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的现任领导
院长 王英海
党委书记 郭金
副院长 贾文斌
党委副书记 姚宝山
副院长 金红炜
副院长 马世伟
副院长 王永来
院长助理 马鸿飞
Ⅱ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区情况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3°43′20″--134°46′40″,北纬47°26′--48°22′50″,总面积198089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 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种,其中野大豆、黄菠萝、水曲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9年,美国为了对湿地和深水生态环境进行分类,该局对湿地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为浅水所覆盖……”。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中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
尽管湿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但它们有一共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认为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别于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Ⅲ 黑龙江"三江源"指哪三江
黑龙江三江源指抄:松花江、鸭袭绿江、图们江。
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松花江,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的石乙水,流经中朝边界,向东北又折向东南,其干流流经和龙、龙井、图们、珲春四市。
(3)黑龙江三江敬老院扩展阅读:
三江源长白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系复合式盾形休眠火山,为中国东北和欧亚大陆东部最高峰。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无任何生物,但近几年,天池中出现一种冷水鱼:虹鳟鱼,此鱼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据说天池中的虹鳟鱼是北朝鲜在天池放养的。
Ⅳ 黑龙江三江农场在什么地方
黑龙江三江农场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你打开高德地图就能找到这个地方
Ⅳ 我是黑龙江省建三江前哨农场的我今年补交养老保险岁数和身份证号码不符
最好是把它改掉,改成正常的年纪,主要也是看你缴费多少年,基数多少。
Ⅵ 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老年证怎么办
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你去这个地方去办理老年证啊,你要达到一定的岁数才可以的呀,去你们当地的社保局办理一下这个老年证。
Ⅶ 黑龙江省有三江这个地名吗
黑龙江三江是个域名,是指: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合围的平原地带
Ⅷ 黑龙江省三江交汇后叫什么江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后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是黑龙江的支流。
Ⅸ 东北三江之源是哪三江又是哪三江
三江之源是长白山天池,三江分别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
长白山是中国名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发源地。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龙门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
(9)黑龙江三江敬老院扩展阅读:
长白山天池文献记载
对于天池,我国史书早有记载。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大臣武穆纳奉康熙的谕旨登长白山,在他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对长白山天池作了如下描述:“山顶有池,五峰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
《盛京通志》载:“巅有天池日图伦泊,一日闼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建封对长白山作了实地踏查,著有《长白山江岗志略》,此书对天池的记载是:“天池在长白山巅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二十余里,故名为天池”。
《东三省舆地图说》载:“顶有潭,日他们泡”。《东三省纪略》载:“山顶有潭,曰图们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也。”“图们”、“他们”、“闼门”等,都是满语“万”的意思。天池还有“龙潭”、‘‘海眼”、“温凉泊”等名称。
上述记载反映了我们祖先对天池早有认识,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白山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