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子女不尊重父母的現象為何越來越普遍
經常看到或聽到身邊的許多子女與父母吵架的現象,而且有些父母老了之後子女不管的現象那也是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出現子女打罵父母的現象,這些現象其實都是子女不尊重父母的表現。中國講究孝道那是傳統,在過去,子女不敢頂嘴父母,子女孝敬、贍養父母即子女尊重父母那是天經地義之事,而現在,子女不但與父母吵架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而且子女養老那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傳說,可以說子女不尊重父母那是越來越普遍。
為什麼子女不尊重父母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當然與子女的個人修養、品德、尤其是經濟能力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子女的修養、品德、經濟能力等方面其實都與父母自己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從丁丁所理解的角度來看,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時代與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現在早已不是三綱五常的年代,父母絕對權威的規矩那早已打破,更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父母掌握的一些知識或技能越來越容易被子女超越,特別是現在的就業、賺錢、生存方式多樣化,子女對父母的絕對盲從已不可能再現,子女與父母之間更多的是相互探討,並且最終是事實為依據。所以,父母在子女心中的神秘性、威嚴感早已不存在,尊重父母不再以盲從成為最好的表現方式,更多的只是體現子女對父母的一種生養的感恩。
二是許多父母自己的做人方式讓子女越來越反感。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也是第一位老師,但是,許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子女的成長,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如父母一般都會教育子女要注意安全,但自己過馬路時根本不注意紅綠燈,這讓正在長大的子女很疑惑甚至反感;如父母也會教育子女講文明,可自己一開口就爆粗口;如父母一般會教育子女要講究公平,但經常在子女面前表現出有便宜就占;如父母會要求子女有愛心,但自己卻從來不表現出愛心。另外,父母為了子女在學校受到老師的重視,逢年過節等日子會給老師包紅包,這很容易誤導孩子,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這也應該是中國腐敗產生的最重要根源。還有的父母有各種不良習慣,如打牌賭博、抽煙酗酒,有的甚至包養小三、做別人的情婦等,讓自己的孩子很早就沾上了各種不良習氣等等,父母的這些生活細節很容易給正在成長的子女帶來各種壞的影響,一旦子女在未來因此而出現問題,最經常的感嘆是父母當年沒有教育好我,或者說父母當年這樣做把我害了,其實,也不是父母沒有教,而是許多父母口是心非,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讓子女對父母的言行越來越感到困惑,也就不可能從內心去尊重自己的父母。
三是父母對子女的溺愛讓子女根本不知父母為何要尊重。在少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年代,父母將所有的愛都傾注給了孩子,生怕孩子受到各種委屈,孩子有什麼要求,總是想方設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自己拿來驅使的,父母就是來實現自己願望的,這樣,父母必須達到子女提出的各種要求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正是父母從小對子女的各種溺愛,沒有想到自己終有一天不可能滿足子女的要求,也沒有想到自己將來也需要子女的關懷。所以,在許多孩子看來,父母對他們好是正常,他們對父母好就不是正常了,正如子女的孩子,他們認為父母帶甚至由父母撫養那都是義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還有,子女購房子,買車子,那都應該是父母的義務,否則,就牢騷滿腹,甚至以不養他們老來威脅,有的甚至打罵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要趕父母出家的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即使如此,有的父母為了子女掏空所有積蓄之後,同樣有被子女趕出家門的現象,特別是當自己有需要如生病要錢醫治的時候,子女往往拒絕出錢治療,這些現象,許多都是父母自己溺愛的結果,讓子女不知道自己也有應盡的義務,正如父母當年撫養他們一樣。
四是有些父母確實比較自私,不讓子女學到更多的生存本領。養兒防老,那是中國的傳統,而且即使在中國的法律中,子女養老那是也法定的義務。所以,一些父母生兒育女,不是想到自己有責任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學到更多的生存本領,而是只想孩子更早去賺錢,補貼家用,這方面丁丁深有體會,當年,與丁丁同齡的許多孩子很早就失學了,他們會外出打工掙錢,而我的父母堅持讓我們幾姊妹讀書,最終我們都改變了命運,我們的父母雖然當年比較辛苦,但他們的晚年比那些要子女很早就去打工的父母要幸福,因為我們不但懂得感恩,而且有能力感恩。這種現象在現在依然比較普遍,尤其在農村,如丁丁一親戚,孩子才不到15歲,因為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其父母就准備讓他去打工,丁丁多次勸他們要讓孩子多讀點書,他們一句話沒錢供他讀書,再說,現在讀書又沒有什麼作用了,丁丁反復給他們講道理,舉事例,他們同樣以身邊的尤其是過去的事例來反駁,還說自己當年父母同樣沒有讓他們讀多少書,那也不活到現在了嗎?丁丁問他們現在尊重、孝順父母了嗎?他們最後煩了說「我沒有錢供他讀書,你可不可以出錢供他讀書,這我不反對。」這樣的父母,其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後,會尊重自己的父母嗎?會有能力尊重自己的父母嗎?因為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同樣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如果自己的生存都有困難,那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就只能是空談。
五是有些父母很會享受,只提子女義務,不提自己也有責任。在現實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父母做得確實有些欠缺,當子女結婚之後,他們就認為自己該享受了,子女就應該孝敬他們了,而這個時候自己才50歲左右,既沒有疾病,而且也能夠工作,可他們只談子女的義務,向子女提各種條件,從不替子女想想,子女現在剛成家,有各種困難,但有些父母就是不管,天天嚷著他們生了他(她),養了他(她),現在,他們已經完成義務了,該是子女回報養他們的時候了。這樣只會享受的父母雖然在現實中比較少,但不代表沒有,而且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現象同樣存在,但這樣的父母能夠得到子女的尊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的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既有子女的責任,同樣有父母的責任,尤其是有些父母要懂得與時俱進,時代不同了,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父母在撫養子女時,同樣要盡自己的責任,要身體力行,不但要讓子女養成良好的品德,更要讓子女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領,讓子女成年之後能夠在更高的平台上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才能讓子女有能力有條件來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天下沒有子女不願意孝順和尊重父母,但孝順和尊重父母同樣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所以,孝順和尊重父母,首先是經濟,其次是品德,而這兩方面,都與父母自己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子女不尊重父母往往父母自己造成的。
❷ 如何面對不尊重子女的父母
如果確實父母做的不對。可以提出來。那麼如果你是在校生。我勸你還是別理他們。然後搬到學校去住去。或著到外邊租房去。永遠的不理他們。
❸ 父母為什麼不尊重兒女的想法
父母總是用自己的思維來引導兒女,把兒女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❹ 為什麼家長不尊重孩子
你的生氣,可以理解。站在你的角度看,你奶奶肯定做得不對,你的房間、你的東西,在別人使用前,必須要先徵得你的同意才行。有時大人沒想這么多,但他們不是不尊重你,只是不細心,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
現在就此問題我先分析一下你的不妥,從你敘述的事件當中我猜你是個中學生了吧?小大人一個,那麼在發現奶奶做得不對時,你就跟他們大吵了一架,可見也包括客人,我認為那也是你不尊重奶奶和客人的表現。客人嘛,理應熱情招待,你大吵一架,今後還怎麼好意思走動?你當著客人面跟奶奶吵,奶奶的顏面可存?你尊重長輩了嗎?不知平時你們祖孫關系如何,反正大多數奶奶都視孫輩為珍寶,疼愛方式方法不對那是另一回事,那麼如果是非常疼愛你的奶奶,這被你一鬧會不會很傷心呢?
再回到你奶奶身上分析一下,她那個年代的人,有她獨有的生活經歷,可能以前生活困難,居住條件有限,家裡來了客人就是這么將就的,所以,現在這樣做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你說呢?我們遇事應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來考慮一下,這樣處理也許事情就沒那麼讓人生氣了。
孩子,我也是家長一組的,但我絕不偏袒家長這方,我只希望你能夠成為一個有氣度、懂關愛、知感恩的優秀孩子。所以,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你可以先告訴自己要冷靜,仔細分析一下事情的因果情況。比如這次,你可以背著客人給奶奶講明你的想法,讓奶奶以後別這樣做就是。代溝是客觀存在的,你不能理解她的不尊重小孩子,如同老年人不能理解你們的乞丐褲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你們之間怎樣了?你是否也認識到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了呢?那麼請勇敢地去給奶奶說聲對不起,再送給奶奶一個擁抱,委婉地告訴奶奶你內心所渴望的尊重,我想,奶奶會加倍疼你的,你覺得可以嗎?
❺ 父母干擾兒女婚姻沒有成功是不是對該父母不尊重
父母干擾女兒的婚姻沒有成功,這不能說明女兒對父母的不尊重,只能說女兒對自己的感情非常執著,和父母沒有達成共識。
❻ 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要尊重父母嗎
父母罵子女豬狗,子女可以馬上告訴父母,他們才是豬狗。即使孩子錯了也應該給他糾正的機會,吃飯會噎著,走路會摔跤,聖人也有打瞌睡的時候,家長必須尊重孩子。但是,作為孩子也應該原諒家長善意的錯誤,其實如果家長說錯了,完全可以爭辯!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
❼ 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父母應該堅持與孩子溝通尊重,讓青少年頂撞,不尊重他人對這些孩子的將來有很多不好的影響。通過堅持尊重孩子,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學習和控制。建立規則。年輕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這就需要家長制定規則,這種規則可以讓青少年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慮後果,有了這種考慮,他們很可能會不得已的壓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相應的懲罰措施也是必要的。
其次,您的孩子得知他的行為傷害了他人。大多數孩子不喜歡傷害別人,他們會抵制規則和約束。但了解什麼是痛苦。 你要向他表示,他所說的話很難聽,而且讓你聽了很難過。 你這樣做,就是開始在教導他根據同理心而來的、關心別人感覺為本的法則。
❽ 對自己父母不尊敬的子女我們要如何對待
唉
不要實行暴力
找他信任的人開導他
從思想上去幫助他
千萬不可以排斥他。
❾ 如何面對不尊重子女的父母
唯一的辦法是獨立。孝不孝順不順的事都要自己獨立去判斷、決定和堅持。有人說,既然不被父母尊重,那也就無需尊重父母了,其實沒必要。
因為人在青少年時留下的遺憾多半會影響一生,自己做的決定自己去負責不會後悔,要是被迫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路,成年後易成怨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