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業費補貼隨工資發放需交個人所得稅嗎
物業補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物業補貼屬於工資性收入,需要計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三種不同的稅率: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Ⅱ 我是一名物業員工,請問公司扣個人所得稅如何扣
按照你的工資、社保、專項附加扣除以後申報扣除
下載一個個人所得稅APP,可以查詢你的個稅申報和扣除情況
Ⅲ 物業管理費酬金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是一次性的勞務付給個人的報酬,應當按照「勞務報酬」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Ⅳ 物業管理費酬金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個要根據你那酬金的性質來判斷,
一、如果是勞務報酬所得的話,按次征專收,以每次的收入扣除屬必要費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其費用扣除是這樣的: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扣除800元;每次收入超過4000的,按收入額定率扣除20%的費用。即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或收入的20%。
二、如果是偶然所得(發票獎金(》=800元的徵收)、彩票獎金、不競爭款項)那麼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20%
三、如果是其它所得
個人為單位或他人提供擔保獲得報酬,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其它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所得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
應納稅額=收入×20%
因為你的沒有說的很清楚所以只能這樣回答了。
Ⅳ 物業減免個稅流程
市物價局、市國土資源房管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決定,本市空置房屋物業服務收回費減免政策新答規定將從2014年1月1日起實施。據了解,通知分別對物業服務收費管理的定價主體、適用范圍、減免幅度、辦理流程、時間計算等內容一並作出具體規定。具體減免流程如下:
1.由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向物業服務企業提出書面申請;
2.經物業服務企業確認 (原則上以水、電、氣均未使用為衡量標准);
3.即可實施物業服務費用的減免。
實行政府指導價的物業管理區域包括:
1、經濟適用住房、集資建房、房改房、廉租住房物業管理區域;
2、公共租賃性住房物業管理區域;
3、普通(限價)商品住房物業管理區域;
4、配建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商品住房建設項目;
5、其他符合政府規定的普通住宅標准建設條件的建設項目。
Ⅵ 請問,行政事業單位工資中住房物業補貼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問:請問,行政事業單位工資中住房物業補貼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答:專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工資、薪屬金所得適用的是5%一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的是20%的比例稅率,而且對於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解釋,勞務報酬實際上相當於適用20%,30%,40%的超額累進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是提供所得的單位與個人之間存在著穩定的僱傭與被僱傭關系,而勞務不存在這種關系。
Ⅶ 員工個人住房的物業管理費能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收入中扣除嗎
不可以。抄
目前我國個人襲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有以 下幾項:
1、按國家規定比例由個人負擔並實際交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費,應將其超過部分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提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2、津貼和補貼 。
(1)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
(2)符合稅法規定的差旅費津貼和誤餐補貼。 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只允許在國家財政規定的范圍內,超過部分也是要計算交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補充養老保險金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通訊補助的扣除標准各地不一,總體上來講,標准之內的可以據實扣除,超出標準的應並入工薪所得征個人所得稅。
Ⅷ 行政事業單位工資中「交通補貼」、「住房補貼」、「物業補貼」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交通補貼:
一般企業的員工獲取的交通補貼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按照《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規定,「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應該納入工資總額計算個人所得稅。
2. 住房補貼:
住房補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關於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 物業補貼:
物業補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物業補貼屬於工資性收入,需要計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8)退休人員的物業補貼扣個稅么擴展閱讀:
2013年11月26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公布。條例規定,"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中國的公車改革終於塵埃落定。
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和《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中國公車改革全面推開。
根據方案,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應力爭基本完成公車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用2至3年時間,公車改革全面完成。
方案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中央和國家機關每個單位可保留5輛以內機要通信、應急用車。
《方案》明確,改革後行政區域內普通公務出行方式由公務人員自行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准為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補貼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標準的150%,一般地區不高於130%,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內不同地區補貼標准差距不得超過20%。
參考資料:交通補貼-網路
Ⅸ 贈送業主物業費是否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來部 國家稅自務總局關於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一條第二項規定,企業在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如通信企業對個人購買手機贈話費、入網費,或者購話費贈手機等,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因此,房地產企業銷售房屋贈送給業主的物業費,業主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Ⅹ 企業為職工報銷物業費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抄為職工報銷物業費,應該交個人所得稅的。
物業費是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委託物業管理單位對居住小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項目進行日常維護、修繕、整治及提供其他與居民生活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