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的晚上风景

重阳节的晚上风景

发布时间:2020-12-04 15:11:24

A. 描写重阳节的优美散文

重阳节,已由昔日的祈福、祈长寿演变为尊敬老人、善待老人的节日,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最好诠释,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活力,赋予了它新的历史使命。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的完善,人类又返璞归真,重新去追求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社会的迅速老年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亿老人的养老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各种随之而来的矛盾越演起烈,养儿防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人们的观众发生改变。老人跌倒没人敢扶怕讹诈,老人与年青人为了一个座位大打出手等等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信任的缺失,也是缺少相互沟通的缘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好好反思!再反思!!三思而行!!!

我们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尊敬他们,孝敬他们,甘心情愿为他们端茶送饭,问寒问暖,那是因为我们懂得感恩,我们知道没有他们这些绿叶的无私奉献,我们成不了参天大树,但目光短浅的我们就看不到一木难成林呢?一颗树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也成不了森林,成不了风景,成不了气候。 只有千千万万的像自己父母,亲人一样的人的无私奉献才能长成千千万万的参天大树,形成森林,形成风景,形成气候。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老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三人成众,二人成从,一人只能从众。再宠大、强大的家族,在这个大融合的社会里也只是沧海一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市侩,太过敏感,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后果;变得越来越麻木,明哲保身,让金钱权势味了良心。在这个大流通,大融合的环境里,闭关锁国都早就行不通了,我们又岂能祈求“人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呢!当我们帮助别人的父母、老人时,何尝不是在帮助自己的父母、老人。这是爱的交替,情的传递,美的延续,德的传承,这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魂。

B. 今天是重阳节,天气晴朗,晚上,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怎么改

重阳节是九月初九,晚上不可能是满月.
所以应改为:今天重阳节,天气晴朗.晚上,弯弯的月亮高挂在天空.

C. 描写重阳节的风景的语句,不要诗句

岁岁重阳今叉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0

D. 重阳节一般几时登高

按传说是中午瘟神出来害人,上午就得登高。但现在好象没人讲究几时登了。

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也是祭祖的一种活动,是思念家人朋友的意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4)重阳节的晚上风景扩展阅读

重阳登高注意事项

1、提前做好“功课”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无危险的高山去爬玩,并要了解好山上气候特点、登山游玩路线和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最好在爬山前得到可靠当地天气预报)。

2、结伴而行爬山时一定要结伴而行,决不可凭个人意气单独行动,以利消除途中的孤单、乏味感觉,同时使途中有个互相照应,避免意外发生。

3、穿衣适宜爬山以穿轻便、防滑、有弹性的平底旅游鞋为宜,既护足又安全。穿衣要适中,不宜过多,能穿运动衫、运动裤等轻便服装则更好,以免出大汗又利于行走自如。但要注意山里早晚温差大,尤其是遇气候反复时,应及时增减衣服。

4、注意饮食在爬山临行时,应喝些温开水之类的饮料,最好随身携带,口渴时随意饮用,及时补充水分。还可适时吃些梨子、苹果、柿子、香蕉等新鲜水果,以润秋燥。如途中用餐,应选择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食,以提高食欲和消化。

5、适当休息在爬山途中,要量体力行,适时休息(这一点对老年人和体弱者尤其重要),如再能吃点东西增加能量则更好,有助于保持体能,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E. 重阳节登山是重阳节前一晚还是重阳节那晚

重阳节登高是在九月九日当天进行,但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也有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5)重阳节的晚上风景扩展阅读

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传说当时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的晚上风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省公务员养老保险条例 浏览:725
每年体检有多少钱 浏览:893
宁波市赡养老人每个月多少钱 浏览:473
老爸70岁生日买什么送他 浏览:69
2016年6月15日关于养老金的增加 浏览:414
如何写信跟父母说自己借钱了 浏览:565
养老保险剩九年每月补缴多少 浏览:822
都江堰护理养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766
长寿小康厂什么时候建 浏览:175
老人脑出血术后多久恢复正常 浏览:834
泰国和三亚哪个适合养老 浏览:132
70岁指的是 浏览:331
如何让中老年人记住歌词 浏览: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畅 浏览:76
中人退休工资怎样计算的 浏览:747
老年痴呆者攻击行为 浏览:939
82老人肺结核如何治疗 浏览:600
歌曲孝敬农村爹和妈 浏览:134
网上怎么交养老保险保费 浏览: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浏览: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