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不欣賞什麼都聽父母的

不欣賞什麼都聽父母的

發布時間:2023-05-17 15:23:39

1. 我什麼事都聽父母的,是個沒主見的人,這樣好嗎

如果你成年了,這樣就不太好了。需知父母不可能管你一輩子,將來總要離開的。若他們不在了,你自己沒主見怎麼生活戚滑虧?再說父母越來越年邁,隨著時間逐步老去,往後他們老讓啟了,腦子不好使了身體也不靈便了,你什麼都不清楚拿不高神定主意,讓他們怎麼依靠你?

2. 一個男人沒有一點主見,什麼事情都要聽父母的,這樣正常嗎

尊重父母或者接受父母的建議是好的,但是什麼都聽父母的就極為不正常了,沒有主見,還沒長大 啊

3. 身邊人都說我沒有主見都聽父母的

長時間地被管控,雖然短期看不出什麼後果,但是總會有一種壓抑在心裡,你只是在等一個爆發點,因為你感覺不管做什麼都需要經過父母的控制,包括交朋友這方面,可能你的朋友在你父母這里不過關,會間接的影響到你的交友,甚至讓你換一個朋友,這種不確定的心理也影響了你本身去交友,形成一種心理障礙,所以,現在你會有一種身邊人不願與你相處的感覺,這其實是雙向的。

4. 該不該什麼都聽父母的安排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父母安排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勉強自己,被安排的人生不會快樂。好好跟家人說,把你的想法告訴他們,並跟他們明確表示,如果照他們的活法自己肯定會很不開心,到時候該埋怨你們了這樣。
人生只有一次,怎麼好怎麼過,遺憾的事情已經很多了,要懂得及時補損。
假如我們的父母很固執,非得讓你按照他們說的做,那就沒必要談下去了,直接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們畢竟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是會妥協的,沒有哪個父母會看到如此反抗的孩子還把他逼上絕路的,關鍵在於溝通。
我覺得很多東西還是在於溝通上,也許是因為覺得你平常就是那麼不靠譜,所以家人才會去逼你做你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開誠布公的聊一聊。本意上他們肯定是為你好的,但是實際好不好你自己感受,你感覺不好,那就要做出改變。
讓他們也看到希望,讓他們知道你自己一個人可以,讓他們放心,這樣他們也就不會給你安排什麼了。我們已經有辨別的能力,自己的選擇就不要後悔!

5. 一個人是不是什麼都要聽父母的,做什麼事都要顧及父母的感受

顧及父母的感受,不是所有事都聽父母的,在未成年時聽父母的,成年以後,必須有自己的思想,父母的觀點未必是正常的,正確的聽,不正確的可以不聽。但要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來和父母交流。

6. 啥事都聽父母的好嗎

肯定不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每個人都會犯錯,父母也不例外。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他們首先是個普通人。

父母的成長環境與孩子不同,判斷也具有自身條件上的局限性,不能盲從。
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我們自己成長的環境和父母是天差地別,我們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和我們當初也差別很大。

如果是七零八零後普通人的父母,讀書的話,他們可能讀到初中、高中就開始上班了,並且常常就是一個單位一輩子。當時上班還是包分配、房子單位包分配。如果是種地的話,那麼可能一輩子都在家周圍的小環境里。

但是七零八零後出生之後,物質條件可能慢慢好一些了,一般人都是以讀書為主要目標的,後來哪怕讀到大學、碩士、博士,出來之後一樣要面對超級激烈的競爭,才能找一份「像樣」的工作。

面對學習、工作、生活的種種問題,很多父母已經很難再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了。(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是說一些情況。)
無論是學習之道、高考報名、專業選擇、工作選擇,還有生活中許多現代生活中的東西,甚至是他們最引以為豪的「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都多」,對於人際交往方面的事情,都很難提供非常有幫助的有價值的建議。因為他們工作的環境相對穩定、封閉,接觸人的數量還比不上現在孩子們從小到大換學校、換工作、以及各種活動來得多。

對於一些三觀正確的父母,多聽聽他們的人生道理很好。
如果父母積極向上、樂觀生活、豁達勤奮,那麼其實不需要父母多說,孩子耳濡目染都能學到很多好習慣。對於三觀正確的一些觀點,聽聽也是有益人生的。

但是如果父母本身性格缺陷都很大,或者三觀不正。那麼孩子認識到父母的問題之後,多保留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任何錯。

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希望我們都能記住,我們也是在這個時代中越走越慢,甚至總有一天不想再走的人。孩子的見識、知識甚至是人格、魅力、經驗,都有可能遠遠超過我們。那麼不要盲目堅持自己是家中權威,而是與孩子平等對話,才是最和諧、向上的家庭。

7. 老婆嫌我什麼都聽父母的,沒有一點主見,我還該怎麼做呢

聽家人的話很正常,這也要看具體是什麼事情,如果不分好壞,都聽家裡人的意見。滑螞建議你找個時間,和你老婆好好談談,把這些觀點當面談清楚,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優點缺點一起分析出來,她總會分辨得出來什麼是好壞吧,這也是比較理性的做法。如果你執意反對他們,當面的反對他的家人,後悔你知道的,猛讓陸你們的關枝頃系會鬧僵的,同時也會讓她的家人瞧不起你孝順是好事,但是孝順的同時得記住自己是個有家庭的,父母不能陪同一輩子,得學會擔當。

8. 什麼都聽父母的 什麼都等著父母安排這樣女生好嗎

什麼都聽父母的,什麼都等著父母安排,這樣的女生是旅盯棚非常不好的,我們祝你作為一個獨立的則螞女性,拆則應該在經過學習階段後,只要自己拿主意,父母的意見只是參考我們的人生,由我們自己來主導

9. 老公一點都不理解我、什麼都聽他爸爸媽媽的、我該怎麼辦

樓主您好。您的問題應該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請不必太過介意。希望以下的文字能或多或少的幫助您。

首先,您的文字雖然簡短,但起碼反應了兩個信息。第一,您和老公之間缺乏信任或者某種必要的溝通機制,正是因為這種溝通機制的缺乏,才導致您們之間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正因為相互的不了解,就導致必要的信任缺失。

那麼我的建議是:去嘗試在某個適當的時機,心平氣和(非常重要)的和老公談談心,了解他的想法,也讓他了解您的感受。切記不能讓談心變成相互的指責甚至揭短哦,那樣只能累積新的矛盾。就是那種朋友一樣,讓彼此的心事、情感娓娓道來,您既是傾聽者也是訴說者。如果感覺還行,請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類似交談,這是您們彼此了解的基礎。

其次,第二個信息是:您和他的父母已經構成了某種程度的對立面。因為您抱怨他總聽他父母的,那就肯定是不聽您的,也就說明您和他父母存在某種程度的不一。這個問題就更加普遍,說實話沒矛盾的婆媳關系,那才真正罕見。

我的建議是:將心換心。您既然能想到上網依靠大家的智慧來解決您的個人問題,就從一個側面證明您是一個理性、智慧的悔慧女性,那您現實中也一定相對通情達理,起碼懂得最基本的孝道。那就請用您對自己父母的孝心去體會您丈夫的孝心,其實很多時候,也許並非是他不懂、不理解您,而是在情與孝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如果您真正理解他,或許就會知道這一選擇的過程,很多時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那麼我以為無論如何都該恭喜您,因為只要一個人懂得孝道,這個就不會錯到明鍵哪裡去。請相信,所謂「百善孝為先」絕非只是勸人向善的口號,而是歷經數千年,看人相面的智慧總結。

我相信如果換位思考,是您的父母和您的丈夫發生了意見相左的情況,您將作何選擇?我可以斷言,但凡一個通達事理的人,就算是明知父母有錯、老公有理,也會在那一刻站在父母一邊。等事情平靜一些,再去嘗試和父母溝通,以期達到底線共識。那麼當您和老公的父母遇到類似的問題,首先請將他們真正看成您的父母,只要不是原則上的事情,本著孝道的原則統統謙讓。即便是出現了原則上的重大分歧,也請在表面上先順從他們,私下和您的老公平和溝通,說明事理,達成共識(當然,這個共識有時只能是雙方妥協的最低要求)。

最後,即便不能如您所願,請看在他們是父母的情分上,做出必要妥協。請務必相信,您抓的越緊失去越多,您舍棄自己(想法、觀念、利益)反倒會得到更多。佛家講「無我」。《道德經》有雲:「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實在是老祖宗的大智慧,當我們真正舍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自身的重大利益,卻一定會得到更多。因為您所有的做為都不是為了一個自己的小我,而是一個家庭的大我。那麼您的利益就是這個大家的利益,反之大家的利益也就是您的利益。可如果您總是執著於所謂的「自我」,我的想法、我的觀念、我的權利、我的利益。您的路就會越走越狹隘,直到狹窄的容不下任何人,包括您自己。

當然,我必須承認,您的老公也並不是沒有錯誤,相反,他既然是男人就該承擔的更多。可我聽說一個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學校、好老師,能讓任何一個男人從頑劣到完美。這是這種轉變絕非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前行扭轉,而是象老實一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簡單的說就是不去要求別人,而是自己做到更好。請相信,當您的言善、行善、心善,您周邊的一切都會漸漸變得更善。

綜上所訴,您該怎麼辦?我淺薄的認為您首先最該做的就是首先做好自己,其實您和大家的溝通中說明,您已經意識到要改變別人很難,我們最後唯一能夠把握的其實只有自己,那麼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改變,我們還能改變什麼?其次務必做到孝敬公婆,這樣您才沒有過失的嫌疑,去讓別人指責和怨恨。最後,去嘗試和老公經常性的平和溝通,比如告訴她您尊重您們共同的父母(就是雙方家長),也知道不該違逆他們的想法,但某些地方是否欠妥,或者哪樣做是否會更好等等。且點到即止,如果老公不能聽或表現不耐煩,就換個時間換個方式。千萬記住:其實家人之間沒有什麼「理」,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那麼讓家人都高興就是唯一的真理(當然違法亂紀的事絕不能做)。所以千萬不要去執著家事中的所謂「理」,一旦執著立刻就是無理。

抱歉啰嗦了很多,可能很多講的不好甚至不對,激前巧都請您能略有參酌就好。真誠的祝願您闔家歡樂、夫妻幸福、心想事成。

閱讀全文

與不欣賞什麼都聽父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辦理慢病體檢多少錢 瀏覽:313
50歲中年婦女絲襪 瀏覽:79
游戲超級聖誕老人是怎麼買東西的 瀏覽:815
老年人微信名應該是什麼 瀏覽:72
體檢腹部ct多久做一次好 瀏覽:637
老年人易患疾病 瀏覽:393
父母贈與子女如何確認 瀏覽:791
怎麼解決老年人食之無味 瀏覽:369
老年大學績效考核辦法 瀏覽:427
九九重陽節幼兒對爺爺奶奶的祝福語 瀏覽:391
返鄉送老人的房子多少錢 瀏覽:130
養老院康復制度 瀏覽:333
安徽的農村養老金每月多少 瀏覽:548
3歲被爸媽喂到70斤 瀏覽:109
80歲老人身上長痘能活多久 瀏覽:86
工行校招體檢復檢什麼情況 瀏覽:973
老年人福利津貼 瀏覽:22
農村重度殘疾多大能拿養老金 瀏覽:144
2015退休能漲工資嗎 瀏覽:924
初二父母不供我們上學怎麼辦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