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个需求维度聊养老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 社会 ,养老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需求,现在老年人跟之前的老年人有本质上的不同,因为现在的老年人其实是中国几百年来知识水平最高的一代老年人。因为这代老年人非常有文化,有文化的结果就是,所以他们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变为精神需求。所以老年人更需要交友,更需要关怀,从养老到享老,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及风口。我们从五个维度来详细分析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护理等握渣汪生段仔理需求
老年人与中年人比较,代谢与能量消耗大约降低10-20%,细胞功能、免疫力和内分泌功能逐渐下降,情绪不稳定,或烦躁易怒,或孤僻寡言,因为机体退化,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讲,护理不当会对梁亩老年人 健康 造成损害。
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呢?及时防治疾病,每年 健康 体检五大项:视力、听力、血压、血糖、骨密度。注意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细节,老年人味觉会有退化,很多老年人晚年会比较口重,特别会多吃盐和糖,而盐和糖对 健康 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家人控制好摄入量。老年人更需要家人多给与适度的关心和呵护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周围亲情还在。
安全需求:医疗保健、养老政策等安全需求
医养结合已成为中国老年人卫生医疗服务的重要形式, 社会 也在不断完善老年卫生医疗体系。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家庭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削弱;深灰上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公立养老机构越来越多样化的解决养老需求。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情感 需求:亲友活动、社团活动等 情感 需求
一些老年人为了避免家庭冲突,隐忍自己的感情,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但是 情感 需求一直得不到解决。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应该让他们心情愉快,多与同龄人交流,可以多去参加广场舞、社区老年聚会、兴趣班等,真正从根本解决 情感 问题。
受尊重需求:自我评价、 社会 评价等受尊重需求
感觉被尊重、被需要,有助于老年人获得价值感,形成身心 健康 的正向循环。尊重的老年人会更加自信,也更加愿意参与家庭、 社会 活动,并会对生活建立更美好的期待。同时,老年人会觉得日子更有奔头,有动力努力保持身体 健康 、改善营养状况、增加身体运动。而当 社会 给予老人足够的尊重,他们的各项生活需求会被更好的满足,包括医疗、交通、陪伴等方面,从而增进幸福感。
自我实现:学习新技能、紧跟时代等自我实现需求
互联网给我们老年化 社会 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智慧养老就是通过互联网 科技 的手段让这个 社会 更好地去应对老龄化发展。真正的智慧养老应该是在于不断提升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度。
通过享乐吧的社交互动功能,让每个老人用新想法、新目标去创造生活,不断学习新东西,与时代同频,不在拘泥于回忆之中。从享乐吧中获得兴趣爱好的乐趣,在享乐吧向粉丝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互动 娱乐 ,从孤独的圈子里解脱出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真正摆脱孤独感,在社交 娱乐 过程中欣赏自己和认可自己,实现自我。
享乐吧 APP利用互联网融合多版块技术及内容,为家人们提供 健康 、文娱、社交等文化服务,是国内养老服务行业中具有前瞻性品牌,也是中老年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平台。
从养老到享老, 社会 应该更深入的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享乐吧和您一起为老年人快乐享老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B. 老年人养老都需求什么呢
综合来看,老年人养老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居所提供,二是生活照顾,三是医疗护理,四是精神慰藉。尤其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应该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精神慰藉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建议大家关注下山西慈行静苑孟家井公寓,该公寓内各种服务设施完善,均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而设计。
C. 养老的基本需求
其一,保健修养的需求。老年人注重健康保健,追求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外出旅游可活动筋骨,散心娱乐,游览时精神振奋,烦恼消散,促进了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对于候鸟式旅居养老来讲,其最大的特点是气候不同于常住地,不少北方老年游客冬天到南方后,在舒适温暖的环境中,高血压或一些季节性的疾病也得到预防和减缓。因此,老年人热衷于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水质纯净,空气清新的地方。
其二,情感需求。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社交能力的减弱和自信心的丧失,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和不受尊重的感觉,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呵护,需要朋友倾诉,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人外出旅游,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能够在旅途中找到兴趣相似、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候鸟老人更倾向于选择集中养老,选择养老机构养老,这也体现了候鸟老人的情感需求,喜欢跟大家吃玩在一起。候鸟式旅居地为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比如我国旅居养老比较成功的海南省,它拥有专门为老人提供的门球、腰鼓表演、老年大学等多样的社交活动。
其三,完善人生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由于工作学习和家庭因素,老人年轻时没有很多时间金钱用于旅居。现在,经济、时间和社会条件(候鸟式旅居的发展和各地养老机构的兴起)为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很多老人为弥补遗憾,对外出旅居和异地养老有着十分强烈的要求。自我实现即一个人使自己的潜力发挥的倾向。老年人退休后,自己的职业画上了句号,子女也已成年,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感觉。但事实上,老年人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适当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利于身体健康长寿,也有利于社会发展。
D. 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包括
根据深入调查、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老年人群体衣、食、住、行、医、娱、学等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呈现“普需”“特需”“刚需”三大类型、9个方面。
一是老年人的现实养老“普需”。随着年龄逐年增大,自理能力逐年减弱,加之年老病多的自然规律,身体日益衰退,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代理等服务,成为各地老年人现实养老服务的普遍需求。首先是生活照料。因生理机能日趋老化,许多老年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过去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等举手之劳的事现在显得力不从心,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较繁重的家务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凡此种种,许多老年人做饭、保洁、洗衣、助浴等需要生活照料的孙樱橡愿望逐年强烈,希望入户得到全方位照顾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随机问卷调查的100名老年人情况看,2019年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其中城镇占16.5%、农村占14.2%;79岁及以下占11.2%、80岁及以上占41.1%,老年人生活照护成为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医疗保健。随着年事渐高,体弱多病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一些患有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老年人迫切需要建立健康档案则旁、开展健康指导、进行健康检查,一些患有重病、急病、绝症的老年人对疾病防治、康复护理、陪诊就医、健康教育、家庭病床、应急救护、临终关怀等医疗保健服务成为关心的主要问题。据有关部门随机问卷调查100名老年人情况看,身体状况基本健康的59人、长期患病或重症的30人、生活不能自理的11人,分别占59%、30%、11%。2019年参加医保的离退休干部占100%、城镇职工(居民)占98.6%;享受免费体检的城乡老年人占56.9%。再次是家政代理。因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年减弱,有的子女却不常在身边,一些行动不便、生活起居较困难的独居、空巢老年人,遇到家电安装、家具维修、管道疏通等生活琐事就常常陷入困境,面对外出购物、办证、缴费等日常事务也成为现实生活的大问题,他们对专业清洗、取送物件、搬运货物、外出接送等家政代理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是老年人的现实养老“特需”。在基本生存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许多老年人不再局限于吃、住、行等基础性的养老需求,学习教育、文体娱乐、发挥作用成为老年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特殊需求。首先是学习教育。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许多有知识、有文颂旁化的老年人十分关心国际时事热点、国家大政方针和本地重要情况,对以充实文化知识、搞好政治学习、加强思想建设等学习教育为主导的文化养老需求日益强烈。据有关部门随机问卷调查100名老年人情况看,经常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54人、看重阅读文件的32人、看重参观考察的67人、看重参加重要会议的50人、看重定期通报情况的53人、看重党支部学习的24人,分别占54%、32%、67%、50%、53%、24%。其次是文体娱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龄状况较低、身体素质较好、文化层次较高、兴趣爱好较广的老年人,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对以载歌载舞、琴棋书画、体育健身等文体娱乐为主导的文化养老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随机问卷调查100名老年人情况看,热衷唱歌跳舞玩棋牌的37人、热衷书画摄影的17人、热衷运动健身旅游的41人、喜欢文艺比赛的27人,分别占37%、17%、41%、占27%;另有9.1%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再次是发挥作用。随着“银色海啸”的到来,在家庭条件、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许多拥有专长、思想活跃,期望实现晚年价值、得到他人认可、获得社会尊重的老年人,注重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新的目标,更多地向老有所为等高品质的文化养老生活发展。据有关部门随机问卷调查100名老年人情况看,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的43人、参加关心下一代的21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48人、参加社区建设的20人、经常建言献策的21人、著书立说的2人、进行网上正面舆论引导的6人、从事有报酬工作的4人,分别占43%、21%、48%、20%、21%、2%、6%、4%。
三是老年人的现实养老“刚需”。老年人群体的经济、文化、身体、兴趣、爱好、消费观念、家庭情况等个体差异很大,养老需要也各有所侧重,失能特护、精神慰藉、权益保护成为老年人现实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首先是失能专护。失能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或健康状况恶化、或意外造成身体损伤,吃饭、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能力缺失,不仅需要专人陪护,甚至需要借助专业仪器及医务治疗,繁琐的生活照护需求仅靠家庭很难完成,迫切需要满足社会支持的需求。诸如,进入高年龄期、高发病期的老年人走不动、看不见、听不到、说不清的越来越多,他们的主要需求是高龄期服务和失能期护理,因丧失或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个人生活起居十分困难,希望上门提供标准化高、专业性强的照护服务需求占有重要的比例。其次是精神慰藉。当今社会转型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冲击,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心理上的种种变化;特别是活动半径小、人际交往少的独居、空巢老年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往往精神空虚、生活无味而出现心理失衡、心情焦虑等不良思想情绪,使得他们常常为各种生理、心理疾病所累,从而步入“生理脆弱期”和“心理敏感期”,更希望感情上的帮助、更渴望心灵上的满足。再次是权益维护。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所需求的法律服务与日俱增。诸如,对房屋出租、消费者权益保护、准备遗嘱、财产纠纷等各种困惑问题,老年人迫切需要正确使用法律武器,让自己的正当权利得到最好的尊重和保护。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如何有效对接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三大类型、9个方面的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