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優缺點
社區養老讓老人既享有家庭溫暖、又能體會同齡人認同,一種「雙贏」策略。另外,像社區老年大學這樣的機構,還提供「老有所為」的機會,讓老人比有兒女相伴更有價值感。
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院,集中供養,集中居住,由養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養老服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子女的負擔,還可以避免因生活習慣等問題而引發老人與子女的沖突。其次,這種養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家庭的養老風險分散,實現集體成員養老資源的共濟和共享,在一定范圍內使得風險得到化解。但是,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也很少會選擇入住。
Ⅱ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哪個更適合工薪階層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更適合工薪階層當然是居家養老。居家養老還是老人們的心願。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幫助。
Ⅲ 北京今年畢業養老人才不足200人,年薪只有四五萬是什麼情況
北京全市接受過職業教育且拿到文憑的養老人才,一年才不到200人。一方面是養老市場的繁榮發展以及巨大的人才需求量,另一方面是人才的緊俏,當前高職院校養老人才的輸出可謂杯水車薪。
4.人才培養難 一年學費6000元
養老人才培養還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李繼延給北青報記者舉了個例子,每個學生一年的學費是6000元,而學生中90%左右來自遠郊的農村家庭,這6000元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他呼籲政府能夠幫助學生減免這6000元的學費,讓更多的農村家庭學生少些經濟上的顧慮。
5.工作強度大 一人要照顧兩三名失能老人
按照標準的護理員和老年人配比,一名護理員要照顧2至3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王小龍的一個養老院收住了100名左右老年人,相應的各級工作人員就有50人左右,而這人力成本就佔到總成本的50%到60%。他表示,作為民營企業,這樣高的人力成本讓他有些喘不過氣,「很多學生剛剛入職也需要從基礎工作開始做起,所以他們的勞動強度比較大,很多年輕人感覺吃不消。」他希望政府能夠在養老人才的社保方面有一定的優惠政策,能有更多的資金為員工提供福利,有助於留住人才。另外在硬體設施、工作環境建設上還應當下大工夫。「目前農村和城市的養老院環境差異非常大,城市的養老院一床難求,農村養老院入住率卻不到20%,高端養老院對從業人員來說也更具有吸引力。」李繼延認為,這些問題需要「多管齊下」。
6.延伸:三所養老培訓學校
「未富先老」的背景之下,養老行業無論從軟體還是硬體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那麼,在現有環境下,如何提高養老從業人員的素質?去年,市民政局明確將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作為北京市養老人才教育培訓學校。目前本市正以上述三所學校為基礎,建設三個「北京養老培訓學院」,為社會上的護理從業人員提供短期培訓服務,包括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醫院護工等。李繼延表示,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所承建的培訓學院預計在今年年底建成,一年的培訓量在3000至5000人次。如果三所學校都建成,年培訓量在8000人次左右。
除了實地培訓外,本市還將建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將各類小知識製作成一個5到8分鍾左右的短視頻,上傳到雲端之後,無法參加集中培訓的護理人員,可以直接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學習,該平台免費向從業人員開放。李繼延表示,未來希望通過這種實體培訓+虛擬培訓的形式,加速形成養老服務行業的培訓氛圍,以提高整個養老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
Ⅳ 我家是濟南的,平時工作忙,對於父母的照顧真的是心有餘力不足,不知道現在的養老院靠不靠譜
同是做子女的,特別能體會你的這種感受,對於父母真的是虧欠很多,小時候是父母照顧我們,現在長大了依然是他們為我們操心。哎~ ~,工作一忙起來真的是顧不上,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句話是最貼切不過的了。不過,現在有很多「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等叫法吧,看起來環境啊設施啊都還不錯。市中區貌似有一家。好像叫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還是其他什麼名字,記不清了。你上網網路一下吧。印象上是在臘山路上,你可以用網路地圖搜一下。據說是市中區民政局建的,這樣應該可以更放心一些吧。考察養老院應該更全面一些,方方面面都留意一下。一看軟體,二看硬體,三看記錄,四看費用。
首先是軟體:1、醫療保健服務。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發疾病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設有醫務室,配設有專職醫生,備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養老院是否具備在院內或就近及時診療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2、護理照料服務。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查看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是否具有上級主管部分頒發的從業資格。要求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為老人提供洗澡、理發、剪指甲、換洗床單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顧服務。3、心理和社會交往服務。既然是頤養的場所,豐富的娛樂社交活動就必不可少,所以需要看養老院是否給老人提供這樣的空間和平台,比如:興趣小組、活動團體等,這些條件都有利於孤寡老人情感上的交流,給老人帶去心理上的慰藉。管理、服務人員是否具有一定的老年心理學知識和經驗,能夠把握老人心理動態,理解老人,避免老人因心理問題出現各種生活危機。如果有專業的心理師配備的養老院當然更好。4、膳食服務。是否設有單獨的老人食堂,能夠根據老人喜好以及醫療、保健上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食譜。是否考慮到不同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是否尊重少數民族飲食習俗。具體考察當中,可詢問並查看該養老院以往的食譜,看其是否符合老人要求,有無整體計劃。
其次是看硬體:1、居住設施。居住房間一般分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合居型床位等。老人住房不要求豪華,但要舒適、溫馨、寬敞、明亮、安靜、防滑、通風良好。房間里應根據老人實際需要,配設有各類生活用品、用具,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居室、洗手間、浴室、走廊、樓梯符合無障礙設施規范要求。如果有電話或者網路設備可與家屬、朋友感情聯絡的更好。2、環境設施。考察該養老機構是否有供老人進行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專用場地,有符合老人身心特徵及需要的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用品、設施、設備,比如:健身房、圖書與電腦、棋牌室等。如養老機構自然環境優美更佳。
再次是看記錄:2年內無違規、違紀、違法事件。無食物中毒、非正常死亡、走失、疾病傳染、護理事故、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等重大責任事故。
最後是看費用:進入養老機構頤養所需交納的費用,基本費用包括: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不同養老機構還會根據自身特點收取其他費用如取暖費、醫療費、安置費、洗衣費、娛樂費、尿片費等,也會收取一定金額的押金。根據老人的自身情況,選擇健康(8小時護理)、半自理(12小時護理)和完全不能自理(24小時護理)的服務,依此程度不同,收費等級也有差別。老人及子女們要了解清楚,依照需要選擇。
Ⅳ 想開個小型的養老院,1樓不足200平米, 專門照顧失能老人,室內環境非常好,可消防要求不明白
消防單位現在對公共建築驗收很嚴格,畢竟出事了都跑不掉。不知道你說的有圖紙沒,有圖紙的話根據要求整改就可以,然後在找找人看看。
Ⅵ 看了不少養老院都是經驗不足,有沒有哪一個養老院沒有這些問題
作為中國首個外資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凱健以上海長三角為中心,輻射全國,致力於中國養老產業的開拓,從而異軍突起,成績斐然,給中國的養老護理院帶來了驚喜。
Ⅶ 我舅舅在養老院上班第12天,在養老院工作時供血不足摔倒,進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養老院應該賠付
看他們之間有沒有勞動合同,如果有按照上面的要求進行相應的賠償就可以,如果沒有的話,可以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賠償就可以
Ⅷ 我想開個小型的養老院,二樓,不足200平米,專門照顧失能老人,室內環境非常好,可消防要求不明白
你好樓主!
看來樓主是一個
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200平米可以開一個
小型養老院了,至於
消防要求要做的嚴謹哦。
畢竟出了問題誰負責呢是不是。
Ⅸ 敬老院的好處和缺點
好處:有很多年齡相仿的老人可以聊天,生活起居有人照顧。缺點:兒女不在身邊老人會很落寞,集體生活老人可能不適應,有些護工可能不認真對待老人。
Ⅹ 國內養老院的現狀問題與不足
從老人養老對養老院的需求來看,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3種。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機構養老或將成為未來養老體系中的重要支柱,而這就對養老院產生了巨大需求。
從老人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意願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有5%的老年人願意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機構養老的意願更高,已經超過了35%;而在國內,老年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數佔比遠高於全球水平,大約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願計算,國內對養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2018年大約保持在0.17億人左右。對於發達國家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隨著中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預計未來市場對養老院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供給端:養老院供給不足,供給缺口不斷擴大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在養老機構的床位數方面,也基本與養老機構數量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盡管床位總數不斷增加,但是從2014年開始床位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數約為744.8萬個,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9月,國內登記在冊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為732.6萬張,較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
而如果按照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願意入住養老院來計算,那麼在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缺口將擴大至914萬個左右,遠遠超過了現在市場上的已有供給數量;同時,最近3年,養老服務機構床位供給缺口增速還在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