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母親去世,父親癱瘓不能自理,姐姐偷偷拿走房產證老人的存款,和父親的工資卡要把老人送養老院,我怎麼辦
最好還是內部協商解決,萬一不行的話,只能走法律程序,她不要你,你怎麼能要她?你不仁我就不義嘛!
Ⅱ 兒子要送母親去敬老院的短片
有文章,沒有短片
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准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鍾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Ⅲ 我母親在敬老院工作 把老年人燙傷了 他們可以追究責任
一般不用,你母親並沒有太大過錯,而且照顧和考慮不周的責任主體是敬老院而不是你母親,你母親充其量是工作沒有做到最好,但並不是工作不合格
Ⅳ 我母親在天津市河北區勁松養老院入住三天後,養老院工作人員給我母親服用了大量的安定性葯物中毒,在出事
收集他們給老人用葯的證據,並最好聯系其他老人的家屬,看看是否是普遍用葯,然後起訴或找媒體。
Ⅳ 怎樣說服媽媽讓自己去敬老院
額~最好是讓老人住在離自己不遠的小區,雙方都自由,但也能有個照應。
如果一定要去敬老院,那就找個近一點的,環境、服務、周圍的老人都比較好的。先自己去看下,看看如果讓你自己住在那裡你覺得OK嗎?然後再帶母親一起去看看,讓她感受一下那裡的生活,最好是比較充實有趣的,能夠和周圍的老人也都聊得來。最後就是,要時常去那裡和母親聊聊天,幫忙做些事。總之,要讓她一直能感覺到關愛和溫暖是最重要的啦。
Ⅵ 當今社會送母親去養老院就是不孝嗎
不能這么說的。很多家庭子女確實很忙,實在不方便照顧老人,那怎麼辦呢?養老院本來就是為此而存在的。而且養老院收的多是身體不太好,或生活不是太能自理的老人,身體硬朗健康的老人還未必進得去呢。
Ⅶ 我媽半自理,我成天靜伺候她了,沒辦法出去賺錢,我把她送到養老院吧,要不我一天什麼也幹不了了
其實這樣是可以的,但先決條件是你有能力負擔養老院的費用,而且要找個好的養回老院。你答還需要做通你媽媽的心裡工作,因為很多老人會覺得孩子把自己送養老院是不想要自己了。即使送去了,也應該多找時間去看看她,百善孝為先
Ⅷ 網友們都說他把母親送到養老院是不孝,事實如此嗎
1、盡可能讓自已的母親過得好,這就是孝順。如果母親自已願意去養老院,那並不是什麼不版孝。
2、但平心而論,多權數地域的養老院的條件及服務還是不如自個家的,而且怎麼樣也沒有家裡的溫馨,想想在外出差時的旅館與自個家的比較就明白了。所以,如果可以,還是在家多陪陪老人,多數老人家一生為孩子們操心奉獻老了最想過的就是有孩子們陪伴的生活。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將老人送去養老院是不太孝順的行為。
3、由已及人,如此而已。
Ⅸ 《喜喪》86歲老人吃老鼠葯自殺,為何會選在進敬老院的前一天
電影中的老人之所以選擇在進敬老院的前一天自殺,是對她的幾個子女們再沒有了希望,她知道自己活著就成為了兒女們的累贅。不願意再繼續連累兒女們,於是就在這天吃了一把老鼠葯,死在牛棚前。
老人死的時候已經86歲了,按照農村的習俗是喜喪。因此,在喪禮上子女們請來了唱戲的隊伍,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只因為娘生前喜歡聽戲曲。孩子們不明白死亡的意義,在台下看得可開心了。這樣的一幕,就像是巨大的反差一樣,是對幾個子女的嘲諷。
剩下的3個孩子商量之後就提出每家出2000元錢,讓母親去養老院住。但是老人家不理解,她認為去養老院的都是被子女拋棄的。在幾個兒女家輪流住了一圈後,老母親感受到了自己年老了無用了,只是孩子們的累贅。
她活著就只會拖累孩子們,於是在臨進養老院的前一天,她把所有的東西都分給了其他人,做到了一個人離開的准備…這部電影非常的殘忍,但是也很真實,將許多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赤裸裸地擺放在人們面前。
Ⅹ 求視頻講述一位老總五年後回家看望老母親在敬老院
裸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