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老人送養老院你怎麼看
也是要按情況的抄。
一要看老人的狀態。如果是在家裡狀態很好,每天開開心心,覺得特別好的老人,其實在哪裡都一樣子的,可能更喜歡在家裡養老;如果是有很多興趣,想要有獨立的生活,想在有個不一樣的晚年生活,好一點的養老院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要看子女的狀態。如果老人有健康方面的問題,子女又因為工作忙顧不上老人,又對住家保姆不放心。針對於這種無解的問題,養老院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前提是要好一點的養老院,這樣無論怎樣,老人的晚年生活至少能保證一定的質量。
最後,其實在中國的體制下,我們的養老意識還比較落後,關於養老院有很多誤解,提到好一點的養老社區,就覺得一定是天價!但其實你可以了解一下,像是央企太平的「梧桐人家」,一個月基本上1萬左右,第二個人只需要加上2000,老人的退休工資是完全可以負擔的。
⑵ 你覺得送老人去養老院對家庭有什麼作用
我舅舅腦梗,不能自理了,開始在家雇了一個護工幫助打理,但時間稍微長點護工都不幹了,版加權錢也不幹。當然可能錢還加不到位。然後在家一生病就更糟糕了。後來實在不行只能送去一個醫養結合的養老院,小病可以直接治療,而且還帶康復訓練什麼的。雖然恢復效果不佳,但聊勝於無吧。親戚有空就去看看,喂喂飯什麼的。聊天也是瞎聊,腦袋已經不清楚了。我媽去過幾次後就說以後不能動了就送她去養老院,她可能覺得那裡很完善,而且還不耽誤子女吧。
老年人要在什麼情況下送敬老院,這個要看各家的情況,如果家中子女專都忙,沒屬有時間照顧老人,老人在家又不太方便,那就應該送敬老院了,如果老人能夠生活自理的話,或者小輩有空的話,那不需要從敬老院,能夠自己贍養的,當然是最好。
⑷ 如何評價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人
不能隨意評價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行為,這個行為沒有絕對的好壞,要根據它的動因和老人自己的意願來評判。有的人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是為了擺脫贍養義務;相反,有的人是為了給老人更好的生活。
最後,如果要把家裡的老人送去養老院,一定要徵求老人自己的意見。有的老人自己非常願意去住養老院,他們覺得養老院很熱鬧,每天都有很多人可以聊天下棋。因此,子女要尊重老人的意見,老人開心最重要。
⑸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養老院要多少錢一月
你所說的這些,現介段沒有那家養老機村可以做到吧。我在中檔和高檔養老院待了好幾年,將本人的心都看涼了,我老了只徒安樂死!
⑹ 把老人送到敬老院是不孝嗎
在我看來,把老人送去養老院真的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表現。父母老了,很專多事情做不了,很多方屬面考慮不了,身體也不如從前。就和你小時候差不多的狀態,要是父母那時候就把你送到孤兒院去,你覺得這是負責任的父母還是不負責任的父母?結果可想而知。若是辛辛苦苦拉扯你這么大,最後只能在養老院度過此生,那還不如沒有子女,還沒有這么寒心。子女對於父母來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父母永遠是子女的避風港,永遠心疼關心子女。而在他們年老之時,最需要的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子女的陪伴。相信很多子女也會迫不得已送父母去養老院,但這終究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若是想方設法把父母接出來尚且不談,就怕有些子女為了自己輕松就送父母去養老院。我想說自己以後遇到了就會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了,就會知道後悔,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父母這輩子是我們最需要真心對待的人,哪怕是顧及愛人哪怕是顧及自己的子女,也要毫不猶豫的先對父母好。所以就算你送他去養老院,你以為他的生活得到保障了,其實他更加寂寞了,他的內心更加空洞了。就算現在有的老人喜歡去養老院,可以適當的和外面的人交流,但也不要送去養老院,有父母在的家,才是真的家。
⑺ 談談為什麼無法接受將父母送至養老院養老
事實是很多人送老人到養老院。
也有很多人要面子,不把老人送養老院,但嫌老人煩,不怎麼照顧老人,甚至與老人分開生活。
⑻ 應不應該送老人去養老院
如果自己有能力照顧,當然要照顧。
但是如果自己實在時間、精力、能力有限,就把這事兒交給專業的機構或者專業的人員去做吧。
這絕對不是 不負責任的 ,相反是理性、且負責任的!
當然送養老院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完全可不用再理他們了,老有所養,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送養老院就更需要家人去關心、去愛護,更加頻繁的去看望,這樣才可以。
解放雙手,而不是放棄關愛,這樣雙方才能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