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文化程度低,这样的家庭为什么都非常穷
第一,父母文化程度低,思维不开阔,受到很多的限制。经济管理能专力差,不懂得去经营,靠属着蛮力赚钱,体力的消耗致使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父母文化程度低,眼界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不懂得世界的变化与革新。
第三,父母文化程度低,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导致自己越来越往后,导致贫穷。
总之,思想落后导致行为落后,行为落后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
㈡ 父母一辈子穷是有原因的
老公就是这样的例子,父母一生好逸恶劳,除了农村的毛坯房,再就是在培养三个儿女的时候节约成本和他们工作以后的搜刮。
结婚前我问过为什么他两个姐初中都没读完就不读了?他说是她们自己读不进去了非要去打工,还欺骗我他们镇上有套房。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拿这个去包装自己,而且也不算很好的条件,我纯粹是为了图这个人。后来才知道是租的,现在结婚一年多,他的钱我连一百块都没见过,发了多少我也不知道,他只会说压力大要还债,问他具体的也不肯讲。
他给他爸妈钱说得过去,昨天我发现他居然给他亲戚转钱,我瞬间就心灰意冷了,这比他突然告诉我他家是租的,他欠别人的钱时还要冷。
昨晚又失眠了,想了一夜,我们要不要离婚。我真的很受不了他父母那个样子,不能为儿女做什么,老是指望着孩子。
而我家,妈妈早早为了买了房,希望我过得有底气,生怕为儿女带来一点麻烦,总说她还能做事,还没老,不能给儿女添麻烦。
他既然还瞒着我给他亲戚转钱,连说都不说,跟我说了我不会阻止的,毕竟是他赚的钱,我也不是一个狠人,不然这一年多不会跟他受苦,发现了他家是这样的,还体谅他,如果他对我坦诚,自己勤劳上进,我也愿意夫妻共渡难关。他显然还是觉得他跟他爸妈,他亲戚才是一家人,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偷偷瞒着我做这些?
对他心冷是从怀孕期间开始的,他那时不停的换工作,最后瞒着我辞职,还跟他朋友出去旅游,直到回程才跟我说,后来发现他家是租的,他还欠钱,知道昨天又发现他瞒着我给他亲戚转钱。发现后我一句话没跟他讲,晚上睡觉想了无数个我和他今后的可能。
他家里人好逸恶劳,重男轻女,本来他们老人在家带孩子我是很感激的,五一回去,他妈居然让我年底再要一个,还说谁家没个男孩,不然你们那么多房子谁继承?真搞笑,他儿子一个七十平小房还不起房贷一直在出租,这是盯上我娘家的房子了。这一家人真是让我一言难尽,他们还觉得这样做很正常,也不管儿子的压力,就知道要钱,当儿子的也是大孝子啊,真棒
反正我以后是不会做饭的,日常家用的一切我都不管,既然他这样,也别怪我不仁不义,我想一家人越来越好,以后赚钱了手里有钱了把孩子带在身边,他从来不考虑这些,老婆孩子的生活放在一边,那我只能考虑以后我和孩子的生活,把他放一边!(来自投稿)
㈢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这是什么原理
个人觉得这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和富人的没法比,所接受的的教育资源和接受的的教育都是有很大区别,其次是富人家对孩子的培养和穷人的培养方法不一样,导致了他们对待事物的眼光都差别。
但是当比尔·盖茨在最近的演讲中问道:每天只有两美元,你如何生活“的时候,恐怕你无法做出哪怕靠近答案的想象。这个世界对于贫穷是极不友好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之中,抬头一片天,躺下三尺土,生活在生产关系的总和之中。所有的发展,都来自于这些物质与环境的牢笼之中。这几乎就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恶性循环:富有的人,有更好的条件发展教育,扩大再生产,建设风险抵抗机制;而贫穷的人,由于缺乏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条件,在获取发展资源方面无能为力,只能通过自我积累来进行,于是贫困加剧,上升无望。因而,这何止是发展经济学的结论,这整个就是一个经济规律的结论。
㈣ 为什么父母总是说家里很穷
因为父母知道挣钱不容易,所以比较勤俭持家,总是说家里很穷,可能希望你能够养成勤俭的习惯,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对你还是挺大方的。
㈤ 如何向父母询问家庭经济状况
我现在已经上大学了,但其实我也一直不怎么清楚的了解家里面的经济情况,可能是父母不希望儿女去担心这些吧,他们会觉得你只要好好的读书就好了,如果你想要知道家庭经济情况的话,我觉得你只要去真诚的问父母,父母就会告诉你的吧。
㈥ 埋怨自己父母穷还没本事的孩子,他这种心理正常吗
关于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这种状况都是正常的心理,特别是如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状况下,如今的国度男女比例失调,凡是国度要是统计一下数据,我觉得百分之八十的独身男青年都在乡村,为什么在乡村,由于乡村不缺吃喝,但是却是贫穷的集中地。
这种现象能够说是太普遍了,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东西是没法和有钱人家孩子的环境可比的,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父母千辛万苦哺育我们曾经是最难的一件事,我们不该过多的请求什么,希望那些抱怨本人父母的孩子们可以原谅本人的愚笨,享用天伦之乐!
㈦ 17岁男孩总是骂父母,嫌弃父母穷,摔东西,怎么办
一、 少说话,多做事
工作成绩是做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你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来证明你的能力。光卖弄嘴巴皮子,也许你能蒙混一时,但最终结果是受到上司或同僚们的唾弃!
二、 忍耐与涵养
生活中有许多失败的事例就因为我们缺乏应有的耐心。人的一生有些事情成功与否,往往就在于你能不能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另外,我们为人处事要有一定的涵养,要有包容心,切不可锋芒太露。遇事该忍就要忍,得饶人处且饶人。
三、大方与友好的称呼
与人相处,无论对方是谁,都要恰当的称呼对方,就是开玩笑戏言某人的名号,也要有分寸,适可而止,切不可只顾自己嘴巴说得痛快,而伤他人的自尊!
四、与人初次交往时的谨慎和交谈时怎样引起对方的兴趣
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与人交往——特别和陌生人交往,一定要察言观色,揣摩对方的意图,值得交往下去的,渐序渐进;难以交往或不可交往的,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旦找到答案,要及时抽身而退,切不可意气用事以至身陷交友不慎的泥潭!
如对方值得信赖,可及时摸清他的兴趣爱好,挑起共同的话题,让对方感到你是和他意趣相投的人。反之,你就应该抽身退步,及时中止交谈。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
五、注意试听自己的声音
任何时候你都要根据场合和交谈对象的不同,调整自己说话音调的分贝,特别是公共场所,你更要尽量控制音量,切不可声若洪钟,旁若无人!。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有些时候你必须大声说话,那另当别论。
六、与人交谈时,着重面部表情的运用,切忌手舞足蹈的姿态
我们平时与人交谈,除注意驾驭语言艺术外,还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面部表情。按照交谈对象和交谈内容,恰到好处的驾驭面部表情的变化,能起到营造交谈氛围,增加语言魅力的功效!但是,切切不可置对方的感受于不顾,纵情肆意,手舞足蹈,让对方产生厌恶感。
七、说话简明扼要与妥善用词
平时与人交谈,尽量做到简单明了,不要拖泥带水,说了半天让人不知所云。在交谈过程中还要准确用词,切不可词不达意,造成不必要的烦恼。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麻烦事就是因为用词不当造成的。
八、说话应投其所好,但切忌虚伪的言词
与人交谈时,要尽量投其所好,否则就很难展开话题。有时因工作或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与人对话或有求于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要婉转的摸清对方的兴趣爱好,主动挑起话题,一步步诱其深入,看时机成熟,然后话锋一转,把你真正目的亮出来。此时,对方心里就是不情愿,也碍于情面,不好推却。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做人要诚实,语言不可虚伪,你不能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惜编造谎言,到头来是既害人又害己!
九、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倘若你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你处世的失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在路上偶然碰到的三个人里面,其中肯定有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这句千古名言包含着很丰富的哲理,我们细细品味,就能感悟到它具有无穷的生活韵味------
十、努力充实自己的学问
学无止境。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行走社会,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否则你说话办事就没有底气,就不能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一、虚心请教和谦虚做人
人无完人。一个人总有弱点,总有不懂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向别人虚心请教,不懂的不能装懂,那怕你在别的方面可以做对方的老师。
我们还要谦虚做人,遇事话不能说得太过,要给自己留有迥旋的余地,要懂得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
十二、与人对话艺术
你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种人打交道,其中免不掉要和他们对话。下面有四种情况仅供你参考:
1、由于工作或其它关系,你需和某人对话,而对方是个话匣子。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对方是一个饶舌的女性,她不顾你的感受,谍谍不休唠叨个没完。这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没兴趣也要装着要有兴趣,而且还要表现得自然、亲切,让对方感觉你喜欢听他(她)说话。切切不可表露一丝一毫不耐烦的情绪,否则,你就必然空手而归!
2、假如你是一健谈的人,必须记住下面这段话:你无论身处那个生活圈子,与人交谈,一定要察言观色,如对方喜欢听你说话,你可以畅所欲言,尽兴发挥;如对方没兴趣听你说话,则适可而止。否则,你的谍谍不休就会让对方产生厌恶!
3、你因公或因私求人办事,为了和对方套近乎,你可能急不可耐地想挑起话题。但是,你一定要谨记:如对方是健谈的人,且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你可进一步展开话题;如对方不喜欢说话,经你再三努力也不接话茬,你就要有自知之明,赶快打住。否则,你不但自讨没趣,还要误事!
4、你是一个谦谦君子,为人处事都很低调。但是,你也要注意,凡事都有个度。你过于谦虚,说过头的客气话,久而久之就会让你的同事和你的朋友对你产生隔阂,因为过度的谦虚和客气会流于虚伪!
十三、固执好辩与唯我独醒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他性格固执,争强好胜,凡事总要争个赢,全然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有时为了一刻的好胜心理,他甚至会不惜伤朋友或同事之间的和气。在他的心目中,只有他掌握了真理,别人说的话都是谬论!
这是我们做人应该引以为戒的事例。
十四、纠正别人错误时的说话艺术
首先,你要有一个友好的姿态,然后仔细询问对方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他分析前因后果,在问话过程中语气要温和,给对方一种亲切感。之后,你要进一步启发他,让他自己从内心感到错误的严重性。切切不可用审犯人的目光直视对方,更不能用质问的口气去斥责对方。
记住:在任何时候质问的语气都是一把伤害夫妻和睦、兄弟亲情、朋友友情和同事感情的双刃剑!
十五、抑制你的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人人有之。人生在世,要经历错综复杂的事物,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官场、商场以及其它行走江湖的人物,要想做到没有一点虚荣心,谈何容易!
但是,我们要谨记的是:爱慕虚荣要有度,不能越过客观存在的底线。不能让虚荣心蒙住你的眼,你的心,更不能为追求一时的虚荣,而损毁自己的一世清誉!
十六、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成绩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或完成了一项对大家有益的工作,你要做到不露声色,低调处理,切切不可自吹自擂,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要清楚,你做人的份量,你的工作成就以及你生活中一丁点儿事情,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该你获取的东西,终究会属于你!
十七、鼓励的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证明最有效的鼓励是赞美。你要期待部属、同事或朋友做出更好的成绩,就不妨用赞美的方式来激发他(她)们向上的欲望和好胜的心理。在你善意的赞扬声中,他(她)们能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反之,你如用严厉的语气和苛刻的缺乏人情的硬指标,去逼迫他(她)们达到你的目的,其结果是事违人愿!
十八、如何正确分辩是非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我们为人处事,要用心去感知每一个和你打交道的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那个对你好,那个人前做人,人后做鬼,你不能光看表面,要动脑子,要用心灵的尺子去衡量。有时,某人为讨好你,经常在你面前打别人的小报告。这时,你头脑要清醒,不要被他(她)表面热情迷住了眼睛,对他(她)的话要深思熟虑。否则,你是非不分,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十九、如何与上司和睦相处
和上司相处,重要的是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既要感情投入,又要把握住一定的底线。
作为上司,如和下属没有距离就不成为上司。
为了得到上司的青睐,你要让上司欣赏你的才华并为他效力。但是,在和上司接触中又切忌锋芒太露,你要让上司时时感到你的工作成绩是他领导的结果。不管你的成就有多大,你要做到处处维护上司的威信和权力,切忌持才傲上,喧宾夺主!
有时发现上司工作决策上有错误,既不能装聋作哑,又不能直言相告,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上司的错误!因为装聋作哑,事后上司对你的看法有两种可能:1、你缺乏责任心,2、你是一个没见解的人;直言相告,会令上司失面子,处于难堪的地步,对你产生反感;当众人面指出,更使上司颜面丢尽,恨不得即刻炒你鱿鱼!
正确的做法是:先称赞上司决策的独到之处,然后谈这个决策将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最后话锋一转,指着那处错误婉转地说假如这里修改一下就更加完美。而后,如上司没表示异议,你就打铁趁热把自己正确的意见说出来。在正常的情况下,上司都会采纳你的意见。你既帮助上司纠正了错误又恰到好处地显示自己的才能!
因此你特别要记住:对待上司的优点和缺点,正确的做法是公开赞美,私下批评。
另外,你赞美上司也应有个分寸,切切不要过火,否则会使上司处于难堪的境地!
还有,你在工作上如有好的建议和方法,要及时私下里向上司进言,让你的好建议好方法由上司的口说出。切忌当着上司和众人的面炫耀和卖弄你独到的见解!当然,如上司在会上要求大家发表意见,你可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但也要控制火侯,防止有卖弄之嫌。
二十、如何与朋友和睦相处
君子之交淡如水。对待朋友要敞开心扉,坦城相见。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能无端起猜疑心。朋友来往要做到往来有节有度,既不能热情过火,也不能疏远太久。朋友有错误,你不能苛责他,应善善诱导,启发他自己认识错误的危害性。
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既不控制朋友又不依赖朋友。
在个人隐私方面,你切忌把触角伸得太深,也要防止朋友的触角侵犯你的领地。
朋友有难或生活上需要帮助,你要义不容辞,真诚地扶持他一把。总之,你和朋友之间要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是真正的朋友就会携手共渡人生之海------
酒肉朋友和虚情假意的朋友另当别论。
二十一、如何与同事和睦相处
同事不同于朋友,你要和他们永远保持一定的距离!凡事采取中庸之道,不偏不斜,适可而止。
你不可侵入同事的私人空间,也要坚守自己的隐私阵地。和他们的私交点到为止,切忌畅所欲言把什么事都和盘端出!不要和同事无顾忌地议论单位的人和事,说不定那天你的意见就传到了事主或上司的耳中。常言道: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就是这个道理。
在平时工作中,每个同事都可能是你竟争的对手。在业务能力上,你要当仁不让,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在表现方式上,要照顾同事感受,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在个人利益上,只要不超过你承受的底线,你可作出一点牺牲,让同事分享一些你即得的利益。
对待同事关系,谁亲谁疏你心里要有杆称。但在关系处理上,你既要明里暗里照顾与你相好的同事,又要恰当地控制火侯,不去得罪那些和你关系淡一些的同事;就是在工作中与你对立的同事,只要不伤害你的人格,不危及你的工作地位,你都要忍让他(她)三分。有时矛盾大了,你还要主动示好调和关系,使他(她)不好意思再与你为敌。当然,对个别处心积虑在背后经常算计你并欲除之而后快的同事,你要有相应的策略,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㈧ 父母贫穷还不努力让我受尽无数痛苦
我比你可能好点,至少三餐米饭(虽然很差,小时候吃肉没什么印象,好像只有过年还有家人生日才会吃肉,没什么菜,经常都是咸菜)。我91年的,四川农村人,父母没文化。父亲很爱打牌(从我记事开始到现在吧,天天打,现在生大病几乎没怎么打了,很多时候是看人家打,可能没钱吧),到什么程度呢?在茶馆赊账借钱,靠卖粮食卖钱还。记得爷爷死之前,家里每年的口粮都不够,都要去借(后面还要还利息,悲哀啊),爷爷死后,稍微努力点了,拿了别人不要的地来种,总算口粮够了,每年有点余粮,不过还是经常打牌(农忙的时候,中午冒着大太阳走半个小时路都要去打,更不要说平时了)。生活方面:没买过水果(初高中以前吧),没穿过雨靴(初三之前没穿过),妈妈没用过卫生巾(做男人能失败到这程度,也是够了),没有电器(2000之后,亲戚送了个很老很老的黑白电视;也是同一时期,买了一个很小的电风扇(几十块的吧),过了几年才买了第二个小风扇;电饭煲是上初中才买的吧;冰箱洗衣机是毕业后,我买的),现在住的还是爷爷八几年建的三间砖房(那个时候,全村都应该很牛逼)·····教育方面:他们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让我读了个大学吧,虽然是借钱贷款读的。身体情况:现在50多了,一身的富态病,经常去医院。父亲还得了大病,只要一有点存款,就有病了,前几年肝硬化,治好了,最近查出,可能患有再障性贫血,我只能说,我尽最大努力吧。我都30岁的人了,也不敢谈恋爱,一方面是自卑,另一方面是怕拖累别人,想想也是,现在谁会看上我啊,没车没房没存款,家庭还这样。年轻时候是挺帅气,现在也逐渐油腻了。这些可能就是真正穷人的感受吧。
㈨ 为什么有些父母在平常话语或者行动中总会无意中,给孩子透露出一种家里很穷很穷的一种观念和态度来
这是整个大环境的道德导向所致的。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推崇“清高”,以越厉害的人越清贫为榜样,譬如海瑞的名声就比张居正好很多,尽管张才是内阁首辅,张才是真正做了很多实事的改革者。现代人明明是个个以赚钱为真实目标,但没有谁会说自己就是喜欢有钱的,就算真有人炫富,也必然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父母给孩子灌输自家穷的观念,表面目的是不希望孩子钻进钱眼里,什么事都以钱为目标。这个目标其实很好,但这种方式是错的。想要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希望孩子虚荣,首先应该是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好。我曾经听过一个父亲说自己没空教育孩子,每天工作到凌晨就是希望赚多点钱,好让孩子不被人瞧不起。这句话反映了这个父亲自己的价值观就是错的,他认为自家孩子会因为穷被人瞧不起,那么说明他自己就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有势利眼,就算你富可敌国,人家也能说你不及马云不及比尔盖茨。这个父亲更应该花时间和孩子聊聊,一个人的价值是在于他有能力有意愿去帮助别人。这样不管你家是穷是富,别人说什么话,自己内心都是满足的。
父母跟孩子说自己家穷,有可能是希望孩子不要太炫耀,这个也是好事,毕竟财露太多会惹来祸端。但不应该骗孩子,应该和孩子说明真实情况,并让孩子学会不要炫耀。毕竟孩子不是傻的,日常生活怎么都能观察出来的。
父母喊穷还有个隐藏的目的,不过他们不会承认的,就是不想孩子问自己拿钱,孩子想要买玩具买衣服的时候他们只要说家里穷,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
归根结底,作为父母,不管自家情况是如何,其实没必要故意和孩子说是穷是富,如果孩子问起,那就如实回答,真诚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当父母真诚地和孩子说不要虚荣,孩子也会认真听。当父母一开始就是骗孩子的话,孩子也不会把你其他话当回事,甚至他们也会学会用“为你好”的理由来欺骗父母。
钱是一个工具,是实现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途径,谈钱并不是坏事,只要不要把钱当做最后的目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