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告訴我子女身高與父母身高間的關系式是多少
人體標准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這個僅有統計學概念上的意義,因為即便是所謂的遺傳性因素也可以在後天的環境中得到一定的改變
B. 孩子身高和父母身高關系大嗎
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其實是有一定的遺傳關系的,這可能要佔到60%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並不是很高,而孩子通過後天的加強營養和訓練確實超過了自己的父母,通常孩子的身高是由腿骨的長度決定的,推腿比較修長的孩子更容易長,長的更高,另外,通過一定的鍛煉,也能促進孩子的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使身高更高
C. 父母的身高對子女是否有影響
當然是有影響的啊。身高的遺傳度為0.75,也就是說,成人身高的75%取決於遺傳,僅25%取決於環境等因素。一般來講,父母較高者,子女也較高;父母較矮者,子女也較矮。據此,子女的成人身高可用下列公式計算:兒子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除以2乘1.08
,女兒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乘0.923+母身高)除以2
D. 孩子的身高跟父母的關系
有主要關系。
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因素,對一個人成年後的最終身高均有重要的貢獻。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基因未變的情況下,年輕一代的身高有了明顯增加。這就有力地顯示出了社會經濟發展、醫療保健水平提高以及均衡營養等可變因素對身高獲得的重要影響。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與遺傳密不可分。顧名思義,生長激素主管生長。一般來說,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多寡和它的作用效率,對一個人的身高有重要的直接影響。因此,要想讓孩子長得高點,就要掌握生長激素分泌的特點,讓孩子在青春期發育前多分泌生長激素。
(4)父母身高子女身高擴展閱讀
營養狀況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密切相關。「營養多了或者少了都不行,營養多了會提前啟動青春期發育;營養少了體內就會缺乏合成生長激素的『原料』,還是會影響身高。因此,飲食要遵循平衡的原則。」
只有讓一個孩子的身高在青春期前盡量長到最高,才有可能提升最終的身高。一般來說,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多寡和它的作用效率,對一個人的身高有重要的直接影響。因此,要想讓孩子長得高點,就要掌握生長激素分泌的特點,讓孩子在青春期發育前多分泌生長激素。
E. 父母身高比較高的人,孩子身高一定高嗎
根據很多相關遺傳數據來看,就可以從中發現,有很多人說媽媽影響孩子的身高這樣的說法出現,除了因為有關細胞核的遺傳,母親是會把自己的線粒體中的唯一DNA遺傳到後代的身上,兩種性別的線粒體也都是來自母親身上。但是,線粒體是主要負責細胞的能量代謝的,從而線粒體對於孩子的身高影響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如今比較科學的說法就是,父母對於孩子身高的影響其實是基本持平的,都是各佔一半的。
總之,不要再相信什麼孩子的身高就完全由父母決定的話了。孩子身高的高低不僅有家庭的遺傳基因影響,還和後天的各種條件和因素有關,不要總是一概而論。
F. 請問記得有個父母的身高計算孩子身高的公式是什麼來
父母身高預測法
歐洲一位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以父母的身高與子女身專高屬的關系創造出一個預測身高的公式:
兒子身高厘米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08÷2
女兒身高厘米
=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
÷2
這個公式基本上符合「高加高生高」,「矮配矮生矮」,「高加矮生高」的遺傳法則。這個公式是根據遺傳原理和歐洲人的身高增長速度推算出來的。
為了使這個預測公式更適合我國的國情,我國的科學工作者「洋為中用」,根據我國中部地區漢族子女與父母身高的關系,把公式中的系數改為男1.11~1.12,女0.948~0.980之間,這樣一來,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比較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G. 父母的平均身高就等於孩子的身高嗎
捷克斯洛伐克哈弗利采克總結了用父母身高預測子女身高的公式是:
兒子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08/2
女兒身高=(父身高×0.973+母身高)/2
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為使哈弗利采克公式適用於我國,進行了研究校正:
兒子身高=(56.699+0.419×父身高+0.265×母身高)±3cm
女兒身高=(40.089+0.306×父身高+0.431×母身高)±3cm
H. 跟據父母的身高算兒子的身高的公式是什麼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
女兒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也有說法是:
兒子身高區間:
[父母平均身高*1.03,父母平均身高*1.08]
女兒身高區間:
[父母平均身高*0.93,父母平均身高*0.98]
I. 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有什麼關系嗎
有關系,不過不是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運動和飲食的關系!
J. 怎樣根據父母身高預測孩子身高
這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靠譜、最精確的預測方法。通過拍攝左手手部和腕部的X光照來測定骨齡,進而推算出寶寶剩餘的長高空間。
除了預測身高,這一方法還能反映出寶寶的生長發育水平和骨骼成熟狀況,及時發現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媽媽們感覺寶寶的身高增長有問題,可以到正規兒童醫院的兒童保健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檢查。
★「2歲身高乘2」預測法
超級簡單的方法,用男寶寶2歲時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就是他成年後身高的一個粗略估算。因為女寶寶長得比較快,可以用18個月時的身高乘以2,來估計她的成年身高。
這個方法有2個缺點:首先你得知道寶寶2歲時的身高吧,要是寶寶還不到2歲,那就無從談起了;其次,這一方法更多地是源於統計和經驗,並沒有科學研究能支持這一方法的精確性,但娛樂一下也無妨嘛,嘿嘿。
★父母平均身高預測法
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基因,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父母的身高,來估算寶寶的身高。
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
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體標准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厘米)
以上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01
說說身高的秘密
一個人的身高70%是遺傳的。而且媽媽的身高起決定性作用。要想孩子長得好,只要盡力控制好那30%。
父母對身高的遺傳我們稱為耙身高,也就是理論上肯定能長到的身高。可也有些時候孩子長不到耙身高,但孩子的身高通常是在正常范圍內的,只是沒有長到你心目中的個子。如果真的要一代比一代高,那人類存活到現在不知該有多高?
02
把握黃金30%生長機會
黃金30%是我們作為家長可以控制的。主要通過睡眠,吃飯,運動把握。
★ 保持好睡眠
睡眠的充足對於孩子的發育至關重要,即便到了課業繁重的青春期給孩子一個睡眠的好環境。
同時,在嬰幼兒期就要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睡眠習慣。我們發現,孩子心思越單純的,那30%發揮的越好。該睡就睡了,不哭不鬧。
★ 不挑食、不進補
很多人都想給孩子吃點好的,這觀念得改改了,往往好心辦壞事。那要怎麼吃呢?首先講究吃的雜糧蔬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來者不拒。不挑食的孩子總是長的好。
所以在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來者不拒的吃飯習慣很重要,你不喜歡吃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很多挑食的孩子都是被大人貼標簽貼出來的。這里有個現象,老人幫帶的孩子,往往都挑食。
★ 多做有氧運動
各種數據表明,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孩子長的好。建議給孩子選擇有氧運動,跑步、游泳、走路、散步什麼的,打打球也相當不錯。
千萬不要去健身房蹲杠鈴,舉杠鈴。一個是危險,第二個是小孩子玩了這些真的長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