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崗時,是由單位統籌交一部分養老保險,個人承擔一部分養老保險,到了退休年齡才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的,能開到養老金的。農民當時村委會沒有給農民交養老保險,而且農民也一點沒交過養老保險,到了退休年齡哪來的養老金那?再說說下崗工人,下崗工人沒有了單位,養老保險一律由個人承擔,不管你能不能交的起養老保險,都要盡量努力交上養老保險,不然到了退休年齡照樣沒有退休金的。
❷ 養老金上漲,農村村民與退休職工之間有何不同
2020年最後一個月,國家又開始上調養老金,本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但是也有部分人較真那農民和職工還能有什麼區別呢?
不單單是養老金的問題,農民和職工在老年之後還會遇到醫療待遇的不同,多數人都是年紀大了才會身體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年紀大了,就醫院看病就成了許多人的常態。可是職工在退休後。繳納醫保達到國家要求的,退休後就可享受免費醫療報銷待遇,農民醫療保險不繳納就不享受! 農民不容易,也希望農民能在勞碌一聲後能安享晚年!
❸ 中國農民和工人退休為什麼差距大
工人說:「我每個月拿三千多塊錢,生活費用,醫療費用扣除之後,每個月還能剩下一千多,我們老兩口一年下來還能攢下點錢,這些錢呀,沒事的時候老兩口還能出去轉轉,退休之後也還不錯」
農民聽了這些話,看了自己每個月幾百塊錢的退休金默默的掉眼淚,別說剩錢,連基本生活開支都緊巴巴。
二.農民養老保險
農民養老保險繳費是按檔位劃分,一般最低檔100元/年,但是多地對最低檔的繳納人群都有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繳納最低檔!在最低檔的基礎上又增設200-2000檔位,農民養老保險所有費用都是由自己承擔,並且注意是每年最多才繳納幾千元!退休金自然比工人低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說農民的退休工資遠遠低於工人的退休工資,工人可以富裕生活,農民日子過得緊巴巴,甚至說很多農民都要靠兼職賺錢來養老,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退休金差距能達到10倍之高!生活條件自然也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希望未來退休金調整能相對降低下退休工資的差距,畢竟物價水平在年年上漲,幾百塊錢真的很難生活!
❹ 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相比誰更可憐
下崗失業人員最可憐,他們大多處在「上有老下有小」年齡階段。年齡大了無技術很難找到工作。下崗工人飯都吃不飽了哪裡還有錢交社保?簡直是度日如年、日子難熬!農民兄弟可不一樣,土地承包不變、家中的口糧是有的、各種新鮮蔬菜一應具全,農閑時還可以外出務工掙點收入。如果被徵收土地了還可以得到一定的補償金。農村很多年輕人家中農村房子不想去住,還在城市裡買了理想的新房和新車。
❺ 50多歲的下崗工人身無分文,以後會比農民過得好嗎
50多歲的下崗工人,身無分文,以後是否會比農民過得好不太確定,因為部分農民是比較有本事的。
最後,希望各位都能夠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規劃,無論自己是什麼年齡,這樣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
❻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哪個生活更艱苦一些,對此你怎麼看呢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都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打拚,都是沒有背景資源,沒關系,沒什麼技術,工作不穩定,也沒創業做生意的頭腦,多是靠出賣苦力來維持基本的生活,都生活得十分艱難,但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下崗工人可能比農民工更慘。工人是真正的無產階級,如果在城市失業,沒房沒車沒收入,沒退路,農民工起碼還能回老家去,在農村起碼吃喝不是大問題,農民工回家吃的是自己的井水,菜園子里隨便種一點各種蔬菜,天天吃得是新鮮的。
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生活的弱者。我們不要去兩者進行對比,以五十步笑一百步,不是聰明之舉。只會是到頭來互相傷害!
❼ 國家對農民的養老有什麼政策
「養老」一直是中國人重視的、關注的,從古至今,我們國家這種忠孝的理念一代代傳承下來。現今經濟和生活水平都發展迅速,表面看大家一無所缺,實際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上有老下有小對於中年人來說壓力更大。尤其在農村的年輕人都選擇去城市打拚,留守老人的「養老」一事似乎多了很多不確定。好在國家一直很重視「三農」問題,還提出了針對農村國家養老計劃,下面匯商所網貸平台小編帶大家看看那些人可以享受這一計劃。
一、農村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由於各種原因,一些老人五兒女可以依靠。這些孤寡老人年滿60歲之後,基本就沒有工作能力了,因此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因此養老成了一大問題,因此這些人也是國家的重點扶持對象,被納入了國家養老計劃。
二、農村退伍軍人。農村地區當兵的軍人不在少數,國家對於農村退伍軍人不會虧待,很多地區都開始陸續出台退伍軍人養老政策,在軍人參軍期間,部隊會給軍人按照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等軍人到了60歲,就可以按時領錢了。
三、中小型企業就業的農民。由於農村的土地越來越少。很多農民為了提高收入,都紛紛進入企業打工。進入企業後,政府規定相關企業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養老保險,以保證農民工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保障,對於這部分農民來說也有了部分養老保障。
四、農村失地農民。對於農民來說最重要的無疑是土地了。很多農民朋友因為政策原因或者其它原因導致失去了土地。生活失去了依靠,對於這部分農民國家出台了失地養老金計劃作為補償,失地農民可以以此得到經濟支撐。
五、臨時性就業的農民工。有很多農民朋友很難獲得一份固定穩定的工作,只能幹一些季節性、流動性、地域性比較強的工作,這種工作極其容易下崗,國家針對這來人群制定了「全民參保計劃」,為他們以後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我們每個人奮鬥了一生之後,都希望老的時候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對於這些因為各種特殊情況無法安享晚年的農民朋友來說,出台的農村國家養老計劃無疑是雪中送炭,讓我們時刻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❽ 養老金並軌的問題,下崗職工每年交5000多元社保,以後和每年交200多元的農民退休金差不多是不
不一樣的,職工退休有工齡計算的,現在交得多,退休基本金就高。開的也就多。
❾ 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假如讓下崗工作去農村養老,你覺得是否可行
鄉村振興是我國一大發展戰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鄉一體化必然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城鄉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為了讓農村跟進時代的步伐,現在各大農村都在搞新農村建設、農村城鎮化,鄉村振興的口號也是越大越響,不為別的,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然而,鄉村振興需要大批的「人才」,這些人才從哪來?縱觀鄉村現狀,仍然是老幼婦女居多,年輕勞動力和懂技術的人才幾乎都在外打工!可以說,人才的流失是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大痛點,如何挽留人才、如何召回人才,是未來鄉村振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3、宏觀調控
記得有人在節目上問溫鐵軍教授:「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將來農村的地誰來種?」溫鐵軍教授針對此問題講述了將來農村的發展設想。
他說:「一場危機到來,大量的企業會倒閉,沿海的這些打工的人他們就得回來,他在那沒有根兒,落不進城市,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些年,已經出現了至少數以百萬計的人開始回鄉了,城市的供給側改革叫「三去一降」,「去」即去產能,就要關閉很多落後產能,包括會關閉很多礦山,原來打工的這些人很多就失業了,我們現在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幫助返鄉的這些外出打工者,了解農村經濟,了解農業基本生產的要求,因為很多人已經很多年出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