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儿子不孝顺父母怎么办
近年来,赡养老人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国家出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因养老和赡养等问题引起的悲情事件还时有发生。那子女不赡养父母该怎么办呢?下面跟随法易网一起了解。
一、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该怎么做?
1.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于子女不赡养问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社区协助监督。
2.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儿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
二、我国法律对子女赡养老人义务规定
1.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2.晚辈对长辈有赡养义务
《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需要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3.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
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三、拒不赡养老人或构成遗弃罪
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包括: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
四、关于老人养老的其他问题
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有赡养义务吗?
《婚姻法》为父母子女间规定了互相扶养的对等的权利义务,但这并不是说这两个权利是必须“等价交换”的,子女不能将父母是否对其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作为自己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前提。因此,子女对老年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得以此为由而解除。
2.没有经济收入的已嫁女儿,能免除赡养义务吗?
出嫁女儿本人没有收入的,不能作为拒绝履行赡养老年父母义务的理由。因为她们从事的家务劳动与丈夫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具有同等价值,其丈夫劳动所得的收入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可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支付赡养费。
3.父母再婚子女能不能解除赡养义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
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而终止。由此可见,父母的被赡养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论父母是否再婚,子女的赡养义务都是始终存在的,子女不能以父母再婚为理由,不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Ⅱ 对于不孝子女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保护意识很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挫折或打击。
Ⅲ 孩子不孝顺,应该怎么办呀
对待对你不孝顺的儿子,你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教肓引导的哦,比如,你得给你儿子做个表率,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用其他事例来教肓他,孝顺父母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必要的时候也可让他知道父母的重要性,他应该孝顺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不孝顺跟父母有直接关系,说明父母没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好孩子,俗话说得好子不孝父之过,这个时候父母要努力做好孝敬,孝敬自己的父母,自习的长辈。给孩子做好榜样。
Ⅳ 遇到不懂孝顺父母的孩子,家长是否要适时的放手
父母养育孩子虽不要求孩子有多么的出息但一定要懂得理解感恩父母,毕竟父母把孩子养大花了不少的精力,如果养大的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要不停地指责他人的话,那么孩子从小的教育很失败了,不懂感恩的孩子长大了也难有所作为。
不能吃苦,只会坐享其成。有的孩子只喜欢从爸爸妈妈那里索取,不知道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一些东西,到长大了以后也是一样的不喜欢劳动,导致家长以后年老了还需要出来工作养成年的孩子。这对家长来说还不如不养孩子。
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其实与家长是息息相关的,家长不懂得感恩、过度溺爱孩子都会让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只有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学会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不才能够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Ⅳ 孩子长大了不孝顺怎么办
养不教父之过,言传身教,摆明利害关系
父母有没有想过儿子为什么不孝顺?是因为他本性如此,还是因为你曾经的溺爱,亦或者你对自己的父母亦是如此。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意义重大,不应该是空话,如果父母从小让孩子看到你们孝敬老人,相信孩子长大后也不至于不孝。
父母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推心置腹的对儿子说:“你们现在这样,你们的孩子是看得到的,等你们老了,也会像我一样!”父母如此将心比心的去和儿子说,有良知的人都会触动,会去考量这个问题。而作为父母一定不要骂骂咧咧,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做到足够的尊重。假如这样还不能让儿子转变的话,那么就要找到突破口,就是你们儿媳和亲戚。找到儿媳做一下思想工作,不管结果如何,总要去试一试,假如可以统一思想,认为需要为自己的子女“以身作则”,那么事情也就有了转机。
二、提出调解申请,寻求帮助,维护合法权益
如果第一条措施都不能让儿子转变,那么你们唯有寻求帮助进行维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地去尝试)。比较折中的办法就是去直接找社区人员,详实地反映情况,一定不要刻意夸大,有一说一。社区人员会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找到你儿子一家,三方进行探讨养老问题。在调节地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要情绪激动,试图打断儿子和社区人员地讲话,尽量做到沉默。假如社区或者村委会调解无效,那么你们只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过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考量接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你们以后的养老是否稳定。
三、把控养老钱财,自力更生,做到自主养老
无论子女孝顺与否,父母都需要去把控自己的养老金钱,这是你未来的养老基础。在自己没有足够富余的养老金时,一定不要舍本逐末的去给儿女金钱的供给。子女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你能够自主养老就是对于他们最大的支持。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们摆脱依赖儿子供养的现状。事实上,没有真正的“养儿防老”,能够给自己一个祥和晚年的人,只有你自己
Ⅵ 儿子对父母不孝顺怎么办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首先,《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3、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查明情况后,要强制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4、其次,对于虐待遗弃父母的子女,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指子女对父母经常以打骂、冻饿、限制自由、污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遗弃父母,指子女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虐待父母,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260条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按照《刑法》第261条的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一,随意顶撞父母,不尊重父母
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更加宠爱,甚至是溺爱。爷爷奶奶也对他们百依百顺,使得他们恃宠而骄。随意耍小脾气,耍性子。但凡有一点没有满足他们的心意,有一点没有顺他们的心,他们就开始对父母又吵又闹。完全不听从父母的,父母说东,他偏要说西。甚至对父母进行语言攻击不尊重父母。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就需要反思一下是否真的自己哪里做的不对的地方。如果真的是小孩闹情绪,父母就应该耐心的,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进行交谈,并且要慢慢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摆正心态。
第二,只会索取,不懂得感恩
在生活中,总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吃完饭把碗一推就去看电视,玩电脑或者玩去了,留下父母忙碌的身影。父母下班回家,小孩还是坐在电脑前自顾自的玩着电脑,完全不理会父母。孩子生病,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不管不顾……习惯了接受家人给予的关怀和爱护,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孝顺家长。
作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爱护身边的人。首先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有的时候需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其次不能有求必应,甚至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所想要的东西来的太容易。第三,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自己工作的艰辛,生活来之不易。第四,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给孩子一个"回报"的空间。
Ⅶ 为什么有的父母更容易弃养孩子
因为某女明星想要打掉和弃养代孕的孩子,引发了网友们强烈的愤怒和谴责。舆论基本上一边倒的讨伐和攻击某女明星的行为,甚至不少网友恨不得将她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我们的愤怒当然会有很多高尚的理由,但是归根结底无外乎八个字: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愤怒的网友大多可能被激发了个人被随意抛弃的恐惧和无助。(就像另一部分网友更能理解郑爽打胎的愿望一样,只不过那部分网友感同身受了一个女人在面临婚姻失败处理和前夫孩子的时候那种纠结和愤怒)。
既然被抛弃是如此的容易让我们感到不安,我们就一起看看,从心理学的角度,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做出遗弃的行为。
我们就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获得和失去一般过程来进行讨论。一般而言,父母能够发展出对孩子的爱和责任,动力有三。
其一,爱可能来自于投入与付出。 社会 心理学家很早就在人类的人际行为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特征。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付出的越多,就会对于被付出的对象具有更深的感情。
社会 心理学中的“投入回报理论”认为,我们在关系中的投入越多,成本越高,那么我们被套牢的几率越大,就更加不希望这段关系解体。
这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比如通常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要比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更深一些。而且家庭中那个从小就被要求帮父母干活儿的孩子,比那些受宠爱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对父母更加的孝顺。
即使在学校教育中,那些对老师念念不忘的学生,也不是当初在学校成绩最优秀倍受老师宠爱的学生,而是被老师严格要求,甚至“折磨”过的学生。
而这个世界上,对另外一个对象投入最多的就是父母亲了。从十月怀胎、牙牙学语,然后到读书识字,长大成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所以如果把孩子看做一个投资,那么最不希望投资失败的就是父母了。
在这个过程里,通常又以母亲的投入程度更高。所以,父亲和母亲相比,父亲遗弃子女的几率要比母亲更高一些。
这也告诉妈妈们,如果想让孩子的父亲也爱孩子,就要邀请父亲更多的参与照顾和养育,也告诉父母们,如果你希望孩子和你感情好,就不能单纯的只为孩子付出。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投入越少,付出越少的父母越容易遗弃或者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所以,那些不参与孩子养育的父亲,孩子被爷爷奶奶代养的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更淡薄,也更容易放弃孩子。
这可能也是某女星更容易做出弃养决定,而她的前夫相对困难一些的原因。没有十月怀胎、没有日常照顾,爱不会只是因为生命中自己贡献了一个细胞就自发的产生的。
其二、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来自于大脑进化而来的奖赏系统。除了繁衍的本能让人类天生寻求和异性建立关系,生出 健康 的宝宝这种基本动力之外,进化还让我们的大脑发展出了母爱这种心理机制。
母亲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大量的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催产素促发了母性行为和亲 社会 行为。促进个体间的信任和慷慨,能缓解压力,降低焦虑,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促进胃肠道消化与吸收。一方面可以顺利的完成分娩,另一方面让让母亲更容易和婴儿建立起依恋关系。所以和剖腹产的母亲相比,顺产的母亲在和婴儿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会更加的容易(这也能解释郑爽为什么更容易做出打胎和弃养的决定)。而且在哺乳的时候,婴儿吮吸母乳,也会让母亲的大脑释放泌乳素,泌乳素的分泌会让母亲的大脑产生欣快感,而这种欣快感对母亲的奖励,也会让母亲对婴儿产生更多的积极的感受。
母亲和婴儿的互动借由大脑的这个奖赏系统,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循环。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更加的敏感,会有更多的温柔和关注朝向孩子,而孩子积极的反馈,吮吸母乳的行为,对母亲的依赖都进一步加强了母亲对婴儿的回应。逐渐让母亲对婴儿产生强烈的爱意。
父亲的大脑也会产生类似的表现,只是相对应的要弱一些。
有研究显示,那些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分泌量低的母亲,更难以和婴儿建立起依恋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常常更加恶劣。
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分泌,在分娩的时候达到高峰。但是不仅仅是分娩,母亲被触摸,拥抱,性行为、积极的支持和哺乳行为都会让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增加。
这个研究的价值在于,如果我们在父母喂养婴儿的时候想办法增加这两种激素分泌的频率,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尤其是母亲和子女之间就更容易建立其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能够更好的感受到爱和关注。
而悲伤之处在于,可能有些人天生的基因特点,让他们大脑的神经系统对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包括同类激素的接收不够敏感,这些人有更大的可能做出抛弃甚至杀害婴儿的行为,其实这些人也常常难以拥有幸福的婚姻。
其三才是文化和道德。文化和道德从更积极主动的角度在促发父母对子女的爱和责任。
我们的文化不断的为我们营造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之类的生活氛围。让我们感觉到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爱自己的孩子,
而道德感的形成,会让年轻的父母们在养育子女的时候,更愿意充满责任感的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符合 社会 主流价值观的样子。
相应的受主流文化影响少,道德感弱的父母遗弃和伤害孩子的几率就高了些。
以上三条其实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很多时候投入、激素的分泌、乃至文化的影响共同构成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丰富多彩的局面。
现代心理学其实也用这个模型来理解成人的爱和依恋,就是我们的婚姻中是否还有爱,和这几个因素也密切相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自己婚姻中的亲密感进行一些有趣的 探索 。
Ⅷ 儿子不孝顺怎么办
儿女不孝,是自己教来育的问题,但等自到老已然如此,再去检讨错误无济于事。所以,接下来怎么活,还要活得好才是重点。
第一,一定把持好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交代给已经不孝顺的子女。我家的这个老太太就是把所有财产最后没有委托给儿子也没有委托给女儿,而是找了她最信任的弟弟和妹妹。
第二,如果有房产,在自己能动的时候可以雇佣保姆来和自己一起住,如果不能动了,卖了房子养老也是可取的。
第三,找一家口碑好的国有养老院。目前国有养老院爆满,报名也要五六年后才有位置,一定提前打算。实在不行,就找私人疗养院。
第四,找三观相同的老人家报团养老。
第五,没钱没产业没朋友,找政府,必要时刻打官司索要养老费。
最后的最后,再多说一嘴,孝是以身作则的事情,如果自己都不孝顺自己的父母,还期望自己儿女孝顺自己,纯是白日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