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關閉後,已經退休的職工如何安置
如果已經辦理了退休,已經是異地領取退休並且享受異地的醫保待遇,是無法把異地的社保和醫保轉移到戶籍所在地。如果您覺得這樣看病麻煩,可以到辦理退休的當地醫保中心辦理異地就醫手續。
『貳』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退休後安置地點在農村縣城和市區有區別嗎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退休後安置地點隨便你呆那,沒有區別。
『叄』 退休安置金是什麼意思
程序: 1、職工去世後,經辦人核實職工個人工資及相關信息,核算喪葬費、撫恤金及遺屬生活困難補助標准。 2、經辦人約請職工遺屬、所在單位負責人,介紹費用標准核算情況,並徵求相關意見。 3、經辦人擬草喪葬費、撫恤金及遺屬困難補助標準的文件,並請去世職工遺屬閱簽,文件經副處長審核後處長簽發(文件一式8份),文件交財務處、所在單位、去世職工遺屬,同時存入去世職工個人人事檔案。 4、遺屬生活困難補助事項,每年年底通過適當方式調查了解後確定下一年度的標准等。 5、其他有關事項本程序中未明確的,按人事工作相關程序辦理。 喪葬費,撫恤金各是10個月的工資,這是法律規定的.住房補貼不清楚,我想沒有除了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以為.
『肆』 20丨9年軍內退休職工如何安置
一、退休工資怎麼算
1、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2、「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 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 節金。
二、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伍』 大集體職工一次性安置是如何規定的
在崗人員勞動關系處理方式
1. 解除原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
大集體企業關閉或破產的,員工勞動關系按此方式辦;
大集體企業改制為非國有控股企業的,按此方式辦;經協商同意也可把經濟補償金轉為股份。
大集體企業改制為公有制全部退出的,按此方式辦,經協商同意也可把經濟補償金轉為股份。
大集體企業改制為國有全資或控股企業的,也可按此方式辦;或變更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 明確處理原勞動關系,簽訂新勞動合同
與主辦國有企業有10年以上事實勞動關系,可與主辦國企協商簽訂勞動合同; 在大集體工作且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國有企業員工,由國企安置或簽訂勞動合同。
3. 實行內部退養: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內或30年以上工齡人員,可發給基本生活費,並按規定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實行內部退養,達到退休年齡時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4. 解除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費協議,對接近內退條件且再就業有困難人員,可解除勞動合同,簽訂社會繳費協議,由企業為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代替支付經濟補償金。
『陸』 企業職工退休後有安置費嗎
企業職工退休應該會有安置費,但現在是社保中心批准退休,社保中心是沒有安置費的。
『柒』 國企職工工齡23年,2003年一次性安置後,退休時如何計算工齡
這個工齡的計算是按照以正常上班進行計算的。還有和你繳納的保險等相關是有關系的。
『捌』 原來是企業職工下崗後由勞務派遣公司安置的職工退休時是以原單位的職工退休了還是以勞務派遣的職工退休了
當然是勞務派遣公司
『玖』 退休職工為單位做出貢獻的怎麼安置
建議你先和單位協商解決
『拾』 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因2003年改革被一次性安置,2019年3月已滿60周歲如何辦退休
帶社保手續和檔案,到社保局申請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