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继承父母房产具体有哪些规定

继承父母房产具体有哪些规定

发布时间:2022-03-18 02:06:52

『壹』 继承法父母房产的最新规定

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贰』 2022年起,父母的老房子继承权有了哪些新规定

2022年起关于老房子继承权有四点新规定,分别是自然人可以立遗嘱、不以公证遗嘱优先、增加了“代位继承权”和子女有不当行为会丧失继承权。

总之,2022年父母老房子继承权有四点新规定,每个规定都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下情况,所以想要继承父母房产,要善待父母不要以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叁』 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如果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

子女是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父母死亡的,其房产作为其生前合法财产,应当作为遗产在继承人之间进行平等分割。

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肆』 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有哪些新规

新增立遗嘱的方式

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最新规定中显示,除去以往的立遗嘱的方式,如去公证处公证,自己手写等之外,还新增了两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的方式,即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前者是主要针对那些不识字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的,不仅可以额大大的节省时间与精力,还能够为之后留作纪念。

『伍』 房产继承新规中独生子女能不能继承父母房产有什么要求

新的继承权增加了两种订立遗嘱的方式,过去立遗嘱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公证处进行公证,但是想要立遗嘱的人通常是老年人,而且不便之处是,公证处离家有点远,老人走也不方便,新的继承条例增加了两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字据遗嘱,这为老年人节省了很多麻烦,例如许多文盲或头昏眼花的老人可以通过视频来做遗嘱。

为了防止被迫立遗嘱,增加“证人”来争夺父母的财产

根据以前的规定,在各种遗嘱中,只有“经公证的遗嘱”才具有最大的法律利益。无论孩子们持有哪种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最终都会受公证遗嘱的约束,新法规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将按照此遗嘱执行最新的法规,新规定扩大了有效继承人的范围,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生育,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可能没有第一,第二合法和有效的继承人,新规定增加了继承人的范围,侄子,侄女都被列出,他们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

『陆』 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新规定

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新规定处理父母和子女都需要留意。
1、新规扩大了继承人“范围”,子女或“不再继承”父母房产;
2、继承权男女平等;
3、公证遗嘱优先被删除,还增设了录音录像、打印、口头立遗嘱方式;
4、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但是在新规中,如果有多份遗嘱,都是以最后确认的遗嘱为主,而不是公证遗嘱。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没有来得及立遗嘱,或者是觉得没有必要立遗嘱,于是在去世前也没有明确表示房产由谁来继承,于是子女都会因为分财产一事闹矛盾,不过在新规定当中,如果出现没有设立遗嘱的情况,房产由合法继承人平分,这样房子就不用争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柒』 继承父母房产新规

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的新政包括三个方面,继承的时间、继承的主体和继承的客体:1.继承的时间必须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即被继承人生前自愿订立遗嘱且符合法律要求并且在继承人之前死亡,其继承权才得以实现;2.继承的主体可以是法定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遗嘱继承人;3.继承的客体要求必须是合法的遗产,对于赃款赃物、受贿所得等都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拓展资料】
一、民法中的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即指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继承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继承权具有下列法律特征:①是一种财产权利,通过继承实现财产的移转。②以人身关系为基础。世界各国有关法定继承的规定,都是以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存在婚姻、血缘等关系为依据而确定的。③继承权的实现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只有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出现以后,继承权才成为既得权,开始遗产继承。在实行遗嘱继承制的国家,还需要有被继承人设立遗嘱的法律事实。
二、继承制度是同特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是在社会出现私有制、分裂为阶级以后随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列宁说:“遗产制度以私有制为前提”(《列宁选集》第1卷,第20页)。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中的财产,如土地、住房、家畜和其他生产资料,都属于公有,个人财产只限于少量生活用品和随身携带的武器。氏族首领死后,财产中的日用品随葬。其余财物由同族人共有。这时的继承,只是一种社会习惯,还未形成法律制度。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法律首先确认身份继承,而后确认独立的财产继承。
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母权制随之为父权制所取代。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按男性计算世系和按父系进行继承。父亲死后,由其子继承其身份,并继承其财产。奴隶制社会形成了部落酋长的世袭制和财产继承制,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如公元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有关继承权的规定达23条,内容比较详尽。中国的《周礼》、《礼记》中,也有对西周奴隶制时期婚姻继承的记载,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及大家族所有权,国王和各级贵族就是奴隶制大家族的族长,一族的权力集于族长一身,这种身份就是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的依据。所以,从历史上看,最早出现的继承是身份继承。族长死后,就由其嫡长子继承其统治身份和政治地位,尤其是继承宗庙祭祀权,随之掌握财产。身份继承是财产继承的前提。

『捌』 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新规的内容有哪些

一、父母房产过户子女新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

2、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收契税。

3、法定继承人有且只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法定继承人今后出售继承房屋时,需要按照二手房买卖缴纳各项税费,但不需要缴纳个人偶然所得税。

5、继承意味着继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本身的价格而获得房产。

6、另外根据规定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但是由于继承需要遗产人去世之后才能办理产权过户,并且存在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两种情况,相对过户手续办理较为复杂。

7、与遗产继承相比,赠与往往需要多缴纳3%的契税以及赠与双方需各自交纳万分之五的印花说,加起来是3.1%的税。另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8、如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赡养人等情况,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而其他情况仍然会收取相关费用。

9、另外,在赠与房屋进行再次交易时仍会再次收取各类税费。

二、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需要什么手续

1、赠与过户:先到公证处做赠与公证,再带公证书和房产证到房管局办转移登记。需要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

2、赠与费用:公证费2%,契税3%,交易手续费每平方6元,登记工本费。受赠的房屋出售要追缴20%个人所得税。

3、买卖过户:带身份证、结婚证、房产证到房管局办理转移登记。

4、买卖费用:契税1.5%,交易手续费每平方6元,个人所得税1%,水利建设基金0.1%,登记工本费,5年外的可免5.6%营业税。

三、房屋怎样过户给子女更省钱?

(一)继承过户最省钱:在买卖、赠与、继承三种过户方法之中,继承是最经济快捷的途径,因为我国还没有开征遗产税,办理继承过户只需缴纳公证费,其他税费全免。由于继承的方式在父母一方去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所以很多父母都暂时不考虑这种途径。当然,也有父母考虑得很远,打算写下遗嘱把房产留给孩子。

(二)五年以内的房产赠与过户更省钱:根据国家政策,父母把房产赠与子女是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只缴纳占房屋总价2%的公证费和11.5%的契税即可。但如果买卖过户虽不用缴纳公证费,但除了契税外还要缴纳下面的税费:

1、房屋购买不足五年以及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房子买卖过户时要征收营业税。

2、房屋购买不足五年或者房屋虽然购买已满5年但并不是家庭住房的,买卖过户时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五年以上房产买卖过户更省钱:根据国家政策,如房产购买已超过五年,则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只需交纳契税,比赠与过户少缴纳一个公正的费用

与继承父母房产具体有哪些规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社保退休证办理流程 浏览:67
建筑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 浏览:923
养老金长缴多得 浏览:742
小学生讲孝顺 浏览:231
养老缴费处理中是什么意思 浏览:864
孝敬父母心怀感激的词 浏览:384
三群村养老院 浏览:230
辉山敬老院 浏览:826
单位和个人交养老保险有哪些区别 浏览:968
自收自支退休金一样吗 浏览:732
体检哪个科目好 浏览:687
中国的养老保险为什么一直在亏空 浏览:484
黄岛开发区体检多少钱 浏览:278
杭州余杭老年大学报名2019 浏览:968
秋天养生男人该吃的蔬菜是哪些 浏览:800
长沙老年大学大学五一放假安排 浏览:52
父母怀了二胎大宝如何调节 浏览:6
养生堂之如何化解腰痛危机 浏览:360
湖南退休教师工资算法 浏览:963
拌长寿菜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