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一新郎迎親時跪謝岳父,這一跪,跪出了怎樣的意義
結婚是一件人生大事,現在年輕人的結婚年齡普遍都偏晚,到了25歲之後才會著急結婚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生子,成為了父母和親戚朋友眼中的剩男和剩女。在山東有這樣一位男子,他迎娶新娘的時候,通過下跪的方式感謝岳父,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他這種做法讓別人看了之後非常感動,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更是看不得這樣的情景。結婚是一件喜事,父母在婚禮現場都是喜極而泣的,女方的父母心裡更是五味雜陳。不管如何,只要自己的兒女過的幸福就是最好的結果。在婚禮上,很多男人都是大言不慚許下承諾,真正的日子是在生活細節中體現出來的。女方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家庭力量的支持,不管何時都要給自己留好退路,男人的話不能全信,靠自己才是最有用的,離婚率每年都在上升。
1、父母培養20多年的女兒即將進入一個新家庭當中,父母肯定是十分擔憂的。
新郎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新娘的父母安心,也表現了自己,往後會好好照顧新娘的決心。
在你的婚禮上有發生過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嗎?不妨在評論區寫下來,和大家進行分享,小編很期待你們的發言哦!
② 結婚敬茶流程
工具:跪墊、茶葉、茶杯。
1、在新娘家,新郎接到新娘後,新人按照男左女右的位置跪在女方父母面前,父親坐新郎面前,母親坐新娘面前。
2、倒好茶水後,新郎雙手端到岳父母面前,先敬茶給岳父,然後再敬給岳母,同時改口稱他們為「爸爸、媽媽」,再說些感恩或者吉利話。
3、然後新娘敬茶,也是先父親,後母親。長輩喝過茶後,會給新人送上祝福,並送上紅包或金器首飾,作為對新人的祝賀。切記敬茶和收賀禮時也要用上雙手。
4、敬茶給新娘父母後,依長輩輩份次序敬茶給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有些家庭會先敬茶給祖父母,才到父母),在女方家敬茶流程結束後,新人會到男方家或婚宴酒店,用同羨漏銀樣的方式敬茶給新郎家人。
敬茶細節
1、茶水不要倒太滿
敬兄宴茶有「茶滿欺人、七茶酒八」說,給父母敬茶搜鉛更是忌諱茶滿杯,而且茶倒得太滿還容易灑出,所以倒茶時不要過滿,大概七分滿即可。
2、茶水的溫度要合適
給長輩敬的茶,都是即敬即喝,所以水溫在泡茶時就要調試好,如果是用開水泡製,記得早點泡,待其冷卻到合適的溫度再敬,以免燙口。
3、敬茶姿勢
一般新人敬茶都需要雙膝跪地,並且每次持物過程都要雙手持奉,否則對長輩有不敬之意。敬茶時雙手持杯,上半身成鞠躬狀,向前傾,將茶杯送到父母胸前40公分的位置,方便父母伸手就能接到杯子。
③ 結婚怎麼祭祖
1.結婚出發前祭祖程序
結婚祭祖,是中式傳統婚俗重要流程之一,百姓大多看重並且恪守。
這一源遠流長的風俗,給百姓家喜慶熱鬧的婚禮,增添了幾分庄嚴和肅穆的色彩。 歸納起來,結婚祭祖有三種情形: 一是新郎祭拜自己的家族先人。
舊時,結婚的前一天傍晚(也有的在結婚的當天早晨),喜主(新郎的父親或長輩)備好香、紙、蠟等祭品,領著新郎來到家廟祠堂或祖墳上香、灶滲燒紙、磕頭,並由喜主念叨:「某某結婚,請列祖列宗回家吃喜面、喝喜酒」等等。其實,這也是「請列祖列宗保佑家族後人婚事圓滿順利」的一種願望。
「文革」期間家廟祠堂被拆毀,表面上看此俗已廢,但在當時的確有一些家庭,子女成婚之日依然在家裡偷著祭祖,只是不讓外人知道罷了。「文革」結束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此俗逐漸恢復,有的按舊俗到祖墳地上香燒紙磕頭祭拜,有的在家譜或先人的遺像前隱吵脊鞠躬祭拜。
二是新郎祭拜女方的家族先人。老輩子年間,結婚的當天上午,新郎迎娶來到女方家裡後,即在「氈迎客」(男方)和「送親客」(女方)的陪同、指引下,鄭重地跪拜女方的家譜或先人牌位。
新郎作為「半拉兒」的身份,祭拜女方家族宗親,既表明自己從此正式成為女方家庭的至親,也是敬重和緬懷女方先人的一種形式,無可非議。改革開放以來,舊俗盡管依然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村子發生的變化也比較大,現在不少的新郎進門以後,已由過去的上香磕頭祭拜,簡化為「三鞠躬」。
當然,新郎進門以後究竟祭拜與否,關鍵要看女方的家裡是否有祭拜的准備,有則拜,無則免。 三是上喜墳。
所謂「上喜墳」,就是在結婚的頭一天傍晚,或在結婚的當天早晨,喜主領著新郎,攜帶紅色或粉色祭品,在亡故的親人墳頭上壓紅色或粉色紙,在墳前上紅色香,燒紅色或粉色紙,「澆奠」紅酒。蓬萊境內的北溝、大辛店一帶,有些村子將這種祭奠稱之為「上喜墳」。
上喜墳的風俗現在盡管不普遍,但在鄉間仍見其蹤。 結婚祭祖,同清明節掃墓一樣,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借婚姻大事之機,緬懷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教育兒女不忘自己的「根」,這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中華傳統孝道文化在民間婚俗中的具體體現。
。
2.結婚出發前祭祖程序
結婚祭祖,是中式傳統婚俗重要流程之一,百姓大多看重並且恪守。這一源遠流長的風俗,給百姓家喜慶熱鬧的婚禮,增添了幾分庄嚴和肅穆的色彩。
歸納起來,結婚祭祖有三種情形:
一是新郎祭拜自己的家族先人。舊時,結婚的前一天傍晚(也有的在結婚的當天早晨),喜主(新郎的父親或長輩)備好香、紙、蠟等祭品,領著新郎來到家廟祠堂或祖墳上香、燒紙、磕頭,並由喜主念叨:「某某結婚,請列祖列宗回家吃喜面、喝喜酒」等等。其實,這也是「請列祖列宗保佑家族後人婚事圓滿順利」的一種願望。「文革」期間家廟祠堂被拆毀,表面上看此俗已廢,但在當時的確有一些家庭,子女成婚之日依然在家裡偷著祭祖,只是不讓外人知道罷了。「文革」結束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此俗逐漸恢復,有的按舊俗到祖墳地上香燒紙磕頭祭拜,有的在家譜或先人的遺像前鞠躬祭拜。
二是新郎祭拜女方的家族先人。老輩子年間,結婚的當天上午,新郎迎娶來到女方家裡後,即在「氈迎客」(男方)和「送親客」(女方)的陪同、指引下,鄭重地跪拜女方的家譜或先人牌位。新郎作為「半拉兒」的身份,祭拜女方家族宗親,既表明自己從此正式成為女方家庭的至親,也是敬重和緬懷女方先人的一種形式,無可非議。改革開放以來,舊俗盡管依然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村子發生的變化也比較大,現在不少的新郎進門以後,已由過去的上香磕頭祭拜,簡化為「三鞠躬」。當然,新郎進門以後究竟祭拜與否,關鍵要看女方的家裡是否有祭拜的准備,有則拜,無則免。
三是上喜墳。所謂「上喜墳」,就是在結婚的頭一天傍晚,或在結婚的當天早晨,喜主領著新郎,攜帶紅色或粉色祭品,在亡故的親人墳頭上壓紅色或粉色紙,在墳前上紅色香,燒紅色或粉色紙,「澆奠」紅酒。蓬萊境內的北溝、大辛店一帶,有些村子將這種祭奠稱之為「上喜墳」。上碰宴喜墳的風俗現在盡管不普遍,但在鄉間仍見其蹤。
結婚祭祖,同清明節掃墓一樣,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借婚姻大事之機,緬懷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教育兒女不忘自己的「根」,這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中華傳統孝道文化在民間婚俗中的具體體現。
3.結婚當日如何祭拜祖先
請問結婚當天新人要如何祭拜祖先要准備甚麼供品 a~三牲,(全熟)全熟的豬肉-大塊、雞一隻、魚一條。
婚禮全部的過程,我們依據各地風土人情,汰蕪存菁,歸類結婚八禮禮俗如下,希望能讓現代年輕的一輩看見禮俗即生畏怯,因此相約成俗,禮俗是一種良好的依循規范,更有我們國內人幾千年來的生活經驗累積。(一)婚禮前夕:,1、祭拜:男方家在婚禮前一天要拜天地、祖先,告知家中有婚禮即將舉行。
2、睡新床:新郎必須找一位男兒同睡新床,以期婚後早生貴子。(二)婚禮當日:,1、祭祖:男方要出門去迎娶新娘前,應先拜祖先。
2、迎親:迎親車對應以雙數為佳,尤以六的倍數最好。3、鳴炮:迎親車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4、迎喜禮:禮車到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持茶盤(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此時新郎下車應以紅包給予男童答禮。5、告祖禮:向女方祖先上香祭告成婚大喜。
6、感恩禮:新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敬禮即可,通常新娘在走出家門前都會忍不注哭泣,而且有表情越哭越傷心,在日後有幸福的說法。7、告謝禮:新郎與新娘向女方父母行跪拜謝禮,女方父母先幫她蓋」新娘紗」,並將新郎新娘牽扶起來。
8、訓示禮:女方家長於新娘出嫁前叮嚀女兒,鼓勵女婿之禮。9、出門: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篩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子在結婚當天的地位比誰都來的大,因此頭不能頂天見陽光,10、禮車:新娘禮車前方應掛一棵由根至葉的青竹或甘蔗,並系著豬肉及紅包。
而在車頂側掛一棵由根至葉的青竹或甘蔗,並系有蘿卜。後方側掛畫有太極及八卦的米篩。
(代表福氣,健康及驅邪避凶)。11、敬扇:新娘上禮車之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給新娘(置於茶盤上)新娘則回贈紅包答禮。
12、不要說再見:當所有人在離開女方家時,絕對不可向女方家說再見。13、祝福禮: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潑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及祝福女兒以後有吃有穿。
14、擲扇:禮車起動時,新娘應將扇丟出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去。15、燃炮:迎親禮車前往女家途中,沿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如遇過橋或另外的迎親禮車隊時,則燃放排炮。
車抵男方家時,家人則燃〔連炮〕慶賀告喜。16、迎親禮:禮車至,由一位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兒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輕的摸一下橘子,然後贈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來剝,意謂可招來大吉〔長壽〕。
17、牽新娘:新郎手持扇子在車頂推三下,及腳踢車門三次,新娘下車時,由好命婦人或媒人婆持米篩或黑傘遮蓋,牽出禮車,並扶持到大廳。18、忌踩門坎:進入男家大廳時,腳要跨過門坎,不能踩踏。
因為門坎代表門面,所以新人要跨越。19、過火盆、踩瓦片:新娘進大廳之後,要跨越火盆,並踩碎瓦片。
過火盆意謂〔去邪〕,踩瓦片則比喻〔過去時光,如瓦之碎〕。20、祭祖禮:迎娶回家後祭祖儀式。
21、敬茶:男方家中之長輩,將新娘介紹給家人認識,此儀式即是承認新娘她是家中的一份子。22、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23、進洞房:新人坐於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兩人合飲交杯酒,並吃由黑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物所做成的甜湯,象徵〔早生貴子〕。24、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娘更是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倒床上。
25、喜宴:新娘退去白紗禮服後,換上宴客服,至個桌敬酒,並當眾人親友面前,新人喝交杯酒。26、送客:喜宴完畢,新人於餐廳門口(如果是擺流水席,在收禮金和放新人照那)送客,茶盤中放置香煙(有人拿香煙放在嘴中時,新郎應幫對方點燃香煙)、喜糖、客人離去時,取喜糖,並說一些吉祥話。
27、吃茶:一般宴客離去時,由男方家輩份比新娘高之親戚喝新娘的甜茶,並贈予紅包,同時說一些吉祥話或」四句佳話」,如〔茶盤圓圓,甜茶甜甜,兩姓合婚,冬尾雙生〕這翻譯成」粵語」會比較好聽。28、鬧洞房:雙方親友可借故嘻鬧,開些玩笑或要求他們做什麼動作之類的。
29、探房:女方親友返家應由媒人引導兩位新人親戚進新房,謂〔探房〕。此時,新人起立向探房者行禮,並由新郎給探房著一大紅包,此時婚禮到這結束。
這是婚禮全部的過程!!!,希望以上說明能幫助您,。
4.如何祭拜祖先
家祭的形式可能因各地風俗有別,做法有別。但總體的程序與步驟是應該大同小異的。具體如下:
1、分祭日
通俗來講,就是家人在什麼時候宜祭祖。而祭祖的機會頗多,舉凡祖先的生日、忌日,每年當中的各大重要節令,及子孫的重要日子,如出生、生日、結婚、逢年過節等,都可以祭祖。
2、確定祭祖對象
日常,對於一些大戶人家,或者說也就是一些大戶人家才會隆重祭祖儀式。說到大戶人家,自然被列入祭拜范圍的祖先就會很多。除祭祖通行考慮的禮數和程序外,還可能考慮祖先的個性特性和喜好。如,是否好酒。
3、備祭品
通常,飯、酒三杯、紅燭、碗筷、湯匙。紙錢用銀紙、巾衣。各地還因時節不同備各地特色的食品。如:糕餅、湯圓、潤餅、粽子、水果、牲禮、年糕等。與時俱進的,還會備一些紙花、紙樓、紙車、紙電腦等等。可以根據祖先生前的遺願,特殊配備。
4、祭品合理擺放
燈——祖先牌位——燭台——敬盞——三牲(由內而外)。祖先牌位不可高過神像,勿置於神爐前,因屬陰宜低宜退。若有兩姓牌位,主姓在左,副姓在右,宜用紅絲線隔於香爐中。祭祖時置多少碗筷以有幾位祖先定之,不可過多。神桌上不可放剪刀及葯瓶,及其它雜物,文公尺亦不可。
5、行祭禮
1)日主人清早起身,包括客居外鄉的兒孫和已出嫁的女兒。
2)整潔神主龕
3)燃香(每人點香七炷),獻茶果,中午排上牲醴、酒菜、粿飯等祭品,
4)由尊長首先參拜,然後依序一一祭拜。
5)念祭語(古語祝詞)。
(伏以農歷某年某月某日,吉日良辰,安神位大吉昌,佛光普照,鎮宅光明,保佑合家平安,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貴人得助,財源滾滾,全家事業成功,鴻圖大展。保佑家庭幸福,子 *** 秀,吉日良辰。)
6)念畢;默禱許願一分鍾。
7)香過三分二後開始燒紙錢,依大壽金、壽金、刈金、土地公金順序燒之。
8)禮成,退場。
④ 農村結婚拜天地拜父母怎麼拜
1.結婚拜堂怎麼拜
拜堂又知稱拜天地。漢族婚姻習俗,起源約在北宋時期。流行於全國各地。在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後,復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長的儀式。 也有將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對拜都統稱為拜堂。
拜堂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引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雁北大同一帶,拜堂時新郎拜,新娘卻不拜,與常俗殊為不同。
迎娶之日,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贊」和「通贊道」的身份出現。
拜堂意識程序如下:
引贊:新郎佇立於轎前。
通贊:啟轎,新人起。
引贊: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贊: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贊:新郎新娘就位。
通贊:新郎新娘進香。
引贊:跪,獻香。
通贊: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後就是電視劇裡面常見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後才進洞房。
2.農村結婚拜堂詞怎麼說 農村結婚拜堂詞範文
結婚典禮儀式 一、鳴炮,奏樂,掌聲歡迎新郎新娘入場。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到了秋天,一切都成熟了,正是燦爛的鮮花結出累累碩果的時候,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先生和***小姐百年好合,喜結良緣。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喜氣洋洋,參加他們的結婚慶典。下面,請鳴炮,奏樂,掌聲歡迎新郎新娘入場。
新郎**先生是人事局業務骨幹,新娘***小姐是人大機關的才女,經過幾年的相識,相知,相愛,相戀,在大家的關心、愛護和見證下,今天終於走上了神聖的婚姻殿堂,那麼,當著各位來賓的面,請問新郎:你願意娶***小姐為妻,海枯石爛,永不變心嗎?。
(請掌聲支持)請問新娘:你願意和***先生結為夫婦,恩恩愛愛,白頭諧老嗎?。
好的,新郎新娘當著大家的面發出了愛的誓言,他們是男才女貌,佳偶天成,恩恩愛愛,永結同心,祝他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願他們愛情甜蜜,工作順利,家庭幸福,事業有成,下面,有請主婚人致辭。
二、請主婚人致辭;(掌聲有請) 三、請證婚人致辭;(掌聲有請) 剛才主婚人給一對新人送來了美好的祝福,證婚人也證明了他們夫妻的合法性,按照我們的傳統習俗,下面要進行拜堂儀式。 四、舉行拜堂儀式: 1、拜父母,送禮物。
請新郎父母上台就坐,一對新人向父母一叩首,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二叩首,保證以後永遠孝順;三叩首,祝父母身體永遠健康。下面,向父母敬酒。
新郎新娘叫父母。父母送紅包並發言。
2、拜來賓。向來賓一叩首,感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向來賓二叩首,祝來賓工作順利,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向來賓三叩首,請親朋好友,領導同事以後對小兩口繼續關心。
3、夫妻對拜。請面對行禮,請大家監督,鞠躬程度深不深,檢驗感情深不深;鞠躬時間長,說明新郎愛新娘;誰的鞠躬時間短,洞房要跪踏腳板;只要鞠躬時間夠,年終一定評優秀。
好了,第一拜,夫妻恩恩又愛愛;第二拜,婚後繼續談戀愛;第三拜,地老天荒不分開。 行過三拜大禮,請小姐端上美酒,請夫妻雙雙喝交杯酒。
五、喝交杯酒,互送禮物。 喝一口,笑在臉上,喜在心頭; 喝兩口,今生今世,永遠牽手;喝三口,幸福生活,從今開頭。
我們看新娘是三杯美酒喝下去,兩朵桃花上臉來,那是一種幸福,一種陶醉。讓我們祝願他們生活有如甘蔗加糖甜如蜜,事業有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這時,他們都有為彼此准備了心愛的禮物,請雙方交換信物。 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想知道,這對新人是怎麼相識相知相愛的吧,下面就請新郎新娘為大家介紹戀愛經過。
六、介紹戀愛經過,並表演節目。 。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是什麼?請你說一句發自內心的話,讓大家和你們都終生難忘的一句話,或者是一個詞,一個成語。為了更使你們難忘,我建議你們在前邊加一句,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來,一定會讓你們和大家都終生難忘:我在新婚之夜。
新郎新娘說的這么好,我們要再看看新郎的表現,讓新郎抱著新娘轉幾圈,有三個選擇,轉三圈,表示三生有幸;轉六圈,表示六六大順;轉九圈,表示地久天長,永不分離,好不好?請你選擇. 古人說,人生有三大喜事,一是金榜題名,二是洞房花燭,三是喜得貴子,他們到今天已經完成了兩件任務,前邊的路正長,事正多,讓我們一起祝福,祝他們一生幸福,兩情相悅,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地久天長,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年等一回,萬事都有如意。
婚禮到此結束,我代表一對新人請來賓各就各位,共進午餐。請大家開懷暢飲,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萬盞不會醉,一杯一杯再一杯,你沒喝好我找人陪。
七、典禮結束,請來賓入席。
3.農村結婚拜堂給錢說什麼順口溜好,如:越拜越有天長地久
一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白頭偕老,風雨同舟;二拜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早生貴子,光耀門庭;三拜勤儉持家,同工同酬;志同道合,尊老愛幼 !一拜天地——一鞠躬,敬蒼天,佳偶天成;二鞠躬,敬黃土,喜結連理;三鞠躬,敬天地,地久天長, 二拜高堂——一鞠躬,敬父母,骨肉情,情如東版海;二鞠躬,謝父母,養育恩,恩重如山;三鞠權躬,祝父母,享天倫,長壽百年。
三拜來賓——一鞠躬,謝貴賓,大駕光臨;二鞠躬,謝親朋,登堂賀慶;三鞠躬,謝鄉鄰,捧場助興。夫妻對拜——一鞠躬,男女平等,相敬如賓;二鞠躬,永浴愛河,永結同心;三鞠躬,紅花並蒂,心心相印。
4.拜天地怎麼拜
「拜天地」也稱拜堂。
古代婚禮儀式之一。中國婚禮儀式。
又稱拜高堂、拜花堂。舊時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後,復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長的儀式。
也有將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對拜都統稱為拜堂。唐代,新婚之婦見舅姑,俗名拜堂。
詳細解釋 1. 舊時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及其後的拜舅姑和夫婦互拜。
唐 王建 《失釵怨》詩:「雙杯行酒六親喜,我家新婦宜拜堂。」 吳祖光 《闖江湖》第二幕:「客人都到了,就等著接 靈芝 拜堂成親啦!」參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錄·花燭》、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娶婦》、清 翟灝 《通俗編·儀節》、清 趙翼 《陔餘叢考·拜堂》。
2. 基督教教堂,稱為禮拜堂,或省稱拜堂。 梁啟超 《日本橫濱中國大同學校緣起》:「泰西通商之地,皆有拜堂以崇其教主。」
3. 佛教語。僧侶升大寺住持職、進入寺院時所行之禮。
5.結婚為何要拜天地拜高堂
古時候,孩子結婚就象徵著已經成家立業。中國古代萬事以孝為先,在結婚的日子裡,新人第一要感謝的是天地神靈,那麼第二就是要感謝有養育之恩的父母。 新人結婚,拜堂的時候,婚禮證婚人都會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天地指的是什麼?拜天地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麼為什麼要用到「高堂」這個詞呢?古人有「天地君親師」的排位。所謂"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又說::"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敬天地君親師,希望大家學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徵,突出體現了儒家倫理道德。
所以拜堂得先拜天地。 「堂」這個字,《說文解字》是這么解釋的:「堂,殿也。」也就是說,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碼事兒。但隨著封建社會出現,帝王越來越高貴,連字眼都要有專用的,所以從唐代之後,殿專門指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區別開了。老百姓住的屋子,有堂屋,就是正房。 「高堂」這個詞里的「堂」,指的是內堂。內堂是什麼地方呢?是父母的居所。過去的習慣,是要到父母的居處去問安,問候尊長的起居——您今天怎麼樣?是不是挺好的?至於這個「高」字,有一種解釋說,是因為要在高大的廳堂里拜見父母;而另一種說法認為,「高」字表示一種尊敬之意。不管怎麼解釋,「高堂」本來是指一種處所,是顯示父母之尊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就引申為父母的代稱了。「堂」這個字,經常被引申為母親的代稱。比如剛才說到的內堂,有時就專門指代母親。還有一種文雅的稱呼「萱堂」,也是對母親的敬稱。這個詞出自《詩經·衛風》中的一句詩,大意是說,要在北堂種上萱草。什麼是萱草呢?說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肯定熟悉,就是忘憂草。也就是說,古人認為在北堂種萱草,可以忘憂。那麼這個「北堂」是指哪裡呢?一般就是母親所住的屋子。所以人們就用「萱堂」來指代母親的居所,引申為母親的代稱了。
⑤ 結婚當天敬茶時,新郎需要與新娘一同跪敬新娘父母嗎
根據各地區的風俗習慣,這一環節也有不同,有的是閉搏和跪著,有的是鞠躬後站著敬茶,你可以多打聽幾位身邊結婚的人,就能了解你所在地的婚禮敬茶環節是跪著還是不用跪。
在婚禮上向父母敬茶,又稱作改口敬茶。 這是真誠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最佳場所。
跪姿, 由新人將茶水倒入杯中,雙手端起茶杯,先給父親敬茶然轎盯後是母親,說一聲爸爸(銀旦媽媽)您辛苦了或其他的 感恩詞,請喝茶,父母雙手接茶杯,喝完茶水新人就可以起身了,這時父母要回敬新人紅包,新人接過紅包,謝謝父母及擁抱,以示家庭的祥和幸福與團員。
站姿與跪姿的環節一樣。
⑥ 結婚當日如何祭拜祖先
請問結婚當天新人要如何祭拜祖先要准備甚麼供品 a~三牲,(全熟)全熟的豬肉-大塊、雞一隻、魚一條。 婚禮全部的過程,我們依據各地風土人情,汰蕪存菁,歸類結婚八禮禮俗如下,希望能讓現代年輕的一輩看見禮俗即生畏怯,因此相約成俗,禮俗是一種良好的依循規范,更有我們國內人幾千年來的生活經驗累積。(一)婚禮前夕:,1、祭拜:男方家在婚禮前一天要拜天地、祖先,告知家中有婚禮即將舉行。2、睡新床:新郎必須找一位男兒同睡新床,以期婚後早生貴子。(二)婚禮當日:,1、祭祖:男方要出門去迎娶新娘前,應先拜祖先。2、迎親:迎親車對應以雙數為佳,尤以六的倍數最好。3、鳴炮:迎親車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4、迎喜禮:禮車到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持茶盤(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此時新郎下車應以紅包給予男童答禮。5、告祖禮:向女方祖先上香祭告成婚大喜。6、感恩禮:新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敬禮即可,通常新娘在走出家門前都會忍不注哭泣,而且有表情越哭越傷心,在日後有幸福的說法。7、告謝禮:新郎與新娘向女方父母行跪拜謝禮,女方父母先幫她蓋」新祥彎娘紗」,並將新郎新娘牽扶起來。8、訓示禮:女方家長於新娘出嫁前叮嚀女兒,鼓勵女婿之禮。9、出門: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篩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子在結婚當天的地位比誰都來的大,因此頭不能頂天見陽光,10、禮車:新娘禮車前方應掛一棵由根至葉的青竹或甘蔗,並系著豬肉及紅包。而在車頂側掛一棵由根至葉的青竹或甘蔗,並系有蘿卜。後方側掛畫有太極及八卦的米篩。(代表福氣,健康及驅邪避凶)。11、敬扇:新娘上禮車之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給新娘舉宴姿(置於茶盤上)新娘則回贈紅包答禮。12、不要說再見:當所有人在離開女方家時,絕對不可向女方家說再見。13、祝福禮: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潑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及祝福女兒以後有吃有穿。14、擲扇:禮車起動時,新娘應將扇丟出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去。15、燃炮:迎親禮車前往女家途中,沿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如遇過橋或另外的迎親禮車隊時,則燃放排炮。車抵男方家時,家人則燃〔連炮〕慶賀告喜。16、迎親禮:禮車至,由一位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兒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輕的摸一下橘子,然後贈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來剝,意謂可招來大吉〔長壽〕。17、牽新娘:新郎手持扇子在車頂推三下,及腳踢車門三次,新娘下車時,由好命婦人或媒人婆持米篩或黑傘遮蓋,牽出禮車,並扶持到大廳。18、忌踩門坎:進入男家大廳時,腳要跨過門坎,不能踩踏。因為門坎代表門面,所以新人要跨越。19、過火盆、踩瓦片:新娘進大廳之後,要跨越火盆,並踩碎瓦片。過火盆意謂〔去邪〕,踩瓦片則比喻〔過去時光,如瓦之碎〕。20、祭祖禮:迎娶回家後祭祖儀式。21、敬茶:男方家中之長輩,將新娘介紹給家人認識,此儀式即是承認新娘她是家中的一份子。22、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23、進洞房:新人坐於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兩人合飲交杯酒,並吃由黑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物所做成的甜湯,象徵〔早生貴子〕。24、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娘更是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倒床上。25、喜宴:新娘退去白紗禮服後,換上宴客服,至個桌敬酒,並當眾人親友面前,新人喝交杯酒。26、送客:喜宴完畢,新人於餐廳門口(如果是擺流水席,在收禮金和放新人照那)送客,茶盤中放置香煙(有人拿香煙放在嘴中時,新郎應幫對方點燃香煙)、喜正絕糖、客人離去時,取喜糖,並說一些吉祥話。27、吃茶:一般宴客離去時,由男方家輩份比新娘高之親戚喝新娘的甜茶,並贈予紅包,同時說一些吉祥話或」四句佳話」,如〔茶盤圓圓,甜茶甜甜,兩姓合婚,冬尾雙生〕這翻譯成」粵語」會比較好聽。28、鬧洞房:雙方親友可借故嘻鬧,開些玩笑或要求他們做什麼動作之類的。29、探房:女方親友返家應由媒人引導兩位新人親戚進新房,謂〔探房〕。此時,新人起立向探房者行禮,並由新郎給探房著一大紅包,此時婚禮到這結束。這是婚禮全部的過程!!!,希望以上說明能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