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

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

發布時間:2022-06-17 07:44:59

1. 《傅雷家書》傅雷的教子之道四個方面概括怎麼寫

《傅雷家書》傅雷的教子之道四個方面概括如下:

1、接受別人建議,謙虛。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2、保持心理衛生。多想想人生問題,宇宙問題,八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順利。

3、堅強。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

4、謹慎決定。用「民主表決」的方法,自己對事情作總結,到那時再做決定。

《傅雷家書》的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和傅敏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2. 父母嚴厲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1.司馬光教子節儉
司馬光系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的一生不僅自己生活十分儉朴,更把儉朴作為教子成才的重要內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他常說:「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崇尚儉朴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糜,極力提倡節儉朴實,並明確指出:古人以儉約為美德,今人以儉約而遭譏笑,實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誡兒子:「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司馬光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朴,具備這些道德品質,才能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朴的重要性,並以儉朴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朴而稱謄於後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藝術
居里夫人原籍波蘭,後為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於抓緊時間對子女進行早期教育,並能把握孩子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兒不到1歲時,就讓她開始所謂的「幼兒智力體操」訓練,讓她廣泛接觸生人,到動物園看動物,讓她與貓玩;讓她到公園去看綠草、藍天、白雲,看色彩絢麗的各種植物和人群;讓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點後,居里夫人又開始了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孩子唱兒歌和講童話。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製作,如數的訓練,字畫的識別,彈琴、作畫、泥塑,讓她自己在庭園種植植物、栽花、種菜等,並抽出時間與她們散步,在散步時給她講許多關於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如種子是怎樣在花里長成的、小老鼠和鼴鼠是怎樣打洞的、哪裡能找到兔子窩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從實物開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興趣。她還教孩子騎車、烹調等。全方位幼兒早期「智力體操」訓練,不僅使孩子增長了智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錘煉了性格。

3.馬克思教女之道
馬克思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親。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說教,而是將正確的思想寓於生動的故事之中,通過故事啟發教育孩子。在女兒愛琳娜很小的時候,馬克思就給她讀完了荷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有一次,愛琳娜被馬利亞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動,盡管當時她還不懂船長是怎麼回事,但卻被故事裡的船長的事跡深深感動。她說,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長」。她問父親,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個男孩子」,並「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軍艦」。父親告訴她說,這當然是完全可以的,不過在計劃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不應該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對於女兒提出的問題,馬克思和燕妮總是給予具體又透徹易懂的解答。孩子提問題,有時提的不是時候,有時講的過於固執,但誰也沒有看見馬克思惱怒過,他總是那麼溫和、有耐心。雖然,有時他正在忙於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來跑去向他提問題,他都耐心解答,他從來不讓孩子感覺到她打擾了父親。

3. 《傅雷家書》傅雷的教子之道600字左右!!!!!!!!!!!急用。。。。。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分享給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4. 傅雷的教子之道四個方面概括是什麼

1、接受別人建議,謙虛。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2、保持心理衛生。

多想想人生問題,宇宙問題,八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順利。

3、堅強。

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

4、謹慎決定。

用「民主表決」的方法,自己對事情作總結,到那時再做決定。

《傅雷家書》中體現的中國式父子關系:

《傅雷家書》主要講述傅雷通過書信的形式對遠在千里的兒子傅聰的諄諄教誨,內容涉及生活,做人,學習,藝術和婚姻等方面,在這些真情的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如何正確處理和兒子傅聰的關系,如何實現大多數中國式父母心中的「父教子,子成功」的美好願景。在傅雷和兒子相處交流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如下的父子關系。

傳統「中國式父子關系」的倫理觀念,約束造就了父子之間相愛相殺的愛與痛。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肩負著養家糊口的責任,在這種責任感的影響下,難免會表現出獨裁者的行為,希望子女能夠絕對的服從自己的意願,一切都必須依照他的權威。而作為漸漸長大的兒子內心中不斷產生對絕對事物的懷疑,必然導致對家庭里的權威的抵觸和反對。

正如在中國傳統倫理理念中如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文中所寫,「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為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這種傳統觀念必然造成父親對待兒子基本上是:否定多、肯定少;訓話多、溝通少;批評多,贊揚少。

5.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認為文中的父母的教育孩子時,哪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分條概括、

大愛阿狸555,您好!
您提的問題,是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和個人行為的家庭教育難題。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教育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此,誠摯推薦您觀看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
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6. 《傅雷家書》的教子之道四個方面摘抄是什麼

1、不自滿

傅雷對傅聰說:「只有不學無術或是淺嘗輒止的人才會自大自滿。」他教育兒子應當無書不讀,藝術家不能懶洋洋的只會幻想,浪費光陰,謹記父親教誨的傅聰,在盛贊面前保持謙卑。

2、不為錢而演奏

傅雷始終教育兒子,不要成為金錢和名譽的奴隸,比如,上世紀50年代後期,傅聰在音樂上已經相當成熟,也有了自己的演出事業,但傅雷不斷提醒兒子,不要成為經紀人的附庸,不要僅僅是為了錢而演奏,而應該以藝術為重。

3、學會理財,不被物質控制

傅雷年輕時,母親對他的零用抓得極緊,加上他24歲獨立當家,收入不豐,所以在經濟上會計算,會籌劃,尤其是原則性比較強,因此,傅雷要求傅聰:既不要把物質的事掛在嘴邊,又不糊里糊塗莫名其妙丟錢

4、愛國

傅雷始終教育兒子要愛國,1958年,傅聰從波蘭逃到英國,引起了軒然大波,這讓傅雷夫婦非常震驚。

1959年,他們恢復通信後,傅雷對已然身在西方的傅聰做出了幾點要求,其中最核心的,是他囑咐傅聰時刻要記得祖國,不說不利於祖國的話,不做不利於祖國的事。

7. 《我的母親》從哪些方面看出母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 試用你的眼光評價一下文中母親的教子方式。

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
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
在做人方面,除了寫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
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
寫母親對我的管教,表現了母親對我既嚴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作者母親為人方面,主要是仁慈溫和,嚴父慈母,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很有剛氣;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現為嚴格,有時過於嚴厲。這是由於舊社會的婦女把「相夫教子」作為「天職」和美德。而對於作者母親來說,深感教子的責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過早地去世,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時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對未來生活的全部寄託,還有如何才能對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這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點壞毛病,生怕他不爭氣。所以,她對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細而嚴格。德國著名教育家德里奇·福祿培爾曾經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可見,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責任是多麼的重大。

8. 傅雷家書中教子之道有哪些具體日期

《傅雷家書》中,傅雷教子之道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語言學習方面:1954年4月7日,當中傅雷提到自己學習法文的事情,並給出傅聰如何學習俄文的建議。
2.寫信表達方面:1954年7月27日深夜-28日午夜1956年2月29日夜,傅雷信中提及了李白、蘇軾、陶淵明等人寫詩的特點。希望傅聰能從中受益。傅雷指出傅聰寫信時信封總是不幹凈,在小事上要多多注意。
3.行為舉止方面:1954年8月16日晚,傅雷指出了傅聰的兩個習慣問題,以及在台上的面部表情,為的是讓傳聰在各個方面更受人喜歡。
4.自我反省方面:1954年9月4日,傅雷認為自我反省是藝術家所必備的一種精神,萬萬不可缺少。並且希望傅聰的脾氣多少改掉一點。
5.時間分配方面:1955年1月9日深夜,1956年1月20日,1960年1月10日,父母都認為練琴的時間不該因為自己的壓力、心情受影響,否則後頭定會追悔莫及。加倍補回來,傷神傷身傅雷注意到了傅聰身體有些消瘦,讓他抽出時間充分休。
6.與家人交流方面:1955年3月27日夜,1955年4月1日晚,1961年4月15日 ,父母希望傅聰能與他們二人多溝通,家信是他們的定心丸,不要把事情都憋在心裡。同時注意用詞,避免信的內容重復單調。
7.為人處事方面:1955年5月11日,1961年1月5日,1961年6月26日晚,傅雷告訴傅聰該如何委婉地與傑老師說調換老師的問題,將雙方的感情摩擦減到最低。並且切忌「忘恩」。傅雷告訴傅聰要向人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恩與謝意,讓他人感受到溫暖。
8.金錢管理方面:1955年12月21日晨,1960年11月12日,1960年12月24日,傅雷指出要做到「厲行節約」,理性地花錢,不能不分好歹的慷慨。要學會理財,過得體面且節省。
9.感情方面:1957年9月25日下午,1960年8月29日,父母都希望傅聰在情感上不要繞彎路,要保持理性,尋覓持久溫和的感情,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9. 求傅雷家書關於教子之道的摘抄

1、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別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3、詩一個人常說愛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愛畢竟更健全更可靠。

4、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5、要自己多想想,想過以後立刻想辦法實行,應改的應調整的都應當立刻改,立刻調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擱。

6、唯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一個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獲與進步。

7、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8、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9、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

10、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11、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

12、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13、假如經常能有些少許進步,就不要灰心,不管進步得多麼少。

14、一個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

10. 《傅雷家書》傅雷的教子之道六個方面分別是什麼

《傅雷家書》傅雷的教子之道六個方面概括如下:

1、生活方面

教育孩子學會生活,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2、西洋禮儀方面

教育孩子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的腿上或膝蓋上。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當當的;出台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 

3、理財方面

教育孩子把用掉的每一分錢記在賬簿上,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的早晨,核查出與用剩的餘款,與收支不符又想不起的列為忘記項目。

每個月底把全部用途加起來,跟預算比較並分析每一項不同的支出:衣、食、住、書籍費、應酬費、零用錢等。每年年終,把全部收支相加後,再提出新的預算。

4、為人處世方面

教育孩子接受別人建議,謙虛。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5、健康方面

教育孩子需要勞逸結合,不僅關注自己的學習,還要關心自己的健康。

6、人格方面

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


《傅雷家書》的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和傅敏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閱讀全文

與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陝西省養老保險年審 瀏覽:456
日間養老院設計方案 瀏覽:979
體檢最好查哪些東西 瀏覽:605
2016福建退休金調整 瀏覽:700
煙台退休工資咨詢 瀏覽:627
鄭州不交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32
老年人業餘生活活動策劃背景 瀏覽:464
人參怎麼吃才能長壽 瀏覽:47
養老院不交稅 瀏覽:791
那一次我學會了孝敬父母 瀏覽:574
重陽節感恩父母的一封信 瀏覽:244
南昌一家養老機構詐騙 瀏覽:807
退養老保險應該怎麼做分錄 瀏覽:653
深圳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 瀏覽:563
六零後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17
社會實踐敬老院調研報告 瀏覽:103
作文孝敬父母370字 瀏覽:663
峨眉山市敬老院 瀏覽:759
孝敬長輩詩詞 瀏覽:532
企業拖欠養老保險時效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