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教育孩子勤儉節約方法是什麼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偷節約能使孩子具備很多良好的品行,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方法
一、利用各種機會,向孩子講述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講述自己家庭勤儉節約的
家史,讓孩子從小就受到啟發和教育
讓他們知道歷史上有多少富翁勤儉節約,一心撲在事業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並且在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這些一直為人們所傳誦和稱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
二、要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勤儉節約的意義
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生活、好日子是來之不易的。教育孩子懂得節約一分錢、一粒糧食、一度電、一滴水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教育孩子懂得浪費就是犯罪,節約就像是燕銜泥,浪費就好比是河決堤。如孩子從小不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將來危害社會不說,還會害父母、害自己。
三、從小事著手,在實踐中鍛煉,嚴格要求
在家裡,父母應做好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不要讓孩子亂花錢,該給的錢父母給,不該給的錢不給,即使小孩自己的壓歲錢也不能讓其亂花。使用學慣用品要節約,一張紙寫錯了字,擦掉還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講節約,衣服破了個洞,補好了還可以穿,人離去燈要熄滅等等。同時,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個花籃,將舊涼鞋剪成拖鞋等等。這樣既可培養孩子的節約習慣,又是一種手工勞動練習。
四、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以實際行動感染孩子
家長要具有良好的勤儉節約的習慣,如不具備,就要自己與孩子一起來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勤儉治家,只有在勤儉節約的家庭環境熏陶下,才能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五、指導孩子如何用零花錢
首先,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止數額,不要有求必應。其次,家長要過問孩子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每次給錢時,可讓孩子說說上次的零花錢用在哪裡。用得不當,應予批評,甚至暫停“援助”。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該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盡可能不用。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做到勤儉節約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要先從父母做起,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如果父母知道節儉,不浪費,孩子自然就能學會勤儉節約。如果父母根本不注意日常生活,總是在吃穿等方面與他人攀比,孩子自然也會學會攀比。
建議二:讓孩子不浪費食物和學慣用品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就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孩子浪費的習慣已經養成再讓他改,也不要認為小事情無所謂,只要不浪費大的東西就可以。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人儉難”一旦養成奢侈的習慣就很難變得節儉了。
因此,爸爸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嚴格要求孩子不要浪費食物,吃不完的東西留著卜次吃,在外面吃飯點食物的時候要按自己的飯量來確定,不能什麼都要,到後來剩下。不能浪費紙張和鉛筆等學慣用品。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要總是和別人攀比。
建議三:讓孩子用掙錢來懂得勤儉節約
讓孩子學會節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孩子直接參與到財富創造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掙錢,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在生活中就不會大手大腳花錢了。比如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
讓孩子自己掙錢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這樣的手段讓孩子明白錢是怎麼來的,並不是一張口就有的。體味到掙錢的辛苦,當然就不會隨便浪費了。同時也會想到父母掙錢不容易,知道感恩父母,節約開支。
建議四:讓孩子看到祖輩是怎樣生活的
父母的行為可能給孩子的感觸還不深,爸爸可以讓孩子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觸一下,讓孩子從他們身上看老一輩人是怎麼樣生活的。
祖輩們很多都經歷過窮苦年代,他們更能做到勤儉節約,爸爸讓孩子和他們接觸,讓他們給孩子講一些早年間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使孩子對鋪張浪費現象有所反省,進而做到節約。
建議五:給孩子准備一個舊物收藏箱
父親可以給孩子准備個舊物收藏箱,讓孩子把暫時不用的東西都放進去,這樣不僅能給孩子以後帶來美好回憶,還能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箱子,孩子可以盛放自己當前不想用的衣服,鞋帽,玩具、別人送的有紀念意義的東西等。當孩子需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可以到箱子里找找或許能讓這些東西再發揮作用。這樣就會節約一筆買新東西的錢。
如何培養小孩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父母要以身作則,帶頭養成勤奮學習工作和生活樸素節儉的好習慣。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行為是小孩的重要模仿對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孩的品格習慣的培養。如果父母養成隨意浪費糧食,打牌賭博,抽煙喝酒,做月光族的習慣,難免小孩也會學著這樣做。
父母應該每天和小孩同桌吃飯,嚴格要求小孩把碗里的飯和菜盡量吃完吃干凈,絕不能把飯菜散落在桌面,夾菜裝飯時要估計自己食量而行,教育他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糧食,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告訴小孩中國五六十年代的艱難歲月和當今非洲人民缺水缺糧的生話窘境,引起他的道德覺醒。
平時在家,父母可以要求小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碗、掃地、收拾衣服等。要求小孩的衣物自己去洗,如衣服、襪子、毛巾等,不僅鍛煉小孩的身體靈活度,還能增加他的自主勞動的意識,一旦家裡沒有收拾,他也會第一時間去收拾,否則,小孩會視若無睹。
每年過年,父母可以把小孩的壓歲錢,以小孩的名字,存入銀行,並告訴他這是他擁有的財富,是他平時買學慣用品之用和旅遊的費用,如果他平時大花大用,毫不節制,錢用光後,父母是不會再給他錢的。非常明白地告訴小孩後,他也會格外珍惜自己的“私己錢”,節儉的好習慣就不知不覺地養成了。
每個學期過後,小孩有許多沒用完的作業本和筆記本,就這樣賣給收破爛有點可惜。父母可以和小孩一起把未用的紙張剪下來,重新裝訂成新的作業本或草稿紙。這樣有創意的廢物利用,不但培養自己動力節約用品的好習慣,又培養他的環保意識,相信小孩也非常樂意去做。
父母不要帶小孩經常岀入高檔的酒店餐館和購物店,不要給小孩購置昂貴的衣物玩具。這樣會使小孩從小養成追求奢華和盲目攀比的習慣,要嚴肅告訴他:外表的美是短暫的,消縱即逝,唯有內在品質才會伴隨人的一生,才會贏得人的贊譽。有慈善活動,父母和小孩一起把一些零用錢、舊的書藉和衣物捐給山區有困難的小夥伴,以表示自己的善心愛心。
猜你喜歡:
1.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
2. 怎麼教育孩子節約用錢
3.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心得
4.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心得體會
5. 家長培養孩子心得體會
② 孩子在學校花錢大手大腳,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孩子在學校如果在花錢上面大手大腳,家長不應該一味地呵責孩子,同時也不要過分溺愛孩子,總是縱容孩子買這買那。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理解到父母賺錢的不容易,教會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很多孩子從小花錢大手大腳,就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消費觀,讓孩子認為家裡面很有錢,自己可以隨便花,從而導致了花簡談錢沒有節制。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要給孩子產生錯誤的消費觀。比如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上面,家長一定要學會拒絕孩子,不要孩子一任性,家長就總會退讓,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虛榮心,總是買一些不需沒纖要的東西。所以家長要做好榜樣的作用,與孩子在金錢上面達成共識,讓孩子合理支出,購買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對金錢沒有太大概念,除了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還可以給孩子制定零用錢使用規則,讓孩子對金錢合理支出。同時也要教導孩子,應該如何節約金錢,尤其是讓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更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③ 怎樣教育孩子節儉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偷節約能使孩子具備很多良好的品行,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勤儉的人能夠更好地致富,節約的人能夠更好地守財,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致富與守財的能力,才能讓自己永遠不為財富發愁。因此,父母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下面是關於怎樣教育孩子節儉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丶父母要做到勤儉節約
1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要先從父母做起,為孩子樹立榜樣,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 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如果父母知道節儉,不浪費,孩子自然就能學會勤儉節約。如果父母根本不注意日常生活,總是在吃穿等方面與他人攀比,孩子自然也會學會攀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行為表現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衣丶食、住、行,父母都要做孩子的表率,小到吃盡碗中的飯粒,隨手關電燈和自來水,盡量不開空調,大到不隨便購置衣物,有計劃地進行家居建設,以步代車等。
二丶給孩子講勤儉節約的道理和故事
經常給孩子講勤儉節約的小故事,讓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來之不易,隨意浪費是不珍惜勞動果實、不尊重勞動的表現。
三、指導孩子怎樣花錢和省錢
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不能孩子要求什麼給什麼,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家長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滿足,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不能無原則地遷就。
四、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珍惜勞動成果,適當讓孩子從事一定的家務勞動或社會公益勞動,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勞動的艱辛,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珍惜現有的勞動果實。
五、讓孩子不浪費食物和學慣用品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就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孩子小時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孩子浪費的習慣已經養成再讓他改,也不要認為小事情無所謂,只要不浪費大的東西就可以。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人儉難」一旦養成奢侈的習慣就很難變得節儉了。
因此,爸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嚴格要求孩子不要浪費食物,吃不完的東西留著下次吃,在外面吃飯點食物的時候要按自己的飯量來確定,不能什麼都要,到後來剩下。不能浪費紙張和鉛筆等學慣用品。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要總是和別人攀比。
六、讓孩子用掙錢來懂得勤儉節約
讓孩子學會節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孩子直接參與到財富創造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掙錢,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在生活中就不會大手大腳花錢了。比如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
讓孩子自己掙錢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這樣的手段讓孩子明白錢是怎麼來的,並不是一張口就有的。體味到掙錢的辛苦,當然就不會隨便浪費了。同時也會想到父母掙錢不容易,知道感恩父母,節約開支。
七、讓孩子看到祖輩是怎樣生活的
父母的行為可能給孩子的感觸還不深,爸爸可以讓孩子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觸一下,讓孩子從他們身上看老一輩人是怎麼樣生活的。
祖輩們很多都經歷過窮苦年代,他們更能做到勤儉節約,爸爸讓孩子和他們接觸,讓他們給孩子講一些早年間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使孩子對鋪張浪費現象有所反省,進而做到節約。
八、給孩子准備一個舊物收藏箱
父親可以給孩子准備個舊物收藏箱,讓孩子把暫時不用的東西都放進去,這樣不僅能給孩子以後帶來美好回憶,還能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
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箱子,孩子可以盛放自己當前不想用的衣服,鞋帽,玩具、別人送的有紀念意義的東西等。當孩子需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可以到箱子里找找或許能讓這些東西再發揮作用。這樣就會節約一筆買新東西的錢。
④ 如何教育孩子合理花錢
、父母以身作則,不亂花錢。讓孩子不亂花錢,父母首先要做到,父母勤儉節約的
點滴做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孩子影響很大,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特別是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大手大腳的花錢。
2、控制孩子的零花錢。不管你多麼富裕,都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零花錢,夠孩子用的
就好。而且要引導孩子零花錢怎麼花,要多買一些學慣用品,書籍等等,不能把錢都用在
了吃喝玩樂上。
3、壓歲錢盡量大人保管。現在一到過年過節,
第 1 頁
叛逆少年管教-難管教的青少年短期學校
最近2小時前有人申請相關服務
叛逆少年管教-【正規辦學】同步文化教學,成績不落下,短期改變孩子叛逆期的不良行為習慣,被家長認可的叛逆少年管教
點擊立即咨詢,了解更多詳情
咨詢
星選教育咨詢 廣告
孩子會受到很多大額壓歲錢。這么多
錢肯定不能都給孩子,讓其自由消費。最好的做法是大人代為保管,給孩子少部分,告訴
孩子,爸媽不會亂花,留著還是給子女上學等用。
4、教育孩子不攀比。時常教育孩子不要跟同學指亂、同伴攀比,不比吃穿,不比闊氣,
要比進步,比志氣。學習為重,學生不是講究吃穿用的,學習好,習慣好,品質好才是真
的好,才是應該比的。
5、有計劃的花錢。需要買的東西,沒有了,改鄭再貴也要買,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買,買
第 2 頁
了沒用的東西就是浪費錢。要教育孩子有計劃的用好零花錢,可以准備個記賬本,怎麼
花的錢自己記一記。父母也可以跟蹤指導。
6、用貧困的實例教育孩子。我們身邊的,或者網路、電視等看到聽到的貧困家庭、
貧窮孩子的實例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她感受體會一下人家的貧窮和不易,教育孩子不鋪
張浪費,不亂花錢,自己的零花錢用不完的還可以捐給他們,獻愛心。
1、讓孩子遠離「金錢優越感」
在這點上,西方一些大富翁的做法頗值得中國父母借鑒。他們通常只給孩子很少的零
第 3 頁
用錢,並鼓勵孩子自已去打工掙錢,讓孩子明白,金錢的獲得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有價值
的財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積累財富的過程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讓孩子擁有一種天
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再富不能富孩子」。
2、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樣來的
即使是再富裕的家庭,許多父母乃至祖輩都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苦奮斗。因此,平時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走一走,看一看,干一干,向他們講講自己的創業史,
第 4 頁
使孩子逐漸明白有錢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艱苦奮斗才能獲得,未來要靠自己去創造,
告訴孩子人要學會節制慾望,從而培養孩子「珍惜手中擁有的一切」的信念,因為只有對
那些來之不易的東西,人們才會倍加珍惜。
3、教給孩子正確的花錢方法
計劃法:1每周給孩子的零花錢確定一個數目,這個數目應與班級同學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花費額度,父唯殲檔母之間可以相互打聽各自給孩子零花錢的數額,並約定大致的數額,以免孩子攀比而造成心態不平衡。2幫孩子制訂一個計劃,讓孩子按
第 5 頁
必須到次要逐個列入計劃,這個計劃不能超出確定的數目,購物消費時讓孩子自己掏錢支
付這些費用。絕對不能為他支付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或替他彌補亂花錢造成的「財政赤字」,否則你永遠無法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地開支。
4、讓孩子試管家庭財務,參與家庭事務
據調查,目前多數中小學生對自己的家庭情況,特別是父母的經濟收入情況了解甚少,多數孩子也不關心自己的家庭情況,只關心自己。一些心理專家認為,中小學生既然是家
庭的一員,就有責任分擔家庭困難。作為家長,應定時定期與自己的孩子交談,讓他們
第 6 頁
了
解家裡各種各樣的開支,讓他們參與解決家庭財務問題,尤其當孩子有一定思維分辨能力後,就應該讓他們知道天下有窮爸爸和富爸爸之分,孩子有窮孩子和寄孩子之分。教孩子
學會面對,否則就不可能培養起應有的責任感。
5、不要用物質刺激的辦法鼓勵孩子考出好成績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一份義務,是一份責任,如果家長用物質刺激的辦法,孩子
會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久而久之就會撐大孩子的「胃口」,孩子會為學習處處與家長
第 7 頁
講條件,而一旦失去了動力,孩子將停滯不前。
6、給孩子做好勤儉節約的榜樣
一方面父母首先要消除與人攀比和高消費觀念的影響,要明白孩子的前途是不能用錢
來鋪就的,另一方面以身作則,勤儉持家,量入為出,不能花起錢來大手大腳,要給孩子
做好榜樣。
一、讓孩子嘗試自己管理零花錢
「孩子的理財教育要盡早開始,從小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顏蝴蝶認為,父母可讓孩
子從認識貨幣幣值、單位以及金錢的由來開
第 8 頁
始,進行適當的理財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家
長主要起引導作用,幫助孩子分析收支,改變孩子不良消費習慣,讓孩子嘗試對於零花錢
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
孩子學習如何理財應該是個漸進的過程,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家長應有針對性地指導
和幫助。專家指出,6到12歲是孩子人格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價值觀正逐漸形成,理財觀念的培養正當時。家長要對孩子嚴格要求,細心地進行引導,體驗式教育
第 9 頁
能夠讓孩子印象深刻。比如家長可以教給孩子利息的概念,將儲蓄的方法、種類、利率、
計算利息等知識逐漸地教授給孩子。通過勞動獎勵零用錢也是一種好方法,讓孩子做家務
賺取零用錢,體驗勞動的艱辛,體會爸爸媽媽賺錢不易。
「多參加一些活動,聽專家的建議,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顏蝴蝶說,民生銀行與市教育局、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家庭教育大講堂」欄目,請專家講解家庭教育的方法。該行還推出「財商訓練營」,教孩子合理管理零花錢。
二、培養孩子對消費額度的管控力
第 10 頁
零花錢、壓歲錢,是孩子錢財的主要來源。家長應在壓歲錢和零花錢使用上與孩子約法三章,做到該花則花,能省則省。家長教育孩子花錢時要有計劃,不能大手大腳,買多餘的東西就會浪費,父母的錢不是取之不盡的。家長不能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要有所選擇或取捨,應教育孩子花錢要符合家庭的經濟能力,根據家庭的收支情況在孩子的花費上有個比較合理的安排。
家長帶孩子去商場或超市買東西時,事先要與孩子約法三章,把要買的東西告訴孩子並讓他記住,而其他商品,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買,並告訴他為什麼不能亂買東西。家長也可引導孩子把金錢和自己的成長、愛心及夢想聯系起來。例如,鼓勵孩子用壓歲錢繳納學費、購買學慣用品,參與慈善捐贈和家庭大物件的購買。
第 11 頁
三、誠實節儉對孩子將來非常重要
「理財教育同時也是一種品質教育。」顏蝴蝶表示,在教孩子金錢知識與理財觀念、習慣的同時,更為關鍵的是要注重孩子品質的培養。
首先,要教育孩子誠實。在對待金錢方面,家長要鼓勵孩子做到誠實守信。
其次,要教育孩子學會節儉。目前很多家長只知道勤奮忙碌地為孩子掙錢,節衣縮食地為孩子省錢,對孩子花錢卻很大方,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這是對孩子的將來非常重要。
第三,要教育孩子自力更生。讓他們了解掙錢的辛苦、錢的來處與用處,讓他們學會用錢、掙錢與理財的本領,培養自立能力。
⑤ 父母如何對小孩進行金錢教育呢
無論家庭條件多麼優渥,家長都應該從小注重培養孩子金錢觀,這樣孩子不僅能有條理、有計劃地合理花銷,也有利於他今後遇到問題時,有計劃、有條理地思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對孩子如何進行金錢教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對孩子如何進行金錢教育1
關於金錢的一些事情,可能家長不太想染孩子過早的接觸。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就認為金錢是一個骯臟的東西,不過現在好多了,有些家長也是覺悟比較高,開始教孩子怎麼樣理財。的確,與其讓他避讓,倒不如正確引導他,因為接觸金錢是無可避免的。
1、讓孩子認識錢幣
錢幣、信用卡、賬單……大多數孩子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哪個。當他看到爸爸媽媽用信用卡購買商品時,會覺得信用卡充滿了魔力,誤以為卡里的錢就好像天上掉下的餡餅,永遠也用不完。
學齡前的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信用卡與金錢之間的關系,所以,讓他認識錢幣是第一步。在孩子面前,爸爸媽媽最好多多使用現金消費;數錢的時候,不妨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吧!這樣能教會他學數數、學運算,還能培養他的基本生活能力。當然,用現金並不意味著放棄使用方便的信用卡,爸爸媽媽可以在每次收到銀行賬單時,告訴孩子賬單和信用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他慢慢懂得這張小小塑料卡片的實際意義。
2、關於零花錢和記賬
通常來說,給學齡前的孩子每月5~10元的零花錢比較合適。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先制訂一個「消費計劃」。如果是年齡稍長一點的孩子,可以試試讓他簡單地記一下賬,一來可以養成節儉的習慣,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二來可以養成細心的習慣,初步培養理財能力。
3、和孩子談論商品的價格
從一根棒棒糖,到一件價格不菲的童裝,爸爸媽媽都可以讓孩子知道它們的價格。這樣他就會理解為什麼我們可以一口氣買下好幾塊巧克力,卻得存一陣子錢才能買下上百元的玩具,他也會漸漸了解周圍各種物品的價值。
有空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逛商店」的小游戲,你和他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運算能力,也能讓他在實際操作中學會使用錢幣。
4、父母之間的經濟共享
另外,爸爸媽媽之間最好能做到經濟透明化。夫妻之間對經濟問題的互不信任或互相欺瞞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會模仿父母的舉動,在金錢問題上撒謊,長此以往難免形成扭曲的金錢觀。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爸爸媽媽一定脊隱要認真對待哦!對孩子必不可少的「金錢教育」
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學會理財,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是非常好的做法,若是教育目的一樣,但是方法不當的話,這樣也不行,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模式,比如說為了更合理的消費,家長會對孩子說「買不起」來敷衍。其畝野則實孩子會不知道嗎迅棚?你只需要告訴他,錢要留著買更有用的就可以了。
孩子往往受父母花錢的方式以及對金錢的看法而產生對金錢的第一印象,可能在有意無意間決定了孩子長大後與金錢的關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給孩子造成金錢誤導。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1、別輕易說——「我們買不起」
案例:一天,6歲的明明跟著媽媽去商店。在玩具櫃台前,明明盯著櫥窗里的那個變形金剛擎天柱停住了腳步。媽媽見狀,就對明明說:「那麼貴的玩具,我們家可買不起!」拉著明明就走。
專家解析:明明媽媽的這句話的潛台詞讓孩子費解:是今天買不起,還是永遠買不起?或者是不想在這上面浪費錢?。其實,明明媽媽完全可以列一個每月開支計劃(哪怕是比較粗略的),幫助孩子清楚地明白願望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別,比用「買不起」來搪塞更有說服力。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善於察言觀色,通過父母的解釋後會放棄。所以,對孩子進行金錢和責任方面的教育,永遠不會太早。
提示:平時,全家人可以坐在一起,把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列出來,排除一些不切合實際的願望。然後每月劃出一筆錢,輪流幫助大家實現願望。這樣的好處在於,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實現願望的機會,而節約和等待將會增添得到心儀禮物時的興奮。
2、別開口說——「要啥只管說」
案例:爸爸媽媽平時不管去哪買東西,總忘不了給寶貝女兒添個芭比娃娃,或者是游戲機。即使媽媽帶女兒逛玩具商店時,也都會對女兒說:「你想要什麼,只管對媽媽說!」
專家解析:這肯定要寵壞孩子的。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孩子覺得,錢總是會有的,價格從來就不是問題。只要提出要求總會得到滿足,那麼孩子以後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將很難獲得動力。當父母偶爾對孩子的要求說個「不」時,孩子早已不能接受了。其實,花錢和愛孩子是不能劃等號的。
提示:父母最好不要隨便送孩子禮物。即使帶孩子去商場時,也要事先約定好只買購物單上列出的東西。孩子開始時可能會哭鬧,但大多數孩子的適應過程都比父母想像中要快。
3、別猜測說——「你又要買玩具」
案例:嶙嶙去小朋友家串門之後,告訴媽媽:「鄰居燕燕的玩具可多了,房間里有好幾個芭比娃娃,還有一大盒的泥人呢。」這時候,敏感的媽媽馬上說:「你是否又想買新玩具了,你的玩具已經夠多了。」
專家解析:對於父母來說,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買一兩樣東西,而是一聽到孩子說這些話,就過於敏感了,條件反射式的害怕: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貪婪。其實,可能孩子只是單純地在描述她所見到的鄰居家的情況。父母如果急切地否定孩子,會讓孩子感到受挫、委屈。不如平靜地聽完孩子究竟想說什麼,問問她有什麼想法。而不是急於告訴孩子,你在想什麼。
提示:生活中對金錢不要過分強調,也不要毫不在意。即便你還沒有正式向孩子傳遞有關金錢或理財方面的信息,他們也將不可避免地從每天的.生活中接收到「金錢」的信息。所以,當父母在與孩子進行「金錢」方面的交流,其實並不是一件易事。
4、如何解釋更好
不掩飾「垂涎三尺」:當鄰家買了輛氣派的新車時,別當著孩子的面,刻意隱藏對美好事物的慾望。而應讓他知道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能買得起,這並沒有什麼錯。
沒有大不了的「郁悶」:賬單又來了,當孩子看到這一幕時,要用輕松的語氣告訴他,最近錢花得太快了,這並沒有什麼,就像你遇到不開心的事一樣。
我的意思不是錢:「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這些話在特定的語境里並沒有錯,但不能用來嚇唬孩子。一旦遺失孩子對此可能有不正確的理解是,要用准確、簡單的話加以解釋。
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樹立一種錢要靠自己的能力去獲取,用正當的方式來獲得,而不是只能靠不勞而獲,或者其它投機取巧的方式來獲得金錢。孩子對金錢的認識,父母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父母對孩子如何進行金錢教育2
就是讓孩子們知道錢從哪裡來;讓孩子們知道錢來之不易。
讓孩子們知道金錢是通過父母的辛勤勞動獲得的;不是風。我們只有通過合法的付款才能得到錢。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父母掙錢很辛苦。通過努力工作來培養他們並不容易。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讓孩子們知道收入不是他們自己用的。
讓孩子們明白,一個人的收入不屬於他,還要支付整個家庭的費用。在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知識時,我們不妨設計一些類似的民主討論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一個真理:收入是用來支付整個家庭的費用,濫用金錢會影響他人的生活。
讓孩子們知道,紳士愛錢,並以正確的方式對待金錢。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這八個字作為一種行為准則和道德建設的重要條件。在這面旗幟下,大多數人都能讓一位紳士熱愛金錢,並以正確的方式接受金錢。依靠你的勤奮和智慧創造財富,掙錢,過上幸福的生活。翻開史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春秋時期的范貝到明朝屬於沈萬三:從…起清朝屬於王熾,走向現代陳嘉庚、李家誠、霍英東這樣的紳士,從高官到布衣,從富人到窮人,形成了人傑的方陣,照亮了世界。改革開放後,許多有志之士依靠先富起來的政策,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賺錢致富。當他們變得富有時,他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國家和鄰居。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帶領村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揚。這些熱愛金錢並明智地接受金錢的紳士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學會給孩子零花錢;教孩子們合理分配金錢。
孩子們可以用零花錢來滿足我們「不贊成」的消費慾望。換句話說,在尊重孩子自主性和靈活性的基礎上,家長可以提出一些建議。如果父母太嚴格,孩子買什麼都要聽父母的話,那麼孩子就像一個「儲蓄罐」,完全失去了用零花錢培養精明消費和理財本能的意義。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在使用零花錢時會走一些彎路,這也是他們積累經驗的唯一途徑。
讓孩子們明白錢不是萬能的。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他擁有自己的天空,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生活得很好:讓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掙錢的,而不是自己掙錢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了解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花錢請人陪他們玩;四年級的學生花錢請人幫他們的包背書和買零食;中學二年級學生花錢請人幫他們做作業;大學生花錢請人幫他們寫論文。這種事情聽起來像個笑話,非常令人傷心。當我知道一些外國學生真的靠這個賺錢時,我真的感到無話可說。分數是買來的,朋友也是買來的。學生們的生活已經變成了這樣,除了花時間和金錢,還有什麼剩下的呢?看來,只要你有錢,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你想上一所好小學,就花錢買學區的房子;如果你不能進入一所好的中學,那就花錢找關系;製造麻煩,花錢解決;在國內上學,在國外花錢。然而,當孩子突然意識到錢不能在某一天解決所有問題時,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