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亲死亡,母亲不肯抚养子女,属于违法行为吗孩子抚养权归谁
母亲不抚养子女属于违法行为。母亲不愿意抚养子女要支付相应的抚养费,且要另行确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
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负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父母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子女在未成年期间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 失去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离婚时,放弃抚养权意味着孩子由对方抚养,自己支付抚养费。但如果有如下情形,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主张变更孩子抚养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5.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16.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17.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夫妻离婚多半会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发生争执,可能忽视了监护权的问题。实际上,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监护权基于亲权而产生,抚养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父母离婚后,监护权并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夫妻离异后均仍应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因此,即便杨某和丈夫已经离婚,丈夫得到了孩子的抚养权,杨某仍对孩子有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孩子在心理发展和成长环境都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作为孩子的母亲,杨某有权过问,更有权提起变更抚养的诉讼。
3. 放弃抚养权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放弃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按月或者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同时因为双方感情问题孩子的探视权也会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孩子和你的关系会慢慢淡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4. 离婚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有什么义务
法律分析:具有抚养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无论孩子与谁共同生活,其父母都是合法的监护人,对孩子仍然负有抚养的义务。这种抚养义务不仅仅是每个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用,还包括孩子其他正常的、超出了实际生活需要的花费;对孩子侵权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的损害,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五条 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5. 离婚后没有取得抚养权的一方有没有义务抚养孩子
离婚只是夫妻双方解除了婚姻存续关系,不再在一起共同生活。未成年子女则会根据实际情况判给某一方抚养权(同时拥有监护权)。
但是法律同时也规定了,另一方有对子女定期或不定期的探视权,这个需要双方商量。也有抚养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不是说离婚了,儿女判给了一方,另一方就啥事没有了,从此不管不顾。
6. 失去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没有抚养权除了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以及被控制探视权外在财产分割或是向对方要求赔偿上并无优势,但是获得抚养权可以获得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时间,可以亲自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和孩子的朝夕相处培养出更加深厚的母爱或父爱,毕竟长期居住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感情会更加深厚;相反,无抚养权、不共同居住或生活的一方,与孩子的感情很容易日趋淡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并不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断绝,只是意味着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另外一方所有,放弃方应支付相应的抚养费用。但如果有如下情形,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主张变更孩子抚养权。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7. 没有抚养权的一方有什么义务
法律分析:多了一个探视权,其他一样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夫妻离婚,无论孩子与谁共同生活,其父母都是合法的监护人,对孩子仍然负有抚养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8. 离婚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对孩子还存在哪些责任呢
很多的人可能认为如果是在离婚之后,孩子没有判给自己的话,那么自己就不用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实不然,即使是孩子,没有判决给自己,也是要对孩子付出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说在法律把孩子判给母亲的时候,那么父亲也是需要支付相应的抚养费用。父母对于孩子的监护权从来都不会根据离婚而消灭的,所以说,即使是双方离婚了,另一方也是可以监护孩子。
如果是真的,为了孩子好,那么父母双方就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发生一些争吵,这样只会让孩子心理越来越不健康。并且没有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如果说长期的没有进行支付的话,也是可以进行上诉。
9. 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孩子有赡养义务吗
观点一:即使父母一方未尽到抚养义务,子女仍然需要尽到赡养义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强制义务。
观点二:未尽子女抚养义务的父母,子女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因为根据权利义务关系,先前未尽到父母抚养义务,其后丧失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采用观点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该条款属于强制性条款,也就是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属于法律强制性义务,该义务应当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理由:第一,因为父母抚养子女以及子女赡养老人不同于纯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父母若不要求赡养就可以放弃抚养义务么?这显然是不可以的。
第二,身份关系不属于一般权利义务范畴,是否尽到扶养、赡养义务很难举证,诉讼难度非常大。
第三、以亲情为纽带的赡养扶养问题,都通过法院诉讼解决,会激化家庭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
第四,这也是我国几千年来伦理纲常、家庭美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