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引導孩子學習
1、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2、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
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只有這樣才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學習。
4、作為家長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能夠隨時抓住「機會」。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很強的,經常在不經意間提出各種問題。這時,就要抓住機會,向孩子介紹相關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引起孩子的興趣。
5、因學習困難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原因,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後做作業就不會做,家長講了幾遍,孩子還不懂,家長往往就沒有耐心和信心了,說孩子不用心,沒有希望了,嚴重的還打罵孩子,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孩子越發對學習不感興趣了。
對於有學習困難的孩子,家長在無奈之餘可以找心理醫生檢查評定孩子的學能力,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用科學的方法去矯正。
㈡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習
很多父母都很關心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習,確實,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引導學習方法,也才能引導孩子正確學習。那麼,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呢?我們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始終只是孩子,他們也有玩的天性,不能抹殺孩子的本性,該玩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去玩,不要逼著孩子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很不對,還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父母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否則容易害了自己的孩子。
㈢ 身為父母,怎樣積極引導孩子的學習
首先,要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的習慣。那麼這就需要家長耐心陪伴孩子完成各項學業任務,並及時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此外,孩子每做一次作業,都要讓他認真做作業,當他發現有錯誤的時候,要立即要求他改正。如果孩子能隨隨便便處理,可以受到一定處罰,也可以嚴格要求其嚴肅改正,直至認真處理完畢。
第四,多與老師交流。畢竟,老師對孩子不良習慣的教育不同於家長,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育與家長在家中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當家長在教育問題上感到困惑時,應該能夠及時與老師溝通,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第五,可以選擇適合孩子的運動,運動可以增加孩子的心理素質和競爭意識。如果讓孩子參與籃球運動,一方面可以增加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有一種“贏”的感覺,讓孩子在體育運動中逐漸提高認真、積極的態度。
㈣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孩子的學習,是每一位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而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家長,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除了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外,還應當做好為孩子創造必要的家庭教育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方法。
1、愛孩子,從賞識開始
我們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因此要以「以教學說話、學走路的」的賞識教育心態,努力讓孩子健康成長。
那什麼是「以教學說話、學走路的」的賞識教育心態呢?
我們每位家長身有體會,當孩子在牙牙學語時,孩子開始把「吃」說成「特」,把「哥哥」說成「的的」,我們總是開心的笑著,享受著他們的錯誤和進步,並堅信他們一定能說出准確的話語。當孩子蹣跚學路時,半步、一步,跌倒了,沒有一位家長責罵、埋怨,而是扶起來,欣賞地看著,並由衷地贊美幾聲:「好孩子,真了不起!」孩子在贊美聲中,歡樂地繼續半步、一步地走,再然後是兩步、三步……這樣,孩子在我們的笑聲中、在我們的鼓勵中、在我們的贊賞中、在我們的耐心中,高高興興地學會了走路。我們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態度包含了賞識、信任、寬容、允許孩子犯錯誤、承認孩子們的差異、對孩子不急不燥,我們把它形象地稱為「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賞識教育心態。這種賞識教育心態下的孩子心中種下的一定是自信、樂觀、上進、勇敢的種子。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是小學就學英語,有的甚至在孩子幼兒園時就報了英語興趣班,主要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孩子的語感。今年我兒子上三年級了,我也給他在巨人雷氏報了個劍橋預備班,那個班的老師教得不錯,也很有責任心,每周都會布置打電話的作業,而且要求學過的單詞要能背得出,每次上課都要報聽寫。我發現他的聽寫從沒得過100分,我就奇怪了,那些單詞他都背得出啊,每次電話作業時老師總會誇他說得很好,我把他的聽寫本拿來一看,才發現他把a寫成e,把n寫成m,當時我很想發火,但轉念一想,男孩子語言智力發育比較遲,如果狠批一頓,也許會把孩子嚇得腦子里一片空白,也許會打擊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想法,打擊他的學習興趣,於是,我穩了穩情緒,和顏悅色地對他說:這些字母是很容易混淆,寫錯了不要緊,下次注意就是了。兒子看到我沒有責備他,愁眉不展的小臉舒展了。
2、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
一個孩子最願意做的事是什麼事?是讓他感到快樂的事;一個人最容易做成功的事是什麼樣的事?我認為一定是他感興趣的事。為什麼很多事情沒有人教,但是孩子卻能做得很好?因為他們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怎樣讓孩子感興趣呢?
首先,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快樂。
在語言上表現出對孩子學習的羨慕。我時常對學生說:「你們的書好漂亮呀!」「哇,這道數學題你都會做了呀?我小時候可是到四五年級才會的呢,你好棒呀!」學生聽到後對學習一定會有了很高的熱情。
其次,分享孩子的喜悅。
有位學生可能用了很長時間才解出一道題,於是很開心地去和媽媽分享:「媽媽你看,這道題我做出來了,費了我10多分鍾時間呢。」媽媽說:「寶寶真棒,這么難的題,寶寶都能做出來,媽媽知道你一定很努力地去做了。媽媽真為你高興呢。」孩子聽了這樣的話,下次一定還願意去努力,一定還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也願意和媽媽分享成功的快樂。
3、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孩子受益一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媽媽和孩子說好,每天放學後回到家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後全家一起吃飯。孩子也很聽話,每天進門先寫作業。可是一天,因為學校放學早,於是孩子和同學到外面去玩了,結果忘記了時間,奶奶看到孩子玩得很開心,也就沒有去叫孩子回來,媽媽下班看到孩子在外面玩,也沒有叫孩子,而是回家來做晚飯。那天天黑了孩子才回家來,進了門媽媽很平和很溫柔地問孩子:「寶貝,作業寫完了嗎?」孩子說:「沒有,我玩得太高興了,忘記了。」媽媽說:「我們說好的,寫完作業才可以吃飯,那你現在去寫作業,等你寫好了我們再一起吃飯。」飯後媽媽說:「你看,因為你沒有完成作業,一家人都只能很晚吃飯,我們還好說,奶奶那麼大年紀了,吃飯不依時對身體影響大啊。」「媽媽,我知道了。」以後,孩子每天回家都是先寫作業再去玩。家長給了孩子明確的態度,孩子也就有了做事的標准,並養成習慣。
孩子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要認清這一點,不能搞錯,不要代替孩子完成。舉萬辰的例子
轉述萬辰媽媽的教育經驗
4、幫孩子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認真學習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應該做的,所以他們需要努力做好。
其次,家長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同時會學習,為自己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5、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指導。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家長幫孩子的方式也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態度。家長朋友們,當孩子遇到困難向您求助時,我們盡可能地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決。我們幫助孩子學習時,應該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
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守在孩子身邊,這樣做既是對孩子的信任,也避免打擾孩子學習,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哪怕有錯,也可以等孩子的學習告一段落後再指出改正。
再者,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沒有必要過多的關注。盡量不要去打擾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6、給孩子固定的學習地點
給孩子固定的學習地點,讓孩子走到這個地方就知道該學習了。
首先,課桌和椅子的高度很重要,孩子坐下來後,要腿平,腳著地。如果腳夠不著地,一定要給他墊起來,所謂「踏實」就是這個意思。桌子的高度一定是到心窩,高了矮了都不好。
書桌面前一定是白牆,如果有很多明星招貼畫,孩子容易分心。書桌左邊一定是窗戶,最好在玻璃窗上個貼上一層膜,透光但不透明,光線能進來,外面什麼景色看不到,確保孩子注意力集中。
台燈要用暖光燈(磨砂燈泡),與臉等高,放在左側。現在很多節能燈或護眼燈都是冷光燈,如果要用冷光燈,就要選擇無頻閃的。照度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瓦數。有15瓦就夠了。燈光太亮,人的瞳孔要收縮,眼睛易疲勞,注意的時間會縮短,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降低。柔和一點的暖光燈,眼睛的瞳孔在自然狀態,比較好。台燈的燈罩必須完全遮光,不透光地直射桌面,而不是象床頭燈那樣散射;燈罩必須完全遮住燈泡;台燈高度要可調整;開關要方便、安全。桌面顏色要深色。淺色的有眩光,瞳孔收縮,最終也會注意力時間縮短下降。
另外,小學的孩子寫作業不許關門,家長要隨時都能看得見。門一關,大人怎麼知道他在干什麼?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父母要求不關門,來檢測孩子的學習是正當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可以關門,以示父母對孩子的尊重,但是父母也有權隨時可以檢查孩子的學習狀態。
7、幫孩子調節學習中的不良情緒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不良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孩子對作業產生反感時,家長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幫孩子做好調節,比如孩子覺得作業太多影響了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安排一下學習的時間,幫孩子做計時作業,把作業分成很多的小塊兒,這樣會感覺容易完成,不良情緒會得到緩解。
當孩子不願意檢查作業時,家長可以和孩子做游戲(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對孩子的作業進行講評、獎懲,做得好可以得到小紅花,一定數量換取孩子的小願望,作業提前完成時節約出來的時間由孩子來安排,比如可以獎勵和孩子一起下棋或讀故事……總之,能調動孩子的情緒就好。
8、加強自身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也要經常學習。試想,家長在那裡打牌、看電視或玩游戲,而要孩子去學習,孩子怎麼可能學得進去呢?如果晚飯後父母各自看書或一起交流學習,那麼孩子最可能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不用刻意去做,也就不會感到痛苦的。
總之,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方式方法很多,我今天講的只是個人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僅供家長們參考。在我講述的做法和感受之中,歸納起來,我認為以下三點最重要:一是要愛孩子,二是要想方設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教導孩子講究方式方法,要因材施教。我相信,在家庭、學校、社會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下,我們的下一代一定會健康成長的。
㈤ 父母怎樣引導孩子積極學習
不要總覺得成績就能決定一切 該培養的 是他感興趣的東西 而不是培養他的學習成績 學習只能是他以後步入社會的一個輔助 真正能讓他立足於社會的可不是學習成績 而是他喜歡做的事 這就是中國式教育的弊端
㈥ 作為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讀書和學習
孩子學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ica83ZeinEsThCQe5q7I6A
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閱讀理解,小學老師經常給孩子布置的一項學習任務就是「朗讀課文」,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們往往要求孩子通過讀課文,去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等,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這里有20課的閱讀哦。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㈦ 想讓孩子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父母該如何去引導
我有點跑題了。以初中生為例。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就是這樣激勵班裡的孩子學習的。1、不要使用模糊的目標。沒有必要告訴初中的孩子你努力過,奮斗過,學過什麼程度,未來有什麼樣的光明前景等著他們。初中的孩子心理有點叛逆。用模糊的目標盲目鼓勵他們,很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2、設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因為人在學校,所以我可以很容易的把考試作為實現長短期目標的一種方式。先說短期目標。
我們班的長遠目標是從中期到年底的2個多月里,每人增加10~15個等級排名。不能保證成績會上升的同學,需要保證自己的分數在之前期中的基礎上提高10分。3、適當的激勵措施。學校家長的配合。期末考不錯,有獎勵。這個我就不討論了。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