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70歲老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正常的成年人,體溫基礎不一樣的。測量的方法不同,體溫也會略有差別。通常來說,我們會用口腔舌下的溫度,直腸溫度和腋下的溫度來測量人的體溫,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是腋下的溫度。腋下溫度的正常范圍一般在36-37度之間。還可以檢測口腔溫度,口腔溫度是一種比較准確的溫度測量方法,溫度在36.3度到37.2度為正常的范圍。除了這兩種辦法,還可以測直腸溫度,這也是比較准確的體溫測量辦法。溫度是36.5度到37.7度之間都是正常的范圍。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到的體溫是不同的。口腔體溫比腋下體溫要高0.5度左右,而直腸溫度測量的溫度是最高的,也是最真實的。
體溫的影響因素
一般來說,測試部位、時間、季節及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會影響體溫影響,還會因性別、年齡而有所波動,但是只要體溫正常的體溫范圍之內,都是不用擔心的。體溫檢測的時間不一樣,得到的溫度也是不同觀點。比如說人的體溫在清晨會比較低,一般中午過後溫度較高,但是相差一般不超過0.5度,都屬於正常體溫。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需要詳細的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分析。但是大體上來講,在正常范圍之內,應該是不用做特殊處理。
體溫超過正常范圍的辦法
如果超過37°C就屬於發燒。超過39°C屬於高燒,發燒後需要對症退燒治療,常用的方法是酒精擦曬頭面部,腋窩,四肢部位,幫助降體溫,還可以用退熱貼、退熱栓等等進行物理降溫。葯物可以選擇布洛芬等降溫的葯物進行治療。
⑵ 老年人37.4度左右算發熱嗎
37.4算是低燒了,如果感到手腳發冷,腦袋暈,應該就是發燒、感冒的症狀,低燒不建內議吃容過多的葯,如果抵抗力還不錯自己抗一抗就好了。抵抗力差的話,可以吃一點退燒片,低燒不建議打針掛水。祝你早日康復,望採納,謝謝~
⑶ 正常人體體溫是多少°C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
日本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提出了更精確的范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
不同人群的體溫略有差異。兒童體溫略高,可達36.8℃~37℃;嬰兒和老人的體溫較低。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高約0.3℃,還會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
(3)老年人正常體溫擴展閱讀
36℃是健康警戒線
1、低於36℃:身體出現危險信號。
體溫低於36℃時,身體就會顫抖以產生熱能,且伴隨黑眼圈,鼻頭、面色、手掌發紅,嘴唇發紫等症狀。現代女性中,由於壓力增加、不愛鍛煉、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體溫下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白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風濕病等疾病自然會找上門來。
2、低於35℃:對老人最致命。
體溫降到35℃時,被稱為低體溫症,患者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走路困難,老年人和營養不良者最易出現,秋冬季發生低體溫的老人約佔10%。當老年人的體溫低於35℃超過24小時,容易出現心跳驟停。
3、體溫降低至32℃寒戰消失並出現昏睡;降至28℃時會出現室顫,最終可致心臟停搏;降至25℃時,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微弱;降至20℃時,心臟將停止跳動。
⑷ 人正常體溫范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