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
1、春节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春节从起源上来看,是由远古时代的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的。
最初的岁首是指“立春”。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的习俗有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 、吃饺子、吃香肠、腊肉和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㈡ 重阳节加菜费记入会计什么科目
过节加菜属于职工福利,在发生时,借记应付职工酬谢-福利
月末,按受益员工对应的部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中(与计提工资类以)
㈢ 重阳节吃什么水果,重阳节吃什么蔬菜,重阳
石榴
重阳复节吃石榴制也正是时候,石榴形状如瘤,皮内有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两种。鲜艳夺目的石榴红如玛瑙、白似水晶,十分惹人喜爱,石榴鲜食味甜微酸,加工制成饮料也清凉可口。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维生素的含量要比苹果高出很多倍。
㈣ 重阳节祭灶,朋友家里放了一个香碗 三个馒头 三盘菜 三盘面 三碗酒 三碗茶 然后说他们自己家人不能
这是祭灶,又不是送什么东西,可能是你八字好,或者是贵人,命硬什么的,
别想多了
㈤ 重阳节的来历
1、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2、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3、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5)重阳节挖菜丝扩展阅读: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一、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二、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
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
三、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
四、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五、七夕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六、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节风俗是吃月饼,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还有赏月。
七、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
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二是插茱萸、三是饮酒赏菊、四是食重阳糕。
㈦ 重阳节吃什么 美味菜谱推荐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的饮食风俗,不仅有茱萸、菊花食品,还有重阳糕等特色菜肴。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四大美食!
1、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现今重阳节售卖的重阳糕,依然会用五彩缤纷的彩纸剪成三角形,用根竹签固定,插在重阳糕上,小巧的模样煞是可爱,也有代替了体型巨大的茱萸的意思。
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阳糕又叫早立糕,蕴含着老人对子女“早点自立”的祝福。
花糕的制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屉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匀至光滑,分成四块,再分别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层豆馅,再铺一层江米面,依次类推连铺三、四层后,在最上面密密实实的码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后撒上京糕丝、青梅果脯等就算制成。无论看着还是吃着都类似于多层的酥皮儿。
有专家指出,重阳糕作为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脂食物,大量空腹食用易造成胃液过多分泌,引起不适。花糕由糯米制成,老年人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胃肠功能不佳者可食经过发酵的重阳糕。为增加甜腻感,一些花糕在制作过程中会掺入猪油以及各色坚果。患有高血脂、冠心病的老人应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以清淡为宜。
某些病人要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花糕。比如,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经过发酵的重阳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阳糕;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一些不加糖的重阳糕等等。
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
2、螃蟹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
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较高,特别是蟹黄中富含维生素A,有益于视力及皮肤健康。
尽管都是螃蟹,但不同的螃蟹却在营养素的含量上有显着的区别。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显示:100克河蟹中含有193.5毫克钠,181毫克钾;100克海蟹中则含有260毫克钠,232毫克钾。100克河蟹中含有胆固醇267毫克,而100克海蟹中则仅含有胆固醇125毫克。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选择食用的螃蟹品种和烹饪方式都应当有所不同。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来说,海蟹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完全可能导致人的钠摄入过量,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此时最好选择河蟹。
如果伴有血脂异常,则最好选择只吃河蟹的蟹肉。在而对于只有血脂异常的人群以及因腹泻、中暑等导致矿物质大量流失的人群则最好选择海蟹,不但能够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而且能够良好补充流失的矿物质。
在烹饪时,河蟹也最好选择蒸食的方式进食,以减少多余油脂的摄入,而海蟹则最好减少食盐的添加,更不要添加味精损伤其原有的鲜味。
吃蟹方法有讲究,如何做到健康吃蟹呢?吃蟹不能没有新鲜姜末和食醋。因为螃蟹气味咸、寒,而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而且生姜和食醋是调味品,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
吃蟹要适量,搭配有讲究。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同时,螃蟹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等。
3、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高濂所着的《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着明确的记载,称菊花酒是十分盛行的“健身饮料”。
这里为您介绍枸杞菊花酒的做法。
取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将上药煮烂,连汁和曲、米如常法酿酒。酒熟压去糟,收贮备用。
4、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着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
中医认为,荞麦性凉,能健胃、消积、止汗。据《本草纲目》记载:甜荞性味甘、平、寒、无毒,苦荞性味苦、平、寒;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
而现代研究证明,荞麦营养丰富,含有19种氨基酸,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互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由于荞麦性凉,故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多吃荞麦。为了弥补这一点,陕北人常用羊肉与荞麦搭配。
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冬季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教你羊肉面的做法。
取羊骨,面粉,鸡蛋,番茄,葱段,姜片,盐,酱油。羊骨头泡在水里,高压锅添水,把羊骨头放进去,加葱段和姜片。冒气后压10分钟;骨头捞出来,汤留着下面条;把骨头上的肉剔一部分下来,切成小块。取两碗面粉,加点盐,再打一个鸡蛋;活面,放在一旁醒十五分钟;用压面机把面团擀成长片;压成宽面。炖骨头的羊汤里加一个西红柿,再加点酱油,面条下到煮开的锅里,搅散煮熟。
㈧ 土家族的吃穿住行
土家族人民,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定居,除个别大山区有单家独户外,一般喜聚一村一寨。最先是同姓同宗为一寨,以姓氏作寨名。后来,有的山寨逐步有了亲友傍亲杂居,就以地名为寨名了。土家人,习惯于一家住一栋房子, 在土司制度时期,一般平民住的是木叉搭架,茅草盖顶的茅棚,“改上归流”后逐步住上了木房子,屋向一般均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不愿坐东西向。房子的规模,一般小康人家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大富人家有“七柱十一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一栋屋一般是三大间 (即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三间的,最多是“七柱十一棋” 的大屋,共有十排九间。一栋四排三间的房屋,中间的一间叫“堂屋”,是作祭租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两间叫“人间”,是住人的,“人间”又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面一小间作伙房,内设三尺见方的火坑一个,周围用三至五寸青石板围着,火坑中间,架一个三脚架,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坑上面一人高处,从楼上吊上一架木炕,是供烘腊肉和炕湿物用的。后面一小间作卧房。父母住左边“人间”,儿媳住右边“人间”。若有两兄弟,分了家,兄长住左边人间,小弟住右边人间, 父母住堂屋神龛后面的“抱兜房”。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楼下住人,楼上分板楼、条楼两种。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是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桶子的;在伙房上面是条楼,用木条(土家叫筋条)或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是专放包谷球及其他需要炕干的各种粮食的。在正屋的两头,习惯地一头转个“马屁股”,一头按个偏屋。在“马屁股”间打灶,安碾、磨、兼作食堂(一般吃饭在伙房);在偏屋里设猪、牛栏和厕所。较富裕的人家,还在正屋前面左右两边厢房或吊脚木楼、楼下作猪栏、厕所。楼上作姑娘楼,是闺女们织土被面、绣花、绩麻、做鞋等活动的地方。厢房也分上下两层,下层作粮仓和安 织绣西兰卡普 磨;上屋作书房,客房。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土墙作围墙,房屋前面是晒坪,晒坪外面靠南的一边接围墙。房屋周围爱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材。 上述住房一般是生活较好的小康之家。贫苦人家,还是“改土归流”前那种木叉作架,野竹编墙、茅草盖顶的茅棚屋。“千根柱头落地,风扫地,月点灯”就是形容这种茅屋的。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贵州一带苗族现今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据说此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是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㈨ 中国具有特色特色小吃,传统菜品等饮食习惯。还有比如说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全国各地有名小吃的名字(一)荣获第一届“中华名小吃”的品种19种(1997年12月于杭州认定)1、西安同盛祥饭庄(2种)牛羊肉泡馍、羊肉饼2、西安老孙家饭庄(3种)牛羊肉泡馍、粉蒸羊肉、白云章酸汤水饺3、西安解放路饺子馆(1种)饺子系列4、西安德发长酒店(1种)饺子系列5、西安五一饭店(3种)腊汁肉夹馍、泡泡油糕、油酥饼6、西安饭庄(5种)火晶柿子饼、金线油塔、枣肉沫糊、泡泡油糕、千层油酥饼7、西安春发生饭店(1种)葫芦头泡馍8、西安曲江春酒家(1种)锅贴9、大荔县饮食服务公司(1种)同州水盆羊肉10、西安小六汤包店(1种)小六灌汤包(二)荣获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的品种60种(2000年9月于银川认定)1、西安贾三清真灌汤包子店(1种)贾三清真灌汤包子2、西安樊记腊汁肉店(1种)樊记腊汁肉夹馍3、户县饭店(6种)户县摆汤面、大肉辣子疙瘩、盘丝酥水晶萝卜饼、户县米面凉皮、煎堆(麻团)4、西安德发长酒店(2种)芝麻薯果、红萝卜饼5、西安铁头凉皮店(1种)铁头凉皮6、陕西捷尔泰有限公司(3种)捷尔泰凉皮、捷尔泰腊汁肉夹馍、捷尔泰灌汤包7、西安坊上人饭庄(4种)牛羊肉泡馍、水盆羊肉、烩羊杂、蜂蜜凉粽子8、榆林高师傅羊杂碎店(1种)高师傅羊杂碎9、宝鸡向阳餐饮有限公司(1种)西府扯面10、西安交通大学饮食中心(2种)金忠大包、金忠麻团11、西安小寨饭店安德坊清真食府(6种)安德坊牛羊肉泡馍、安德坊牛羊肉烩菜、牛肉酥饼、五仁萝卜饼、美味酸菜盒、腊牛肉12、西安饭庄(4种)大肉锅贴、手工臊子面、萝卜糯米饼、豆面糊糊13、西安聚丰园饭店(2种)鸡丝大馅馄饨、鸡蛋饼14、西安老孙家饭庄(2种)芝麻烧饼、清真白云大包15、西安五一饭店(4种)五一大包、五一灌汤蒸饺、韭黄肉丝春卷、小碗粉蒸肉16、西安香悦楼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种)香悦楼饺子17、耀县金城宾馆(2种)耀州蘑菇窝窝面、泡椒锅盔18、榆林塞上饭庄(2种)马蹄酥、炸豆奶19、榆林榆馨砂锅扁食店(1种)榆馨牌砂锅羊肉扁食20、西安春发生饭店(2种)辣子蒜羊血、粉汤羊血21、西安同盛祥饭庄(2种)酸辣面、水煎包子22、汉中水晶抄手店(1种)水晶抄手23、西安屈崔氏餐饮有限公司(1种)屈崔氏药膳罐罐鸡24、西安清真凯丽思有限公司(1种)凯丽思黄桂柿子饼25、西安解放路饺子馆(1种)小笼荷叶卤面26、西安王恒腊汁肉夹馍店(1种)王恒腊汁肉夹馍(三)荣获第三届“中华名小吃”的品种23种(2003年12月于汕头认定)1、西安小元餐饮有限公司(2种)小元灌汤包、小元地软素包2、西安眼镜山野人家(2种)眼镜山野摆汤面、眼镜山野面3、西安秦盛腊汁肉店(1种)秦盛腊汁肉夹馍、4、陕西三原老黄家(3种)疙瘩面、泡泡油糕、千层油饼5、西安又一家岐味村餐馆(3种)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岐山油酥锅盔6、西安乾州食府(4种)乾州浇汤面、乾州豆腐脑、乾州锅盔醤辣子、乾州馇酥7、陕西老乾州商务有限公司(4种)老乾州浇汤挂面、老乾州蒸碗豆腐脑老乾州五香锅盔醤辣子、老乾州杏仁豆面糊8、西安烤鸭店(2种)鸭肉饼、鸭肉大包
㈩ 重阳节我为父母做了一道菜400字作文
我的拿手菜有一天早晨,妈妈与我约定,晚上由我为爸妈做一道菜,我随口就答应了。
放学后,我做完家庭作业,看到菜篮里盛放着一些嫩嫩的小青椒,估计足有一盘,于是就决定做一道炒青椒。所干就干,我剪去不能食用的部分,洗好青椒就准备下厨了。打开煤气,点上火,往锅内倒入油,等油烧热冒烟了,将小青椒倒入锅中,锅内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我握着炒铲上下翻动着,小青椒在锅内油光闪亮的。不一会儿,再加入适量的食盐、料酒和番茄酱等,用炒铲继续上下翻动几下,然后加入适量的味精搅拌,一盘香喷喷的炒青椒就可以出锅了。随后,我用筷子夹了一小块尝了尝,感到味道真不错,心里沾沾自喜。正在这时,妈妈下班回家了,闻到香味,跨门就问:“飞飞,你炒的是什么菜呀,好香啊?”我神秘地上前拦住妈妈,要她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先尝尝。妈妈依照我的“吩咐”,我夹了一块热气腾腾的小青椒放入她的嘴里,然后叫她睁开眼睛。妈妈一边细嚼品尝,一边追问着:“味道真好!这到底是什么菜呀?”我拉着妈妈的手走进厨房,指着盘子,说:“这是一道家常菜——炒青椒。”没等我说完,妈妈就翘着大拇指啧啧称赞道:“这道菜色香味俱全,炒得真不错,好吃!好吃!你被评为家中的高级厨师。”我高兴得蹦着跳着,大声叫道:“哦,我会做炒青椒啦,还被评为家中的高级厨师呢!”
从那以后,我经常为爸妈做炒青椒吃,他们都喜欢吃。渐渐地,这道菜就成了我的拿手菜了,心想:“等有机会,我要把这道菜做给老师和同学们吃,让大家品尝品尝我的手艺,味道确实很好,不信,下次让我露一手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