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写一篇关爱老人的作文字数400字左右
中国散文网
关爱老人的作文
2014-05-22 13:53:04 共有8个回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需要社会的关爱、子女的照顾。使他们在物质上有所满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如果人人都关爱老人,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多么和谐美好啊!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梁下嵌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扬,一看就知道是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热心老人。在一个阴雨天的清晨,身体一向硬朗的奶奶因为忙碌和伤风着凉病倒了,她从菜市场买了菜回来就蒙头去睡,一直到我爸爸接我放学回到家。这可急坏了爸爸,他又是为自己的粗心愧疚,又是为奶奶倒水、喂药,盖好被子。我见了,也上前帮忙,安慰卧病在床的奶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慢慢地,奶奶脸上露着一些笑容,安祥地进入了梦乡。看到这个情景,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急忙到厨房为我和奶奶煮午餐。突然,奶奶断断续续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来奶奶从睡梦中惊醒,在不停地作呕吐状,我心领神会,一边心急如焚地拿来垃圾桶,一边焦急地叫着爸爸,爸爸听见了,三步并作两步,从厨房急冲冲地赶来。只见奶奶面如土色,干呕不止,爸爸见了,连忙轻拍着奶奶的背,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终于,奶奶不再呕吐,可身体还是很虚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学后,就请假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奶奶:有时为奶奶端来热水;有时和奶奶叨叨家常;还有的时候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俩其乐融融。奶奶的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有儿如此,我已知足。”在爸爸的细心照顾下,奶奶的病好了。几天后,房前屋后,又见奶奶忙进忙出的身影,听着奶奶洪亮的声音,吃着奶奶煮得香气扑鼻的饭菜。看见奶奶又生龙活虎起来,爸爸和我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关爱老人的民族是个没有可积淀的民族,一个不关爱老人的国家是个没有可传承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更不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而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一起关爱老人吧!
关爱老人
曾经看到一篇关于敬老院的文章,文中有一句话给我很大的感悟:我不知道等我下次再来敬老院的时候,这些老人还都在不在,在这里的老人,这个星期来看他们,可能下个星期再来时他们就不见了.当我看完这句话时,我哭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哭,而且哭得这么伤心.在初中时我去过两次敬老院,在第二次去的那次我和我的同伴遇到了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老人,这个老人被轮椅推着,她在敬老院已住了5年了,是敬老院的长者.当她说到她的家时,她的眼泪从眼角一直流到腿上,这个奶奶说她和他的老伴都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不幸的是她的老伴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说到这,她的眼泪像高山上流下的水一样,不停地流.我和我的同伴一直在安慰她.慢慢地,老人的情绪开始有所好转,同伴们为老人讲了很多笑话和“外面“的世界.老人的脸开始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她笑起来是那么的美丽.在敬老院待了3小时后我们准备离开了,一个敬老院的护士追着我们出来说:“你们还会来吗?你们知道吗刚那个老奶奶自从她来敬老院后就没有再看见她的笑容了,可被你们刚一哄,她真的是很高兴“听完护士姐姐的话,我和同伴们异口同说:“来!“前几天,我和伊汐放学回家,看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画面,一个40岁的叔叔用手牵着右边年过7旬拄着拐杖的老人.我想应该是他的老母亲吧,那个老奶奶被儿子一小步一小步挪动这脚步,虽然走的很吃力,但脸上却保持着微笑.我给伊汐说这个画面应该照下来!我欣赏这个叔叔,他能让她的母亲露出世界上最完美的笑容!其实,关爱老人很简单,只需要我们用一点儿时间陪伴老人,让老人不要感到孤独.如果你想看到世界上最完美的笑容,你就要多一点儿时间跟老人在一起,老人笑了,你就看到了!
关爱老人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发现一位老奶奶在凹凸不平的小巷里吃力地走着,我马上跑过去,牵着她,慢慢地扶她到家门口。这时老奶奶微笑地对我说:“真乖,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体味到了关爱老人的那种快乐的感觉!如今社会也很为老人着想,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比如:让老人增长知识的地方有老人大学;如果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一直感到很孤单,就可以去养老院。让老人们的后半生过得幸福快乐。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老人这个美好世界吧!
关爱老人
不论你年轻时多么的动人,多么的多姿,总有一天你会双鬓斑白,容颜老去,当你步伐蹒跚,满脸步满着岁月无情地皱纹时,当你手握拐杖,满头稀落着时光飞逝的白发时,当你弯曲了背,全身被变幻世道沧桑所扭曲时,同时,你的子女无法在你身旁照应,陪伴着你,那么,你将如何?每个生命都将经过一道轮回——从年轻到苍老再到死亡。所以,人人都有老到走不动,行不稳的那一天。人老了,余下的时间也短了,更迫切地希望身边的子女儿孙们抽空陪自己。何况,老人也有不便的时候,也需要有个照料生活起居,老人需要的更多是关爱,多陪陪身边的老人吧!
大家都来关爱老人!
我们院子里住着一个七十五岁的孤寡老人刘正梅奶奶,她的丈夫早去世了,儿子们都在国外,只剩下她一个人生活,在家十分孤独寂寞,有时只好住到敬老院去。我和妈妈经常去看望她,给她送食品和她聊聊天。明天是端午节,今天妈妈又买了粽子和咸鸭蛋等叫我送给刘奶奶了。有一次,刘奶奶的心脏病又发了,被送到医院抢救。我和妈妈得知后赶紧赶到医院去看望她。在刘奶奶住院期间,我一放学就赶紧写作业,晚上和妈妈一起到医院去给她送吃的,我还带了一本故事书,去给她讲故事、说笑话。让她猜脑筋急转弯,逗她开心。她精神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带她出去走走玩玩,在饭店吃吃她想吃的东西。我还经常带着二胡去给她拉她最喜欢听的《洪湖人民的心愿》。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上有着很多的空巢老人,我想请全社会的
㈡ 关于公益的诗歌或散文朗诵稿,一个人朗诵的
公益散文稿:
青春在公益中闪亮
作者:Celloart
青春就是升起的朝阳,奉献就是绽放的光芒。
同在大学时代,好多人同我一样,此刻也是处在大一将要结束的时期,我相信不只是我会回想起这匆匆而过的大一生活,不只是我会思索这一年来的得失,不只是我会推敲这日子的价值,也不只是我会感到空虚、迷茫……
于是一直想要做些什么,却始终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总觉得有些虚度时日的味道。所以也就试着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也加入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很荣幸的参加了每一次活动。想想之前,其实自己或多或少是没把公益放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因为总觉得这些事情是有一定能力和基础的人做的,我们又能怎么样,我们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的,然而渐渐地,在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中,我懂了,其实作用是有的,抑或,精神方面更胜于物质方面。
在养老院看望老人的那段时间,虽然做的只是诸如扫地,擦玻璃,聊天等等简单地工作,一时间我也不太知道该怎么跟他们交流,所以就问一些“身体还好吗?”,“平时都会有什么活动啊?”,“这一辈子有什么骄傲的事?”之类的话,一位爷爷给我们讲了很多,包括他以前的工作,去过那些地方,喜欢的电视剧,看来爷爷很健谈呢,聊着聊着我问爷爷以前都喜欢什么活动啊,爷爷就说打乒乓球,爷爷真的很可爱,很亲切。透过那张笑脸和自豪的神情,令人心生愧疚,是啊,谁还没有老去的那一天呢?那时候我们又会是什么个情况呢?敬老院给人的感觉气氛很温馨,我似乎也渐渐的体会到这种不平凡的力量了。在公益中,我收获了许多。
还有曾经作为志愿服务队一员到一个贫困小学参加支教的时候,回来时一个同学问我的那个问题。他当时问我“你们每次花6小时在路上去支教,而你们真正服务的时间只有2小时,你们值吗?”我说:“没什么值不值!你要是真正热爱志愿者这项事业,并且你真正爱那里的孩子们,你就自然会忘记旅途中6小时的痛苦,而去享受2小时的快乐……”现在又想想,我们现在的小雨滴又何尝不是一样呢?虽然现在我们现在正在发展,虽然我们的路程很艰难。但我相信我们这支队伍,虽然我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贫困留守的孩子们因为我们而使他们的生活能稍稍有点改变,我是一名志愿者,虽然我刚刚加入不久,但我还是志愿者,我们是小雨滴,一滴小雨滴对干涸已久的大地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是,小雨滴聚以亿计便有大作为。
其实,以前并不是特别理解微公益,再加上一些个人或组织所树立在我面前的那种走走形式,过过场,拍拍照模式的公益,是我不能也不敢去相信它们。只是后来,渐渐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也成长了,是的,微公益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我们力量有限,也许说出来有点寒碜,但我不这样觉得,我只想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的。
青春是什么?淡淡的年华?无尽的幻想?不,青春是用来奉献的,试想这样的经历在我们的人生里会有几次呢?
青春在公益中闪亮。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止我们。
我始终相信:有时候融化人心里坚冰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人心里的温暖。因为温暖的阳光不是每天都有,但我们志愿者心里的这份温暖永远都不会冷却。只要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应毫不犹豫的冲到最前,因为我们的信仰就是责任与奉献!
多年以后,我们还会发现,青春耀眼的光芒。
㈢ 去敬老院赞美老人的诗歌
1、《李阿婆的笑》
作者:邵介安
李阿婆,七十六,无儿无女身独居。
自从专住进敬老院,整天笑脸属乐呵呵。
政府送来新棉被,邻居送来热水壶。
阿姨给她剪头发,小朋友们来唱歌。
一天三顿白米饭,菜儿一荤加两素。
阿婆声声感谢党:“社会主义幸福多!”
2、《奶奶扭秧歌》
作者:邵介安
八十爷爷大鼓敲,七十大叔吹笛箫。
十个奶奶扭秧歌,又是唱来又是跳。
个个笑脸是朵花,年轻十岁还嫌少。
院里桂花枝头闹,它也心乐开怀笑。
3、《拍张幸福照》
作者:邵介安
“快站好,快站好。”院里老人在拍照。
梳好头,戴好帽,穿上新裤新棉袄。
个个齐声赞颂道:“感谢党的领导好!”
手机咔嚓一声响,老人幸福拍下了。
4、《游花园》
作者:邵介安
“老奶奶,快坐好,推车陪你花园瞧!”
东园菊花白如雪,西苑茶花朵朵笑。
南园金铃盏盏挂,北坡月桂枝头闹。
慢慢走,细细瞧,奶奶笑得弯了腰。
5、《张大爷发“愁”》
作者:邵介安
张大爷,“愁苦”脸,老年手机不空闲。
东屋请他去吃饭,西边又邀赴喜宴。
南厢约他去聚餐,北房又叫尝鱼鲜。
人人敬老献爱心,大爷激动泪花闪。
大爷发“愁”来不及,只好央人去代宴。
㈣ 端午节去敬老院的作文四百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㈤ 跪求!一篇去敬老院慰问的体会文章!600字左右!
此次养老院一行让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养老院没有想象中华丽的院座,在眼帘中出现的只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楼,自己在想为什么临沂一座那么大的城市为什么还有那么破旧房子,而且那么破旧的房子里住的是年迈的老人,而有的人会问,那么多养老院为什么选择一间那么破旧的养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选择好的养老院,条件好的养老院,那么那些条件差又偏僻的养老院有谁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与呵护,他们也需要温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啊! 我们到了养老院的时候,就主动与老人们聊天,谈心,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的感动如潮水般涌出泪水,感谢感动的言语早已不尽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如果每个人都奉献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她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温暖和关怀? 以前的自己很渺茫,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今天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我想人活着是为了爱与责任,是为了感谢与爱。今天的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老人们的言语深深的激励了我,我要感谢各位爷爷奶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让我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㈥ 在敬老院打扫的文章
实践活动很多,我觉得也不是很难写。你可以先详细的把你所作的事情写清楚,在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这些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何感触,或是发现了什么问题,阐述一下你的意见。。。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一下这次活动,你一定或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的。
敬老院献爱心记事
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的美德。这个暑假学校开展了“助人为乐”等活动,做点什么好呢?听说敬老院的老人都非常寂寞,有的老人腿脚不利索,都有好几年没有出去了。我想应该去看望看望她们,为她们弹几首曲子跟她们聊聊天,给她们带去快乐。
上午,我来到社区居委会与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阿姨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居委会的阿姨很支持我,不一会就给联系好了,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慰问安排在下午。
转眼就到了下午,听说敬老院的奶奶们好长时间没有照相了,很想照几张照片,我便带上了照照机。在居委会阿姨的陪伴下,我来到了敬老院。虽说早过了午睡时间,已近下午4点了,但敬老院仍然是静悄悄的。
我们先来到一间住着四位老奶奶的房间,这里住着年龄最大的几位,都已年过7旬,最大的年龄高达86岁。她们都是因儿女工作太忙,顾不上这些老人,才把她们送到这来的。
当我走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她们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发呆,听说我特意来为他们表演节目,一下子都来了精神,围了过来。
听说还要给她们照像,老人们更是高兴,忙着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还把她们的小屋整理了一番……
“各位奶奶下午好,我今天特意来为大家表演,愿我的琴声给大家带来快乐。祝在座的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的话刚说完就赢得了她们一阵热烈掌声。
接着我为他们演奏了《金蛇狂舞》、《茉莉花》、《彩云追月》等曲子,一首首动听的曲子,引起她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王奶奶说年轻的时候自己爱扭大秧歌,高奶奶说自己过节时最爱看舞龙斗狮,高奶奶说她年轻时最爱掐茉莉花插在头上,香喷喷的……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我觉得她们一下都年轻了!
这屋里的琴声和欢声笑语,吸引着住在隔壁房间的奶奶们,她们趴在窗前向里观望,也时不时地 插上几句话。
演出后我又为她们拍了照片,笑得合不拢嘴的奶奶们拉着我的手要和我合影,我把两个凳子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三角架,然后按下了快门。
临别的时候老奶奶们迈着蹒跚的脚步把我送出好远好远,她们恋恋不舍地说:“孩子常来呀,我们会想你的!”
㈦ 尊老敬老的文章怎么写
我这有一篇:
敬老活动
我们到达敬老院后,全体同仁向在场的老人们献上了鲜花。看着一束束漂亮的康乃馨,老人们乐开了花,都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献完鲜花后,同仁们又把此前精心挑选的的生活用品、食品以及助听器等慰问品送到了老人们手里。老人们看见这么多的物品送来,激动得无以言表,有些老人在接到慰问品后更是感动到掉泪。
活动中,我们还与敬老院的老人们拉起了家常,其中有位89岁高龄的奶奶让我印象最深刻。奶奶看上去身体比较硬朗,也很乐观豁达,她告诉我,有时候她还要去赶集,当然手里少不了带一根绑着磁石的棍子。“找点废铁卖钱给老伴买点吃的,这些要1元钱1斤呢!”奶奶领着我看了她日积月累收集的一袋废铁。我们给奶奶带来了棉鞋,大小刚合适,奶奶非常开心。给奶奶慰问金的时候,奶奶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说刚好留着过个好年,听得大家有些伤感。我想以后要是有空的话,我还会来看望她,给她带些衣服和水果,让奶奶更开心些!
在敬老院里,我们还看见一些残疾老人,相比其他健康的老人,他们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在现场,我们没有看见他们悲伤的神情,相反,有些老人从言语中流露出乐观的想法,这也让我们着实感动了一会。我想,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脱离了慰问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目睹感动场景的亲临者:感受老人们的生命历程,体会他们在生命中显露出的乐观坚强的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到老人们得到捐赠而舒展开的眉头,听着那些真挚而又不知怎么表达的感激,看着一张张洋溢而发自肺腑的笑容,我们深深感受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馨。对于爱的播撒者——我们也许仅仅是少买几包香烟,少喝几瓶酒就可以让一个老人享受到关爱的甘甜。当我们送出一份爱,看着自己的爱化为老人脸上欣喜的笑容时,自豪油然而生。
“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老人们那种和善、慈祥、纯朴的精神展现,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是弥足珍贵的,我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并珍藏到永远!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㈧ 速求文章!!!慰问敬老院感想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更多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在流离失所中,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㈨ 要20分钟就能上来的500字的一篇关于在敬老院与老人交流服务的文章
XXXX年X月XX日,我和我们班级上几个好同学利用假期到当地敬老院去慰问老人。
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同学们分成了几个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1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我们上了2楼,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当阿姨告诉我们有一位过百岁的党员。大家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想去访问下那位百岁老人。
我们来到那位老人住的蓬屋顶房,我们等候在门口阿姨进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们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们是学生’,今天我们来看看您!”,百岁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他一一点头表示欢迎。
这是一个几米大的房子,地是水泥地,旁边有个写字台和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的各位苍劲有力道,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他说道:“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可对长征十分了解。
老人说到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我们一边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我们不禁从心里充满了敬佩!后来我们问他:“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一个百岁的老人思维还那么清晰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后,老人对我们说:“你们照片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好的,好的,没问题。我们过两天洗好后给您送来!”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告别了老党员,告别了敬老院,告别了这里曾几 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别样 的心境。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而是怀着一颗赤诚之 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
我想那个时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一幕幕感人的现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们 志愿者的手,在志愿者亲自给他们喂饭穿衣时的喜悦,说出的那句话:不是“儿 女胜似儿女”。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 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 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历史的功臣。而他们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
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
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败,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现在我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一定会的。
现在离那次慰问敬老院已经相隔有段时间,可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位百岁面前老人,老党员。他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面前。我想如果有空的话,我一定会去在看望他老人家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接近百岁。这次活动从某中意义上来说,这时我们成长了。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你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或删除一些
㈩ 给养老院赠送物品散文100字
夏季来临,我和妈妈、小姨、表弟一行四人,带着自行购买的绿豆,去梅园老人照料中心看望那里的老人。
这个敬老院里有近100位老人,最老的已经100岁了,最年轻的以前是个“歌星”,后来他的脑子出了一些问题,从那以后,他就不唱歌了,他的儿女就把他送到了老人院,这位爷爷现在59岁了。
那天,我们刚进老人院,有的老人在看电视、有的在睡觉、有的正在收拾床铺。我第一位要去看的是吴奶奶,因为我和她感情最深。吴奶奶今年87岁,属龙,但我还没和吴奶奶说上话,就被吴院长请去她办公室了。她为我们讲述了那位100岁老奶奶的事情:老奶奶去年生了一场病——脑梗,敬老院就把老奶奶送去医院救治,但是她的儿女不给她用贵的药,只给老奶奶吃便宜的药,后来还不让她去医院,就在敬老院挂挂水,尽管如此,老奶奶还是挺了过来,院长说她有顽强的生命力。接着我去和吴奶奶唠唠家常,我发现吴奶奶虽然老了,但思维逻辑很灵敏,院长说吴奶奶以前是做公安的,怪不得呢。
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分手时老人总是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让人很伤感。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尊敬老人,做个懂事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