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自以為是高情商,但其實是孩子缺愛表現的行為是哪些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時候都會費盡心思地教育孩子,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人人都喜愛的「三好學生」。可要想達到這份優秀標准,孩子首先就不能隨意哭隨意鬧,可以說小小年紀就需要壓抑自己的天性。
可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媽媽眼裡卻是值得高興的,畢竟自己孩子聽話懂事,是別家小孩比不了了。殊不知這些行為表現的背後,有可能藏著孩子「缺愛」的真相。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父母必須引起重視。4、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孩子雖小但也有他們的想法,父母應該學會尊重他們。可對於大多數父母的眼裡,孩子的思想行為全憑本能,基本是除了哭鬧就是玩耍,不是正兒虧畝簡八經的行為。於是,父母就會果斷充當孩子的老師,把孩子管教得服服帖帖。
就像昨天下去去超市買水果,一個小男孩跟媽媽一起挑水果,男孩看到別人買了草莓,於是想讓媽媽跟著也買一點。可是媽媽卻責罵孩子:「太貴了吃不起,不要看著別人買就想要,這是哪裡養成的壞習慣。」
看到媽媽不開心,孩子乖乖放下了草莓,最後和媽媽挑了一點聖女果就結賬回家了。其實,如果孩子想吃媽媽買一點又何妨,難道這一點草莓就能讓孩子變壞嗎?有時候對於親子關系,與其說父母在遷就孩子,不如說孩子也委屈了自己。
❷ 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1. 關於溝通
普通父母:他們容易站在權威的角度,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於是希望孩子聽自己的話,卻不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的關系更多的是控制型。
智慧父母: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有的想法和家長的不同,但是願意溝通,找到親子間想法的交集,相互配合、支持,他們和孩子的關系更多是合作型。
2. 關於視角
普通父母:他們願意從放大鏡的視角看孩子,比如這次考試的成績排名、鋼琴少練習了兩遍……這樣的關注讓孩子緊張、焦慮,生怕做錯事被批評。
智慧父母:智慧的父母習慣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他們習慣拿著望遠鏡看孩子的成長,比如孩子學習的興趣比暫時的成績更重要,願意看孩子目前的成長,有遠慮但少近憂。
3. 孩子的特質
普通父母:他們覺得孩子身上有很多缺點,只有少許優點,而且覺得孩子的優點不用關注,急於改變孩子身上的缺點,他們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變為一個優秀完美的人。
智慧家長:他們覺得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都是特點,他們承認孩子身上有一些需要調整的部分,但是不盯著孩子的缺點嘮叨,強化孩子的優點就是弱化其缺點。
4. 關於提問
普通父母:他們不喜歡孩子總提出一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想法,當孩子提出「十萬個為什麼」時,他們選擇忽視,或者急於給孩子他們認為的正確答案。
智慧父母:他們會肯定孩子的疑問,不急於替孩子思考,相信並鼓勵孩子勇於自己尋找答案,即使他們覺得孩子的辦法不完美,也願意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因為他們相信問題中往往藏著創造、想像力。
5. 關於學習
普通父母:他們覺得學習需要孩子記錄知識、做習題,而體現學習結果的唯一指標就是成績,花費的時間越多,學習的效果越好,這樣的態度往往讓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更無法找到內在的學習動力。
智慧父母:他們認為學習是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肯定有波動、曲折,成績重要,但成績好壞的背後的原因也重要,我們需要客觀看待孩子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需要考慮影響成績的思維、自信、情緒、心態等等。
6.時間分配
普通父母:在他們眼裡,孩子的事情只有學習和其他兩件事,他們的口頭禪是「除了學習,你什麼都不要管」,這樣做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也讓孩子倍感壓力。
智慧父母:他們習慣綜合考慮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孩子的任務,除了學習,還有很多其他方面,要適當地給孩子留白,讓他們自我發揮,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各個方面也會相互促進。
7. 關於比較
普通父母:他們認為孩子的失敗都是可以避免的,失敗就等於錯誤,告訴孩子要做到最好,但是這樣的觀點容易讓孩子怕失敗,從而沒有自信、不敢嘗試更多可能。
智慧父母:他們相信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甚至是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失敗沒有什麼,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更加寶貴,只有這樣孩子的心智才能更加成熟,未來才能更加獨立、自信。
8. 關於生活角色
普通父母:他們對於自己要求很高,生活中各個身份都想做到100分,他們時常焦慮、沮喪,甚至發火;其實想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妻子、員工的想法只會讓自己倍感壓力。
智慧父母:他們對自己沒有苛責的要求,他們明白愛家人之前要先愛自己,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把生活看成多選題,當自己心態好,身邊的家人也感到幸福。
9. 關於教育
普通父母:他們讓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方法就是指揮孩子去做,孩子做不到就會生氣、發火甚至大吼大叫,他們習慣說「我是為了你好」,他們良苦用心,卻時常換來孩子的抗拒和親子關系的緊張。
智慧父母:他們相信身教大於言傳,願意以身作則先改變自己,然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他們希望自己作為榜樣先行動起來,他們的潛台詞是「為了孩子好,我要自己變得更好」。
10. 關於生命
普通父母:他們對於成功人生的定義往往比較單一,認為孩子的幸福就是成績好、工作好、收入好……他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樣,孩子很難體會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智慧父母:他們認為成功人生的定義是多元的,在孩子的成長中,他們覺得孩子只要有進步、有收獲就是成功,他們努力給孩子生命增加各種體驗,讓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樂趣,從而活出自己的意義。
❸ 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做過哪些事呢
只需孩子已經把握某種專業技能或可以進行某事了,之後就應該始終堅持使他自己做。假如孩子可以自身行走了,那麼家長也不應當再次抱他。假如孩子可以自身用餐了,(無論吃的有多糟,弄得有多臟),家長也不需要再次喂他了。很有可能這短時間會產生許多不便,例如要不斷整理被他弄臟了的衣服褲子,餐桌,木地板,但總比他都五六歲了還一定要家長餵食才肯吃要好很多吧。這時家長最應當對孩子說的話是:我敢確信,你自己可以保證的!(假如孩子不大,一定要蹲下,看見他的雙眼告訴他),勇敢說不給予對孩子發展沒有含義的協助,小孩子越自身辦事,越有滿足感,信心就越強,自信心和滿足感讓孩子自小綻開。
假如你期待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了一個解決困難的人、單獨思考的人和全能型的領導人員,那麼請不要用你對孩子過多的重視將他吞沒了。每一分鍾都沉浸在開心和嬌慣中的孩子,可能難以想到解決困難的方式 。假如你過多關心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不容易關心你。獲得太多關心的孩子會得到那樣的結果:聆聽和接納命令是爸媽的義務。
閱讀文章更改一切!激勵你的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全部的成功人士全是喜好閱讀文章的人。協助孩子培養「撇開一切閱讀」的習慣性;從孩子6周大逐漸,維持每日為他最少讀書30min。給靠在你旁邊的孩子讀書,會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時光。根據給孩子讀書,能使你們的心靠得更近,不斷終生;用出色的書去補充你的家。小孩子對新的小玩具會迅速喪失興趣愛好,可是對一本他喜歡的書。他會在年復一年、一遍又一遍的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