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福建省養老機構護理服務規范

福建省養老機構護理服務規范

發布時間:2023-12-02 03:01:26

A. 養老機構服務規范和等級護理的區別

根據老人的年齡、生活自理程度、身體狀況及特殊要求分為六個級別:流動護理、三級、二級、一級護理、特級護理和專人護理。

1、流動服務

1.1流動服務包括一日三餐、定時清洗外衣及床單、被罩。

1.2代采購日常用品。 1.3流動服務無專人監護。

2、三級護理

2.1 幫助老人做好「流動護理」全套護理工作。

2.2督促安排老人做好個人衛生(包括洗澡、早晨漱口、洗臉、洗手、梳頭、下午個人清洗等)

2.3為老人做好室內及床單的衛生工作。

2.4 每月清洗床上用品一次。

3、二級護理

3.1 幫助老人做好「三級護理」全套護理工作。

3.2 定期為老人洗外衣,幫助老人剪指、趾甲,提醒老人理發剃須。做好老人各類生活用品的消毒工作

3.3 做好老人的夜間服務工作。

3.4 鼓勵老人到食堂用餐,並參加院里的各項活動。

3.5 協助老人去衛生間。

4、一級護理

4.1 為老人提供「二級護理」全套護理工作。

4.2 為老人洗衣、助浴、擦身,夏季擦席子。

4.3 攙護行動不便的老人行走、上廁所。

4.4 對能力差的老人應使用安全帶、床欄等保護器具,注意安全。

4.5 幫助老人到餐廳用餐,為老人開展各種康復及談心活動。

5、特級護理

5.1 為老人提供「一級護理」全套護理工作。

5.2 做好老人口腔、皮膚和大小便護理,保持老人清潔無異味。

5.3 提供24小時服務,細心觀察、掌握老人飲食、起居、情緒及精神狀態情況。

5.4 對卧床老人建立翻身卡,對患病老人要嚴密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5.5 為老人開展針對性的個體康復活動。

6、專人護理

6.1 為老人提供「特級護理」全套護理工作。

6.2 護理員與老人同屋居住,隨時照料。

6.3 飯菜、茶水供應到床邊,(鼓勵、提倡老人堅持到食堂用餐,有利老人身心健康)根據需要按時喂飯、喂水、喂葯。

6.4 每天陪老人聊天,給老人做心理疏導工作,保持老人心情愉悅。

6.5 老人衣物隨臟隨洗。

6.6 打理老人事務,負責管理老人身邊的零錢、衣物、葯品等。

B. 養老院護理員與專護老人配比是多少

孝賀養老護理員和老年人配比不應低於1∶4,總的配比不應低於1∶10。
福建省地方標准《養老機構護理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裂慎檔《規范》)日肆亂前通過審定,預計年內正式實施。其中規定,養老院護理員和老年人配比不應低於1∶10,老人洗澡水溫應在40°C~45°C間等。

C.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規定:養老機構按照服務協議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除此之外,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等生活照料服務。提供符合老年人住宿條件的居住用房,並配備適合老年人安全保護要求的設施、設備及用具,定期對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和清洗。養老機構提供的飲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適宜老年人食用、有利於老年人營養平衡、符合民族風俗習慣。

法律依據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等生活照料服務。養老機構應當提供符合老年人住宿條件的居住用房,並配備適合老年人安全保護要求的設施、設備及用具,定期冊此岩對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和清洗。養老機構提供的飲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適宜老年人食用、有利於老年人營養平衡、符合民族風俗習慣。《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日常保健知識宣傳,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轉送醫療機構救治並通知其緊急聯系人。養老機構可以通過設立醫療機構或者採取與周邊醫療機構合作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的,應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D. 養老機構應符合什麼標准中的強制性規定及要求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准(以下簡稱標准)日前公布,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准,明確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紅線」,將有利於防範、排查和整治養老機構服務中的安全隱患,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基本要求部分明確了養老機構應當符合消防、衛生與健康、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建築、設施設備標准中的強制性規定及要求。同時,對養老護理員培訓、建立晝夜巡查和交接班制度等基礎性工作提出了要求。
安全風險評估部分明確了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前應當進行服務安全風險評估及評估的相關要求,這是精準做好養老機構安全防範的第一關。在服務防護部分,對養老機構中迫切需要統一規范的噎食、墜床、燙傷、跌倒、走失、他傷和自傷等九類服務安全風險,明確針對性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相關要求。

E. 養老機構基本服務安全規范

法律分析:1、養老機構應當建立入院評估制度,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進行評估,確定老年人照料護理等級。

2、養老機構應當與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簽訂服務協議,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3、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

法律依據:《養老機構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養老機構應當建立入院評估制度,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照料護理等級。老年人身心狀況發生變化,需要變更照料護理等級的,養老機構應當重新進行評估。養老機構確定或者變更老年人照料護理等級,應當經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

第十六條 養老機構應當與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簽訂服務協議,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服務協議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養老機構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聯系方式;

(二)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和緊急聯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明、聯系方式;

(三)照料護理等級和服務內容、服務方式;

(四)收費標准和費用支付方式;

(五)服務期限和場所;

(六)協議變更、解除與終止的條件;

(七)暫停或者終止服務時老年人安置方式;

(八)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

(九)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 養老機構按照服務協議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

第十九條 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日常保健知識宣傳,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轉送醫療機構救治並通知其緊急聯系人。

F. 養老護理員服務規范有哪些

養老院護理員的服務規范應該遵照養老院的工作流程取執行。

G.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

養老機構應當建立老年人信息檔案,收集和妥善保管服務協議等相關資料,檔案的保管期限不少於服務協議期滿後五年。
同時要保護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在養老機構的各出入口、樓道、食堂等公共場所要安裝視頻監控設施,並妥善保管視頻監控記錄。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本標准規定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的基本要求、安全風險評估、服務防護、管理要求。本標准適用於養老機構的服務安全管理。
基本要求:1.養老機構應符合消防、衛生 與健康、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建築、設施設備標准中的強制性規定及要求。
2.使用安全標志應按照GB2893.GB2894的要求。
3.養老護理員應經培訓合格後上崗。
4.應制定晝夜巡查、交接班制度.並對檢查、服務開展情況進行記錄。
5.應制定老年人個人信息和監控內容保密制度。
6.應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7.污染織物應單獨清洗、消毒、處置。
8.老年人生活、活動區域應禁止吸煙。

H.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2020)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對養老機構的管理,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養老機構是指依法辦理登記,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床位數在10張以上的機構。

養老機構包括營利性養老機構和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養老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對養老機構實施監督。第四條養老機構應當按照建築、消防、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特種設備等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准開展服務活動。

養老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保障收住老年人的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第五條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及其代理人應當遵守養老機構的規章制度,維護養老機構正常服務秩序。第六條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可以採取委託管理、租賃經營等方式,交由社會力量運營管理。第七條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運營養老機構。

鼓勵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為養老機構提供捐贈和志願服務。第八條鼓勵養老機構加入養老服務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第二章備案辦理第九條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應當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應當依法辦理相應的登記。

養老機構登記後即可開展服務活動。第十條營利性養老機構辦理備案,應當在收住老年人後10個工作日以內向服務場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辦理備案,應當在收住老年人後10個工作日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同級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第十一條養老機構辦理備案,應當向民政部門提交備案申請書、養老機構登記證書、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要求的承諾書等材料,並對真實性負責。

備案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養老機構基本情況,包括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信息等;

(二)服務場所權屬;

(三)養老床位數量;

(四)服務設施面積;

(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民政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網上備案。第十二條民政部門收到養老機構備案材料後,對材料齊全的,應當出具備案回執;材料不齊全的,應當指導養老機構補正。第十三條已經備案的養老機構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等登記事項,或者變更服務場所權屬、養老床位數量、服務設施面積等事項的,應當及時向原備案民政部門辦理變更備案。

養老機構在原備案機關轄區內變更服務場所的,應當及時向原備案民政部門辦理變更備案。營利性養老機構跨原備案機關轄區變更服務場所的,應當及時向變更後的服務場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辦理備案。第十四條民政部門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辦事大廳公示欄、服務窗口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備案事項及流程、材料清單等信息。

民政部門應當依託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推進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機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第三章服務規范第十五條養老機構應當建立入院評估制度,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照料護理等級。

老年人身心狀況發生變化,需要變更照料護理等級的,養老機構應當重新進行評估。

養老機構確定或者變更老年人照料護理等級,應當經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第十六條養老機構應當與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簽訂服務協議,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服務協議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養老機構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聯系方式;

(二)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和緊急聯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明、聯系方式;

(三)照料護理等級和服務內容、服務方式;

(四)收費標准和費用支付方式;

(五)服務期限和場所;

(六)協議變更、解除與終止的條件;

(七)暫停或者終止服務時老年人安置方式;

(八)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

(九)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其他內容。

閱讀全文

與福建省養老機構護理服務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辦理病退與正式退休的退休金的區別 瀏覽:477
孝敬父母的心得體會800字大學 瀏覽:42
去敬老院包餃子日記 瀏覽:721
兵團養老金上調 瀏覽:873
常州退休補繳社保 瀏覽:943
甘肅經濟報2018退休金細則 瀏覽:187
50歲女人不顯肚子上衣 瀏覽:425
貴州老年大學校報 瀏覽:165
醫院體檢卡綁定的號碼怎麼改 瀏覽:218
城市低保戶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106
軍考體檢多久能出來 瀏覽:436
養老金個人賬戶怎麼算利息 瀏覽:468
通州交養老保險需要什麼 瀏覽:771
老人比劃數字什麼意思 瀏覽:647
國家對女公務員規定的退休年齡 瀏覽:864
重陽節送水果 瀏覽:867
開車體檢測什麼 瀏覽:785
現在的孩子孝順 瀏覽:63
老年大學創建規劃 瀏覽:824
南陽那單位招聘50歲以上的員工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