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們為什麼會討厭父母
每個人都會經歷討厭自己父母的時候。一個人的成長。要從崇拜父母討厭父母重新回歸到敬佩父母的過程。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一直覺得父母是自己的天。但隨著我逐漸長大,上了高中之後。甚至到了工作的時候。會發現父母有很多事情並不如我想像的那麼強大。這個時候我開始厭煩自己的父母甚至覺得父母什麼都不行。
但當我到了30歲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父母是多麼的偉大。他們用我自己微薄的能力支撐我曾經想得到的一些東西。所以有的時候成長是一個好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也可以讓我們理解我們的父母。
㈡ 我為什麼會對我父母感到厭煩
如果你還小得話,只能說你不懂事;如果你青年了,只能說你處在叛逆期;如果你都工作了,這只能說明你沒發現父母的好,心理有點厭惡父母,想離他們遠點,最好不相干。這么說是不是覺得我哪裡錯了,腦袋出問題了。。。。呵呵。。。這可不是。評心而論,我處在第二階段,可是我越來越覺得父母對我的愛如此安靜,如此深沉,我都有點無法承受。我不否認我有過你的這種感覺,但我現在更懷念父母的批評。父母和我們相差很大,有一層無法逾越的代溝,但他們做事絕對有他們的理由和想法,只不過我們的思想不同所以想法就不同,做法就更有差距了。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看看。。。。人身在世,很多事迫不得已。
㈢ 我為什麼會這么煩父母
這說明你在長大。隨著你的長大,父母在衰老。你的自理能力在增加,而他們的能力處於穩定或者下降,他們能夠給與你的愛護和呵護,缺點就會慢慢的增多,這也是給你成長和自立的機會,也是自然的。最終你要走向完全獨立的過程。不要埋怨父母的自私,這是自然的過程,誰都會這樣的。人都有缺點的。特別是我們和父母不生活在一個年代,也存在有代溝,即使他們那一代人不是缺點的東西我們也感覺是缺點。既要理智的看待他們的缺點,也要考慮時代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烙印。如果父母真的有明顯的缺點,可以幫助他們改正。即使不能改正,你也要學會慢慢的接受這些。人可以選擇朋友,但無法選擇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特別是吾之老。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是平凡甚至是平庸的,貪小利,易變,膽小,或膽大妄為,或不良習慣,新聞人物只是少之又少,作為子女應該對父母更加寬容就好比對社會也是如此,因為你生活在這個地方,不滿應該想辦法為此做點事去改變去影響,不是埋怨。如果實在無法改變無法忍耐,如果可以,只能想辦法去其他地方工作。我周圍也看到類似的事,不過我看到當子女年齡超過40時,對待原料感覺厭煩發長輩態度好多了。
㈣ 為什麼長大後會越來越討厭父母,恨父母越來越不想看見他們
首先非常感謝這位道友提過的有關情感的問題。我覺得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覺得自己的主見都是非常好的,和父母的觀點發生了沖突,導致了這種現象。但是我覺得不論怎麼樣都不應該討厭自己的父母。父母做什麼其實都是讓你過得更好,當然了,有的父母是方式不當或者是自以為是,但是總之她們的出發點是好的。這點我們要理解他們。
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你應該是冷靜一下,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一下這種事情。有時候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對方的事情,往往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不知道你的年齡段是什麼,如果你是個青少年的話,那麼叛逆期有自知己的主見,和父母的觀點產生了沖突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千萬不要因此而產生了記恨的心理。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想法給父母說一說,和父母談談心,其實父母也是講道理的,但是有時候孩子們因為自尊心強,不敢或者不想和父母打開天窗說亮話,因此導致了些許誤會。其實世界上好多的事情都是因為誤會而產生的,如果把誤會給清除了,那麼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總之希望你過得好。加油
㈤ 很討厭自己的父母怎麼回事
我真的不知道除了我,還有和我同命相憐,甚至更慘的孩子,我也很討厭我的父母,我真的已經不能和他們交流了,他們的思想我特別想不通,或許和他們的文化少有關系吧,但是也有的父母壓根沒上過學 但是人家照樣把人做的很好很好,我也是個有點內向,並且自卑的人,我討厭回家,別人盼回家,我怕回家,別人盼過年,我怕過年,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還因為不小心把碗打碎了,然後我媽媽就一腳把我踩地上,用腳踹,還是那種越打越來勁,小時候就經常說我笨,我從小就覺得自己很沒用,知道,初中、高中,每當我不會做題時我就會懷疑自己的智商,我也是個女孩子,我真的心裡承受不了自己爸媽的辱罵,那種感覺真的像用刀子在刮我的心臟一樣,一陣一陣的,我只能故作堅強,然後跑到沒人的地方,或者假裝上廁所、洗臉,然後狠狠地哭一陣,我真的好難過,真的。知道現在我也剛出來工作不久,我都23歲了,有時候看見別人的爸媽對自己孩子那麼的好,我真的好羨慕,但我又好嫉妒,我好憎恨自己。我甚至都想不通這世上還有爸媽那麼愛自己的孩子。雖然逢年過節我也會回家,該給他們買的,我也會毫不吝嗇的去買,可是我與他們直接已經沒有了那種親情,我該盡的義務,我也會盡我最大努力去給他們,畢竟我從一生下來就在花他們的錢。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出生在這個家庭。
㈥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反感父母
因為我們的長輩希望我們少走點彎路,把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通過教育的方式教給我們,所以長輩總是喜歡教賣兆育我們。我們反感的不是長輩的教育,而是由此戚笑帶來的被否定的感覺。
長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除去極端部分,大多數內容都是一個時代的主流思想。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長輩只是比我們多看了一些。就像20來歲的我們,理解不了42歲的想法。長輩不是哲學家,他們能說出經驗帶來的結論,卻很難解釋。或者給出的答案過於牽強,讓自己無法接受和滿意。
長輩說要事業為重,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愛情也難得。長輩說要結婚生子,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單身也很好。未給出的答案,就像潘多拉魔盒,引誘著我們的叛逆,總覺得長輩在刁難自己。人生就是一本無字天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長輩特別愛說這么一句話:等你到我這個歲數你就明白了。在我們看來是年齡經歷的顯擺,對長輩來說卻是無從說起的無奈。
長輩教育高配含我們的初心,除了為我們好,也是希望我們不要添亂。曾經我帶過一個熊孩子。他很懶,手裡拿著生雞蛋,想直接丟到桌子的碗里。我說這樣會碎的,你必須走過去放。他不聽,非要扔,最後還要我抹桌子擦地板。
如果他這個行為,決定的不是雞蛋的命運,而是人生呢?一人幸福全家歡樂,一人遭殃全家悲傷。因為深深愛著你,所以不希望你受傷害,否則我會很難過。但這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保護傘太厚,阻礙了自己前進的腳步,還帶著為了自己情緒的自私。可就是因為愛了,才會牽動心。
我們反感長輩指點人生,彷彿自己的未來早已一眼望到底。我們反感的,是長輩否定了我們的無限可能。我們反感長輩語氣權威,彷彿自己的選擇全都是錯誤答案。我們反感的,是長輩打擊了我們的自信意識。我們反感長輩照本宣科,彷彿自己的人生不過是步人後塵。
我們反感的,是長輩剝奪了我們的自由意志。長輩說的很多道理,都是切身經歷後的感悟,大多數都很准。因為我們沒有到長輩的年齡,所以還能肆無忌憚地抗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靈驗的實在有些可怕。可道理就是這樣奇怪的東西,你不去經歷,就永遠不懂。
㈦ 為什麼會討厭自己父母
看到別的子女和父母都是格外親密,而我長大後越想遠離父母。雖然有養育之恩,但留下的心理傷痛也不少。在小時候成長的時間里,他們很少起到任何積極的影響,相反負面的影響還特別多,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導致長大後的我也非常情緒化,自身也很討厭這點,有時候卻又很難控制。剋制中的自己是沉默寡言的,是不愛交際的,是比較邊緣的社會存在。我可以假裝開心但我知道自己的本質是悲傷的,並且無法治癒。
我的父母好像從來都不相信我,從不認真聽我的想法和傾訴,尊重什麼的在他們眼裡只是偶爾彰顯他們民主的東西,並不重要。所以我總是被迫踏上他們選擇的道路,背負沉重的壓力走著鋪滿荊棘的道路,而我其實並不著急立馬能有所謂成功的人生,但是他們焦急的心態會瘋狂地鞭策我,我走的好累好辛苦好心酸,但是連我父母都不會理解,怎麼會有其他人理解。
中國父母典型的愛比較、要面子,在我的家庭里顯示的淋漓盡致。他們並沒有真正關心我的內心。有時候還有意無意的刺激我敏感的內心,彷彿他們就是要戳的血淋淋的才有成就感。從小打壓下的性格可以說是很扭曲了,外表看似溫溫柔柔,內心卻極度暴力、憤怒。有多次爆發出真實的狀況,但他們從不敢面對是自己培養出這樣的瘋子,每次爆發像是一次怒吼中的叫囂,氣憤痛苦到極致卻又很爽,感覺自己就是這樣的瘋子不用在偽裝了。
因為討厭他們,我很少主動聯系自己父母,他們也是如此,對我也談不上多喜歡,更多像是利用的工具,去陪襯看似還算體面的家庭。我父母常常會說我冷漠,是的,我就是冷漠的人,但是我冷漠也是他們自己造就的,我不是一個標準的作品,與社會與家庭格格不入,就是這樣一個的靈魂,孤獨冷漠。
㈧ 為什麼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很煩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覺得家長的某些行為會忽然讓我們覺得有些煩躁。有時我們並不知道原因,但其我們討厭家長的行為,並不是因為家長的行為不好,而是容易激發一種典型的厭惡感覺——心理抗拒。什麼叫心理抗拒,心理感應抗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布林在《心理感應抗拒理論》中提出的。
現在讓我們想像一下,是不是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有時候我們覺得天氣很熱只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出門,而家長就命令我們必須要穿著長袖才可以,我們就會覺得十分生氣。其中的原因也就是在於我們認為自己失去了當下的控制權,沒有選擇的權利,當一個人失去選擇權,就會感覺自由被剝奪,人們會採取對抗的方式,去保護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