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赵朴初老人家

赵朴初老人家

发布时间:2023-03-30 05:44:33

A. 日出东海落西山 下句是什么

日出东海落西山下句是“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出自赵朴初老先生的《宽心谣》,原文如下: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赵朴初是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赵朴初老人家扩展阅读:

宽心谣,又叫《老糊涂歌》。在老年人当中流传着多种版本,误传为赵朴初92岁时所作。赵朴初幼承家学,读书万卷,满腹经纶,许多诗词信手拈来,神韵毕现、格调高雅。

赵朴初的夫人陈邦织女士证实,赵朴初生前,这首歌谣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赵朴初有位亲戚,专门抄录了这首歌谣面询赵朴初,赵朴初否定是自己所作,但不想阻止歌谣的流传,认为只要有人喜欢,就随它去。

B. 我本人有启功老先生写给赵朴初先生的一封信,两页信纸,不知道值多少钱

您那里竟然有“启功”给“赵朴初”的信!如果是真迹的话至少15万以上铅铅起价。
因为他们两岩配位老人家都是文槐枣好化界的大师级人物,也都是著名书法家,也都已成为古人,尤其是启功先生。这封信有两个价值:一是研究价值,二是书法价值,两者都很重要。

C. 想知道五欲是什么

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这种凡人的欲望。

佛教认为五欲之乐虽有快乐,但不圆满,不究竟,苦乐交杂,暂有还无。因此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就要“弃世欲而起法欲,轻世乐而重法乐”。

诃,意即“诃责”。诗末落款是“清时散人”。我猜想这个名字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她是个生在清朝末年的人;二是表明她如今处在一个清明的世梁尺时代。

她让学生们把这五首诗复印后广为散发,目的就是劝众生,不要被太多的欲望淹没了,那样并不快乐。这五首“未必”后来深得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居士的赏识,他老人家亲自将诗书写下来,发表在《佛教文化》杂志上。

《未必五搜高首,诃五欲也》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阮囊何事堪羞涩,富有恒沙是佛陀。

未必芳菲始是春,枯搓老干见精神。 近来学得平心法,罗刹当前化美人。

未必名高位便增,泥中曳尾羡庄生。 青山断发成长住,不识人间有转轮渣敬。

未必肥甘便永年,饭蔬饮水乐吾天。 道人自有长生诀,物与民胞即是仙。

未必清闲便是仙,金仙原是火中莲。 骄阳当午池塘静,映日荷花别样鲜。

D. 赵朴初老人所作的对联

赵朴初老人所作的对联

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世人尊称为赵朴老。他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国务活动家、德高望重的佛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诗仙”、“书圣”和联坛巨擘。赵朴老的楹联作品,或气魄宏大,或意味隽永、或深沉警策、或清新洒脱,然无不一一精妙,堪称当代联苑之上品,久为各界所推祟。

在赵朴老的联作中,应邀为各地佛教场所的题撰占了相当大的份量;这些题撰,大多数为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且几乎均已勒石刻木、敷彩涂金,置于名刹古寺之中,列于佛祖菩萨之旁;既给庄严梵宇融人了一种盛大的祥和之气,更为清净法门赋予了一个高雅的文化氛围,可谓是为佛门增辉,为名胜添彩!笔者在编注《佛教名胜楹联》过程中,搜求到赵朴老为各地佛教场所所题撰的楹联46副,现恭录于后以示同好,愿我们从这些佳作中领略他学识之渊博、体味他慈悲之心怀,从而得到情操的陶治与心灵之净化。

题上海玉佛寺三联:

玉汝子成,谛观如来相好庄严,获诸无尽功德藏;
佛子应念,勤修普贤广大行愿,恒不忘失菩提心。

(大雄宝殿)

海上得招提,不与物违真道广;
梦中为佛事,每随缘起自禅深。

(方丈堂)
勤学五明,弘范三界;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题上海静安寺大雄宝殿一联:搏侍

静力伏魔军,广导有情,发愿皈依无上觉;
安禅澄浊世,普教含识,弥天兴起大悲心。

题上海龙华寺两联:

到此认清净法身,聘般若之青狮、乘三味之白象;
邻近有鳞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①、仰塔波兮赤鸟②。

①碧血句:龙华寺龙华烈士陵园,1927年,彭湃、柔石等革命烈士殉难于此。其地桃花名驰遐迩,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②赤鸟句:寺内有龙华塔,传始建于三国吴赤鸟年间,现塔为清光绪时所重建。

修上乘行,面向未来,初入山门先参弥勒;
诵下生森蠢经,心依内苑,待随海众三会龙华。(天王殿)

题上海圆明讲堂圆瑛大师纪念堂一联:

如来讲堂,户牑开豁;
清筵大众,身心圆明联:。

题浙江鄞县天童寺冷香塔院碑亭一联

明月挂寒空,般若心传,冷香飞上诗句;
法云兴旧塔,洞庭波送,悲光流遍神州。

题浙江桐乡福严禅寺一联:

百福庄严相,
一心安乐行。

题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一联:

护国护民,喜见象王住世;
非心非佛,恍闻马祖升堂。

题安徽合肥明教寺大雄宝殿一联:

光明无量,十方普照;
圣教常住,三界齐辉。

题安徽青阳九华山十五殿一联:

百千方便救拔众生,诸佛共称扬,担荷如来殷情咐嘱;
万亿毫光照临胜地,九华垂圣迹,慈悲示现不坏金刚。

题山东青岛湛山寺大雄宝殿一联

占琴冈之名胜,
澍法雨于大千。

①琴冈:青岛之别称。


题福建福州李叔同纪念馆一联: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浙江杭州李叔同纪念馆亦置有此联)

题福建泉州弘一墓塔一联(刻于摩岩)

千古此银陪江山留胜迹,
一林风月伴高僧。

题广东潮州开元寺藏经楼一联:

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劫说其功德;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

(云南昆明华亭寺藏经楼亦有此联)

题福建莆田龟山古刹大悲殿一联:

慧日破诸暗,
慧眼视群生。

题江苏南京栖霞寺一联:

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①讲席驻三论;
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②行踪垂千秋。

①朗公:指南朝高僧僧朗。
②鉴师:指唐代高僧鉴真。

题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一联:

流通功德藏,
接续人天师。

题江苏苏州寒山寺大雄宝殿一联: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①;
百八杵人心警语,阎浮夜半海潮音。

①寒山寺句:出自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苏州之别称。

题无锡开源寺两联,

梅园吐秀,遥闻戒香,清净法身照万象;
鹿野重光,善来棒喝,咸得诸天护十方。

(毗卢殿)

法音周遍三千界,
友谊传承亿万年。(平丰钟楼)

题江苏常州天宁寺大雄宝殿一联:

如如不动,具足圆满,普为利乐众生界;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恒不忘失菁提心。

题江苏镇江金山寺大雄宝殿一联:

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苍茫际①;
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微间②。

①②:出自元代诗人虞集《送长溪长老归金山》诗。

题江苏镇江定慧寺两联:

面面涌风涛,悉皆黄檗婆心,棒喝声高尘不动;
亭亭亘今古,常住普贤愿海,虚空界尽鹤归来。(大雄宝殿)

种种供养,普利一切众生界;
念念相续,恒不忘失菩提心。(方丈室)

题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一联:

鼓螺蜀冈①、羹墙②南岳;
风月长屋、花雨奈良。

①蜀冈句:鼓螺,喻弘扬佛法。《嘉祥法华经疏》:“螺鼓远闻之义,显大法有广被之能。”
蜀冈:杨州地名,大明寺位于该地。
②羹墙:喻对死者的仰慕与缅怀。《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题江苏扬州摘星寿圆通宝殿一联:

慈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
慧目破诸暗,普明照世间。

题江苏南通广教寺两联:

一堂都圣哲①,
万派尽朝宗。(法乳堂)

①圣哲句:法乳堂环列当代画家范曾所绘之隋唐至近代十八高僧像,依次为: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顗、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一行、鉴真、怀海、敬安、弘一。

参上乘禅,为众生福;
证无量果,成不坏身。

题广东汕头证果寺大雄宝殿一联:

报众生恩、报国土思,广集有缘人,同发大心、俱会一处;
行解脱道、行菩想道,畅游无尽海,高擎法炬、普耀南天。

题广东汕头青云禅寺山门一联

虚室有万象,
青天无片云。

题广西桂平洗石庵中殿一联:

自知心是佛,
常以戒为师。

题湖南临武东林庵庵门一联:

东震乾坤大,
林间日月长。

题山西永济普济寺寺门一联:

普愿天下有情,
都成菩提眷属。

题云南昆明圆通寺大雄宝殿一联:

梵宇耀滇池,水月清华,广度鱼龙成正觉;
人间咸净土,香花微妙,好因闻见证圆通。

题四川成都铁像寺一联:

象法重辉圣尼寺,
律传远绍铁萨罗。

题四川成都昭觉寺圆悟法师墓一联:

昭觉堂开应众机,草僵风行三十棒;
圆悟老来垂双手,叶落归根九百松。

题四川重庆缙云山太虚大师塔一联。

智通三藏、机应五乘,旷代高僧传千载;
学贯古今、名扬中外,四海弘法第一人。

题四川德阳万佛寺两联

庄严千佛层层现,
护念和平万万年。(山门)

水库龙藏,广致五洲今旧雨;
大霍山立,护持万世太平花。(七佛殿)

题四川苍溪临江寺一联:

策杖临风,诗圣凭栏曾送客;
挥戈抗日,红军飞渡此长征。

题四川峨眉山伏虎寺一联:

山色千重眉鬓绿,
鸟声一路管弦同。

题四川峨眉山清音阁一联:

且任客心洗流水,
不劳挥手听清音。

题四川蛾眉山洪椿坪一联:

雨过千枝争滴翠,
云飞群岭为摇膏。

题四川峨眉山金顶一联:

天著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作舟浮。

E. 弘一法师是谁

弘一法师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李叔同的故事: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F. 安庆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如何

赵朴初故居集古建与园林艺术于一体,占地面积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外墙青砖勾缝清水,古朴典雅。马头墙高低起伏,富有韵律。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始建于明代。因赵氏族中自赵文楷始,赵_、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五日,生前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诞生于此。
主体建筑系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米搭腊,南北宽84米,分东路四进,西路三进,共七进。除西三进为三开间外,余均为五开间,面阔为20米,沿两条南北走向中轴线规整排列。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
东一进、东二进,东三进、东四进,西一进、西二进之间为起采光和承接四面檐水作用的天井。后花园由六角亭、荷花池、假山、碑廊、园艺等组成,面积982平方米,似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古建筑群西北部。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亦是我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知茄滑明清古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安庆赵朴初故居导游图
一、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古建艺术呈现以下特色:
1、讲究风水,选址巧妙。聚族而居,规模宏大。南北交融,彰显徽派。中轴对称,结构规整。
2、一厅两厢或廊,开敞式厅堂连同狭小天井构成世太史第基本的建筑单元。
3、砖雕、木雕、石雕技艺精湛,非常巧妙地把世太史第建筑室内外装修、装饰融为一体。
4、点线面、黑白灰、清水勾缝外墙、白粉内墙、小青瓦的连绵不断组合成清新淡雅的世太史第外观形象。深墙大院,天井洞开,巍峨的马头墙,逶迤的坡面,飞檐冲天,化作美术家笔下生动的画卷。
二、世纳州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后花园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古勘探,走访有关老人后,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采用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手法修复的。
1、园林建筑:园内点缀的六角亭、碑廊等园林建筑的构造、举折、装修,均按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手法。各种构件的尺寸,依照《营造法源》的规定设计。碑廊外为半廊,内为船篷轩结构,举架为五算、六五算。六角亭举架为六算、对算。材面饰退光广漆,屋面铺与故居风貌一致的小青瓦。
2、堆山理水:园中央开掘出一泓池水,借用一座小石板桥将水面分成两块。以小衬大,突出主水面。水体向西与碑廊相接,端头设一小跌水,形成水之“源头”。湖岸大多青石饰面,局部地段采用太湖石叠成假石山。园北部围墙墙基与路面高差1米左右,与路面距离宽窄不一#,宽度较大处土方自然由路面缓坡而下,窄处坡度较陡。采用传统园林中土包石的手法,将大块黄石叠砌于坡脚,高低错落,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再配以梧桐、丛竹等,更显幽静、自然,富有野趣。
3、植物配置:运用植物的造景功能,充分挖掘植物的丰富内涵,突出传统园林的意境之美。
(1)隐蔽围墙、拓展空间:自古无竹不成园,以粉墙为底,竹石为绘,构成竹石小景,阻挡了园外不良景观。
(2)笼罩景象、成荫投影:池旁亭畔点缀古树,使园景添加了几许古意。石矶边三、两株梅花体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意境。
(3)表现风雨、借天无籁:墙角植芭蕉,水中植睡莲,营造“雨打芭蕉”、“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氛围,意境深远。
(4)根叶花果、四时清供:园中配置梅花、栀子、天竺,皆为古人清供之佳品。尤其栀子洁白素净,香馨袭人,古称“禅友”,最受佛门喜爱,点缀园中表明赵老佛学大师之声份。
4、铺装及其它:园中步道宽度1.2米,双色卵石辅面。水池北侧小广场铺设浅灰色花岗岩石。
三、广场与水池之间设坐凳式石护栏。围墙采用白粉墙,双落水小青瓦压顶。整修后的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后花园格局体现出既规整又富变化,既肃穆又不失亮丽的活泼风格,取得了“亭要古,廊要雅,树要疏,路要畅,地要绿,文物与园林相和谐”的环境设计效果,更能体现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建筑、历史、文物、园林的丰富内涵。其特色为:
1、庭院内绿茵覆地,翠竹掩映,叠石喷泉,长廊环绕,呈现出风景园林的特色。
2、书法碑廊、拜石亭等文物古迹与绿色风景远近照应,有开有合,有动有静,形成文物园林的风格。
3、由于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地处闹市,园林布置之意还在于与喧闹的城市隔开享受幽静和闲适,并在有限的人文环境和都市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浓缩的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参观攻略:
更多关于安庆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0b54c161573206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G. 老人去世怎么知道有没有往生

赞叹随喜,老人真是福报匪浅。临终时候可以有善友助念,得有菩萨来迎。这真是瑞相啊!!!
师兄或可以去 地藏论坛bskk(20年佛教老牌网站)问问佛友,与众切磋。
或可看看这篇转自 地藏论坛佛教APP 的精华文章,也许可以借鉴一下:
赵朴初先生亲笔文章——自己主持助念、“送往生”的详细经过(非常值得学习!)
专念观音求生净土,终蒙菩萨接引往生

作者: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年):

著名书法家、诗人、大居士。有大量著作,如《佛教常识问答》等。

曾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是中国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领袖、社会活动家。

炯老①近两年来,时多病苦。春间,曾呕血数杯,医师检查,始知为肠间生癌。端午节前一日,忽昏厥十数分钟,至是病势日趋沉重。

(1942年)七月二日晨七时,召朴初(作者自称)至榻前言:我此时心中甚清静,一切均能放下,专心求生净土。自觉求生净土不难,现已一步一步走近。我病中常观想普陀山荷花池及前寺观世音大士像,亦曾数次梦见。惟愿大士救度苦厄,接引生西。此生死大事,烦汝相助。

并命朴初往佛堂内取出去年所书遗嘱,签名作证。自言,从此家事我可放下矣。继又言,病中持斋未净,深自忏悔,无始劫来所作众罪,今皆忏悔。旋召子女一一告诫,并嘱家人勿哭。

朴初询拟约请道友在旁念佛,于意云何?

答云:甚善,可同念观世音菩萨名号。

朴初乃往请德森法师,净业社海鹏、佛心诸师,乔恂如居士等助念,家人也围绕随念。德森法师后至,嘱改念弥陀佛号。炯老言,仍念观音名号为宜。德师恐其有执,坚劝之。

炯老言:观世音菩萨接引生西,与弥陀无异,印老法师文钞中亦如是说,不必改也。

朴初虑其或起障碍,因告德师,炯老病中观想观世音较纯熟,应请随顺其意,师乃许之。旋再请兴慈法师来为说法。兴师嘱其念观世音菩萨,想观世音菩萨,与观世音心心相印,决定往生。

炯老含笑合掌,且云:但求带业往生,即边地化城,亦所欣愿。又言:念声太速,不甚了了。

兴师乃领众缓声诵念,约2小时,师辞去。

炯老云:听师念佛甚得力,愿师留此勿行。

兴师以将回法藏寺讲经,为再留少顷,乃去。

午后,丁桂岑、黄涵之、杨欣莲、乐慧斌诸居士,及居士林道友,法藏寺僧师等先后至。炯老一一合掌道谢,且随众念佛,面有喜色,意态安详。

谓丁居士云:居士,我今一切放下,决定往生。

谓陆德绅君云:世间一切都是假的。

旋顾问朴初云:遗嘱已签名否?朴初告知已签。因笑云:我今又做了一件假事。

是时,体温已达一百零三度(摄氏38.4度),而神志不乱,其从容镇静,众皆称为稀有。

朴初旋因事外出,及归,时已傍晚。其家人告以炯老曾召唤十余次,急趋往。

炯老言:此时妄念甚多,观世音菩萨无刹不现身,奈何至今不见?

朴初答云:菩萨在自心中,不管见不见,但紧靠观世音菩萨,便可得菩萨加被。

乃捧四臂观音像一尊,安置榻前。

炯老见像,合掌高声称念: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旋谓刘素峰君云:曾到莲花池,不见大士,复折返,疑有业障,请众为诵《大忏悔文》。

朴初又 代观想菩萨放光接引,至心称念菩萨圣号。

约一小时顷,炯老忽欢呼云:大士已来,命家人均跪榻前。

自云:观音大士在莲池中,莲花围绕,我此时身心快乐无极。此时电灯俱不见,但见大士光明。

朴初问:见弥陀否?

答云:未见,但见大士甚明晰。

朴初言:只专看大士即好。

炯老遂合掌高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环顾左右言:谁愿往生者,可同往生。

是时,助念道友约20余人,均欢喜赞叹。自是(炯老)目光常注虚空,不复言语。

至夜2时,朴初暂退少休。天明趋视,谓朴初言:汝勿客气,向我道一句。

朴初请其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答曰:诺。

兴慈法师,旋偕“性如和尚”至,仍能举手作礼。兴师嘱其闭目静念。初犹启目上视,师亲击磬(音庆)领众念菩萨名号,不疾不徐,净念相继。渐见目光收敛,唇额微动,知其亦在随同念佛。

至11时许,气微促,然甚安静,无痛苦状。

11时半,兴师将行,复语之言:万缘放下,一心求生西方。

答云:诺。

师问:佛号听得清楚乎?

曰:唯。

师行后半小时,渐见气息转微,由微而尽。时维1942年7月5日(古历五月二十日)中午12时20分也,家人均跪念佛号。有欲哭者,则退出。

自7月2日,至5日晨,凡3昼夜,佛声不断。气尽后,朴初抚其手足皆冷,顶间温暖,面额则极热。5小时后再抚之,顶额均温。8小时后,额先冷而顶犹暖。11小时后,陆德绅君抚其顶犹温。虽病困许久,迨至临欲命终,可谓神志清楚,正念分明。景象如此,按之经论,可断其必生净土无疑矣。

选自1992年出版《现代往生见闻录》(一集)

H. 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pdf

1. 赵朴初的《佛教常识问答》
想明白这个问题,必需先把佛教放到一边(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放下),去了解佛法的真实义谛,要注意的是佛教和佛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佛法是证得佛陀果位的人,从大慈悲大智慧的心态中说出的真谛,是树根;佛教是为了能够把佛法常久的在人世间传播,以利益所有的人的一种佛弟子凝成一种势力团体,是树干。佛法的宗旨是自利利他,要达成自利利他的指导思想是心、佛、众生、器四无差别。

楼主所述的没穿什么衣服的女雕塑像是古印度文化岩携森用来表述自然、纯洁、高尚的一样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同于只要见到男女抱在一起,就去认定必有龌龊的现代文明标准。古印度的文明是借物喻心,服从客观性比较强;而现代文明则是借心喻物,服从自观性比较强!而心、佛、众生、器四无差别中的“心”指的就是自观,其他三方面指的是客观,主客平等是最终的宗旨!古印度佛教是以先尊重客观为切入点进行生活的,这样就能使自己不因犯过于主观而产生贪执的心态——起不平等心!古印度是等级观念最强的一个国家,就是到了现代还是留有以姓氏区分贵贱的习俗,更不要说男尊女卑了。

那时候的古印度佛教就已经把女性形象拿出来供奉以示尊重,可见是没有脱离佛法的宗旨的。至于是先尊重观客好,还是先尊重主观好,禅宗有一句话:“法无定法!”自己的病适合哪味药说选哪味药,这就是平等不执着的心态!佛教不是禁淫的宗教,佛教中有戒律,如果一个人选择出家的形式学修佛法,就必需禁淫!但这是要自愿选择,而不是强制选择的,因为禁淫的生活团体也是必需尊重其生活习惯的!尊重自己、尊重佛陀、尊重所有的生命、尊重生存的环境。

2. 赵朴初的《佛教常识问答》
想明白这个问题,必需先把佛教放到一边(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放下),去了解佛法的真实义谛,要注意的是佛教和佛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佛法是证得佛陀果位的人,从大慈悲大智慧的心态中说出的真谛,是树根;佛教是为了能够把佛法常久的在人世间传播,以利益所有的人的一种佛弟子凝成一种势力团体,是树干。佛法的宗旨是自利利他,要达成自利利他的指导思想是心、佛、众生、器四无差别。楼主所述的没穿什么衣服的女雕塑像是古印度文化用来表述自然、纯洁、高尚的一样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同于只要见到男女抱在一起,就去认定必有龌龊的现代文明标准。古印度的文明是借物喻心,服从客观性比较强;而现代文明则是借心喻物,服从自观性比较强!而心、佛、众生、器四无差别中的“心”指的就是自观,其他三方面指的是客观,主客平等是最终的宗旨!古印度佛教是以先尊重客观为切入点进隐迟行生活的,这样就能使自己不因犯过于主观而产生贪执的心态——起不平等心!古印度是等级观念最强的一个国家,就是到了现代还是留有以姓氏区分贵贱的习俗,更不要说男尊女卑了。那时候的古印度佛教就已经把女性形象拿出来供奉以示尊重,可见是没有脱离佛法的宗旨的。至于是先尊重观客好,还是先尊重主观好,禅宗有一句话:“法无定法!”自己的病适合哪味药说选哪味药,这就是平等不执着的心态!

佛教不是禁淫的宗教,佛教中有戒律,如果一个人选择出家的形式学修佛法,就必需禁淫!但这是要自愿选择,而不是强制选择的,因为禁淫的生活团体也是必需尊重其生活习惯的!

尊重自己、尊重佛陀、尊重所有的生命、尊重生存的环境!
3. 个人想了解一下佛教常识,请问各位应该看哪些书籍
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是很不错的入门书:/fjcs/dawen/

《觉海慈航》也很不错:

/,上面有很多说法视频,也有很多同修。在经典方面可以先念念《心经》、《法华经》里的《普门品》、《金刚经》、《坛经》。

愿你能一门深入的学答习佛的教诲,被法喜所充满。
5. 各位给推荐几本通俗易懂的佛教的书和佛经
萧平实的弟子有150多人开悟了。

他本人著书立说几十部 弘扬大粗亩乘佛菩提道法。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以及 佛菩提之般若种智,来弘扬大乘佛法、破邪显正、拈提 错误说法者以及未悟言悟的大妄语者,救护广大佛子, 护持大乘佛法。

实乃当今菩萨转世、大善知识出世,真 乃我末法众生三生有幸! 这里居然也有藏密弟子,见到萧平实的名字就不舒服。 因为萧平实的四辑著作《狂密与真密》揭露、批判了以 邪淫法为本质的,假冒佛法的藏密。

当然藏密弟子会不 服气,但又无法进行正确的法义辩证。 只有一位藏密索达吉喇嘛写了一篇文章反驳。

但已经被 正安法师著文《真假邪说》进行正面和详细的法义辩驳 而告结束。这位追求真理学妹却孤陋寡闻,还把刊登索 达吉喇嘛的处处错解佛法的文章推荐给大家看。

实在是 别有用心! 正安法师(当时是居士)的《真假邪说》可见成佛之道网 站弟子著作栏目。
6. 想了解佛教,应该看什么书想了解一下佛教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般若花》(《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法藏碎金》(徐老编辑)

赵朴初大德《佛教常识答问》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

刘洙源《佛法要领》

黄念祖《净土资粮》《响谷集》等

南怀瑾先生的书

渐渐可以看看佛经

《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圆觉经》等

I. 赵朴初与赵业初是一个人吗

赵朴初与赵拍胡业初是一个人吗?答:赵朴袭耐拦初与赵业初不是一个人,赵朴初是佛协主席,是一位德高望重且知亩扮识渊博的老人。

J. 学佛老人家叫什么了赵

你是要说赵朴初吗?

阅读全文

与赵朴初老人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正骨中医针灸养生店名字怎么起 浏览:345
儿子不孝顺起诉文 浏览:548
老人家一直喊头疼怎么回事 浏览:595
50岁以上男体检项目 浏览:471
国家部委领导退休年龄 浏览:966
灯泡里充什么气能延长寿命 浏览:618
可以一次性买养老保险 浏览:950
简单的重阳节图画欣赏 浏览:207
最近关于孝敬的新闻报道 浏览:738
老年人淋漓不尽是怎么回事 浏览:705
老人家咳嗽了45个月 浏览:621
社保交12年今年退休公积金影响吗6 浏览:210
染色体检查结果在哪里看 浏览:173
老人家牙齿痛吃点什么好 浏览:518
父母申请子女来美需要多少担保金 浏览:504
老人家血糖高长期没有食欲 浏览:813
新楼多少时间才适合老人住 浏览:880
兵检显示体检不合格是什么原因 浏览:533
养老保险可不可以继承 浏览:763
老人家有肺炎要紧么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