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的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登高:
-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固定规定,一般是登高山或登高塔。
- 登高活动不仅锻炼了体魄,还寄托了人们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吃重阳糕: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其制作方法和样式较为随意。
- 九月九日天明时,古人会以片糕搭在儿女头额上,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讲究的重阳糕会做成九层,上面还会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赏菊并饮菊花酒:
- 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因此赏菊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 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插茱萸和簪菊花:
-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 茱萸可以佩带于臂上,或作香袋放在里面佩带,也有插在头上的。
-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还会头戴菊花,这一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开始盛行。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些活动,人们不仅能够陶冶情操、锻炼体魄,还能增进亲情和友情,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