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放射体检多少岁一下不能检查

放射体检多少岁一下不能检查

发布时间:2022-06-29 15:56:52

A. 体检放射科说我身体有问题是怎么回事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没什么事的,只要不滥用就行了,《为了诊断病情,该做就得做 》
参考资料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光射线之下。

然而,专家指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损伤,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在违规操作,“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而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存在。
【周末报报道】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光射线之下。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月1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座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在x光、ct检查比较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有专家指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损伤,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但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在违规操作,“病人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而鲜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事实上大多数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存在。

医院态度:病人穿防护服还怎么检查?

记者查阅了《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断、治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然而记者在医院遇到的真实情况却是:放射科的医生将患者领至仪器前面,要求患者胸部紧贴仪器站好,然后医生走出房间,关上厚实的防护门,进入被铅玻璃隔开的有安全保障的房间里操作仪器,留下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的患者接受x射线照射。

记者以患者的身份打电话到几家大医院的放射科询问防护措施的事情。一家中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在接到电话后愣了一下,似乎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表示惊讶。之后她劝记者放心:“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照射x光,并没有多大危害,这在医院里是常事。普通的病人来照x光一般都不穿防护衣的。况且现在的仪器比以前先进了,对射线光束的控制很精确,不会照射到非检查部位。只有孕妇才会对其腹部进行遮盖。”而另一家大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则对记者的提问感到可笑,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规定”,认为“照x光必须身体紧贴仪器,如果穿了防护服,还怎么检查?”

国内胸透使用率为发达国家300多倍

记者通过调查证实了医院的违规操作确实普遍存在,看来,大多数人对于x光的危害的确相当漠视。

那么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一座千万人口城市每年有350人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数据,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呢?记者就此专门请教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放射防护科的科长于宁乐医生。

“其实放射学检查致癌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具有随机性效应,不一定摊到谁的头上。”于宁乐向记者解释,“350人致癌这个结果是用人口乘上一定的比率得出的。对于个体而言,因辐射致癌的几率是随机的,可能是0,也可能是100%。但是对于一个群体而言,患病率的增高是可以肯定的。”

普通人最常接触到的辐射源就是x射线检查与ct检查。这种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甚至诱发某些癌细胞。x射线会破坏细胞内部结构,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还有研究表明,x射线会破坏红细胞,可能会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尽管x射线中含有有害辐射,但是作为一种必须的医疗手段,x射线检查在国内依然广泛使用。尤其当患者的表面症状不足以确诊疾病时候,就需要采用x光和ct检查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用x光检查骨折是最常见的,此外它还能观察到肺、肝、肾、脾等内脏异常情况;能发现肋骨、锁骨、胸椎等骨骼肿瘤;还能发现胃溃疡以及肠胃炎引起的黏膜肿胀、肿瘤等。ct检查和x光的原理基本相同。

于宁乐告诉记者,我国以前对于x射线检查是没有限制的,近些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没有被很好地实施。相比之下,国外在这方面要走在中国前面。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都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而我国则高达61.8%!

北京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在披露x光危害时提到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2004年,北京一家医院曾因为向澳大利亚发送未加防护拍得的x光片,受到澳大利亚检疫部门的警告。而一位外籍孩子在国内医院就诊拍x光片检查时,他跳下床拒拍,他认为在他们国家做拍片检查时,都给病人围上铅围裙。中外对受检者保护的观念差距可见一斑。

那么x射线检查的危害具体有多大呢?有专家曾经以最需要用x光检查的骨科手术为例,推算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接受照射的剂量。患者需要接受x射线检查的次数为:诊断时一次(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则要加做一次ct)、手术后检查骨骼复位情况一次(关节复位病人需要在手术中加做一次)、手术后一个月复查一次、术后三个月复查一次。这是基本的检查次数,多则6次,少则4次,以后则按照骨折患者康复情况不同以及片子是否清晰需要重做、上下级医院转诊重做等因素而定,一些病人起码做到10 次以上。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按照六次x射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

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孕妇儿童在辐射高危人群之列

尽管大部分的医院在对普通病人进行x光照射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是对于孕妇,还是有所顾忌的,对其腹部进行遮盖。于医生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变,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还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对以后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

除了孕妇之外,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之一。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将来诱发癌症等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家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严禁从事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

如果说患方只是偶尔接触x射线的话,那么作为医方的放射科医务人员受到辐射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他们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卫生部法监司公共卫生处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曾对国内 15个省市的医院进行监测,记录显示,医疗界人员接受辐射的程度居各行业之首,医学辐射是目前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由于接触射线的时间长、频率高、距离短,他们受辐射的强度比传统核工业的工作人员还要高。

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浑浊继发的白内障;长期低剂量的辐射,发病则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的畸变等。然而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

标准形同虚设 胸透遭到滥用

导致x射线辐射危害比率上升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其实问题并非出在缺少标准!”于宁乐认为,我国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并无什么两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常常形同虚设,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有时体检时,医生为节约时间,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医院可能认为患者是偶尔来做一次x光检测,即使没有防护,危害也不大。但实际上,医务人员并不能因为受检者仅仅是来医院检查一次而忽略对他们的防护。”

“还要严格控制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于宁乐指出,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取决于放射科医师,而是否需要接受放射学检查,则完全由临床医生决定。有些医院的医务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滥用x射线检查,本来病人完全没有必要接受x射线照射的,结果医生为了多收医疗费,无端让病人接受照射。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时刻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着想,能用b超检查的尽量别用x射线检查;非用不可的,也应该选择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的x光片,而避免使用x光透视。

生活中明显滥用x射线检查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年孩子的入学检查、学生升学检查、从业检查、单位体检,没有一项能离开了x光胸透。而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颁布的《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透视方法”。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也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每年的体检。”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胸透”已经成为了体检的“保留节目”,而这种做法在国外早已被摒弃。

“患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合理的医疗照射。”于宁乐担忧,目前患者当中缺乏防护意识的人比比皆是,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当起了自己的医生,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主动为自己选择x射线检查。还有就是患者的家属,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患者,家属不必一起跟去做检查,这样受辐射是完全不必要的。

不过,人们也不必因为担心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ct检查,更不必为此连医院放射科的区域都不敢进。拍胸片时,x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小时,距此两米处则为80微西弗特(1毫西弗特=1000微西弗特)/小时,约为中心点的1/2000,此时的致癌几率约为百万分之一;而在距离中心点6米外的辐射为1.5 微西弗特/小时,约为中心点的五百万分之一,致癌几率更是微乎其微。

B. 小孩子刚五岁,可以做胸透检查吗

在现实生活中,婴儿有时会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情况会让我们的母亲很纠结,就是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会让我们给他们的婴儿拍照等等。一提到拍戏,父母就害怕,觉得拍戏时辐射会影响身体健康,然后选择拒绝。有的家长甚至侮辱医生或者和医生打架,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你就让我拍照伤害他。

最后,虽然辐射听起来很可怕,但是只要辐射剂量小于我们的耐受范围,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也没有那么可怕。如果需要体检,一定要配合医生。如果你应该做检查,你就会做检查,否则会耽误你孩子的病情

C. 半个月内做四次胸透,有多大危害

还是有一定危害的,X射线能够使身体发生病变的

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最新报告,医疗照射已成为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6%是由X射线检查所致。在X射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有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X射线对生物细胞有一定的杀伤破坏作用,所以人体受到X射线照射后,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过量照射后,还会造成组织破坏,影响生理机能,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但适量的照射,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为医务人员做检查时,对X射线透视和摄影所用剂量是很小的,仅限在安全剂量之内。医生如需重复摄影或透视,也会考虑延长检查时间。尤其是偶然作一次胸部透视,作一次胃肠道检查,拍一张骨骼X射线片或作一次血管造影,都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反应。同时,为了加强保护,不论在检查或治疗时,在不必要照射的部位,特别是敏感组织部位,都用铅板或含铅橡皮加以遮盖,并且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所以,医用X射线给人们检查和治疗时,可以不必有什么顾虑。
孕妇如果过多地接受X射线,容易造成胎儿智力低下或小头症,导致出生后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儿童受到照射容易诱发甲状腺疾病,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而成年人过多接受X射线,会造成造血功能的障碍,诱发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由辐射诱发的放射性白内障等一类放射性疾病属于确定性效应,只有射线剂量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而随机性效应则不然,很可能一次照射就会发生疾病,受照剂量越多诱发疾病的几率越大。射线诱发癌症就是一种随机效应。可见不必要的照射会增加辐射诱发癌症的风险。
成年人一年可接受的X射线照射量为5msv,胸透一次的照射量约为2.5msv,而CT每次的照射量约30msv。所以建议一个成年人X射线照射每年最好不要超过一次,17岁以下的青少年常规体检不能照X射线。我国X射线检查卫生防护标准也明确规定,在做X射线诊断时应首选拍片,因为拍片的辐射剂量小于透视。

D. 拍胸片危害

到医院去检查身体时,医生有时会让我们去拍“x光”片。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x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忧:“它会不会损害我的身体健康?”答案是否定的。
“x光”在医学上称为x射线,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对于生物细胞的确有一定的杀伤破坏作用,所以人体受到x射线照射后,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如果长时间过量照射的话,会造成组织破坏、影响生理机能,甚至引起生命危险。但是,在做疾病检查时所用的x射线剂量是很小的,严格限制在安全剂量之内。如果医生需要对病人进行重复透视摄影,也会考虑延长检查间隔时间。正常人偶尔做一次胸透或胃肠道检查,拍一张骨骼x射线片或做一次血管造影,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所以,在医院里照“x光”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E. 日常生活中,哪三类人是不能做CT的

说到去医院体检,无非就是那几样,血检、尿检、B超等,但是最牵动大家内心得还是非CT莫属,大家其实体检都是很抗拒CT,网上也经常流传说,CT检查对人体伤害很大,严重可致癌?这是真的吗?

CT虽然有辐射,每年一次的例行检查的CT是对人体没有害的,但是字平时就医中还是要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

F. 多大的孩子体检能做x光

拍X光片有年龄限制吗?
也有家长想知道,孩子仅仅几个月大,就做了胸片,有影响吗?
孩子拍X片,并没有年龄限制,如果孩子怀疑有肺炎或者有异物吸入,就需要拍胸片,多大年龄可以拍,主要是根据病情的需要。
拍X光片对身体有影响吗?
孩子做一次胸片,接受的辐射对身体有影响吗?有家长说,听说一年做X射线不要超过3次,真的假的?
还有位宝亲说:“上次我家宝宝不配合,第一次照没看清,又照了一次,不知道连续两次会不会影响。”
这一点,有必要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拍一次胸片的射线量最多是0.4mSv,“按照标准,三次或者单次的射线量不超过100mSv都没关系。”
而且,家长担心的,连续拍两次,其实也没关系,放射剂量影响不大,“连续照几百次才可能达到100mSv。”
一般来说,每次照的部位不一样,射线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临床诊断的射线量都是安全范围内的,对于孩子来说,也不用担心这个,很安全,医生会根据需要和临床诊断要求做检查,一般速度很快,射线量也很小。

G. 30岁以下是不是不能做钼靶检查啊

都有辐射。建议你做核磁共振,如果确定是肿瘤再做钼靶检查,如果不是就好办了。小手术一个。

价格和医院和地区关系大,医院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这个没有还价的。

至于副作用都在可承受范围。不做检查的副作用才在不可承受范围

H. 14岁以下幼儿不允许拍x光片,有相关规定吗

2006年3月1日,由卫生部发布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不得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按照医学定义,少年儿童是指14岁以下的孩子。
孩子的骨骼和造血细胞正处于发育和活跃状态,对放射线要比成年人敏感得多。反复照射,可能会引起部分机体细胞受损,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造血功能障碍等。
2.未告知检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取消X射线胸部检查后,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肺结核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呢?体检机构一般准备采取“前移诊断”法:一是详细询问受检孩子的家族病史,如果亲属患有肺结核,孩子也应接受肺部检查;二是密切接触人群是否患有呼吸系统传染病;三是看临床症状,若出现冒汗、发热、咳痰、咳血或体重下降等现象,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或体检机构接受必要的胸部检查。
3.未告知x射线可能造成的损害。即使出于特殊原因,要对孩子进行X射线胸部检查,医生也应该选择对孩子损害比较小的检查方式。比如X光片的射线量只是胸透的1/10左右。如果X光片可以清楚显示结核菌的位置,就要尽量避免胸透。只有在胸部病情比较复杂或模糊,需要全方位的显像判断,才做X射线胸部检查。检查之前,医生应充分告知孩子家长检查可能造成的损害。
4.未告知学生的常规x射线检查对象。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X射线胸部检查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两个升学体检中必须进行,主要是筛查结核病。

最好到儿童医院 专门为小孩拍X光片的 影响程度会大大降低

I.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的法律依据

第一条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健康状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常规医学监督

第四条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后必须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对在甲种和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1次;对在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每2-3年体检1次;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就业前、后体检结果由体检单位详细如实地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

第六条放射工作单位对每位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

第七条就业前、后人员的体检由放射工作单位组织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指定的医疗、卫生防护单位进行。

第三章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

第八条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在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安全地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

第九条 对从事核反应堆(包括各种核动力堆)工作的人员,除一般的健康要 求外,必须具有正常的视觉、听觉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并对穿戴防护用具无过敏现象。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从事放射工作,已参加放射工作者可根据情况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等。

1.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

血红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2.红细胞数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男),红细胞数低于3.5×1012/L或高于5×1012/L(女),高原地区可参照当地正常值范围处理。

3.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低于4.5×109/L或高于10×109/L者,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指六个月,下同)低于4×109/L或高于1.1×1010/L者。

4.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血小板低于110×109/L;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血小板持续低于100×109/L。

5.患有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患、内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肤疾患和严重的晶体混浊或高度近视者。

6.严重神经、精神异常,如癫痫、癔病等。

7.其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卫生部门可根据病情或接触放射性的具体情况(包括放射工作种类,水平等)、本人工作能力、专业技术需要等综合衡量确定。

第四章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管理

第十一条对放射事故的处理和报告,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安部、国家核安全局1986年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指定的医疗、卫生防护单位对放射事故受照人员应迅速进行剂量测定,视受照射的不同剂量及损伤情况,做出医学处理或送上级放射医学单位诊治。

第十三条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临床表现和健康状况应详细记录在本人的健康档案和剂量档案中。

第五章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

第十四条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休假,应根据照射剂量的大小与工龄长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职者,每年由所在单位安排利用休假时间享受2-4周的疗养待遇。

第十六条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休假、住院检查或患病治疗期间照常享受保健津贴,医疗费用分别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或所在单位支付,在生活方面所在单位应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七条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因患病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经第十二条规定的组织或机构诊断确认后,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

第十八条放射工作人员因职业放射损伤致残者,其退休后工资和医疗卫生津贴照发。因患放射疾病治疗无效死亡者,按因公牺牲处理。

J.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体检标准》具体内容是什么

网上去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 55 号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阅读全文

与放射体检多少岁一下不能检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0年江苏养老金调整政策 浏览:291
老年痴呆病人总要吵着回家怎么办 浏览:286
物业公司重阳节活动讲话 浏览:411
高考体检查询限制时间是多久 浏览:572
养老机构行政处罚情况说明范文 浏览:198
大智电子体检费多少 浏览:760
养老保险按哪个比例交划算 浏览:534
体检报告封装返回单位需要多久 浏览:668
长寿花宫灯花怎么养最佳图文 浏览:176
重庆交15年社保退休金有多少年 浏览:519
常规妇科体检要做哪些检查 浏览:356
怀柔镇敬老院 浏览:491
英国达人秀80岁老奶奶 浏览:724
2020内蒙古农村养老金交哪个合适 浏览:913
山东省基础养老金 浏览:427
备孕体检不能做什么项目 浏览:276
老年人排便不畅是什么原因 浏览:61
杭州养生连锁品牌加盟要多少钱 浏览:109
行政事业工人女退休年龄 浏览:911
上有高堂可以孝敬下有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