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個月大的嬰兒體檢需要做哪些項目
體檢也是在街道醫院按一月齡、二月齡、四月齡、六月齡、九月齡、一周歲、一周半、兩周歲.....,醫院每一次都會預約下一次的時間。以上時間段是規定要體檢的,而如果平時有什麼問題,只要掛號和付十元檢察費,也可以隨時體檢。 體檢內容包括:體重、身高、坐高、頭圍、胸圍、囟門閉合情況、出牙情況、喂養指導、動作發育,血常規等,男孩還會看看小雞雞。
⑵ 全身體檢大概要花多少錢啊
根據2019年12月8日的各大醫院和體檢中心的全身體檢價格來看,做一次全身體檢的價格約在850元~35000元之間,具體還是需要根據本人需要檢測的項目、醫院的設備情況和標注價格來決定,不同醫院和體檢的項目不同,價格上面來說相差甚遠。
全身體檢范圍較廣,同時部分檢測的價格高昂,例如檢驗費用、影像學檢查、基因檢測等等,真正意義上的全身檢查,加起來至少2萬以上,還需要根據具體醫院的標注價格決定。
(2)兩月嬰兒體檢要多少錢擴展閱讀:
男性從50歲開始,身體狀況或多或少也開始步入下坡道。年齡老化帶來的身體機能衰退讓人猝不及防,特別是過往不良的生活方式、積累的隱疾都有可能在50歲後「爆發」。因此,建議50+中老年男性,除了常規體檢外,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檢。
系統的全身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病症,了解有否缺鐵性貧血、排除血癌(白血病)及炎症及血小板、了解腸道情況排除困俐、腸炎、了解血尿,揭示腎炎、了解有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明確了是否存在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的感染、指導各型肝炎治療等。
⑶ 寶寶兩個月大需要去體檢身體嗎都做哪些檢查
0到3歲寶寶非常嬌嫩,按時帶寶寶體檢,不僅可以監測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還能夠及早發現問題,為寶寶的健康做好預防,受益一生。 體檢對寶寶來說,有著與接種疫苗同等重要的作用,寶寶3歲以前進行體檢可測評了解寶寶喂養、患病以及智力發育的情況,還可有針對性地喂養以及護理。 第1次體檢 (出生後第42天) 醫院檢查 寶寶出生後第42天,迎來第一次個體檢。通常醫生會檢查寶寶身高、體重、心肺、血色素、鋅卟磷、鹼磷酶、分髖試驗、臀紋、臍部、進行營養測評。此時寶寶還很小,心肺檢查主要以聽診、叩診完成,查血也只簡單地查幾樣,其中鋅卟磷是查血液中鐵的指標,鹼磷酶是檢查鈣的指標。分髖試驗和臀紋是檢查寶寶的髖部是否有問題,髖關節是否有先天性脫位的情況。臍部體檢是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臍疝。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視力:爸爸媽媽最好借用手電筒,使手電筒光向單方向運動,若寶寶的雙眼很容易追隨光運動,則寶寶的視力發育正常。 動作發育:觀察寶寶的小胳膊、小腿總是否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如果是,則發育正常。 生殖器:對於男寶寶,爸爸媽媽可目測睾丸降入,陰囊上是否光潔無異物。 小貼士:寶寶滿月後可以抱出去曬太陽,讓皮膚內的維生素D源轉變成維生素D,促進微量元素鈣的吸收。 第2次體檢 (寶寶4個月時) 醫院檢查 檢查的項目有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聽心臟、驗血。4個月的正常寶寶平均體重為7.36千克,身高為64.5厘米。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爸爸媽媽手扶寶寶腋下或雙臂,寶寶兩腿能夠支撐身體;令寶寶俯卧,把頭抬起,如果寶寶的頭能和肩胛成90度,說明寶寶動作發育正常。 視力:爸爸媽媽手持物體在寶寶雙眼前緩慢運動,觀察寶寶雙眼,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雙眼可以追隨運動的物體轉動,同時頭部也隨之轉動。 聽力:爸爸媽媽在寶寶耳畔輕輕說話,寶寶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會試圖轉向爸爸媽媽。 口腔:此時寶寶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爸爸媽媽可看到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第3次體檢 (寶寶6個月時) 醫院檢查 寶寶6個月時,醫院除了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還會聽心臟、驗血、檢查骨骼發育和微量元素的情況。6個月之後,寶寶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易發生貧血。6個月以後的寶寶,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鈣會影響骨骼正常發育,嚴重鈣不足會出現方顱、肋骨外翻。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會翻身,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塞入自己口中。 視力:身體能隨頭和眼轉動,對鮮艷的目標和玩具,可注視約半分鍾。 聽力:寶寶此時對聲音敏感,爸爸媽媽在離寶寶半米的地方說話或搖鈴鐺,寶寶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並且總能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牙齒:寶寶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長得快的寶寶6個月已經長了2顆牙。同時,由於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爸爸媽媽在此期間要注意給寶寶進行牙齒清潔。 第4次體檢 (寶寶9個月時) 醫院檢查 寶寶在9個月時,醫院一般會進行動作發育、視力、牙齒、骨骼、微量元素的檢查。 此時寶寶視力初步可測,約0.1,能注視畫面上單一的線條。此時寶寶易缺鈣、缺鋅。缺鋅的寶寶,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所以宜檢查微量元素。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此時寶寶能夠坐得很穩,並且可以從卧位坐起再躺下。還可以靈活地前後爬行,並扶著欄桿站立。雙手的動作也得到發展,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牙齒:觀察寶寶乳牙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6~8個月,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第5次體檢 (寶寶1周歲時) 醫院檢查 通常醫院會檢查寶寶囟門、血液、心肺、動作發育、視力、聽力、牙齒等。1歲到1歲半的時候,寶寶的囟門就會閉合了。醫生會用手輕輕觸摸寶寶頭部,知道其閉合情況。如果閉合得較晚,或囟門的數值較大,都需要引起注意。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這個時候,寶寶能夠自己站起來,並扶著東西行走。如果將寶寶放在台階上,寶寶可以手足並用地爬上台階。手指的活動也更加靈活,能用蠟筆在紙上戳出點或道道。 視力:寶寶可拿著父母的手指指鼻、頭發或眼睛,大多會撫弄玩具或注視近物。 聽力:當爸爸媽媽在1米的地方對著寶寶喊「寶寶,看這里」時,寶寶能夠自己轉身或抬頭。 牙齒:乳牙萌出時間最晚不應超過1周歲。此時寶寶應出6~8顆牙齒。如果目測孩子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要問尋醫生,它可能是由缺鈣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 第六次體檢 (寶寶18個月時) 醫院檢查 1~2 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並應進行全面體檢。醫院除了檢查身高、體重、頭圍以外,還會檢查頭部、脖子、耳朵、眼睛、牙齒、腹胸部、生殖器。檢查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的情形,看耳朵是否有感染的症狀,眼睛是否斜視,牙齒是否變黃變黑,牙齒的排列及咬合是否正常、心肺處有無雜音及心跳頻率、是否有肝臟或臟脾異常腫大、是否有疝氣。此外,還需要查大便和血紅蛋白,因為1歲半的寶寶,很容易貧血或感染蛔蟲。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爸爸叫寶寶把書或其他物品遞給媽媽,寶寶能照做,證明寶寶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的話了。 小貼士:這時候寶寶頭部的前後囟門都應閉關了,如果尚未關閉的話,一定要盡快就醫。 第七次體檢 (兩周歲時) 第八次體檢醫院檢查: 2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寶寶的身心發展已越來越呈現出幼兒的特徵,兩周歲的寶寶除了檢查身高、體重、頭圍以外,還需測心肺和微量元素。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此時寶寶走路很穩,還能跑動,自己單獨上下樓梯。手指動作發展上,已經能夠把珠子串起,會用蠟筆在紙上畫圓圈和直線等簡單的線條和圖形。 聽力:如果寶寶到2歲仍不能流利地說話,就要到醫院去做聽力篩查。 牙齒:目測乳牙20顆已出齊。 第八次體檢 (3周歲時) 醫院檢查: 寶寶3歲時,平均體重13.85千克,身長94.3厘米,頭圍48.9厘米,胸圍50.5厘米,除了檢查身高、體重、頭圍以外,還需著重檢查牙齒和視力。 檢查是否有齲齒,牙齦是否有炎症,如有問題需要及時治療,以免影響恆牙的萌出。 寶寶到3歲時,視力達到0.5。此時寶寶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3%的兒童有弱視。如在3歲時能發現,4歲以前治療,效果最好。如果發現的晚,矯正有困難,12歲以上就很難治療了。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跟寶寶做游戲,觀察寶寶能不能隨意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躍障礙、走S線等動作。手指能否使用工具,如剪刀、筷子、勺子等,是否可以跟著你學折紙、捏彩泥。 小貼士:寶寶乳牙20顆已出齊,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⑷ 幼兒入園體檢都檢查什麼費用標准
按照國家規定,孩子必須進行入園體檢,那?這就得結合體檢項目來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衛生部、國家教委頒發的《兒童保健工作規范》、《托兒所、幼兒園衛生管理保健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適齡寶寶在入托入園前都需進行體格檢查。 一、兒童入園體檢必檢項目: (1)幼兒體格檢查及評價 (2)ALT+乙肝兩對半 (3)血常規 (4)甲肝——IgM (5)胸透 (6)心電圖 (7)血型 二、入園體檢流程: 1、掛號、交費、取體檢表 2、填寫體檢表,取候診號碼 3、量身長、體重,生長發育評價 4、對號進體檢室體檢 5、驗血查肝功、乙肝 6、憑通知單接受宣教,領取體檢報告 三、幼兒體檢項目:肝功、澳抗、血色素、微量元素(含血鉛)、智測、胸透、全面體檢。 四、體檢注意事項: 1.早上空腹,別吃魚肉蛋和奶,喝奶後要隔四個小時才能采血。 2.抽完血後24小時內不能洗澡。 3.如果是在耳朵上扎針取血,要先揉耳朵,否則很疼。 4.由於體檢涉及到肝功能檢查,太早檢驗有可能會因間隔時間長,接觸傳染源機率多,干擾體檢結果,所以家長最好在入園前半個月內帶幼兒進行體檢。 5.檢查合格後拿著體檢合格證明方可入園。寶寶入園體檢注意事項看完後,相比家長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備了吧。
⑸ 去醫院體檢要多少錢
根據2019年12月8日的各大醫院和體檢中心的全身體檢價格來看,做一次全身體檢的價格約在850元~35000元之間,具體還是需要根據本人需要檢測的項目、醫院的設備情況和標注價格來決定,不同醫院和體檢的項目不同,價格上面來說相差甚遠。
全身體檢范圍較廣,同時部分檢測的價格高昂,例如檢驗費用、影像學檢查、基因檢測等等,真正意義上的全身檢查,加起來至少2萬以上,還需要根據具體醫院的標注價格決定。
(5)兩月嬰兒體檢要多少錢擴展閱讀:
男性從50歲開始,身體狀況或多或少也開始步入下坡道。年齡老化帶來的身體機能衰退讓人猝不及防,特別是過往不良的生活方式、積累的隱疾都有可能在50歲後「爆發」。因此,建議50+中老年男性,除了常規體檢外,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檢。
系統的全身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病症,了解有否缺鐵性貧血、排除血癌(白血病)及炎症及血小板、了解腸道情況排除困俐、腸炎、了解血尿,揭示腎炎、了解有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明確了是否存在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的感染、指導各型肝炎治療等。
⑹ 做全身檢查大概要多少錢
根據2019年12月8日的價格情況來看,做一次全身體檢在800元~10000元不等,具體需要根據不同醫院和體檢項目的差異而決定,這只是一個參考的數目,在一線城市當中,檢查費用相對要高一些,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偏高,醫療設施設備都比較齊全。
在一些三線城市或者是城鄉費用相對要低一些,同時每一個醫院的項目收費也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在體檢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醫院進行體檢,因為不同的醫院收費規范也是有一定的差別。
(6)兩月嬰兒體檢要多少錢擴展閱讀:
體檢可以做以下幾項檢查
1、血常規
血常規是必須要做的基礎檢查之一,相信沒有人會質疑這項檢查。血常規又稱血液分析,檢測項目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計數、血小板計數等,可用於發現多種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因此該檢查十分重要,建議人人積極配合檢查。
2、測血壓
測量血壓也是十分必要的基礎檢查,其反映了心臟對全身血管的供血情況。當下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血壓的控制。因此,建議抽血過後,進行血壓的測量。
3、查體脂
所謂的查體脂是指檢查人體的脂肪率,該檢查也應納入基礎檢查。因為脂肪率更能反映身體的脂肪水平,即肥胖程度,檢查者可以從中判斷自己是否超重,消除肥胖等潛在危險因素的影響。因此,建議人人都檢查一下自身的脂肪率。
⑺ 滿月寶寶體檢要多少錢
問題分析: 朋友您好,體檢要看檢查的項目來定具體費用。一般腦部CT和彩超之類的體檢稍貴些。 意見建議: 建議您可以去正規醫院下設的體檢部門進行體檢,便於就醫。祝您健康。
⑻ 新生兒體檢多久一次花費怎樣有哪些免費的常規體檢
嬰兒需要多久體檢一次?是不是每個月都需要體檢?新手媽媽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媽媽第一次去給孩子體檢之後,醫生會建議給孩子辦一張體檢年卡,通常價格不菲,很多媽媽就會猶豫,孩子究竟要不要每個月體檢?多長時間體檢一次合適?
體檢對於嬰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前段時間因為喝“假奶粉”的大頭寶寶事件再一次出現,而折現孩子都是喝了奶粉1年之久才發現孩子發育出了問題,如果孩子每個月都去體檢,或者隔上幾個月就去體檢,這樣的事件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避免。
嬰兒有沒有必要每個月都去體檢?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半歲之前最好每個月都去體檢。因為半歲之前是孩子長得最快的時候,加上很多媽媽都是新手媽媽,面對喂養新生兒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輔食什麼時候添加?孩子甚至怎麼辦?腸絞痛怎麼辦?這些問題在孩子體檢的時候兒保醫生都會給告訴新手媽媽。
加上半歲之前是嬰兒發育最快的階段,身高、體重、頭圍都需要定期的檢查,確保寶寶發育正常。
半歲之後,可以兩個月去一次。過了半歲很多寶寶的生長速度會放慢,過了一歲之後一年體檢一次。
嬰兒究竟要不要每個月體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以及孩子的各項技能掌握都符合正常月齡,就代表著孩子是正常的。
嬰兒的大運動發展落後3個月以上
三翻六坐八爬,這是嬰兒大運動的發展規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速度,或早或晚,但是前後最多不會超過1-3個月,如果孩子的大運動或者精細運動發育落後晚於3個月,最好去做體檢確定是否存在發育滯後。
嬰兒體檢不用每個月都去做,但是不代表著嬰兒體檢的不重要。嬰兒的常規體檢,父母如果可以在家做,也可以自己在家稱體重量身高。另外父母要父母要知道,嬰兒的常規體檢在社區醫院都是免費的,如果覺得醫院體檢收費太貴,可以選擇社區醫院初步體檢,有問題再去各大醫院的兒保科。
⑼ 深圳寶寶體檢自費 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所買的醫保類型直接決定你的醫保待遇水平。
深圳市的醫保大體分為三種:綜合醫保、住院醫保、勞務工醫保。
少兒醫保是並入住院醫保類型的。持少兒醫保卡可以享受住院醫保待遇。所以少兒醫保不能享受綜合醫保的」門診個人賬戶超過4595元以上部分用於體檢「的待遇(只有綜合醫保才有個人賬戶,其他醫保包括少兒醫保無個人賬戶;綜合醫保的個人賬戶余額類似銀行卡余額,屬於參保人的錢,不用來看病就累積起來,看病時扣掉,跟不刷醫保卡改為刷銀行卡一個價格)。
住院醫療保險的門診報銷限定一年800元,即門診報銷封頂線800元,住院報銷封頂線跟你的繳費時間有關,繳費時間越長封頂線越高,繳費時間滿6年,上不封頂。
門診的800元如何報銷?
第一,去綁定社康(如果沒綁定就馬上去綁定一個,綁定後想改綁別的社康也可以)
第二,去這個社康醫院刷卡掛號可以便宜12元(社保局幫你付12元給社康醫院),12元以外的診金打個1折給你,買醫保葯報銷60%或80%(甲類80%,乙類60%,其他不能報銷),120元以下的非葯品的治療費檢查費打1折(報銷90%)。
聽起來挺麻煩,總之去綁定社康刷卡看病即可,社康收費處上傳你的處方信息到社保局後,社保局直接返回來計算結果,醫保卡幫你報銷多少,你需自付現金多少。醫保能幫你報銷的部分(發票會顯示醫保記賬金額,你保留這發票就可以自己計算報銷了多少錢)從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的這一年,門診一年報銷800元,你達到800元後,再刷卡上傳數據,社保局就會自動返回來要求你全部付現金。
3、如果你這一年都不去看病,那從2013年7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的這一年開始是另外的800元。這八百元,你不用來看病就白費了。一旦看病就按比例給你報銷一部分。
住院的時候如何報銷?
第一,依據你選擇的醫院級別不同而要自費付起付線,300元到500元不等。
第二,起付線以外的住院費用,分成兩塊,一塊是醫保政策范圍內的報銷90%,另一塊是范圍外的需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