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敬父母就是为了分遗产

孝敬父母就是为了分遗产

发布时间:2023-08-21 03:20:43

1. 儿子女儿都孝顺,老人去世前却偏心分财产,你怎么看

老赵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俩儿子卡两头。当初生完大儿子之后,老赵一直还想再要个儿子,谁知连生了俩全是女儿。下定决心再生一个,终于得偿所愿。

靠着和爱人微薄的工资,养活四个孩子很吃紧,尤其是有了老小之后。那个时候,老赵和爱人的父母都在农村,后来把俩女儿送回了老家,让两家父母轮流帮着带,直到快上学的年龄才接了回来。所以,女儿们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特别亲。

俩女儿没上过幼儿园,从小在农村长大,知识没学什么,农活倒是连玩带干做了不少。所以刚开始入学的时候,跟其他孩子差距很明显,考试总考不好。在老赵看来,这都是女儿学习不努力造成的。

这种心理,造成儿子和女儿在家里地位的明显差异。儿子考不好,是因为马虎、不小心;女儿考不好,是因为不努力、脑子笨。

长时间以来一直如此。

老赵在家里又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小的时候不懂事,一看到父亲发火,只知道害怕。加上女儿们从小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少,渐渐的,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特别大的压力:俩女儿一直在家里战战兢兢,生怕犯点什么错误,挨到家长一顿教训。

老赵的这种态度,让儿子和女儿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本来一家六口挤在一套不大的房子里,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暗地里却分成两派:俩女儿关系特别好,俩儿子却经常在旁边看笑话。

所以,家产分配是过程、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这一点,希望老年人一定要认识清楚,不要以为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家产一分就完事了。

2. 子女给父母的钱能作为遗产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1,如果是一般赠与,则属于遗产
理由:根据民法,一是赠与条款,除附条件赠与回外,大多数赠与后,财产所有权发答生转移,财产从子女所有变成父母所有,父母去世后当然属于遗产;二是继承法,继承法明确规定了逝者遗产的范围
2,如果是附条件赠与,则关键要看所附条件
附条件赠与是民法里赠与的特殊形式,赠与双方可以通过附条件的方式实现赠与
如果子女在赠与父母财物时,附带条件是所有权仍属于子女,但父母健在时有权使用,或父母去世后未使用的财物应归还赠与的子女的,则父母去世后,这笔财物不能认定为遗产
但是要注意,这里必须要以书面的协议确定权利,否则一般认为是一般赠与
3,子女给父母的赡养费等法定义务,属于父母财产,不得附条件,父母去世后,依据民法所有权和继承法规定,属于遗产

3. 父母去世,没有立遗嘱,有的子女不孝顺,遗产怎么分配

孝不孝顺没有具体标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一个子女的法定继承权。财产分配所有继承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了就走法律程序。

4. 孝敬父母是个人义务,还是情分

既是情分,也是责任,父
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他
们现在老了,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做儿女的孝敬
父母是一份义务,是义不
容辞的责任。

5. 对父母多尽孝心是否可以多分遗产

尊老敬老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法律鼓励每一位公民对老人多关心照顾,多尽一份孝心,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对于没有孝心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法律咨询:黄大爷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三都在外地工作,多年来黄大爷和老二在一起生活,当然,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会按时给老人寄回生活费用,但是,照顾黄大爷生活起居的担子还是落在老二的身上。最近黄大爷去世了,在分割遗产时,老二提出自己对老人在生活上照顾较多,多尽了孝心,应当多分遗产,而老大、老三却不同意,认为黄大爷的生活费是三个人平均分担的,遗产也应当平均分割。请问,老二多对老人尽了孝心,可以多分割遗产吗? 律师解答: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条指出:“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所以,尊老敬老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法律鼓励每一位公民对老人多关心照顾,多尽一份孝心,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对于没有孝心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从案例可知,多年来黄大爷一直随同二儿子一起生活,由二儿子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所以,尽管黄大爷的生活费用是由三个子女平均分担的,但根据以上法规定,老二在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中多尽了孝心,在分配遗产时,应予多分。 相关法律法规推荐阅读: 《继承法》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继承法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老年人立遗嘱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立遗嘱? 自主遗嘱书写范本 父亲去世,母亲能主张房产由谁继承吗

6. 老人去世后,留下的现金应该是儿子独得还是子女平分

老人去世后,留下的现钱首先看老人死前是尽了赡养义务?谁在孝敬父母,谁就应当获得老年人留下的现钱。假如老年人健在时,是好几个儿女相互扶持,则应当由陪护老人的孩子们平分。自然,老年人另有遗书的应当依照遗书分派。依照在我国《民法典》的要求,男女都有遗产继承,应当均分。但实际实行情况下,应当视实际情况来定:并没有尽赡养义务的能够不区分,平常对老年人照料多的是能够分多。

为了能老人们在生时的开心,身心健康和开心,按儿女们对长辈的孝顺,和抚养投入的好孬而定。哪一个孝敬父母好一点,赡养父母投入要多一些,哪一个就该在老人家的财产中获得多一点。仅有那样,老人们在晚年时期才无拘无束,高高兴兴的安享晚年。儿女们也可以里解,谁投入的多,谁就获得的多。这样就反映出,公平合理,恰如其分。

7. 儿子儿媳共同孝敬父母,财产如何分

媳妇赡养公婆能分到公婆的遗产吗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继承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在配偶死亡的情况下,儿媳对家公家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在配偶死亡的情况下,儿媳对家公家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8. 谁照顾老人谁就能继承遗产吗

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具有赡养能力的人不承担赡养责任的,继承遗产时一般是不分或者少分的,所以谁赡养谁继承遗产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照顾老人是可以多分遗产的。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主要是指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
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而言,他们对继承人所尽的扶养义务要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要多一些,所以,法律规定也可以多分遗产。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9. 妹妹不赡养父母却想分遗产怎么办

在这件事情是妹妹做得不对,父母的遗产分给自己的儿女是正常的,但是因为妹妹根本都不赡养自己的父母,想分遗产在法律上以及在道德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

赡养义务,本质是对父母对未成年的自己所进行的抚养的一种回馈。子女在幼时享受了父母的照料疼爱保护,得以顺利长大成人,因此在父母老去、需要照顾的时候,要进行财物、感情等各方面的照顾。儿媳也好孙媳也罢,并没有被公婆、祖公婆抚养,自然在法律上没有此义务。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强制义务。人应该赡养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

所以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可以对妹妹提起诉讼,因为我要相信法网之外,不外乎人情。既然多付出了就一定可以得到高回报。

阅读全文

与孝敬父母就是为了分遗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职工养老保险交社区医疗保险可以吗 浏览:836
重阳节班会ppt课件免费下载 浏览:115
退休教师为何没有效能工资 浏览:961
羊尖敬老院有多少老人 浏览:296
圣光养老院 浏览:724
农村老年人怎么过好城市生活 浏览:399
父母暖房儿子送什么礼 浏览:129
什么叫老人斑百度 浏览:242
60岁属啥的 浏览:933
多久抽一次血体检 浏览:575
父母怎么去劝说手机成瘾的孩子 浏览:72
发现父母心眼坏了怎么办 浏览:423
巴马县为什么能长寿 浏览:197
湖北军区老年大学 浏览:981
坪上长寿村的井长什么一 浏览:760
安陆照顾老人一个月多少钱 浏览:237
50岁的妇女牙齿突然碎了 浏览:674
老年人得了小儿麻痹怎么治疗 浏览:552
社区老年大学的日常管理 浏览:257
老年人嘴里含吐沫玩怎么回事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