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面試官要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的」這種問題
這樣的問題,雖然令人不爽,但在面試實踐中,確實經常出現。原因有三點:
第一:想了解你的成長軌跡,判斷你的教育品質
社會是有階層之分,什麼層次的家庭,教育素質是不一樣的。父母就是你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是你的人生起點。良好的家教,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打底褲。出身教授之家,出身農民之家,出身官員之家,出身工人之家,曾經在那個年代,給人打上深深的烙印。雖然,現在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在當今職場,問問家庭情況,也是對一個人的考察。
比如,招聘一線施工管理人員,不願意招教授家庭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清高,不容易融入一線員工隊伍。比如,你招一個風險程度大的崗位,不願意招那些風險承受力小的人,這種人膽略小,不利於創新開拓。
綜上,了解家庭背景,主要就是從三個方面入手,掌握應聘者的教育程度、崗位匹配程度和吃苦耐勞程度,以便招聘更加合適的崗位人員,性價比更好。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招到崗位和職位匹配的人員。
② 十年前,你周圍的人會根據你父母的收入對待你;十年後,你周圍的人會根據你的收入對待你的父母。
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經濟能力決定社會地位,小時候你爸媽有錢,那你就是有錢人的孩子,周圍的人就會通過對你好來獲取你父母的好感,即使無事求你父母但多條路總是沒錯。你長大了,你的父母已經老了,即使再有錢也風光不了幾年了,這時候你身邊的人就把目光聚焦在你身上了,你有出息,那你父母的地位依然,你沒出息,即使人家不明著為難你父母,但也會在背後嚼舌根,說:「你看誰誰家,老頭子再有錢又怎麼樣,孩子沒能力,家產遲早敗光」或者「他們家算到頭了」等等,甚至日後你家裡出了什麼大事,周圍的人看你窮也不會熱心幫助你,這就是現實,所謂笑貧不笑娼,你有錢了你說屎是香的都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