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了,父母要如何应对
小孩子之间的矛盾不像成人之间的矛盾。他们可能会因为“谁先玩这个玩具”,也可能因为“我不小心拍了你一下”。这些本不是矛盾,却被家长愤愤不平,义愤填膺。然后就事论事的把事情经过告诉对方家长,谁错了自有定论,安抚被打孩子,如果对方孩子挑衅在先那就告诉他他的错误,告诉他挑衅别人是要被打的。不论是谁对谁错,家长态度很重要,做完这些事情,就可以指责对方出口骂人的行为,此时的家长不能逃避,因为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如果是孩子,至于孩子之间的矛盾,还是孩子自己之间解决比较好,家长也燃腊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如果对方家长让自己孩子自己的家长需要介入了。没吃过亏,不知道,有比他厉害的!其实小孩之间因为玩具发生冲突,很正常,孩子自己也懂得如何处理,大人掺和进来,就容易变味。不要擅自给孩子做主,留给孩子思考和行动的空间。
B. 关于小孩吵架怎么处理 做法是怎样的
1、接纳它:洞郑迹孩子还是孩子,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去应付生活上的难题,因此斗嘴或吵架是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父母只需保持沉默,让孩子去处理。当父母不说什么时,迟早他们会停止,而且让他们知道这样是无法获得父母注意力的,他们必须学着寻找另一 个较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当他纳并们成功地处理争吵后,别忘了适当地鼓励,如:“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兄妹如此相亲相爱!”“我见到你们有效地处理这问题!”之类的言辞。
2、远离它:不要做孩子吵架的“观众”,如果你一看到或听到他们的争吵就容易心烦或生气,到卧室或洗手间去,直到吵架结束,再安静地回来。切记!不要说教或批评:“看吧!不吵了嘛!”这种画蛇添足的话反而使前功尽弃。
3、隔离它:要求吵架的孩子到屋外去,但得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辞,请依照下列步骤来进行。
(1)告诉他们(注意自己的声调和语气是平静的):“如果你们要继续吵,你们必须到外面去。当你们结束丛扒以后再回来。”只说一遍,不要重复说。
(2)假如他们不愿到外面去而仍在吵,不带火气地带他们到屋外去。记住态度要坚定。
(3)假如你要使用这第三种方法,再三强调“完全的沉默”的重要性。 没有人喜欢吵架,如果孩子想吵,提供他们一个不打扰别人的场地。当你使用以上建议的方法时,吵架会很快地结束,风暴很快地消逝。此外,除非孩子以重物或利器伤害对方时,父母才需要加以干预,不必大惊小怪或愤怒,当时只需冷静地拿走孩子手中的重物或利器,不需开口说话,孩子就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等过了一阵子或第二天再找孩子来讨论此事,相信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下,孩子会诚心地知道自己的错,而且逐渐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C. 小孩子之间吵架,做父母的该怎么处理
小孩子之间吵架是很正常的。有一些小摩擦都需要正确的去理解。
而对于父母来讲,应该学会正确的分析问题。再进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才会有帮助。
D. 堂兄妹在一起玩,因为不和而打架,小的受欺负了,双方的父母应该如何处理
各自管教自家孩子!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肢伍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搏饥瞎、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基空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E. 面对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家长该怎样处理呢
引言:家长看到孩子之间一直发生争吵,就要了解孩子争吵的原因。家长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孩子的想法,干涉孩子的想法,孩子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深不能调和。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面对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家长该怎么处理?
F. 当孩子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能芦悄老够让他避免一些窘境运敬,可以看得出来,妈妈非常爱孩子,从心底希望能为孩子遮风挡雨。问一下孩子刚刚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那个小朋友哭了呀!听听孩子怎么说,再私底下听听奶奶怎么说。因为孩子确实会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家长的帮助,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以及足够强大的内心。儿童出生时由于气质类型不同,在与同伴的争吵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脆弱,有的坚韧。
你可以说,宝宝不哭,你是个乖孩子,你们都不是调皮捣蛋。或者,你教你孩子去安慰这个哭的小孩。因为太小的事,你却把它当成重要的事件来处理,而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小提大作了。可是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说“你不……我就不爱你了……”
G. 兄弟姐妹打架,作为父母应该怎么教育他们
打是亲骂是爱 不要太过插手兄弟姐妹情谊哦 不要太过就行
H. 小孩子之间吵架,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小孩子之间出现了吵架的情况之后,父母可以先问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跟其他人吵架。而且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先保持冷静才行。如果父母表现的非常生气,大家会发现孩子也不会愿意说出自己的理由。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也不要去插手孩子之间的事情。
如果在小朋友吵架的时候,现了动手的情况之后,也会对两家的关系造成影响。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还会引发大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说处理事情非常的讲究方法,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动手。而且在私底下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遇到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学会换位思考。这样的话可以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想法,同时又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
I. 孩子之间发生争吵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孩子之间的争吵是很正常的,父母应该站在一旁冷静地看着他们,看谁对谁错,谁更有情商,然后再告诉他们兄弟姐妹之间要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