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每個子女多有父母為父

每個子女多有父母為父

發布時間:2020-11-28 01:18:57

Ⅰ 為什麼父母給予兒女那麼多,但是兒女卻回報父母那麼少

為什麼父母給予兒女那麼多,但是兒女卻回報父母那麼少?
這位知友,父母為孩子奉獻一切,而子女大後,尤其是子女較多的家庭,在子女成家之後,更是會因為一些瑣事而怨恨自己的父母。比如前幾年,重慶萬州一個村裡面的四個兒子沒人願意贍養自己的母親,85歲老母親在新年的第一天夜裡凄慘凍死自家兒子的家門口,四個兒子真的是禽獸不如,這里多說兩句,試想即使平常路人在冬天的寒夜敲門,但凡正常的人也會幫忙接濟,可是四個兒子啊,竟然在新年之夜將自己的母親拒之門外,以致於活活凍死,真想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這四個禽獸。

言歸正傳,將這個問題一分為二來看待,這個問題中談到了兩個主題:一個是父母對子女的愛 ,這里簡稱為父母之愛,一個是子女對父母的的愛,這里簡稱為子女之愛,我們的問題是父母之愛≠子女之愛。
父母之愛
父母之愛是無私奉獻的給予之愛,從生命的一開始,就在給予,父精母血,母親的懷胎十月,父親給的第一輛玩具,母親給添置的第一件漂亮的衣服,一直到父母的的離去,父母對子女的這種無私奉獻給予的愛都不會終止,小學擔心我們學校里是不是調皮,有沒有好好學習,中學擔心我們是否壓力太大,吃穿用度夠不夠好,大學又擔心我們畢業後是否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工作後又擔心我們的終身大事……父母這種給予的愛是貫穿一生的。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為了供我們姐弟三個上學讀書,印象中,父母都沒怎麼添置過衣服,家裡每年的糧食收成也全部用來貼補家庭的吃穿用度,以及我們三個學費,幾乎每年過完年,父親就早早出去務工了,聽母親講,為了多掙點錢補貼我們三個用,父親在外邊特別的節省,生病了也捨不得去看;後來我記得我二姐大學那會兒想報一個北大青鳥8000元的培訓班,家裡那會兒也沒有錢,父親毫不猶豫的把家裡那一大囤麥子給賣了。父母都是寧願委屈了自己,也不願意委屈自己的孩子
子女之愛
子女之愛是「自私自利」的索取之愛,從生命的一開始,就在索取,從母親的第一口母乳開始,年少時想要更好的玩具、更漂亮的衣服,長大後想要父母給提供更好的環境和人脈,有孩子後想要父母免費來做保姆……
一邊是無私奉獻的的給予,一邊是「自私自利」的索取,其實本就是一對矛盾體,有那麼一天當索取方的要求,給予方不能滿足時,肯定就會產生矛盾。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以及引導,子女可能就會怨恨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可能從來就不知道怎麼去體諒和愛自己的父母。我記得前幾年發生在我老家的一件事,這個家庭有四個孩子,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算是老來得子,對小兒子特別的溺愛,後來孩子十七八歲的時候沉迷於游戲,甚至偷家裡的錢去上網,後來有一次偷了1000元,被父母發現後說了幾句就負氣離家出走,父母把他追回來之後,他惡狠狠的對父母說:我記著你們這次。不久自己喝了農葯,喝過之後當天也不跟父母講,直到後來疼的受不了了,在父母的追問下,才得知實情,就醫已晚,到最後白發人送黑發人,何等的悲涼。
其實我們常說的三句話,剛好可以代表從子女到父母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子女者只知道索取而不懂感恩: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第二個階段,為子女者成為父母後發現: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第三個階段,明白之後想為父母做些什麼的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子女成長的過程,父母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子女遇見事情的時候,要多多體諒自己的父母,為父母做些實事,別到明白後,一切已成憾事。

Ⅱ 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為什麼會偏心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對於孩子,父母也有他們自己喜歡的類型。


我家裡面是三個孩子,我最小,我還有哥哥和姐姐。


雖然我們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我們長相就不一樣,在同一個家庭生長,性格也不一樣。我媽媽在女兒當中,稍微更喜歡我姐姐。

為什麼呢?因為我姐姐聽話呀。

我媽媽這個人特別節儉,我媽經常和我講她小時候的事跡,外公給她的零花錢,她都會攢著,最後她會還給我外公。我姐姐也是這樣,父母給的錢從來不亂花,有一塊錢至今還夾在老家的課本里。


Ⅲ 為什麼子女與父母發生了矛盾,父母蠻不講理,許多人卻總是認為做子女的錯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父母都會犯錯,怪就怪你生在了思想腐朽的中國,父母就是天上的神仙,生了我養了我,我的生命我的未來它們想要我干什麼都可以,就因為養育之恩,我們一輩子都是奴隸。

Ⅳ 子女是父母的奴隸

有道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聽話只是孝的一種體現。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我想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你著想的。

Ⅳ 父母對孩子的愛和子女對父母的愛 誰的多有什麼不一樣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我覺得父母的更多!

Ⅵ 父母有多個子女,為其中一個買房,父母死後,房產歸誰

也就是說是父母出錢 為其中一個子女購買的房屋是吧?產權證已經是這個子女的名字那這套房屋時屬於這個子女的,但如在父母病重時房屋的子女首先是要贍養老人的,那若是父母已故這套房產仍屬於房主本人!

Ⅶ 基因是有多麼強大,才能讓父母和子女長得一模一樣

基因太強大!孩子與父母童年對比照驚人相似

基因真是強大,大人與自家萌娃們的童年照對比簡直是「神復刻」!

照片里,父母兒時的相貌和他們孩子驚人地相似,無論是眉眼、口鼻甚至神態都猶如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簡直就是處在不同時空的雙胞胎!

看到這些圖片,你覺得自己小時候更像爸爸還是媽媽呢?




我們總是期待著生下一個漂亮可愛的寶寶,讓所有人都投入羨慕的目光。其實在父母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完美、最可愛的,爸爸媽媽根本不會在乎自己的孩子生得怎麼樣。如果一定要糾結於孩子的外貌,那麼看看伴侶的長相,你就能大致知道孩子將來的長相,因為遺傳基因就是那麼強大。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拿出孩子小時候的照片來看看,懷念過去的時光,卻忘記了我們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我們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長,卻忘了自己也有過幻想,也有過目標。

每個人都有小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長大。我們自己是這樣的,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現在我們老了,可是孩子們卻還年輕,我們年輕的時候憧憬過夢想,為什麼老了卻要阻擋孩子們去尋找自己的目標呢?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孩子們就像一群展翅飛翔的鷹,讓他們去飛吧,等他們飛累了,等他們想休息了,就一定還會回到我們身邊。孩子無時無刻不存在幻想和夢,別讓我們這些老人來左右他們的世界。

孩子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卻不是我們生活的克隆。

Ⅷ 父母就應該為子女付出嗎

不應該,兩個方面都不應該,一方面,子女沒有權利要求父母為他付出一切。另一方面,父母也沒有權利讓子女接受他們付出的一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不給他付出,他就不可能擁有與別人競爭的原始資本。

父母處於自願可以付出全部,作為兒女應該時刻意識到這不是出於父母的義務而在於饋贈與呵護。

既然這樣,父母為孩子付出全部就不能成立,得給自己留點棺材本吶,養兒防老都是狗屁,多攢點錢給自己個兒老了享受。都是懂得回報的小烏鴉呢就無所謂父母是不是為孩子付出全部了,父母無論是不是為你傾盡所有你都可以一直孝順照顧他們。



Ⅸ 父母和子女之間,為什麼總有許多的矛盾呢

有一句說得十分形象:教育得當,孩子就是親人,教育不當,孩子就是仇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家長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跟自己的關系就會非常親密。如果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或者放任孩子不管不顧,那麼孩子跟自己的關系就會很差,矛盾就會很多。那麼,父母和子女之間,為什麼總有許多的矛盾?這是因為,如果父母不管孩子,或者不懂得如何管孩子,孩子的想法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久而久之就會有矛盾了。下面,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因此,了解了引起矛盾的根源之後,家長們就應該好好想一下接下來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畢竟大家都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不是嗎?

Ⅹ 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可以為孩子無私奉獻

父母是我們在世界上最能相信的人,我們可以在戰場上無條件的把自己的後背留給父母。因為我們的父母,撫養我們長大,從不需要回報。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可以為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三:為孩子無私奉獻是他們的義務。
先不說道德義務,為孩子默默付出,為孩子無私奉獻。是他們的法律義務,既然你選擇把孩子生出來,就要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撫養成人。而不能生而不管,這樣是沒有責任意識的。所以為孩子無私奉獻,是他們必須履行的義務。如果不負起這個責任,容易受到道德的譴責,而且嚴重的話,容易受到法律的制裁。
總而言之,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而且願意為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

閱讀全文

與每個子女多有父母為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