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發布時間:2022-03-12 06:25:52

⑴ 父母與孩子如何融洽相處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處於主導地位,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所以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起表率帶頭作用。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所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橫加干涉,粗暴對待才好。

孩子畢竟幼小,經驗不足,許多常識需要父母耐心教導,以防出現不應該出的錯誤。

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此時孩子要培養感恩之心,感恩父母從小到大對自己的關照愛護,並力所能及的幫父母做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也可以通過言傳身教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做文明有教養的人。

父慈子孝,母柔女順,願天下父母與兒女都能和樂融洽相處。

⑵ 作為父母,該如何把握好與孩子相處的關系和方式

引言:作為一個父母,應該要合適的跟孩子把握住關系和方式。

三、總結

父母千萬不要用不好的教育對待孩子,這樣孩子不僅會感覺到不舒服,而且孩子還會沒有注意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講原則。每個孩子其實在心目當中都會有一定的規則,只要孩子的父母跟孩子好好說,孩子就能理解。不要用你的方法去害了孩子,你要讓孩子跟你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要當孩子的朋友才能知道孩子心裏面的想法。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像一個知心的大姐姐一樣,要學會保護好孩子,孩子才能感覺你是非常好的。

⑶ 家長如何跟孩子相處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禮貌,可是卻不斷跟孩子發生沖突,又導致自己生氣,最後也導致孩子在這事上更擰巴了。像這樣一種教育,就有點南轅北轍了。培養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這個目標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沒有關注,你在培養孩子有禮貌的過程當中,你自己對孩子的行為禮貌嗎?你去強迫孩子跟他不認識的人打招呼,或者說強迫孩子說一句他不想說的話,你是不是已經不禮貌了?一個不禮貌的家長怎麼能教會孩子禮貌呢?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會表現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為某個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們做家長的點到為止就可以了,同時我們自己做出一個很好的表率,見到什麼人熱情跟別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現怎麼了。我們自己做出表率,熱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鄭重介紹給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個好的榜樣,慢慢會學會這些事情的。不要著急,要允許孩子做得不好、做錯事,允許他有一個改善過程。 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兒童的道德,有時候會設計一些小細節。我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媽媽和一個孩子兩個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帶的水都喝光了,包里就剩兩個蘋果了,一個大蘋果,一個小蘋果。休息下來的時候,媽媽考驗孩子說,就剩兩個蘋果了,誰吃大的,誰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媽媽。孩子說,我每一個上咬一口。媽媽立刻就有些生氣,沒想到孩子說,我嘗嘗哪個甜,把甜的給媽媽吃。這樣,媽媽就覺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資料是把這個例子作為好例子呈現出來的,但是我非常不認可這個家長的做法,它作為一個道德教育的細節是非常不可取。因為這個母親是惡意試探孩子,孩子如果說我要吃大的,媽媽肯定會批評孩子,或對孩子表現出失望。那麼這個大蘋果該誰吃?媽媽吃了就正確嗎。這樣的教育太復雜了,而且不自然。出於一個母親天性,當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時,我會本能地把大蘋果給孩子吃,孩子可能會推讓,也可能不會推讓,就直接吃了。但這並不會教壞孩子,因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地從和媽媽相處的各種細節中體會到那種深刻的愛,他長大了也會把這種愛回報給媽媽的。所以,在跟孩子相處中,不要動用太多的聰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朴實為好。我們把純潔的善意投注給孩子,最後孩子回報你的就是簡單、樸素、善意。 還有一次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小文章,是一位家長寫了他跟孩子相處的一個小故事,他肯定認為是正確才寫出來,報紙也發出來了。說的是有一天6歲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裡面只剩兩個橘子了,當時爸爸媽媽孩子三個人都在。孩子拿著這兩個橘子時有些為難,說就剩兩個了,給誰吃。父母兩個人為了培養孩子孝心,就讓孩子自己選擇給誰吃,孩子猶豫了半天,他其實已經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後含關眼淚說媽媽一個爸爸一個,父母雖然有些不忍心,但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就狠狠心,兩個人一人一個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認可這種教育方法,家長這樣的行為不會教給孩子孝順,教給孩子的是自私,家長希望孩子懂得愛父母愛他人,自己卻表現得那麼自私,怎麼教給孩子愛呢?你為什麼不能把橘子掰開好幾瓣,或者乾脆說今天媽媽不想吃,你吃吧,讓孩子心無愧疚地吃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別人聽你所講的話,就要設身處地為聽話的人想一想,要打動別人的心,自己的行為就必須合乎人情。」如果家長自己的行為不合乎人情,怎麼可能教給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麼可能打動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覺得跟孩子相處,首先要有一份真誠的愛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場合談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我聽到一個人談到這樣一件事,他是把這件事當作一個正面例子講給大家的。他說他媽媽非常遵守中國傳統文化,他小的時候,他媽媽要求孩子們跟家長講話不許說「你」,必須說「您」。有一次,吃飯的時候,他自己先吃完一碗飯,站起來給自己盛完飯之後,問他媽:「媽,你還要飯嗎?」沒想到他媽一下子生氣了,把筷子摔了,問道:怎麼跟我說話,第 一,怎麼能跟我說「你」呢?第 二,你問我要飯嗎?我是要飯的嗎? 他舉這個例子,是想要說明他媽媽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對他們有很好的教育。講這個故事的人,他自身成長得不錯,媽媽可能在很多方面做得確實不錯,但是就這一個例子來說,我非常不認可,我不認為它是個教育的正面例子,恰覺得它是個反面例子。一個母親那麼苛刻,對孩子態度那麼粗暴,並且故意曲解孩子的用意,對孩子的善意進行惡意歪曲,這怎麼可能教給孩子善良和孝順呢。 所以,家長一定要關注我們的理念和我們的行為是否和諧,是否統 一,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的相處,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某種教育機緣,我們與其給孩子講很多的道理,告訴孩子說應該怎麼做,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具有怎樣的品德,不如關注一下我們自己跟孩子相處的時候,表現的是怎樣一種面貌,家長面對孩子,你的行為永遠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的語言是無聲勝有聲的。 「愛」和「溺愛」不是程度上的差別,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現在一說孩子出現問題,就說孩子被溺愛壞了。這其實是一個誤導。有很多人以為,溺愛就是愛得太多了,所以認為我要少愛孩子一些,對孩子狠一點。 因為愛和溺愛本質的完全不同,所以成全的東西,或者說最後的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樣的。溺愛下的管制和批評,會阻礙一個兒童潛能的發展,會讓他的惡習生長出來。人的天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點的東西,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的自然表達一定是善和美的;惡和壞的東西一定是不良刺激下才能產生。就像人的肌體一樣,正常的情況下是健康的,腫瘤、癌症等疾病在不良的刺激下才會產生,道理是一樣的。而一個孩子在真愛的環境中,也就是在自由、寬容和欣賞的環境中,正常潛能才能發揮出來。所以千萬不要把溺愛理解為愛得太多了。 我有一次看見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孫子在操場上玩,操場鋪的是塑膠跑道,有小顆粒的東西,那個孩子有一歲半左右,剛剛學會走路,走得很不穩當,搖搖晃晃的,操場很平,也沒有人,也沒有學生在那塊上課,正是孩子學走路和玩耍的好地方。孩子搖搖晃晃走的時候,老人就在後邊喊著,慢點慢點,別摔倒了!大家想想,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是不是應該摔跤的,不摔跤能學會走路嗎?老人是出於愛孩子,一個勁的喊別摔倒,這首先會嚇著孩子,從本質上說,其實就剝奪了孩子的嘗試權和犯錯誤權。孩子被嚇得不敢走了,站住,突然對地上的塑膠小顆粒很好奇,就蹲下身來用小手摸。奶奶馬上就說,別弄那個,那個臟,不好!孩子就不敢摸了。孩子站走來,不知所措,突然看到旁邊有一個小樹棍,好奇地拿起那個小棍,奶奶又說這個臟,給扔掉了。我看了一會,老人跟孩子相處跟玩耍的過程中,孩子不論做什麼,奶奶都要嘮叨,這種嘮叨的後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不敢去嘗試,干什麼都膽戰心驚,會阻礙他潛能的發展。孩子多摔幾跤才能學會走路。到他長大了,自然就摔不著了。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些小細節中的教育破壞性。 還有一天我坐北京到天津的動車,一個姥姥和媽媽領著一個小男孩坐在我旁邊。小男孩大概有8、9歲,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坐動車,一上來感覺非常的新鮮,覺得這火車跟飛機似的。這兒看看,那兒看看,弄弄這個,弄弄那個。這個孩子行為很簡單,並沒有破壞性的行為。結果這個姥姥和媽媽一直訓著孩子,不斷地嚷到:不要弄那個,干嗎弄那個。可能是她們平時在生活種習慣了這樣不斷地嘮叨和教訓孩子,皺著眉頭說,你能不能乖乖坐一會?!一個8、9歲的孩子,怎麼可

⑷ 智慧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智慧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1.讓孩子接受你,喜歡你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一定要和諧,一起歡笑,一起探討未來,真正成為好朋友,而不是家長控制孩子,打擊孩子。
2.不偏不倚,走中間路線
家長應該不偏不倚,走中間路線,該管的管,該嚴的嚴。但是,不該管的不要瞎管,不該嚴的不要瞎嚴。
3.行其言,孩子才能從其言
人都是看自己看到的,而不是聽你說的,你說什麼,不重要。

閱讀全文

與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
體檢結果紅黴素偏低怎麼辦 瀏覽: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瀏覽:532
近水體檢中心怎麼樣 瀏覽: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