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發布時間:2020-11-28 05:07:43

Ⅰ 如何做好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

一、黨政總攬一體化。從2000年開始,我市全面推行了以「兩個置換」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改革,隨著133家公有企業的民營化或破產關閉,11324名企業離退休人員逐步與原企業脫鉤,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確保了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解決了退休人員老有所養的問題。為更好的實現退休人員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快捷、規范地搞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從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統一全市各級領導的思想認識,成立了以分管社保工作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為正副組長的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津市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實施方案》,明確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穩步推進、逐步規范」的工作方針。市政府把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作為全市的一項系統工程,從一個方面的工作提升到全市綜合工作的高度,實行了科學的部署和調度,並建立了「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辦公室--街道辦事處(鄉鎮)勞動社會保障站--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社區離退休人員自管小組--退休人員文體活動協會」這樣一套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
二、多方促進系統化。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市各部門明確了本部門的職責,市勞動社保部門制定了22項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規章,牽頭和指導全市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市委組織部和各辦事處黨工委制定落實了社區黨支部制度;市委宣傳部制定了加大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宣傳方案;市財政局落實了各勞動保障站和社區的工作經費;市總工會和文化、體育局制定了定期指導組織開展活動的制度,各部門齊心協力,有力地推進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三、機構建設標准化。首先,我們在四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明確一個社區作為示範點,由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辦公室具體指導,區分不同情況、不同層次,建設好相應陣地樣板,然後在全市全面推廣,確保了全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網路平台建設的質量。如對於城隍廟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我們一是斥資126萬元購置了社區辦公用房,配置了高標准管理服務設施,組建了退休人員活動中心,安排了必要的學習資料,配備了門球場、乒乓球室、棋牌室、書畫室、健身房等文體娛樂設施;二是明確編制,面向社會公開聘用了管理服務人員,並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知識的培訓,落實了一支素質較高的管理服務幹部隊伍,現全市社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人員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的佔35%;三是對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比照行政事業單位標准,安排了人員經費及辦公費,除2003年按照每個社區2萬元落實基本工作經費外,2006年又按照每名退休人員20元標准安排了退休人員服務經費。
四、服務到位規范化。為了保障進入社區的退休人員能夠及時順利地享受高標準的各類服務,快捷地辦理各項事務,我們一是將所有業務工作進行科學的分類;二是制訂了一套完善的業務工作流程圖;三是公布了七項業務工作辦事指南;四是嚴格規范了工作人員的業務操作行為;五是強化了業務工作監督約束機制。現企業離退休人員較多的重點社區基本做到了「查詢有摸的、辦事有看的、咨詢有問的」(即電腦觸摸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屏和辦事指南、專門的社保咨詢服務工作人員),為了達到企業離退休人員真正與社區掛鉤的目的,2004年底,我們利用國家調整養老金待遇的契機,通過將調待工作全面落實到社區的形式,使每名企業離退休人員與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實現了面對面的對接,目前,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與社區見面率達94%以上,除837名長期居住外地的退休人員外,全部找到了他們自己的「新家」。2006年的企業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待遇工作,我們全部以社區為單位進行,確保了這項工作的高效准確和規范化。
五、責任明確制度化。在制定了22項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規章的基礎上,嚴格推行三項制度管理。一是推行崗位目標責任制,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做到項項任務有人管,人人肩上有責任;二是推行業務工作層級負責制,強化各級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幹部職工的責任心,確保業務工作質量;三是推行辦事程序公示制,明確工作要求和服務准則,提高了服務質量,融洽了與工作對象的關系。
六、社區組織網路化。一是在全市24個城區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黨支部和專門的離退休人員黨支部。使前幾年因企業停產或關閉後找不到歸屬的共產黨員回到了組織的懷抱,一位下肢癱瘓的退休老黨員曾搖著輪椅到社區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會時動情地說:「今天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二是創造性地將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與社區黨建「三聯三創」有機結合,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獻愛心主題活動。四年多來,社區工作人員先後為卧病和高齡離退休人員義務服務達160多人次。去年,三洲街社區退休孤寡老人肖澤舫,在他生病期間和生命的最後日子裡,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的同志們象親人一樣,給予了他細心的照料,死後又按照他的生前意願進行了安葬,老人生前非常感動,將自己的房產和7400元現金存摺捐贈給了社區用於公益事業,此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收到了很好的引導示範效果。三是全市各社區組建了京劇協會、門球協會、書畫協會等離退休人員專業文體活動協會11個。每年組織開展活動10多次,極大地豐富了離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Ⅱ 求北京市95年發布《關於加快建立社會保險服務體系、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的原文

沒有原文只有爭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自1986年市政府發出《北京市國營企業職工退休基金統籌試行辦法》(京政發[1986]117號)建立北京市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制度並同步開始城鎮失業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以來,經過12年的發展,北京市的社會保險制度已逐步由國有經濟擴展到集體經濟、合作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全部經濟形式,涵蓋全部城鎮勞動者和涉及養老、失業、大病醫療費用統籌等三大保險的社會保險基金統籌體系的基礎上開展了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有力的保證了保險對象的基本生活,保證了首都的社會穩定。為保證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全面推進社會保險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1995年4月市勞動局發出了《關於加快建立社會保險服務體系、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京勞社保發字[1995]115號),在全市范圍部署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一、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發展狀況
經過三年的努力,全市18區縣和城近郊8區及門頭溝區的101人個街道已全部建立了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現有管理人員470人。已實現了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退休人員、城鎮臨時工中的退休人員、破產企業中的退休人員等七類退休人員和全部城鎮失業人員共兩萬多人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廣泛開展了支付養老金、失業救濟金、報銷(補助)醫療費,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同時組織退休人員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5260次、參加活動45萬人,還為17.6萬人提供了社會保險政策咨詢。
同時,為搞好社會保險對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吸收安置就業困難的企業下崗職工和社會失業人員,進行了與社區服務緊密結合的社會化服務實體的試點工作。至98年6月底,全市已創辦社會化服務實體63家,為社會保險對象提供各種服務49萬人次;並通過社會化服務實體創造就業崗位,開展服務項目,分流企業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2680人次。
二、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開展的時間較短且僅由市勞動局的名義發文,力度不夠。因此,在推進過程中,還存著許多僅靠勞動局一家很難克服的困難。主要是:
1、街道一級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管理體制不順。按市編制管理體制的規定,街道一級的工作機構設置由區縣編委和街工辦決定。市勞動局根據此規定、確定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街道一級的工作部門的設置由區縣勞動局與街道研究提出意見、商區縣編委和街工辦決定。經過三年的實踐,街道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部門出現了三種情況:一是建於街道勞動部門,二是建於街道經濟發展總公司,三是在街道獨立設置;從今後的管理服務工作量來看,管理服務體制不順,不大適應五險合一的工作要求。
2、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管理服務人員的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不落實。由於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制度是1992年制定的,當時還未提出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因此,在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制度中缺少相應的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的列支科目;致使工作開展了三年多,但從事此項工作管理人員的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仍未落實。
3、社會上部分勞動者的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對社會化管理服務有若干顧慮,尤其是企業離退休人員,眷戀企業、樂於與企業同甘共苦,不願意轉為社會化的管理服務。
三、今後的險種服務模式及主要管理服務內容:
(一)擬採取的險種服務模式。
1、養老保險:本市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由原單位管理服務的離退休人員通過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建立退管委(中心)、試點條塊結合的方法、在市勞動行政部門的部屬和規劃下,經過3—5年的時間,由目前的原單位管理服務為主逐步向社會化管理服務為主過渡,最終於2003年末基本實現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達到60%)。
十一個行業統籌單位駐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據保險處提供的數據:目前約8800人)的管理服務工作,其養老基金參加北京市統籌後,擬由駐京牽頭單位與市社保中心銜接、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金後,管理服務工作暫由原單位繼續負責,在市勞動行政部門的規劃安排下,三年內實現社會化的管理服務。
目前由民政部門管理的地退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因其數量不大(目前約3000多人),可由民政轉入後直接進入其戶口所在地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實行社會化的管理服務。
農村養老保險對象的管理服務工作在目前數量不大的條件下,擬委託負責收繳其保險費用的原保險經辦機構或鄉鎮一級的農村信用社代為發放。隨著該保險享受人數數量的逐步增加,再逐步建立鄉鎮一級的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機構。
2、失業保險:仍執行由失業人員的戶口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負責支付失業救濟金、補助理醫療費,按規定發放其他失業保險項目的作法。
3、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的管理服務工作。考慮到目前的管理服務體制、按照方便工作、便於銜接的思路,擬在市社保中心的指導下,作為市社會化服務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由區縣社保中心根據管理服務量的多少、設立若干個分支經辦機構,直接與企業經辦部門或區縣社會化服務管理工作機構開展報銷及結算業務。
(二)各險種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
1、養老保險: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製表委託銀行代發退休金,現金報銷醫療費,組織文體娛樂活動,保險政策咨詢,協助家屬處理後事,五種重點人(孤寡、殘疾、重病、老養、特困戶)的義務服務。
2、失業保險:支付失業救濟金,補助醫療費,其他失業保險費用的支付。
3、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按險種規定對報銷費用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給與報銷。
4、農村養老保險:由該保險的經辦機構或鄉鎮信用社根據承保協議書的約定代發保險費,不承擔其他的服務項目。
四、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年度人數預計及工作推進計劃:
97年底,參加北京市養老金社會統籌的全部職工人數為264萬人,離退休人員為78萬人。根據市統計局與市勞動局統計處的統計數據,全市城鎮職工總數為465萬人、離退休人員的數量為144萬人(含參加全市養老基金統籌單位的離退休人員、未參加統籌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11行業統籌單位的離退休人員等)。
按照對1988—1997年10年全市退休人員增長絕對值的分析,年增長率約為7%。以1997年全市城鎮離退休人員的絕對數量為基礎,據此推算:今後幾年全市離退休人員的數量預計如下:1998年約154萬,1999年約165萬,2000年約177萬,2001年約190萬,2002年約202萬,2003年約216萬,2004年約230萬人。
1、養老保險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進展:擬自99年起步試點,2000年開始推進,五年之內基本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建議安排如下:(2000—2004年)
見下表
2、失業保險人數預測:以市勞動局《關於報送〈實施再就業工程,分流安置下崗職工三年規劃(綱要)〉的報告》所提供的有關數據為基礎,依據國家對經濟形勢走勢的預計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分析,1999—2004年進入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城鎮失業人員數量預測如下:
見下表
3、醫療、工傷和女工生育保險的有關人數預測:按97年末全市城鎮職工總數465萬,參統率為80%計算約370萬人;退休人員200萬人,其中內含0.5%的因工負傷的離退休人員為基礎,預測如下:
見下表
五、社會保險社會化服務管理體系的設置:
根據市勞動行政部門制定社會保險政策,社保基金管理中心負責基金收繳、管理、運行,社會化負責社會保險對象的管理服務工作的「三位一體」的思路;按照機構設置服從和服務工作需要先期建立,隨工作量的增加陸續補充管理服務人員,要與現行社保中心管理體系及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體系相銜接的原則,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的建立擬分兩步進行。即第一步在2000年前隨社保基金全額收繳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採用充分發揮現有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的作用、著力做好已實行屬地管理服務的離退休人員和城鎮失業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具體工作模式見後附《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過渡模式示意圖》);第二步自2001年起,隨著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力度的加大和服務對象數量規模的增加,根據各區縣的管理服務對象的數量、在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分中心下逐步建立若干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全面開展管理服務工作(具體見《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示意圖》〈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在社會保險對象基本全部進入社會化管理服務後,逐步按街道、鄉鎮建立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實現資金運行和管理工作的垂直管理體系(具體見《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示意圖》〈二〉)。具體的設置建議是:
(一)市、區縣及區縣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組織的設置按照「資金管理兩條線」的原則,在「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利於管理、方便服務對象」的思想指導下,市設立與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並列的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統一規劃、組織、協調、管理全市的社會保險社會化服務工作;
各區縣設立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分中心,負責本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規劃、組織、協調、管理工作;
各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分中心按市勞動行政部門的規劃和部署建立若干個區縣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重點負責退休人員和城鎮失業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各區縣社保中心根據管理服務工作量的大小、設立若干個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女工生育保險的經辦機構,統一負責區域內參統單位和所屬街道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相關社會保險金的審核與支付工作
(二)市、區縣及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組織的工作職責:
1、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全市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編制、實施年度社會化管理服務經費預決算,指導區縣在市的統一安排下、開展區域內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負責已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社會保險對象的社會保險待遇的落實情況的檢查監督,負責市級大型活動的組織及與社會其他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按工作需要建立管理制度與報表制度等。
2、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負責轄區內各街道(鎮)管理服務機構的籌建和組織指導工作,負責區域內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社會保險對象各項保險待遇落實情況的檢查督促工作,負責各街道(鎮)管理服務工作的檢查、監督、評比及人員培訓,負責區域內老年服務設施和活動站點的規劃、建設和組織管理,負責區縣大型活動的組織及與社會其他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等。
3、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按政策規定、編制與調整社會化管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支付表委託銀行代發,按規定審核,支付離退休人員的醫療費,按規定支付失業人員的失業救濟金、審核補助醫療費,按社保基金管理規定及時做好財務登記及帳務處理工作,按時填報各項管理服務工作報表,組織轄區內離退休人員開展自我管理服務和社會志願者義務服務活動,組織離退休人員開展文體娛樂活動和公益性互助活動,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和困難戶等重點對象的走訪、扶助工作,做好增長機制的調整和亡故人員喪事的協助工作等。
(三)市、區縣及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組織的人員配備:
1、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配置方案:
(1)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2—3人。
(2)中心辦公室(7人):負責文秘、宣傳、事業發展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的制定及內部的事務性服務工作。
(3)事業管理部(6人):負責市、區縣及其分支機構及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負責管理服務經費預算的制定、實施及決算工作,負責計算機管理服務系統的設定、軟體開發與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4)待遇保障部(6人):負責落實已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社會保險對象各項保險待遇,負責與市勞動行政部門及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部門的銜接與協調工作,負責與社會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
(5)服務管理部(6人):負責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進度規劃、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養老設施及活動站點的規劃、籌建與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社會化管理服務形式、內容的研究、論證及組織實施工作,負責區縣街道(鎮)管理服務機構各項工作的指導、檢查、監督、評比等工作。
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約需配備30名管理人員。
2、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配置方案:
(1)各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設主任1人,根據工作量的大小,配備4—8名工作人員分別負責相應的工作。
(2)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配置方案:
主要負責離退休人員、失業人員社會保險費的支付和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在將離退休人員組織起來、開展自我管理服務並有社會志願者義務服務的前提下,根據管理服務工作量的多少來決定機構的設置數量和管理人員的配備數量。具體配置建議是:按管理服務對象每5萬人設置1個管理服務組織,每2000名管理服務對象配備1名管理服務人員。
3、各區縣社保中心下設三險種經辦機構的設置和管理人員的配備也同樣按照管理服務對象工作量(以管理服務對象的數量為准,不以項次計算)的多少配備,具體的建議是:每10—15萬人設置1個經辦機構,每4000名管理服務對象配備1名管理服務人員。
4、遠近郊14區縣農村保險的管理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因沒有相關的數據,故未列入其內,需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才能提出相應的意見。
六、城鎮職工五險種管理服務機構硬體投入及經費保障:
按目前預計:全市共需建立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1個,區縣分中心18個,區縣社保中心分支機構和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若干個。每個機構需要一定的硬體投入和相應的人員經費、業務經費,才能保障其正常開展工作。
1、硬體投入:
(1)每個機構需平均配置計算機2台(2.4萬元),相印機2台(0.6萬元),電話2部(0.8萬元),復印機1台(1.7萬元),傳真機1台(0.1萬元),保險櫃2個(0.7萬元),每個管理服務機構各約需硬體投入6.3萬元。每個管理服務人員還需配備辦公桌、椅、文件櫃各1件,人均約需500元。
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需配備公務用車2—3輛,各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需各配備1輛公務用車。區縣社保中心分支經辦機構及區縣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構,也需配備一定數量的服務性用車。
2、業務經費:按人均月250元包干,每個管理服務人員年約需3000元,含辦公用品、電話費、車輛耗費等。
在考慮大部分機構由主管單位解決辦公條件的前提下,部分機構需租用辦公用房,按40%租用率、平均租用60平米,年租金20萬元計算,也需准備一定的費用。
3、管理服務人員的人員經費:以97年的平均工資水平考慮,99年人均年需18000元,以後隨著全市工資水平的提高,管理服務人員的保障水平也應相應提高。99年數額中包含人員工資年11000元,各項保險費用與基金(養老19%、失業2%、大病醫療6%、住房基金7%)約3800元,門診醫療費1000元,工資增長系數8%約需900元,其他福利支出(取暖費、伙食補助、獨生子女補助等)約需1000元,不可預見費支出300元。
七、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後應考慮的其他投入:
1、活動設施:目前共有市級退休人員活動站一個、有毒有害工種療養院一個、區縣離退休人員活動站7個,還需按照養老基金的承受能力,陸續安排下列建設項目:
(1)市內建一座市級離退休人員活動中心,含健身娛樂項目,約需6000平方米,3000萬元。
(2)區縣一級活動中心,建設11個,每個1000平方米,500萬元,約需5500萬元。
(3)街道一級活動站,城近郊區每街道1—2個,共200個,每個50—100平方米,每個需20—40萬元,全市約需4000萬元。
(4)全市共需投入1.25億元。
2、活動經費:按照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仍需按目前的比例和人均數額,隨著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進度,逐級將管理服務經費撥付至相應的基層服務單位。
3、養老設施:考慮到離退休人員中有2%左右為鰥寡、孤獨人員,還有部分人員屬於家庭不具備養老條件。因此,需要逐步建立部分養老設施,收養上述人員,開展集中的管理服務工作。可採用租用現有養老設施,利用閑置中小學校托幼園所、不景氣企業廠房改建等方法,具體資金需要情況社會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與管理服務的需要來確定。
八、需要解決的若干問題:
1、為順利推進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引起各級領導的廣泛支持,建議以市政府的名義正式發文部署,在安排部署工作的同時,統一街道(鎮)一級的機構設置模式。必要的時候,也可通過市人大立法,全面推動此項工作。
2、為保證社會化管理服務隊伍的穩定,讓管理服務人員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應及時解決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的人員經費、業務經費和相關設施投入的資金來源問題。
3、應通過社會宣傳媒體,廣泛宣傳社會保險對穩定社會,保障保險對象基本生活、促進和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重大意義,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理解,引起社會各界、各級領導和各階層的廣泛支持。
北京市勞動局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日

Ⅲ 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服務基本情況信息卡

因為退休人員將實行全面社會化管理,所以,現在進行全面的摸底,要對全社會的退休人員進行登記,因此要求填寫「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服務基本情況信息卡」,這個卡,將來送到退休人員居住地的社區,實行全面社會化管理後,退休人員的一切事情都由社區來管理,包括生、老、病、死,和企業就徹底脫鉤了。你按照社保部門的要求填好表,送到指定地點就行了。
大連從05年就實行退休人員社會管理了。

Ⅳ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中的610人員和213人員是什麼意思

610是XX功213不知道

Ⅳ 辦理社保個人退休需什麼手續

退休手續到社保部門辦理。

一、處理退休所需材料:

1、退休請求書(A4白紙手寫,並在姓名處按手印);

2、申報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如屬代理還需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

3、申報人戶口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包含戶主頁面和自己信息頁)

4、申報人在當地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或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開立的個人存摺(不受理銀行卡)的原件及復印件;

5、一張近期一寸免冠證件相片(用於處理享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證);

6、養老保險手冊(如屬一次性在我中心補繳完養老保險的可不必);

7、養老保險需交至申報退休的當月;

8、活動人員人事關系(檔案)處理手冊;

9、申報人填寫《員工退休核准(批閱)表》。(在人才大廈一樓社保窗口收取)

10、有副高級其以上職稱的退休人員,需供給職稱證書及批文的原件及復印件。

11、軍轉幹部需供給轉業證明及轉業批閱表原件及復印件。

二、處理程序:

當事人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能夠請求退休。處理退休的詳細流程如下:

1、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前一個月,應向單位經辦人供給身份證復印件(處理養老金收取卡之用)、個人相片(處理退休證用)等材料;

2、社保經辦人根據當事人詳細情況填寫退休批閱表,連同當事人的人事檔案於退休當月提交給社保組織,由社保組織審閱其是否契合退休條件;

3、社保審閱通往後,根據其退休年齡、參保繳費時長、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薪酬等要素核算其詳細養老金;

4、經辦人根據社保核算結果完善退休批閱表並提交社保承認、核准,完結後社保發放退休批文並製造退休證,一起委託銀行處理其養老金收取卡;

5、經辦人將處理好的退休證、銀行卡等轉交退休當事人即可完結退休手續。

(5)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擴展閱讀

1、以前年度如果有應參保未參保的情況,符合政策規定的,需要憑符合規定的勞動關系證明等,直接向參保地社保局提出申請,經審核後才能進行補繳。任何人提出收錢可以代辦社保補繳業務的,都是詐騙行為或擬造假參保的違法行為,大家不要上當受騙,可向當地人力社保部門進行舉報。

2、社保部門是提供國家基本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機構,並不提供任何擔保或貸款服務。這些只是某些網路貸款機構吆喝賺眼球的不當廣告。同時,如果在非經過認可的互聯網平台上隨意輸入了自己的社會保障號(身份證號)及其配套的密碼,有可能造成對個人社保信息泄露及權益損害。

3、醫保政策從未規定每一位參保人的住院時限,病人的住院時間由醫生根據病人病情確定,住院期間只要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的醫療費用都可以按規定報銷。醫療機構或醫生以任何違背醫療規范的理由要求病人出院的,參保人可以向醫保機構和醫療管理部門反映,以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

4、養老保險繳滿15年是辦理退休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並不代表繳滿15年就可以不繳費。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繼續為職工參保繳費至達到法定年齡。養老金計發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參保越早、繳的越久、繳的越多,以後拿到手的養老金越多。

5、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限是以「月」為計算單位的,每多繳一個月都會影響退休養老金。並沒有以5年或3年為一檔這樣的計算辦法。

退休養老金是根據每個人參保繳費期間的繳費水平、繳費年限、退休時的上年度社平工資等按照統一公式逐一計算出來的,每個人都可能有差別,從來沒有「按檔次領養老金」的政策。

Ⅵ 退休職工的喪葬費在哪兒領取

_喪葬費領取流程

1.帶上戶口本,死者身份證,醫保兩證一卡(卡要全部消費掉,卡交上去,就不發回來了),火化大廳開據的三張收據到死者單位調檔。

2.如死者檔案不在原單位,原單位會根據你所提供的單據給你辦理一個綠色調檔證,同時,將留下三張收據中的一張收據。你可持綠色調檔證到所在地區的勞動就業局(部門)的檔案室調個人檔案。

3.如子女辦理調檔,得先讓死者配偶寫出委託書,才能辦理,其中檔案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讓你將死者的戶身份證、火化收據復印交予檔案室。調出死者檔案後,此時,你的手中還剩下兩張收據。其中一張自己保存,拿著最後一張收據到死者所在的社區,讓社區主任在收據背面蓋上所在社區的圓印章。你可以拿著死者的火化證、蓋有印單的收據、個人檔案、身份證到社會保險公司專門的辦理喪葬的辦公室結算一次性的喪葬補助。

4.工作人員會根據你提供的個人檔案里的工資數據與電腦里的數據進行核對,核對後打出四張表,表的內容為喪葬費400元(地區略有不同)加上10個月的工資。辦理該事的人會在四張表上蓋上個人名章,後到社保大廳結算處進行復核後,再蓋上復核的工作人員的個人名章,爾後再回到先蓋章的地方讓部門主管領導再蓋上個人名章。辦理完後,歸還個人檔案到勞動部門,歸還檔案後,讓檔案部門在四張表上再蓋上圓印章,此時表有有三個個人名章和一個圓印章。其中一張存放在檔案里,另處三張再送到社會保險公司進行結算。

5.工作人員會告之你在辦理完後的一個月後,全部喪葬費打到死者的工資卡中。

Ⅶ 如何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近年來,各地方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今年9月,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與中石化南京地區的金陵、揚子、南化、二建4家單位分別簽署協議,由地方社區和企業共同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管理服務,實行社會化管理,簡稱「共管」模式。在此模式下,企業退管部門如何適應社會化管理要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實現「六個老有」創造條件,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針對石化企業具體特點,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企業應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正確認識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和「共管」模式下企業應承擔的責任。
首先,要明確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內容。完全意義上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主要內容是:(1)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保障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2)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社會保險政策咨詢和各項查詢服務;(3)跟蹤了解企業退休人員生存狀況,開展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4)了解企業退休人員思想和生活狀況,對高齡、特困、鰥寡孤獨、重病的企業退休人員進行走訪慰問;(5)對死亡退休人員的遺屬進行慰問,幫助遺屬辦理一次性喪葬撫恤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申領手續;(6)建立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基本信息庫,由市、養老保險統籌縣(區)集中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7)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健康檔案,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控制和保健工作;(8)組織和引導社會力量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料、殯葬服務、法律援助等服務,推動老年公寓的建設與發展;(9)依託基層黨組織,組織企業退休人員中的黨員開展組織活動,加強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10)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開展文化體育健身活動,指導、幫助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余熱,開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等十方面的工作內容。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基本形式是,企業退休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後,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將企業退休人員直接納入街道和社區進行管理服務。
其次,要明確企業退休人員「共管」模式的內容。根據中石化下屬企業大都經營狀況較好、退休人員較多且居住地相對集中、退管機構健全、各項活動開展正常、退休人員福利待遇高於地方的特點,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採取「社區與企業共管」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此模式是由社區和企業共同為退休人員提供社會化管理服務。即:企業職工退休後,除了享受原企業為他們提供的管理服務外,退休人員還享受居住地社區按照社會化管理服務制度要求為其提供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共管」以後,對退休人員服務更全面、更廣泛,各項福利待遇不會因社會化管理而降低。
第三,要明確「共管」模式下,企業承擔的責任。鑒於目前社區社會化管理條件尚不成熟,部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難以落實到位。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後,大部分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仍需要企業退管部門來承擔,企業退管部門不可能隨社會化管理而消失。企業退休人員統籌外養老金(企業補貼)由企業繼續按有關政策發放;補充醫療保險、大病互濟救助仍然按原渠道報銷;退休人員的體檢、節日慰問等須按原標准執行,保證移交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後各項待遇不降。企業退休人員「共管」後,企業退管機構要按照市勞動保障部門的統一要求,統一名稱並掛牌,繼續做好退休人員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因此,企業原有退管機構不能撤、管理服務人員不能減、服務項目不得減少。
二、要加強與地方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聯系,協調管理服務內容,共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企業和社區共同為退休人員提供管理服務。企業退管機構要同時接受南京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領導,加強溝通聯系,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的銜接,防止形成管理和服務的真空。
一是切實落實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企業所承擔管理服務內容、標准。在「共管」模式下,企業退管機構除做好企業自身各項管理服務工作外,還要繼續承擔部分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因此,要從方便管理、方便服務、方便退休人員出發與社區做好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的分工與合作。原已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或社區承擔的服務工作仍交由社區辦理;退休人員在社區能夠辦理或辦理更為方便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本著就近就便的原則,可轉移到社區辦理或參加社區活動;對於企業福利待遇標准高於地方的,如重病慰問、生日慰問、節日慰問、特困補助、健康檢查等及企業組織開展更為方便的活動,繼續由企業組織實施。此外,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開展一些有益於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活動。
二是運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實現退休人員信息共享。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險已成為同退休人員關系最為密切的管理服務項目。退休人員逐步進入老年,行動不便,退休人員居住地分散,更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服務的快捷與方便成為迫切的需要。退休管理服務社會化,打破了長期以來勞動保障部門和退休人員習慣的以企業為紐帶的管理方式,有效地將社會資源與企業資源結合起來。因此,應加強與市勞動保障部門之間的聯系,充分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共同完善退休人員資料庫,實現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和便捷程度。
三是充分發揮社區作用,豐富退休人員晚年文化生活。在做好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的作用,讓退休人員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街道、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退休職工醫療、生活服務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利用街道、社區資源為退休人員服務,藉助街道、社區貼近退休人員的便利性,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資格認證和遺屬辦理一次性喪葬撫恤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等申領手續由社區辦理。
四是選配有較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退休人員有幾十年的工作經歷,與他們交談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則容易產生矛盾,既傷害老同志的感情,又給工作帶來被動。因此,要選擇協調能力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熟悉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熱愛退管工作的人員充實到離退休人員管理崗位,以滿足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
三、不斷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管理體制和機制,適應社會化管理工作需要。
針對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企業退管部門應不斷調整企業內部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適應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
第一,適時改變現有離退休人員管理體制。目前,公司離退休人員管理是按退休人員在職單位隸屬關系和區域設置退管分部實施管理。為適應「共管」和企業內部管理需要,在規范統一離退休人員福利待遇基礎上,條件成熟時,應按退休人員居住區域重新整合內部管理機構。根據有利於做好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有利於資源共享,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按照退休人員居住地的集中程度,按市行政區設置退管分部。以管理服務1000名左右退休、內退人員設置1個退管分部(可按1:250的比例配備工作人員)。對於退休人員居住集中的棲霞區可設2~3個退管分部;退休人員居住比較分散的行政區也可2~3個區設立1個退管分部。對改制託管、離休幹部及廠處級以上退休幹部實行專業化管理。
第二,要在指導企業退休人員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上下功夫。企業退休人員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人數眾多,居住分散,通過建立退休人員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網路來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娛樂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是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一個重要形式。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在企業退休人員中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根據退休人員居住情況分片劃定若干小組,推選各小組中能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有一定協調組織能力、身體狀況較好的退休人員擔任組長,通過自我服務和互助服務網路,加強退休人員與退管服務機構聯系,及時了解退休人員思想狀況和身體狀況,並加強對退休人員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的指導的管理和服務。
第三,要進一步落實管理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證,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是否做好,待遇是否落實,要靠一系列的制度保證。如:政治學習制度、組織生活制度、節假日慰問制度、走訪制度等等。企業退休人員進入退管分部後,退管分部應及時建立與之相應的台帳和檔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將管理服務工作細化到人,切實落實「四走訪」、「五慰問」、「六服務」。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促使管理服務工作上台階。
第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實行退休人員「共管」後,地方暫不接收成建制退休黨員劃轉。企業退休黨員應依據黨的章程,成立相應的黨支部。隨著離退休人員管理體制的調整,黨支部黨員也應根據居住地重新劃分。各退管分部要結合社區,以支部為單位,加強黨員的學習教育和管理,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組織活動,使退休黨員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利用支部支委,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一部分身體健康,熱心公益活動的老黨員積極投身到管理服務工作中來,形成人人參與管理的良好局面,為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繼續落實企業承擔的責任,完善退休人員生活待遇的保障機制。
企業退休人員「共管」後,為保證退休人員隊伍的穩定,企業退管部門在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工作應有所側重,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按時足額做好企業退休人員企業補貼(補充養老金)的發放。企業補貼是石化企業特有的關繫到每一位退休人員切身利益且非常重要的福利待遇,是退休老同志老有所養的根本體現。「共管」後,企業及其退管部門更應做好工作,保證企業補貼按時足額發放。
二是切實做好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及大病救助工作。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及大病救助解決了老同志生活的後顧之憂,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讓退休職工享受到相應的醫療待遇。不斷完善補充醫療報銷渠道,為廣大退休人員提供方便。
三是組織做好退休人員兩年一次體檢。退休人員健康檢查不僅涉及到退休人員身體健康,同時還涉及到企業對改制醫院的支持和承諾。石化企業退休人員體檢標准高於地方退休人員體檢標准。企業退管部門應與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協調,落實好企業改制醫院納入退休人員體檢系統,宣傳、動員廣大退休人員參加身體健康檢查。涉及到部分人員體檢費用不足部分,由企業予以補足。
四是堅持退休人員生日慰問、重病看望和死亡慰問和重大節日走訪等工作。「共管」後,企業退管機構應一如既往地做好退休職工重大事件看望慰問工作,體現企業人文關懷。石化企業福利待遇標准大部分均高於社會化管理服務標准,退管機構可按照擇高原則進行慰問,並按社會化管理服務標准上報市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備案,充抵社會化管理服務費。
五是對特殊困難退休人員要更加關心體貼。要完善特殊困難退休職工的幫扶機制。充分運用好扶貧幫困難基金,加大工作力度,對特殊困難職工,特別是因病致困退休人員給予一定的幫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閱讀全文

與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給長壽花用營養液 瀏覽:661
有關重陽節的短語 瀏覽:866
50歲換了15個工作 瀏覽:508
煙台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怎麼辦 瀏覽:610
最長壽鵝 瀏覽:52
老年公寓入住人員護理標准 瀏覽:54
太平頤泰康養老社區哪個好 瀏覽:239
老年人再婚為什麼不找離婚女人 瀏覽:75
老輩長壽 瀏覽:93
不照顧父母犯什麼法 瀏覽:186
西藏養老金上調西藏養老金上調 瀏覽:571
50歲女人證件照 瀏覽:251
老年人的好處作文 瀏覽:436
家庭老人床什麼牌子好 瀏覽:175
長壽宮廷花怎麼養 瀏覽:379
四川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瀏覽:798
女生的長壽 瀏覽:716
在香港養老保險買什麼養老保險好 瀏覽:316
北京養生堂口苦怎麼治療 瀏覽:839
給父母買二手房離自己家近要考慮哪些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