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在醫院去世後事流程是什麼
通常人在醫院去世後,大致要經歷
1、領取《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民政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范人口死亡醫學證明和信息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各地醫療衛生機構需使用全國統一制定的新版《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以下簡稱《死亡證》),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死亡證」進行偽造和私自塗改。
醫療衛生機構和公安部門必須准確、完整、及時地填寫《死亡證》四聯(後三聯一致)及《死亡調查記錄》,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偽造、私自塗改;死者家屬遺失《死亡證》的。
可持有效身份證件向簽發單位申請補發一次;未經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證明應由公安司法部門按照現行規定及程序辦理。在醫院死亡的逝者,「死亡證」應由醫師簽字及醫療衛生機構蓋章後方能生效。
2、電話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
家屬為逝者穿上壽衣後,應及時通知殯儀館或殯儀服務機構接運遺體。
家屬打電話叫靈車時,應向殯儀館工作人員如實告知死者遺體的准確地點及需要接屍的確切時間,同時還要向殯儀館工作人員說明需要紙棺還是木棺(火化專用棺材)以及是否需要壽盒等其他殯葬用品,以便殯儀館工作人員提前做好相應的接屍准備工作。
3、遺體運回殯儀館(冷藏、整容)
逝者遺體到達殯儀館後,通常要在72小時內火化。
如家屬需要延長冷藏時間,需與殯儀館工作人員協商,確認遺體冷藏的天數(3天、5天或7天)及冷藏的空間(普通冷藏或單間冷藏),冷藏天數和冷藏設施確定後,家屬在殯儀館引導員的帶領下,前往業務廳辦理冷藏、火化及相關手續。
如果遺體是腐變、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和國家規定的其他傳染病死亡的,則不需要對遺體進行冷藏,需及時火化處理。
4、備齊證件到業務廳辦理相關手續
家屬在殯儀館業務廳辦理業務的流程如下:
1、審核證件
憑醫療衛生機構或公安部門出具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死者和承辦人有效身份證明到業務廳進行證件審核、業務登記。
2、業務洽談
由承辦人與殯儀館業務人員進行業務洽談,確定殯儀服務內容,諸如需要多大的告別廳,是否租賃休息室等。
3、選購殯儀用品和確定服務項目。
殯儀用品包括各式骨灰盒、鮮花、輓聯、挽帳等。
殯儀服務項目包括:告別廳布置、遺體整容、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電子影像製作、人文送別服務等。
4、憑《業務收費確認單》到業務廳收款處交費,並領取發票。
5、骨灰堂辦理骨灰存取手續。
6、領取火化證明。
5、舉行告別儀式及火化
1、請於告別儀式約定時間前15分鍾組織親友集合,並在禮儀人員引導下檢查禮廳布置及殯儀用品等。親友確認遺體,並由禮儀人員扶靈進入告別廳。
2、在禮儀人員的引導下舉行告別儀式。
3、告別儀式後,遺體交接至殯儀館火化室。
4、接到火化室通知後,家屬再次確認遺體,並隨禮儀人員舉行入爐儀式,開始火化。
6、骨灰寄存或安葬
1、火化結束後,家屬到骨灰堂領取骨灰。
2、已辦理骨灰寄存業務的,家屬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存放骨灰,並領取《骨灰寄存卡》。
3、火化前已買好墓地需要當天安葬的,家屬需提前聯系陵園或公墓,舉行骨灰安葬儀式。
通常遺體火化結束後,骨灰要在殯儀館暫存一個月或半年的時間,等家屬為逝者買到滿意的福地後再擇日舉行安葬儀式。
B. 老人死後需要辦理哪些事
1、開死亡證明。人悔岩此死後,單位或家屬必須開具死亡證明。在醫院死亡的,由醫院出據死亡證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 會、居委會或派出所出據死亡證明。非常規原因死亡的,由所在碧迅單位或公安部門出據死亡或火化證明。然後棗稿到衛生防疫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然後憑死亡證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銷戶口;
2、注銷戶口。去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辦理戶口死亡注銷證明,需要提供戶口簿和醫院死亡證明;
3、各種證件、卡等銷戶處理:拿死亡證明到公證處、銀行、房產局等有關部門辦理手續。公交卡、銀行卡可以轉給家人;
4、辦理火化手續。屍體運到殯儀館後,隨車家屬首先到業務室,交驗死亡證明,選購骨灰盒,領取火葬證,辦好交款等項手續。
喪葬費領取所需材料:
1、死亡注銷證明(死者生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2、企業退休人員死亡申報表(社保所提供,死亡待遇領取人要與領取人身份證一致,社保所提供的證明必須註明領取待遇者及其死亡者的關系);
3、火化證(由民政局或殯儀館提供),非火化區的,由民政辦出具非火化區證明;四是領取人的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八條 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農村在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死亡登記,注銷戶口。公民如果在暫住地死亡,由暫住地戶口登記機關通知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注銷戶口。公民因意外事故致死或者死因不明,戶主、發現人應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人民委員會。
C. 老人去世後的流程是什麼
1、開具死亡證明(正常死亡如在醫院去世,則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如在家去世,則通知轄區派出所到現場,由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打24小時殯儀服務電話,聯系白事專員上門引導服務。
2、為逝者燒倒頭紙,自下而上逐一脫去逝者衣物,用專業凈身用品對逝者進行全身擦拭,清理口腔、鼻腔污物,清理排泄物等完成凈身。(這一步可由專業人員操作)
3、自下而上為逝者穿上壽衣,鋪上壽褥,擺放首飾、蓋上壽被,完成穿衣。凈身穿衣全程,均需用遮蓋布進行遮擋,保護逝者隱私。凈身穿衣這一步是很重要的,通過禮體凈身能讓親人身無穢物乾乾凈凈的到另外一個世界去見祖先。
這是最後一次為自己的親人凈身,同時也是盡最後一次孝道的機會。親人經禮體凈身後,禮體更易保存,且不易發臭。
4、殯葬服務人員會取逝者照片,為逝者定做遺像(人過世後,提供證件照做遺像,注意:遺像只能做一張),告知家屬治喪期間殯儀服務流程(基本都是這些殯儀服務人員操作的事,需要遺屬協調的他們會一步步指出來,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5、遺屬需要注意的是早辦理逝者死亡證蓋章,逝者的一切後事才可以逐條進行。當所有後事都料理完後,遺屬再去當地派出所或社區幫逝者注銷其戶口薄、身份證、社會保障等一系列與逝者相關的個人信息。
(3)敬老院死後事處理流程擴展閱讀:
老人去世後子孫要注意
1、人死後,親人、親屬在親人去世16小時之內不要馬上准備後事,而是整個房間保持安靜,由眾親友或最親的人對死者說,「你走了,世間的事就不用再留戀,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走你現在走的路」類似的話,讓死者放下、釋懷。
2、老人去世第一個大年三十,一家人要帶上去世長輩喜歡吃的水果、菜餚和飯等供品到墓地祭奠去世長輩,點上香燭,燃放鞭炮。告知去世的長輩新年到了,請他回家過年,因為是第一年怕去世長輩不認得回家的路,所以要引其回家過年,一家人吃團圓飯。
D. 老人過世,後事如何處理
一. 如晚上打120,120大夫最後確定老人死亡否,是否需要繼續搶救。這時大夫和兒子談(不知為什麼不和健在的老伴談),兒子並簽字。天亮一大早去急診車隊找出診大夫出具死亡證明。120未到現場的,聯系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也可以出具。
二. 給老人稀釋酒精擦拭乾凈,穿上家裡給准備的衣服(城市內的老人沒必要買老式的喪葬服,主要是大小不合適)。不同民族根據風俗來。
三. 晚上並聯系殯儀館值班的車輛(沒換好衣服辯隱逗殯儀館的車是不拉的)。跟車去殯儀館繳費,確定火化時間。
四. 接第一條,拿著死亡證明,盡早帶著老人戶口本身份證到派出所開火化證明,銷戶。(如果警察認為急診大夫填寫不規范,退回去重寫找不到人了,因為值夜班他休息了,再看見他可是隔天以後了)。老人如有銀行存款,這時身份證自己定奪剪掉作廢否,孰輕孰重就不明說了。
五. 過10天半個月時間帶所有手續上街道辦理死亡事宜。因病去世,家裡徹底消毒一下。
六. 兄弟姐妹同根同源,坐下商量,沒有解不開的矛盾過不去的坎!
人終有一死,一旦家中老人去世,很多攜高子女都會手足無措,現在我來講講老人去世後的子女家屬們該做些什麼事情。
1、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老人在家中去世,第一時間應該通知老人戶籍所在地的居委會或者村委會以及當地相關派出所,讓他們開具死亡證明書。如果老人是在醫院去世的,那麼應該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書。
2、注銷老人的戶口家屬憑借相關部門開具的死亡證明書到當地派出攜賣所,注銷去世老人的戶口和身份證。
3、打電話通知當地殯儀館,和殯儀館溝通運送老人遺體的具體時間。家人們在殯儀館來之前可以給老人穿好壽衣等,並在當地喪葬用品店購買冰棺暫時對老人的遺體進行冷藏。我們當地的風俗是老人去世後會在自家追悼3天,農村普遍會請和尚道士進行相關的法事活動,然後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參加追悼儀式,然後還會請個廚師做菜給前來的親朋好友吃,我們這邊的農村叫做「豆腐飯」。
4、殯儀館內遺體火化環節當靈車到來後把老人遺體送到殯儀館火化,現在的火化環節死者家屬已經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在凌晨很早就去殯儀館排隊。因為目前殯儀館會按照遺體火化的順序進行火化,並不是像以前那樣誰來的早就誰先進行火化。
在繳納相關費用後,屍體會進入火化爐房進行火化,結束火化後殯儀館也會開具相關火化證明,家屬憑借證明在1到2個小時內就可以領取死者骨灰。
4、家屬們領到骨灰後就可自行處理安排。現在骨灰既可以在當地陵園安葬,也可以寄存在殯儀館,當然還可以採取其他安葬方式,例如海葬等,當然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我們當地一般在老人生前就會買好墓地,領到老人的骨灰後就可以直接把骨灰埋葬在墓地。
我媽是在家中走的。我把當時處理的整個流程及注意點說下。共五大點九小點。我住城裡,我就按我這邊風俗來說一下。
在家中走後,肯定是沒有醫生來證明什麼的。所以一定要確定是不是真的走了。(我老媽走的過程不太想寫。我只說下如何做吧)。當然這個其實也比較好確定,畢竟是自己的親人。
有兄弟姐妹的請馬上打電話給自己的兄弟姐妹。我當時是非常悲傷了,打電話及其他的的事情全由我愛人操辦。(姐姐比較多,一個個親自打電話告知)。特別是嫁得遠的姐姐們,畢竟要趕到我家裡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壽衣正常都要先准備好,其實老人的身體不是太理想時,這些就要准備好了。壽衣有幾種,看情況買吧,有貴的有便宜的。質量如何不用考慮了,人都走了,這些最終都是隨老人一起火化的。姐姐們來了之後,給母親大人擦洗一下,然後盡快換上壽衣。因為時間一久四肢僵硬了就不太好換衣服了。
我們這兒有專門的一條公司,他會幫你准備所有的相關工作,如靈堂設置,小車紅布條,燒的紙張,鞭炮等等。
其實不管老人是在醫院走的,還是家裡走的,家裡人都要預先取到一條龍公司的聯系方式(醫院走的不必要,醫院肯定會有相關的聯系方式)。一條龍公司會幫你聯系殯儀館的車子。
這邊要注意一點:如果你家是小區沒有電梯,時間上沒有太大要求,反正是走樓梯。如果家裡是高層電梯的,最好稍微遲一些,比如晚上十點之後讓殯儀館的車來接走老人。太早了,進電梯碰到別人就不太好了。如果是後半夜走的,那麼早上早一點。總之,最好在沒人時讓殯儀館公司的人抬走老人。(建議如果人手充足,最好電梯口和底層留一個人,然後勸走鄰居最好。
老人送走後,一般是冷凍在殯儀館的相關房間內的冰櫃中。不管是白天走還是晚上走,都可以跟去殯儀館,但是幾乎沒有太大意義,除非馬上火化。一般都不可能馬上火化的。所以接下來要做以下事情
1、再次聯系一條龍服務公司
他們會給你老人火化的具體時間,我們這兒正常是要三天或者一個星期左右。具體的看屬相呀還有出生呀什麼的,還有相沖的屬相。這個和我們無關,一條龍公司會給我們。
然後會問你要不要守靈。如果要布置靈堂守靈,那麼家裡就要准備人員,正常兩個人吧。我父親走時是有守靈,母親走時沒有。
2、包一定數量的紅包
這個估計各地習俗不同。我們這兒是回禮紅包,紅包上面不能有字。具體的要問下會有多少人去殯儀館送老人,有多少人開車去殯儀館。開車的都要一個紅包,還要送一掛鞭炮和一條紅布條。紅布條和鞭炮是由一條龍公司提供。白花也是。但是紅包就得自己准備了。
3、准備一張一寸的照片和洗一張大照片並做框
叫人或者自己拿一張一寸的照片到照相館,讓照相館擴洗。你只要和照相館的人說是老人去世要用的。他就懂得幫你洗好並用框做好。
這個大的照片是掛靈堂的 ,還有就是如果到時骨灰不放殯儀館,而是放自己宗祠時要用到。孝子賢孫要拿著送到宗祠里。
小的照片一定要帶上, 因為骨灰盒上要用到小照片。很多人因為悲傷會把這照片忘掉。我那時怕忘記一直帶在身上。
4、請親朋鄰里去打死亡證明和注銷戶口證明
死亡證明 一般要村裡或者居委會打證明。然後到醫院換醫學死亡證明。
注銷戶口證明是在派出所 ,注意要帶好老人的身份證。(這個證明我記得是我堂哥去打的。感謝網友提出這個證明可以後面再打,避免一些特殊情況出現)
證明非常重要,因死亡證明到時要到殯儀館換火化證(相當於身份證,以後如果還有什麼未了之事,如遺產辦理都要用到這個)。
5、准備一定的現金
這個一定要記住,這一段時間最好准備幾千元。我們這兒紅白喜事是有規定人員來掌管現金,但是自己身上還是要另外准備。我父親走時買骨灰盒和交相關的費用時,不收微信和支付寶,一定要收現金。好得那時懂得帶上幾千元,不然就要跑很遠的有銀行的地方去取了。
6、預先整理一些老人穿的舊衣服
為什麼要准備這些呢?我這邊的風俗是老人走時,棺材下面要墊上一層衣服,邊上也要塞一些衣服。但是這些衣服不用太多。
7、准備兩個硬幣
以前是用銅錢,現在一般是用一元的硬幣,具體用在何處,我這不多說了。有的殯儀館會准備。
8、手禮錢
這個比較特殊,我們這兒要求包一個紅包,600或者800元,用紅紙包好,放在老人手裡。老人家下棺材前再拿走。這個錢在我們農村一般會拿來養豬。相當於老人給家裡留下最後的念想。這個錢我是沒有花,也捨不得花。不同的人看自己具體的情況
9、回家打掃衛生,整理房間
前面五點准備好後,就是送老人家上路了。骨灰拿到後如何安排看具體情況。
中午一般請親朋好友聚餐。煙呀酒呀(以前我們不能喝,現在可以)毛巾呀什麼的都要准備好給人。
聚餐之後,回到了家裡。要把老人原來住過的房間整理一下。如果兄弟姐妹多的,最好大家都在場進行整理。以防老人有私房錢。我母親走時還有幾千元,幾個人全部平分,避免後面出現糾紛。
房間最好用酒精消毒一下。把老人用過的東西能丟都丟了。但是穿過的衣服不能丟,打包好。因為我們這兒是三七以及後面的七七時要到祠堂里燒給老人。
總體就是這樣子吧,各地估計會有不同,所以最好預先問懂這些禮節的當地老人,避免到時手忙腳亂。
在城市,一旦老人在家中死亡,首先要立即向社區和戶籍所在公安派出所報告,說明情況,他們會派法醫來對死者進行法醫鑒定(在法醫未到之前,不得對死者進行任何處理)待法醫鑒定結束後,一方面可通知親朋好友,另一方面電話聯系殯儀館,殯儀館將根據您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趕來,為您提供所有喪葬服務(包括給您帶來死者所穿的衣服、設置靈堂所需的各種祭品及幫助您給死者穿好衣服用帶來的棺槨將死者接至殯儀館冰櫃存放)。
首先要確定人已經死亡,如果是城市,喪後各種手續煩瑣,打120是最省事的,醫院是權威單位,社區派出所晚上沒有專人,我父親去世是今年在家,已經確認死亡沒大120,事後直接通過殯葬服務,他們負責聯系殯儀館車和壽衣,但火化後死亡證明費了點事,最後是原來單位留守處出具的,如果事前已經買好公墓就給對方聯系一下時間,沒買的要抓緊時間,還要准備一張照片給 殯葬服務做遺像,第一時間通知能幫忙的親戚朋友,人多分工合作,像車輛飯店都安排好,一些祭祀用品都准備,不要慌亂,一切都圍繞著入土為安,百密一疏,有什麼疏忽都是小事
在我們農村這里,老人在家中死亡,是很正常的事。一般有病的老人,在醫院里住院,到最後沒有治療價值了,醫生會下病危通知,而農村老人去世時都希望死在家裡,如果不是兒女實在堅持,無效治療,大都會臨危時回家,在家裡壽終是大多數老人的心願。
老人最終臨危時,大都有當地鄉村醫生在,當宣布死亡之後,家人會在那一刻抓緊把事先准備好的壽衣給去世老人穿上。然後燒上「 倒頭紙 」, 鳴炮三聲,意思是給同村人告知一聲,然後家人在磕頭哀哭。
如果是晚上12點以前去世,就算是前一天,老人在家停放兩天,如果是12點以後去世,就算第二天的,要在家停放三天。
老人去世後,村裡執事明白人就會自動去主家幫忙安排後事,主家只管拿錢就行。
老人去世第二天下午,要去火化,管事的會安排人,但一定會派一個比較親近的人跟著。
從火化廠回來到村口,跟去的人要鳴炮,告知家人回來了,等在家裡的親人由明白人帶上紙錢,悲痛的哭著,由老人的大兒子接過骨灰盒,恭迎回家。
骨灰到家後由兒子小心的講骨灰按人型撒放到棺材裡,然後由村裡專人 封館 ,這時兒女喊著父母的專稱,「爹或者娘」,聲嘶力竭的說「您躲著點」,從此陰陽兩隔再無相見,完了 封館 人拿了紅包頭也不回直接走人。
火化之後的當天晚上要給老人送到 南山 ,俗稱」 送山」, 就是所有親人在晚上跟著 送山轎 ,嘴裡念著老人看衣服上轎的話,將老人靈魂先送到我們並不知道的南山。
到第三天,所有親戚都來送行,中午所有男客人在靈堂進行 家祭,由執事按順序喊人分別祭拜。
我們這里一般娘家人和親家是貴客,要高看一眼,然後再按親疏排序祭拜。
下午就把老人入土為安,安葬了。出殯路上 ,女客坐車,女兒大都哭的死去活來,讓人心疼,媳婦的哭的樣子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能看出媳婦和老人生前得關系。
出殯時長子手執 靈牌,拿著「送老盆」, 在長女婿行「 頂頭祭」 之後,要一下將「送老盆」摔碎,不能摔二下。然後挪動地方在讓親戚祭拜。一路上親人要給抬棺人員多次磕頭跪拜,答謝眾人的辛苦,讓老人順利到達墓地。
安葬後姑娘兒子必須守孝三天方可出門,然後去派出所注銷戶口就可以了。
我父親今年7月5日去世的。說說我的經歷吧。一發現老人不對勁,立馬就打了120,同時通知所有的兄弟姐妹立即趕過來。急救醫生帶著全套裝備過來。插上生命檢測儀,發現無生命體征。醫生說,「節哀,老人去世了。」然後交代到醫院急救中心領取死亡證明。我去到中心,已開具好,讓我確認信息是否正確,確認後領取死亡證明。接著聯系殯儀館。接著到殯儀館在市區的辦事處,辦理相關的追悼會及火化事宜。接著通知所有的生前好友,親戚。確定人數,定好酒席及酒店,安排參加追悼會需要住宿的親友。
老人獨自在家裡死亡,甚至幾天都沒有人知道!一個孩子不在身邊,這樣的事情,政府部門是否考慮,孤獨老人連網,互通信息!也可以組織老年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助別人,積攢工時,自己不能動的時候用,互幫互助,自立自強,少拖累別人。讓 社會 充滿愛!
我本人就經歷過這樣的事情!2003年,我的母親因為心臟病在深夜突然離開了我們,等到我們發現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
這是我埋藏心底永遠的疼,我是家中獨女,父親在我10歲的時候因為酒後不慎掉到了湖裡,從那時起我便沒有的父親,母親沒有拋棄我,而是選擇堅強的將我獨自撫養長大。
高三那年,因為實在讀不進去了書,於是就輟學和同村的幾個小姐妹去了溫州,當時去的是一家鞋廠。
第一次獨自在外生活,第一次離開母親,那段時間我經常夜裡夢到母親,第一次發工資後,帶帶滿滿的喜悅,我自己留下了200元,其他全部給母親打過去了…
母親當時的喜悅我是能感受到的,我知道她為自己孩子的孝順而感到驕傲。
時間流逝,在溫州的那段時間,我結識了我現在的老公,她是江西景德鎮的,老公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對我特別的好,令我最深刻的是,一向緬甸的老公,既然敢當著廠里那麼多姊妹的面跟我求婚。
很快我倆就結婚了,結婚的次年我生下了寶貝兒子,因為母親住不慣城裡,我多次叫她過來跟我一起生活,她都拒絕,母親說:「老人跟年輕人肯定多多少少有代溝,還是分開的好,你們只要有時間就來看看我就夠了…」
盡管我們相距的不是很遠,但每年真正能陪母親的時間真的很少,我能做的唯有盡可能的多給母親一些錢。
2003年春節,我和老公帶著兒子回了老家,和母親一起過了新年,也是最後一次陪著母親過新年…
到了正月初二,大約晚上9點左右,我們嘮完家常,老公就帶著兒子去睡覺了,而我也在幫母親弄完家務後去睡覺。
早上8點左右,我跟孩子穿好衣服便起了床,但我發現家裡的大門還沒開,要是平時這個點母親甚至早已弄好稀飯等著我們吃了,抱著疑惑我去找了母親,到了母親的房門口,我跟母親說:老媽我進來了,但是喊幾句母親都沒有回答,之後我便推門進去了。
但眼前的一幕把我嚇傻了,只見母親臉色發白,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牆面,我害怕極了,我大聲的呼喊老公,我連忙上去推了推母親,但冰冷的觸覺令我心都碎了…
母親就這樣離我而去,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當天我把族中的長輩叫了過來,大家商量後,決定還是叫個醫生來看看,最終經過檢查發現是有心臟病引起的心梗導致的…
母親走後,我開始著手處理母親的後事,主要就以下幾件事;
第一:通知母親的娘家人,也就是我的舅舅,姨娘們。
第二:聯系喪葬隊,為母親准備冰棺和管材。
第三:和族中長輩商量後事安排以及喪席的准備。
第四:為母親選擇一塊墳地。
我的母親,最終在2003年正月初八埋藏於我老家,和父親的墓地只有不到10米的距離!
盡管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但至今我都忘不了母親走的那一幕。
後來我大致了解了母親走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兩點吧;
第一:長期勞作,導致身體虛弱。
第二:有心臟病史,但沒有準備相關急救措施(這一點也是讓我最愧疚的,作為女人本該為母親准備的)
我的母親離開我已經快8年了,但血的教訓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莫讓我的悲劇再次上演,真心希望大家一定要關系老人的 健康 ,尤其是有病史的老人。
這里我想主要區分是否有勞保。如果是有勞保即所謂的領退休金的,如果在家中死亡,那肯定要聯系醫院出具相關證明。或由居委會出具證明,最後派出所出具死亡證明,然後才能火化。再然後才能領取相關喪葬費撫恤金等。如果是沒有勞保,比如農民,則就無所謂,等辦完善後,到派出所注銷戶口就行。不注銷也無所謂。去年我父親是退休職工,88歲仙逝。相隔不久我二嬸是農民79歲仙逝。
E. 敬老院五保戶死亡後事處理
法律分析:民政局承擔。農村的五保戶死亡後的喪葬費,依法由民政機關和村集體承擔,遺產,依法由村集體繼承。在喪葬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1.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親屬遺體告別儀式租用場地的費用、為死亡人整理遺容費、火化費、運屍費、屍體冷藏停放費、預定靈車、骨灰寄存、購買墓碑等支出的費用。2.規定允許土葬的地方,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標準的墓穴佔地面積使用費、購買棺材費用,在許多農村安排為死亡人送葬的親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費用,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七十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參加社會保險情況以及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支出、結余和收益情況。
第四十九條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
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F. 城市老人去世後的流程
法律分析:老人死亡後,開具死亡證明書,然後家屬憑借死亡證明書到當地派出所,注銷死者戶口和身份證。然後通知殯儀館運送屍體,舉行追悼儀式結束後,火化遺體,結束火化後由殯儀館開具火化證明,家屬憑借證明再領取死者骨灰。
法律依據:《喪葬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十四條 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 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G. 喪事具體流程
1、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2、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3、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4、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5、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6、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7、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8、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9、五七:北方地區在第三十五天的時候,傳統叫五七,由女兒做一個紙扎葫蘆,並下一碗面,俗稱五七開鎖。民間信仰說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鎖著必須,得給死者開鎖,然後死者坐著葫蘆過河江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
10、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每個人在三歲前,基本都不離開父母懷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莊也是這樣產生的),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11、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12、掃墓:親友於清明節(介之推於這一日去世)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