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父母精神迫害子女

父母精神迫害子女

发布时间:2022-05-17 05:35:22

① 父母迫害子女的事业是为什么

你好
“陪伴是才是最好的教育,有了这个‘1’,后面再添上的‘0’才有意义。”——张文质《前言》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这本书封面有一句话这样说:请记住,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再和学校联手迫害孩子,而应该教给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抬头看天的情怀,和孩子肩并肩,手挽手地向前。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里面,就特别强调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表现出各种自然的生命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微笑、亲吻、抚摸,以及各种言语上的鼓励。这样对待孩子,可能一开始看不到成果,甚至开始的一段时期都不会得到反应。但慢慢巨大的效果就会反映出来。

在早期教育的时候,鼓励是对孩子价值的肯定和前进方向的指引,让孩子既能从中获得被认同的喜悦,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自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鼓励应该更有针对性,可以更直接、更具体、更坦诚。但一定记住,不要把鼓励变成一种廉价的空洞赞美。

孩子是需要帮助的人。孩子身上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肯定会带来一些生活上、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麻烦”。对此,父母需要理解它、支持它。要把孩子当作孩子,要以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既不能过分呵护也不能粗暴干预,要尽可能让孩子以最自然的方式长大成人。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通道,你要以一种尊重、支持、期待的心情去对待孩子这种强烈的精神需求。

印第安人说,一个人如果走得太快,连他的灵魂甚至都跟不上。英国人也有类似的研究,他们强调说,一个孩子在16岁之前,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这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什么很多错误都不断重复的原因。

对孩子的教育绝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父母过分渴望立竿见影,教育方式就可能很粗暴很简单。从父母的心态来说,与孩子共同成长,实际上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变化的一种喜悦接纳,只有充满期待的人才能不断赢得这种惊喜。

六岁前,眼睛对眼睛,手心对手心的教育,可以直接抵达心灵。它会让孩子明白父母喜欢什么,反对什么,绝对禁止什么,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在给孩子树标尺,划界限。

满意请采纳

② 父母会害子女吗,说真实的

很多,就因为人人都说父母爱子女,不会害子女。所以几乎被害的所有的孩子被迫害,精神和身体的虐待,还会被诬陷诽谤践踏。得不到一个公正。除非实实在在的带着身体上严重的伤死去,否则的话不会有公正的。

③ 养父母虐待子女应该怎么办

养父母虐待应当如何维权?很简单,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来达到维权的目的。请看以下相关条文:

1、《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的规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居委会、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3、《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保护儿童的合法利益,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典》、《民法典》、《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和《民法典》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以及大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宪法规定:“禁止虐待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禁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虐待儿童,对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经教育不改的,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如上所述,父母是有抚养未成年人的义务,如果女孩被养父母虐待那么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关系或者更换监护人以此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也属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所以一切对亲生父子女、母子女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养父子女之间也适用。

④ 被父母虐待怎么办

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你的父母虐待了你,你可以找当地的派出所里去找警察叔叔,或者去找你的爷爷奶奶的长辈去说,但是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即使被虐待的孩子找到了警察叔叔,只能管当时那么一会,可是当警察叔叔走了,我相信你的变态父母会变本加厉,更加残忍的对待你。

在中国,其实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己忍受着社会的不公,父母的残暴,默默的长大,努力学习,摆脱现实情况,或者遇到一个真心对他们好的养父母。

⑤ 家长为什么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 棍棒之下出孝子" 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采取讽刺、挖苦、揭短等手段,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我们姑且称之为" 精神虐待" 。 虐待的具体表现 一是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考到高分,在家中除了学校布置的大量的家庭作业外,不是请家庭教师,就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复习题让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世界,被家长用习题填得满满的,没有一点时间用来想自己的事,孩子对此是苦不堪言。 " 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是玩,最烦恼的事情是学习压力"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中,多数接受调查的孩子对问卷上仅有的两道自由回答题作出以上回答。 二是警告、恐吓。家长对孩子讲得最多的话不外乎是: " 这次考不好,就不给你买玩具" ; " 你不好好学习,就休想到公园去玩" 。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有的孩子的学习动力变成了只是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有的孩子提到学习就感到焦虑不安。 " 考试不及格" 、"考砸了" 等词汇象黑压压的乌鸦整天盘旋在孩子的脑海。 三是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一些家长为刺激孩子加油学习,故意用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甚至在大众场合,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缺点冷嘲热讽,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因害羞而把学习抓上去。 四是不让孩子与别的小伙伴结伴。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能学会抑制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适当的行为,以及学会在必要时如何适当地坚持自己的权利和愿望,可一些家长却无视这一点,认为孩子与别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玩散了心,影响学习。在节假日,将孩子关在家里不许外出,使孩子没有机会与伙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一是高期望值,使父母对孩子要求越来越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年轻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绪。上海市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100 %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 80 %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如此之高,是造成对孩子精神虐待的心理动因。当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样高时,当他们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模式发展时,他们着急了,于是不择手段对孩子实施精神钳制。 二是心理知识贫乏,家长并不了解孩子。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没有感情、没有个人意识、没有独立思维的" 小孩儿" ,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的言行,孩子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程序去言、去行,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大声对孩子说" 不" 。孩子的一点点空余时间都被家长剥夺,他们与父母交谈,也是高高地抬着头" 汇报思想" 式的;他们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 声讨" 。 " 精神虐待 " 下的孩子难成才 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上受虐待的儿童更大。这一切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其实,孩子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上海市一次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显示,约有20 %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的比例最大,占42 %。辽宁1.7万中学生心理素质检测表明:心理异常的比率达35 %,心理疾病的比率达5.3 %。反映在学生行为上表现为" 厌学、出走、自杀、早恋、打架、骂人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无不可以上溯到家长对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上。 孩子的精神负担重,自行活动时间少,不与小伙伴交往,缺乏天真活泼的环境,就会导致不爱说话、不合群、孤僻、冷漠、缺乏适应能力、腼腆怯生。孩子的精神受钳制,没有自己的思想空间,没时间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就会使孩子创造的花蕾过早地凋谢。 同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经常受到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用其他变异的手段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的需要,既有害社会,也有害于个人。 试想,缺乏自尊、自信,缺乏创造性,不合群、性格孤僻、胆小的孩子能健康成才吗? 家长要以正确的心态教育子女 管教孩子是天下父母的重任,是一门学问,它还应该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最关键的是必须先具备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是学习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切莫要怒不择言。 二是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 三是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身体语言以促进亲子关系;用以身作则去强调和坚持某些基本的人生准则,比用语言向孩子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切莫禁止孩子不做的,自己在我行我素地做,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不做。 四是学习如何在孩子学习上出现偏差时,为孩子指出一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切莫一味指责。 五是学习接纳孩子,尽管犯了错误,仍严守" 只对事不对人" 的原则,让孩子知道家门永远为他而开,切莫说:"你真笨" 、"朽木不可雕" 、"你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 。(

⑥ 常常受到父母压迫的孩子,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压制孩子有两个后果:叛逆或者自卑。温和反叛也可以。如果你自卑,你会很烦。现实中,压抑更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孩子天性好奇,爱尝试模仿。压抑性父母往往会压抑自己的天性,让自己不敢尝试。孩子不尝试,不犯错,就会错过快速成长。人们会对未知领域缺乏信心和恐惧。他们不去尝试,就会逐渐失去信心,然后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父母培养孩子的最好方法不是表扬,而是鼓励。表扬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俯视,会导致孩子太在意别人的评价。鼓励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样,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处,可以培养孩子更完美的性格。

给孩子太大压力。强势的母亲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完美主义者,会把抚养孩子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所以他无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价值附加在孩子身上。不可否认,这些强势的母亲付出了很多,但恰恰是这些“贡献”让孩子感到压力,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导致孩子成年后心理自卑。

⑦ 父母虐待儿童会被怎么判

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通过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混淆。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一般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至于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7)父母精神迫害子女扩展阅读:

认定方法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包括两类:其一,由直系血亲关系而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们之间不因成家立业,及经济上的分开而解除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其二,由旁系血亲而联系起来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员,但是,他们之间随着成家立业且与原家庭经济上的分开,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这里例外的是,原由旁系血亲抚养的,如原由兄姐抚养之弟妹,不因结婚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资格。

在我国,儿童一般是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中就包括了男童和女童。一般在对儿童实施虐待行为的时候,达到了一定的情节,那么就会被认定为虐待罪,需要注意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虐待儿童罪,所以在对虐待儿童行为进行处理的时候,往往都是认定为虐待罪的。

⑧ 父母对子女进行精神摧残违法吗

父母对子女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
1、虐待未成年子女
虐待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经常以打骂、禁闭、有病不给予治疗或者强迫过度劳动等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虐待具有以下特征:
(1)虐待行为表现为行为人经常或者连续性实施折磨、摧残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其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各种肉体折磨手段,如殴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等;第二,各种精神折磨手段,如侮辱、咒骂、限制行动自由、不让参加社会活动等。一般行为人在实施虐待行为时,两类手段并用的较多。
(2)从主体的身份关系来看,行为人与被虐待人必须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的父母和款成年子女,行为人对被虐待人存在抚养或者监护义务。
(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即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虐待行为一般都是父母,包括养父母、继父母利用自己在家庭地位或者经济上的优势,被虐待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忍气吞声,在身心痛苦中煎熬,因此,在实践中,要把虐待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的纠纷和争吵区别开,把经常性的虐待与偶尔的打骂行为区别开来。
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一般虐待未成年子女、手段残酷、持续时间长、虐待动机特别卑劣的,属情节恶劣。家庭保护不允许父母虐待未成年子女。

⑨ 父母把子女刺激成精神病是为什么

个人观点:因为不理智的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强迫孩子做自身不愿做的事情。一点也不会考虑孩子自身想法。

大人把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到孩子身上,千方百计地说服孩子去做某些他不想做的事情时,会使孩子产生反感、抵抗,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9)父母精神迫害子女扩展阅读

逢年过节,或是去外面窜亲戚或是家里来客人后,孩子原本就比较胆小怕生,有些内向,在遇到外人后本能的就向后面躲避,但是很多家长,这时就会逼迫着孩子打招呼,以显礼貌。孩子越是不说,家长就越会觉得自己没面子,还会一直催促着孩子。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逼迫着孩子,否则很容易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如果不想说就不说,可以在以后尝试着带孩子出去,接触外面的人和物,慢慢调整过来。

⑩ 父母干涉和打压成年子女是精神病吗

你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你的童年经历是怎样的?
你能记起的人生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已经证实,在儿童5岁左右,人格就已经完成了基础构建,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只不过是在这个人格模式上的重复和调整。
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所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你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的童年,进而决定了你的命运。
那些“有毒”的父母
孩童时期,我们的一切需求都要依仗父母,而父母的一些行为就像毒药一样,摧毁着我们的人生。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想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足够好的,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世界,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好”的感觉。
父母可以有情绪,但是总的来说要有“稳定的好”。父母“有毒”的行为并不是偶尔心情低落,对孩子发脾气,而是一种习惯性、持续性的行为。
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她在代表作《原生家庭》中,为我们列举了几种“有毒”的父母类型。
1、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的父母总是害怕不再被子女需要。他们希望孩子永远都不能独立地生活。一旦子女挣脱他们的操控,他们就会感到极度的痛苦,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
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都给了孩子,所以作为回报,孩子就必须要听我的,否则就是不孝顺
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就是典型的操控型的父母。
她把女儿卧室和客厅之间的墙改成透明玻璃,方便随时监视孩子学习。参加冬令营等小事都要替孩子拿主意,最后,女儿被逼成了中度抑郁。
女儿说:“我觉得这个家就像监狱一样。”
操控型的父母致力于挫败子女的每一个决定,如此一来,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很不成熟,他们就能永远地主宰孩子的人生。
2、言语虐待型父母
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孩子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虐待型父母有两个主要特点:言语偏激、辱骂频率高。
有的父母经常侮辱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甚至是作为人的价值,说什么“笨成这样,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不知道我生下来你干什么玩意儿!”这些都属于言语虐待。
还有就是辱骂的频率,把一件小事翻过来覆过去地念叨,即便你说的都对,孩子也承受不了一天到晚地批评。
3、身体虐待型的父母
在孩子不停地哭闹、挑战父母权威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忍不住打两下屁股。
身体虐待型的父母通常不是因为孩子犯错而惩罚孩子,这种父母往往是主动找茬。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矛盾、对社会的不满,随便找个借口就对孩子拳脚相加。
这样的人有很多是自己成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既痛恨自己的父母,又把自己父母的做法作为榜样,将暴力视作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
很多人以为自己成年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和金钱后,会尝试脱离父母的影响。
在物理空间上,我们的确可以脱离父母,搬出去就行了,但是在心理空间上,我们也许一直活在父母的束缚之中。
苏珊·福沃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问你自己——假设你接下来需要跟父母在一起待上一个月,你有没有立刻觉得心里别扭、不舒服?
如果你对父母总是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频繁地感到内疚、害怕、愤怒、难过,那么基本可以肯定,你仍然活在父母的束缚中。
想要彻底脱离束缚,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心中的一切向父母表达出来。
你要告诉父母,你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们过去对待你的方式。你还要告诉他们,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的做法怎样影响了你的生活,以及今后你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总之,这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新规则的制定。
很多人会恐惧这样做,或者会感到羞愧,如果你无法当面开口,写信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的。
你可以在信中反复修改语句,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清楚。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童年时,我们无法选择,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选择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
- The End -

阅读全文

与父母精神迫害子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嗜睡症和老年痴呆 浏览:171
平顶山退休工资卡 浏览:369
老年痴呆要打人 浏览:468
为什么拉西地平适合老人服用 浏览:673
深圳养老社保哪个档次钱交得多 浏览:321
老母亲是如何养生的 浏览:429
个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浏览:912
河南高考男生体检什么 浏览:699
怎么样能使自己长寿 浏览:879
养老机构空置 浏览:582
50岁女人眼霜 浏览:38
饱胀的奶水奶汁喷出电影 浏览:951
女主叫苏小小男主姓秦 浏览:652
二年级主题班会关于孝敬父母 浏览:66
个人办社保多久退休 浏览:278
基本养老金缴费证明 浏览:528
朝阳养老公寓哪些好 浏览:665
养老金进入股市 浏览:106
东阳市敬老院有几家 浏览:936
莲都区郑榴娟敬老院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