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給農村父母買保險
給農村父母買保險建議選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新農合」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17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45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原則上全國平均達到180元左右。
(1)如何給農村父母買保險擴展閱讀:
保障內容
一、保障對象。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二、保障范圍。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准,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三、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2. 父母在農村,沒有社保,如何給父母買保險。
一定要給父母購買保險,但是選擇的保險方式可以選擇第一農村醫療互助;二可以給父母選擇年保年交費用的健康住院保險,三如果條件允許就給父母增加重大疾病保險。這樣算下來如果是基本給目標保障的話,每年每人也就1200元左右,如果增加重大疾病的保障每年大概4500元左右每人。為父母投資值得!同時你需要注意選擇保障一定要和自己實際經濟能力適宜,不然壓力過大,撐著壓力,相信你父母也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景的。[各家保險公司的交納費用和保障的范圍都差不多,所以關鍵是選你所在地的服務網路多服務好的公司就可以了]
3. 如何給農村父母買養老保險給農村父母買養老保險多少錢的合適
現在很多商業保險都有養老功能,並且各方面都比社保有優勢,建議購買一份商業養老險。畢竟社保不知道領取多少,也不知道能領取多久,但商業保險每年能領取的費用在保險合同裡面是確定的,並且可以保證領取20或者30年。至於養老費用問題就要看你希望你父母以後每個月能領取多少養老費了,養老金越多,每年要交的保費也就越高
4. 如何給父母辦理農村養老保險
1、這個年齡能參加社保的可能性估計不大了。具體咨詢當地社保服務中心。版如果當地有農村養老權保險、合作醫療,是可以考慮參加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2、覺得保障不足的話,也可以考慮商業保險來適當補充。
(1)如可側重意外險。因為意外險具有保費低廉、人身保障高的特點,65歲以前投保,與年輕人投保的費率大多是一樣的,首選是意外傷害保險及意外醫療保險。
(2)養老問題,因為其儲蓄性,所繳保費是比較高的,根據自己經濟能力,如果經濟收入不錯,可以考慮給父母上一些,目的既是能夠提供一定的養老金,也能讓父母經濟獨立一點。
(3)至於大病方面的保障呢,要量力而行!因為他們年齡相對比較大,保費也要昂貴很多。
當然大部分還得靠你們這樣的子女了,所以也有做好自己的風險保障。
5. 如何幫父母買農村養老保險
要看你們當地養老保險的開始時間,如果在養老保險試行前已經滿60歲,可以直接享有每月補貼,不需要交錢可直接辦理,補繳的話分100-1000元每年的標准,最長可補繳十五年。
6. 農村父母意外保險怎麼買
你好,我是深圳錢袋保險網的保險顧問,很高興幫你解答。不知道你所說的楊先生是誰呢?父母50歲左右,你的意思是想給你的父母購買意外保險+疾病保險,但是我跟你說,疾病保險到了55歲就不能買了,50-55歲之間也是可以買的,但是每年可能要交好多錢,可能最後保額還沒有你交的錢多,買疾病保險一定要趁早買,20歲買,比50歲買,保費估計要少三分之二。建議你給你的父母購買意外保險吧,畢竟意外事故是無處不在的,而且農村裡面交通管制混亂,發生意外i事故的可能性更大。你可以幫你爸媽購買一年期的卡式意外險,這類保險保險期限是一年,屬於消費型險種,保費100-200不等,身故保額一般10-30萬元,意外醫療一般1-2萬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