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們為什麼不感謝父母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是裝不出來的,而義務是可以覆行的,是行動可以詮釋的。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主要原因是沒有感受到父母之愛,比如缺少父母陪伴關愛,從小被父母打罵、嫌棄,家中受父母冷落漠視,無恩可感。但必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贍養責任是要負的,當面對年老的父母時,就算出於憐憫也會使你盡責任照顧好他們的。
㈡ 既然父母大於天,那為什麼仍然有較多的孩子不感恩,怨恨,仇恨甚至是不信任父母呢它們是自願的嗎
父母恩情大於天,但是有孩子還是不懂得感恩,還會記恨,那是因為孩子從小被寵壞了就不知道感恩,反而變本加厲去怨恨父母,這是最不孝順的孩子,沒有善良心的孩子。的孩子。
㈢ 父母幹活辛苦,為什麼很多子女對父母都缺乏感恩之心
一直以來,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是人與人之間最看重的品質。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心願也是,「不求他有多大出息,只希望孩子長大能做個明事理、懂感恩的人。」可是,現在很多孩子卻不懂感恩,您知道為什麼嗎?認為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一,家長包辦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家長為孩子做得太多,「以孩子為中心」轉,幾乎包辦了家裡所有事情。家長們根本沒有讓孩子體會生活中的艱辛,反之卻把一切都承擔下來。試問當一切變成「理所應當」時,誰會對一個人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而感恩呢?
舉個例子,我有個表妹因為追求生活的品質,不斷地攀比,去借了很多網貸,最後還不上了,父母和兄弟姐妹湊錢幫她還,幾乎掏空了整個家庭的存款。當時不敢對她有任何責怪,為她的面子考慮,不想讓外面的人知道,怕對她以後做人有影響,更擔心她會想不開。但是到後來,她不但沒有任何感恩的心,還不知悔改,離家出走了,兩年沒回家,父母擔心得頭發都白了。
如今我們要找回它們,不僅要從教育開始,通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逐步潛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