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島退休過渡性養老金的平均指數是多少
白木耳是一種非常合適燉著吃的美味可口食物,但許多人到燒煮白木耳時喜愛長期燒煮,她們覺得那樣燉出的白木耳口味更強,也非常容易被身體消化和吸收。但也有的人聽聞白木耳不可以長期燉,要不然會致癌物質,那麼為何白木耳斷酒了之後會致癌物質呢?今日我能和大夥兒一起去尋找答案。另外也會讓大夥兒了解為何過夜的白木耳不能吃。
為何白木耳燉久了致癌物質
白木耳燉久了之後會造成一些對身體危害的物質,非常是會促進別的食材中的亞硝酸鈉提升,而這類物質是一種關鍵的致癌物質成份,會讓身體細胞癌變,非常容易讓人類出現癌症,此外身體胃內也有一種病菌叫氰化鈉復原菌,它會讓白木耳中的亞硝酸鈉與丙烯胺緊密結合會轉化成一些對身體危害的亞硝酸胺,這類物質便會促進身體細胞癌變。
白木耳在做熟之後最好是誰做誰吃,盡可能不必讓它留宿,由於留宿之後的白木耳是不能吃的,由於白木耳這類食物在種植全過程中會帶有很多的磷酸鹽類化合物,他在歷經侵泡和主冶之後,會轉化成亞硝酸鹽,而這類亞硝酸鹽在叫身體後會空氣氧化,人體內的血紅蛋白濃度會讓她們喪失血葯工作能力,非常容易讓身體出現氧氣不足,比較嚴重時候讓身體因氧氣不足而出現身亡。
⑵ 山東省退休金的是怎樣計算的
山東省退休的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由各地市的社保中心來制定的,是根據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按月支付。
以濟南為例,《濟南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以後參加工作,退休時繳費年限累計滿十五年的,其享受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下列標准計發: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按月支付。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本息除以計發月數,從個人賬戶金中按月支付。計發月數按國務院的規定執行。
(2)山東過渡養老金的平均指數是多少擴展閱讀:
《濟南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第十三條 參保單位應當按月在參保人工資中代為扣繳其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與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並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足額繳納。
第十四條 新設立的用人單位,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參保單位分立、合並或者其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應當自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手續,並結清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滯納金。
⑶ 過渡性養老金計發辦法具體是怎麼計算
1、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先搞明白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方法:它是以參保人實際繳費(歷年指有幾年計算幾年)的繳費工資除以上年當地的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出當年的指數,如你1995年的繳費工資是800元,當地1994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為700元,那麼你1995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就是800元除以700元=1.143;如你1996年的繳費工資是1000元,當地1995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為900元,那麼你1996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就是1000元除以900元=1.111;這樣一直計算到停止繳費年限為止;
2、下面,再將已求得的歷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之和除以你的實際繳費年限=你的繳費工資指數(1.143+1.111)/2(95-96的實際繳費年限);
3、再用你的繳費工資指數(1.127)乘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4、假如你1995年前的繳費及視同繳費年限為12.83年;
5、過渡性養老金=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900元*1.127)乘以過渡性養老金計發比例(1.4%),再乘以12.83年。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職工退休當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等於每個月的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 職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繳費月數除以12換算。
⑷ 過渡性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1、計算每月繳費指數: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3、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⑸ 山東2019年退休的人員,退休金怎麼算
給你公式自己算,自2005年至今就這樣算。(全國統一公式計算)
如果你是「中人」: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x平均繳費指數+社平工資))÷2x總工齡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男139(女195)
過渡性養老金=社平工資x賬戶前工齡x平均繳費指數x1.3%
三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註:社平工資,就是你退休當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你是新人(工齡全部是社保繳費年限):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x繳費平均指數+社平工資))÷2x社保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男139(女195)
兩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註:社平工資,就是你退休當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⑹ 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計發基數
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計發基數經報人社部、財政部批准後確定為6893元。
基礎養老金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但同樣會受到我們繳費基數確定的當年繳費檔次的影響。如果說我們平均繳費指數是零點六,每多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百分之零點八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平均繳費指數達到3,多繳費12個月,就可以多領取百分之二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現在一般也稱為當年度養老金計發基數。
由於繳費年限差別很大,平均繳費指數差別也不小,實際上大家基礎養老金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如果按照百分之六十基數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只領取百分之十二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可是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3,而繳費年限40年,則可以領取百分之八十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在養老金計發基數調整時,百分之十二的社平工資能夠提升38.4元的基礎養老金,但是百分之八十的社平工資卻能夠提升256元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實際上也不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我們每一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都會按照國家人社部統一公布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原先個人賬戶有5萬元,60歲退休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60元左右。但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如果是5%,實際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提升18元。
過渡性養老金總體來說,如果是僅僅對於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的老人,養老金1000元左右,重新計發養老金的話也僅僅會增加四五十元。如果是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退休養老金能領到六七千元的老人,重新計發養老金甚至能夠提升兩三百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⑺ 山東過渡性養老金標准
法律分析: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2、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基本養老金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x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x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x1.4%。(具體發放金額以實際情況為准)
3、死亡待遇。
(1)喪葬費;
(2)一次性撫恤費;
(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山東農村養老金標准
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以省(市)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繳費基數上限:300%社平工資;繳費基數下限:60%社平工資。
1、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市)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2、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⑻ 各省視同繳費指數
很多老人羨慕有的老人擁有的視同繳費年限,覺得不用繳費也可以領養老金。可是視同繳費年限究竟誰會有?怎樣計算養老金呢?今天讓我們了解一下。
視同繳費年限是怎樣計算的?
實際上,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時間並不長。1991年國家發布了《關於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我國才全面建立起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原國有企業固定製工人,才會有相應的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是依據職工檔案來認定的,實際上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在編職工、上山下鄉時間以及符合條件的復退軍人的軍齡。《社會保險法》中的第13條有明確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所以說視同繳費年限並不是無人繳費,而只是個人無需繳費而已。
視同繳費年限期間,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按照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2005年國發38號文件確定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最初統籌層次比較低,是由各個地方自行設立的統籌區域,直到2020年底才實現了全面的省級統籌。1997年國家才全面統一實施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
視同繳費年限,肯定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因此會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予以補償。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全國每一個省市都有自己的計算規定。有的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有的是推算當時的個人賬戶余額。上海和廣東最初是推算個人賬戶余額的,後來又先後進行了改革,才形成了現在的計算公式。另外,還是有過渡性系數,一般是1%~1.4%之間。
山東省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其中,平均繳費指數是按照實際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來計算。繳費指數類似於平均繳費檔次,實際上是等於當年繳費基數與當年社平繳費基數的一個平均值。
不過這個答案並不絕對。像北京和上海,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時候,按照當地的退休計算的,使用的視同繳費指數是視同繳費年限統一按照1計算。這種情況下,是人人相等的待遇了。北京市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實際上是分兩段時間的1992年10月以前、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第2段時間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使用的就是實際繳費指數。
實際上,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待遇,並不僅僅有過渡性養老金,也是計算基礎養老金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實際上在2005年國發38號文件中有明確的規定。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等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滿一年發給1%。繳費年限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
所以說,確實我們在計算視同繳費年限的時候,有的地區會按照平均實際繳費指數來計算養老金,但也有的地區不一致。隨著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間的增長,擁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最終會實現平穩過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