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快提高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水平有哪些建议
从目前社区管理服务状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主要表现在社区功能定位尚不明确。目前社区不仅要履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劳动就业、文化体育、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区教育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临时性的统计、调查、检查、考核等任务,造成社区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疲于应付,而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能够很好的体现。一是硬性指派任务多。政府部门把社区当作基层行政单位,经常向社区安排布置工作,把本应自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使原本已十分繁重的社区工作又增加了很多负担,社区实际成了职能部门不可缺少的“腿”和“脚”。二是各类台账资料多。目前各职能部门工作管理较细,基本上都有一个台账,社区现有的民政、计生、劳动就业、党建、居民医保、养老保险等本职工作均建立台账,但对于其他临时由政府职能单位下派的工作也要建立临时台账、档案、月报表、季报表等,社区难以应付。三是会议考核多。各职能部门都在讲工作“进社区”,从而导致社区成了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上面有什么精神,都要通知社区开会,使他们陷入了文山会海中,此外,各部门的检查考核活动也使社区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应付于视察、座谈、考核、活动等。 另外,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和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只有办公地点,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居民娱乐活动场所,居民群众意见较大;社区运转经费有待提高,由于承担较多政府职能单位下派的临时工作,下派工作单位又不拨付工作经费,各类办公经费和活动费用开支给社区本就紧缺的资金造成负担,但受资金限制,影响了社区工作和各类活动的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形式单一,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文艺等方面的服务很欠缺,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共驻共建意识不强,社区居民和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淡薄,并不积极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不能自觉地融入到社区共建之中;社区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社区干部要承担党建、综治、计生、低保、养老、医疗、纠纷调解、劳动保障、文化宣传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加之社区内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和学生党员的逐年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社区干部力量严重不足。
B.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都有哪些
在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与社村通智慧居家养老系统相结合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以云架构的模式支撑开展智慧养老服务,采取全天候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 真正做到“让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
C. 养老院的服务项目都有哪些
从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功能来看,除属于卫生部门主管的老年护理医院(也称老年护理院)与民政部门主管的老年公寓在收养的老人需照料程度上有明显差别外,一般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均未进行功能定位,其收养的老人从基本生活能自理的一直到长期卧床不起、甚至需要"临终关怀"的。这些养老机构只是在机构内部按收养老人需照料程度的不同,分成专门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等几类,实行分部或分区管理,尚无专门收养需专门护理和一级护理的养老机构。
如体检、娱乐、康复训练、读寿星大学、参与寿星农庄的种养殖、送饭、洗衣服、搞卫生、组织各种文娱活动等等。但是不是每个养老院都一样的。
详情可以参考咨询:http://www.7yly.com/
D.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对象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就是居民把,生活F务因为牵扯的东西比较多 还是要慎重选择的。现在W落越来越发达,业务也是满地开花,还是用微信城市F务吧,至少是大众都知道的能接受的,就没遇到想用却没有的功能,连旅游投诉里面都可以
E. 如何有效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老人的服务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护理。社区保健医生或护士提供的专业或辅助专业人员的护理照料。他们负责分配监督用药、换衣、康复理疗、提供个人卫生服务。在有些社区,家务和保健服务结合在一起。服务人员可以一身兼两职。
2.送饭上门。送饭上门使得很多需要养老机构照料的老人能够选择生活在家里,实现“居家养老”。特别对于那些白天上班无法照顾老人中餐的家庭来说,提供一顿午餐给住在家里的老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定期探望。志愿者、居委会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定期探望“空巢家庭”的老人。与老人一起可以做老人们喜欢或需要的事情,对于没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的老人,探望者对老人就显得更加重要。定期探望这一服务项目将会大大丰富老人们晚年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感到社会的关怀,感到晚年生活的意义,有益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4.电话服务。很多独居的老人害怕自己在家摔伤了无人知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每天确定的时间打电话给独居在家的老人,确认老人安然无恙,从而帮助减轻老人们的焦虑和及时发现问题。如果老人打算外出,可事先通过电话确认服务的志愿者。电话确认服务可以监督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连续的与老人的接触,使老人们感到有人在关心他们。
5.“生活在线”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开设几种应急响应呼叫系统,老人可以通过报警和响应系统寻求帮助。“生活在线”服务的定购者可以在手腕上或脖子上戴一个“钮扣”,这个钮扣就是一个报警器,当按下钮扣,“生活在线”中心就会自动接收电话,工作人员就会打电话给老人的监护人,到老人家里去处理。监护人发现情况异常的,可打电话给社区服务中心寻求进一步帮助。
6.交通陪伴。有条件的社区可以为老人提供接送到家门口的交通服务。老人们可以选择小轿车、小客车、大客车等车型。这种服务也叫拨电话搭车。老人们一般提前24小时打电话给社区调度办公室,并且告知用车的时间和地点。司机把老人从家里接出来送去上医院、上银行、上商店等。有的社区还可以提供陪老人外出服务,以保证老人的安全。
7.老年食堂。社区为老年人开设老年食堂,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饭菜,老年食堂应该设在社区的中心地带,为老人提供一顿午餐。除了营养餐以外,包括消费导向、健康和营养信息咨询、艺术和手工等。老年食堂不仅能满足老人营养的需要,也为老人提供了聚会、交流、交朋友的场所。对老年人来说,有时,聚会比饭菜本身更重要,老人们在这里庆祝自己的生日,度过假期,甚至找到伴侣,举行婚礼。8.法律服务。老年人所需求的房屋出租、消费者权益保护、准备遗嘱、财产纠纷等法律服务与日俱增。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接触过法律。他们有的觉得打官司太累,而且律师费用太贵,有的害怕同律师打交道,有的对自己的法律权利没有意识。社区服务中心为老人开展法律服务,通过老年中心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为老人困惑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为低收入的老人进行义务法律帮助。9.再就业服务。老年人才交流中心开设专门帮助那些希望再就业的老人寻求职业或工作介绍的服务项目,这些工作可以是全日制和半日制的。发挥那些有特长、身体健康、愿意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老人的作用。
10.日托服务。如果有的老人不能在家独立居住,但又不愿意去养老院,可到日托中心享受日间照料服务。日托中心可以满足比如老人的社交、心理和康复服务、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各种需要。老人每天可以坐班车或由子女送到中心来,由中心提供对老人白天的生活照料和服务,晚上回家。
11.咨询服务。老人生活中往往需要通过咨询服务来解决老人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个人和家庭矛盾、退休、生活安排、购物消费指导等各种问题,通过社区咨询服务,使老人的个人权益得到最好的尊重和保护,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老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通常由法律服务中心来提供。
12.医疗服务。社区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护理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哪些服务?都包括那几方面?
答: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按照职能要求,可提供以下的服务:
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2.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3.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4.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5.提供急救服务。
6.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7.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8.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9.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10.提供康复服务。
11.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2.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13.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14.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15.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16.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17.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F. 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哪好处
依托金中 养老 建立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节约费用,由于住在自己家中,对比在医院或者专业的养老社区,节省了房租,只需付所需服务的费用。
2、从医院返回家中的病人可以通过居家养老中的医务服务可以节省了高额的住院费用;
3、在家进行生活的老人节省了可以通过居家养老中的家政服务等节省住在专业养老社区的费用。
G. 社区养老康复中心最近很火,是做什么的
是民政部门与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课题,据说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都有加入。最近社区养老康复中心拓展很快,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了,主要还是应对我国目前养老难题做出的解决方案。家里有老人的可以瞧瞧,去过的都说不错。
H. 社区便民服务如何更好地开展,有哪些举措
社区便民服务站,是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的窗口,服务的好坏、办事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居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攀枝花市东区长寿路街道健康路社区便民服务站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了“四个结合”活动,为社区便民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增添新举措,并建章立制。
一是开展“每日必读”活动与提高服务素质相结合。便民服务站以创建学习型服务站为基础,开展了符合服务站实际的每日必读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政策法规、有生活常识、有修身养性、有健康保健、有时事政治、有百姓关心等题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要求、提出的新问题,通过学习让大家能更好的用所学的知识为居民服务。
二是开展“服务明星”评选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新时期发展有新要求,社区换届选举以后,服务站工作人员有所增加,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而为居民服务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无论工作怎样繁杂,但是服务质量和要求不能疏忽,服务站结合党员示范岗的要求,在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了服务明星评选活动。通过群众随机测评、工作人员互评、领导点评三种方式,评选产生本周服务明星,亮身份、摆理由,让大家看得到,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居民群众办事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活动开展以来,便民服务站没有接到一起居民投诉事件。
三是开展“延时工作制”与居民错时办事相结合。社区服务站面对的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攀钢职工家属,有些居民需要倒班,要到服务站办事还需要请假,针对这种情况,社区提出了延时工作制,方便居民办事。白天上班时间不变,下午延长到七点半下班,周六上午照常上班。延时工作为居民错时办事提供了方便条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区服务站还提供电话预约,为行动不变、残疾等原因不能到社区办事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新措施,目的就是让群众方便,让群众满意。
四是设立大厅值班长与服务引导相结合。在开展便民为民服务工作中,方便群众办事是一项基本要求,来服务站办事的老年人居多,自身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大家,在大厅设立了值班长,与每周服务明星相结合,由每周的服务明星担任值班长。值班长要协调好本周大厅各项工作,还要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做好引导解释工作,做到“来人有迎声、询问有答声、办事有回声”和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的“三声、三清”服务。值班长的设立不仅在工作上对大家是个促动,还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通过开展四个结合活动,整个社区便民服务站面貌一新,大家比学习、比奉献、比效率、比技能、比业绩,为民服务态度好、作风好、形象好、素养好,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