年齡為該人的年齡。
採用最早年齡主要目的是防治一些幹部和個人為了某種目的改變自己的年齡,造成弄虛作假的不公平行為。
認定最早年齡具有剛性,不以登記表格和材料的重要性為依據,即使是當事人當時記不清楚填錯的,或者別人代替填錯的,也只能將錯就錯。只要是檔案里存在的年齡,即使是入團申請書的年齡最早也以這個為准。

Ⅲ 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實際年齡不符如何辦理退休

一、退休年齡:

辦理退休以檔案記載的年齡為准。

《關於制止和糾正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 〔1999〕8號) 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

1、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2、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所以,對出生時間的認定,文件的證明程度更高。如果已經根據身份證到達退休年齡,但是記錄沒有記錄,那麼就不能辦理退休手續。

二、退休手續:

各地區存在差異,以河南省鄭州市為例:

(一)、所需材料:

1、申報人檔案。

2、在職時工資《個人信息採集表》。

3、《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退職)審核表》一式四份。

4、申報人信息數據盤。

5、填寫完整並貼有照片(2寸)的退休證。

(二)流程:

1、申報人單位對符合條件人員如實列印審核表並加蓋公章。

2、主管部門審核並加蓋公章。

3、攜帶相關材料報送至市人社局機關事業離退休處。

4、審核無誤後,辦理正常審核手續並接受數據。

5、審核《退休證》填寫內容並加蓋鋼印。

(三)、辦理機構:

1、市管幹部報市委組織部辦理。

2、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科級以下人員報鄭州市人社局辦理。

3、縣(市)區屬工作人員由所在地人社部門辦理。

(3)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擴展閱讀:

國家對退休年齡的規定:

一、在養老保險繳費最低繳足15年時,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二、在養老保險繳費達到15周年以上時,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工人(包括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礎幹部),同時經市級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養老處鑒定符合特殊工種退休條件。

三、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繳費年限達到15年,同時具備市勞動鑒定委員會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書。

Ⅳ 退休年齡身份證和檔案年齡不符以哪個為准

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根據《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第二條(二):

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4)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擴展閱讀

具體案例:

2012年9月4日,河南省新野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不服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案件,判決撤銷被告鄧州市人事和社會保障局於2006年4月17日對原告趙孟玉退休時間、待遇的核定行為,並判令被告鄧州市人事和社會保障局對原告趙孟玉退休時間及退休待遇重新核定。

原告趙孟玉是1964年12月應征入伍,新兵政治審查登記表和體檢表填寫的出生年月均為1944年9月。原告入伍後,1965年7月22日自己填寫的入團志願書上出生年月為1944年9月塗改為1946年9月。1965年8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訓練團第十一期學兵結業鑒定表填寫原告的出生年月為1947年9月塗改為1944年9月。

原告於1969年3月1日退伍,退伍軍人登記表填寫的出生年月為1946年9月塗改為1944年9月。原告於1969年8月到鄧州市煤建公司工作。1979年9月28日轉為固定工,年齡填寫30歲,塗改為31歲。2000年10月10日鄧州市勞動局重新確定職工參加工作時間審批表原告的出生年月為1947年9月。2006年4月10日鄧州市商業局(現鄧州市商業總公司)在企業職工退休審批表填寫原告的出生年月是1947年9月塗改為1944年9月,該審批表被告依據原告退伍後參加工作記載的出生年月計算批准其退休時間是2006年4月17日。

因被告未按原告要求的1944年9月出生時間計算年齡退休,為查找依據,2006年10月31日原告經鄧州市民政局退伍辦公室同意自行提走其入伍檔案,後將入伍檔案提交到鄧州市商業總公司,商業總公司又將入伍檔案轉交到被告處。原告的身份證記載的出生年月日為1947年9月30日,與戶口薄記載的出生年月日一致。

法院審理後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通知規定:對職工出生年月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年月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年月時間和編造檔案。

本案中,被告審查原告退休時,因職工檔案中沒有原告的入伍檔案,應審查原告的職工檔案,職工檔案中最早的出生日期為1946年9月,被告依此將原告的退休時間批准為2006年4月。被告沒有過錯。批准退休後,原告找到其入伍檔案提交到第三人處,第三人又將檔案轉交給被告。

檔案的出生年月雖有塗改,但最先計載的新兵政治審查登記表和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上均填寫原告的出生年月為1944年9月,根據勞社部發(1999)8號的通知,應以原告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年月1944年9月為准。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法院依法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Ⅳ 檔案中有多個出生年月,退休應如何認定年齡

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符,按檔案最先記載出生時間辦理退休。
勞動和社會保內障部
《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容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1999〕8號
二、規范退休審批程序,健全審批制度
(二)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Ⅵ 幹部檔案年齡認定標准,退休年齡以檔案為准嗎

是。

幹部人事檔案時間認定主要依據:

中組部、人事部、公安部《關於辦理幹部退(離)休等手續時認定出生日期問題的通知》(組通字〔1990〕24號)規定:凡幹部身份證同幹部本人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組織人事部門在辦理退(離)休等手續時,應會同幹部常住戶口所在地戶口登記機關進行查證核實。

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和戶口管理許可權批准後查實的出生日期作為計算年齡和戶口登記的依據。查證材料歸入本人檔案,同時抄送幹部常住戶口所在地戶口登記機關。對無法查實這種情況存在的,應以幹部檔案或戶口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

拓展資料:

根據中組部、人事部、公安部《關於認真做好乾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06〕41號)規定:「對個別幹部的出生日期,檔案記載與戶籍登記不一致的,應當以幹部檔案和戶籍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

Ⅶ 退休年齡是按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准呢

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檔案中第一頁職工登記表時間,通常不是最先記載,有學生檔案的,入學登記可能是最先時間;只有工作檔案的,招工表可能是最先記載。

辦理退休時,如果身份證、檔案出生時間不一致,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這也是比較合理的。這是為了防止有人辦理提前退休,避免社保資金的流失。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二條(二)款 職工身份證和檔案記載年齡不符,審批退休時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7)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

根據有關規定,因病或非因工傷殘申請提前退休的職工,首先要到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進行醫療診斷。其次是將取得的醫療診斷證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進行審核,作出是否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最後職工持鑒定結論和其他相關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執行,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補充規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後,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

Ⅷ 職工退休,是按檔案年齡還是按檔案工資領取時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主觀意識,身份證年齡到達退休年紀了就能辦理退休,其實不然。退休主要還是依據檔案材料的,特別檔案材料涉及自身利益的,唯一依據是檔案。畢竟檔案是一個具備時間軸,具有環環相扣的資料記錄,並能印證各種邏輯與關系,所以檔案是辦理退休的一個重要流程。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檔案僅有一份
很多地區都是通過檔案與身份證結合來判斷出生日期的,一旦二者存在差異,以檔案記載年齡為准。很多情況下,檔案中記錄的相關年齡也是存在差異的,通常按照「最先最早」的原則來進行認定。
也許有人會對檔案記錄的年齡存有質疑,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相關部門申請重新認定,對於認定結果不認可的,只能自行舉證,但這個需要申請人自己去尋找相關證明材料,然後進行舉證。如果申請人找不大相關證明材料,那隻能自認倒霉了。

Ⅸ 退休年齡是按照檔案年齡還是身份證年齡

一,退休年齡,應以當事人身份證上的年齡為准;
二,相關規定: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核定職工退休年齡問題的復函》的主要內容:
關於企業辦理職工退休是以檔案中歷史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還是以職工身份證,戶口本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啟用身份證以前,辦理職工退休手續時,原則上應以職工原始檔案中記載的出生日期為准;《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條例實施細則》發布以後,凡啟用了身份證的,在辦理職工退休手續時,應以職工身份證記載的出生日期為准。由此引起的爭議,屬於職工因享受社會保險發生的勞動爭議。根據《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國發〔1987〕69號)第30條的規定,凡屬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細則規定的受案范圍的,如當事人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閱讀全文

與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認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花淺粉 瀏覽:63
山東老年大學費用 瀏覽:939
50歲隆胸 瀏覽:161
長壽食物有 瀏覽:674
黃芪養生怎麼才算氣虛血瘀中風呢 瀏覽:107
文昌市老年大學 瀏覽:988
微信公眾號重陽節 瀏覽:537
老年痴呆會突然加重 瀏覽:145
三十年企業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727
癌篩查體檢有哪些項目 瀏覽:375
長壽花可以吃嗎吃了有什麼做用 瀏覽:6
敬老院的施工圖和效果圖 瀏覽:743
人體檢有什麼方便的 瀏覽:378
重陽節畫兒童 瀏覽:334
重陽節賀卡四年級上冊 瀏覽:78
即將退休沒有交過社保 瀏覽:372
孝敬父母名人的小故事 瀏覽:446
做夢父母被蛇咬了是什麼意思 瀏覽:67
7月工資拿了為什麼養老金不到賬 瀏覽:118
狗老了怎麼長壽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