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開學季你打算問父母要多少生活費

開學季你打算問父母要多少生活費

發布時間:2023-07-12 09:16:47

①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這樣做過分嗎

大一新生每個月向父母要5000元的生活費是比較過分的,因為掙錢是比較難的,父母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可能只有1萬塊錢,需要把其中的一半給你,自己還需要生活,可能還要還車貸或者房貸。再加上家中可能不止一個孩子,這個小孩也是要花錢的。大學是提前交了學費和住宿費的,每個月只需要為吃操心,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多的生活費。

大學生已經成年了,理應為父母減輕負擔,不要給父母增加太多的負擔。家中可能還有弟弟或者妹妹,也要成為一個好的榜樣。

②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作為大一的新生,我覺得每個月向父母要7000塊錢的生活費已經非常過分了,因為作為學生其實花銷是沒有那麼大的,可是父母掙錢卻很不容易,7000塊錢已經相當於一些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了,這種花銷還是特別誇張的。

所以說如果一個大一新生問父母要7000塊錢的生活費,父母千萬不要輕易的給他,而是應該需要好好跟他溝通一下聊聊天,7000塊錢對於學生來說已經非常多了,完全不需要拿這么多錢在身上,而作為大學的學生也應該學會理解父母,自己平時也可以選擇去兼職來掙錢。


③ 大一新生找父母要多少生活費合適記住哪幾點,你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大一新生找父母要多少生活費合適?記住哪幾點,你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1)正確認識自己與舍友、同學之間的貧富懸殊。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開學了第一個月,家長在孩子所有的東西都幫你配齊的情形下,給了你1000元做為第一個月的生活費。盡管大家覺得生活費自然也是愈多愈好,但良知又好像在提醒一下做人要有底線。因此,你帶著該筆生活費踏入了大學校園。

最終愈來愈負面的他,總計超過三門課程大重考也不過關,最終延遲畢業一年。

小C,一個東北地區到重慶念書的男孩子,因為路程很遠父母並沒有親身送。把一學年學費和一學期的生活費及全部花銷,也給小孩打到賬戶上。但是他並沒有依照學校規定交納培訓費,而是將該筆巨額作為自己的賭資,跟幾個「志趣相投」的同學一起,在寢室賭錢,敗得溜光。

直到一學年接近尾聲時,高校輔導員清除才知道他居然混了一年還沒有交納培訓費。眼見自身出不起這一大筆錢,又只能伸出手找父母拿。

大學,例如之上種類的學生們並比比皆是。尤其是在這一充斥著誘惑力的時期,希望每個大一新生都可以切記:「我是來高校獲取知識的,並不是手裡拿著父母的錢來享受生活的。」

④ 我剛上大一,每月管爸媽要4000生活費,算不算多

算多的,因為中國目前有6億人月平均收入不到一千。大學生活雖然有很多新鮮的事物需要接觸,但是也用不上每個月四千塊錢的生活費,尤其是那個時候的收入水平都比較低,所以這四千塊錢的生活費算是比較多得了。

為了你一個月的生活費,父母可能要辛苦半年,甚至是一年。為了供你讀大學,家裡的日子可能都沒法過了。這種情況下,你問父母要4000塊錢一個月,就真的是很過分了。

⑤ 作為大一新生,花錢的地方很多很多,該怎麼開口跟爸媽要生活費呢

給爸媽打電話,跟爸媽說清楚,自己在學校的生活要告訴爸媽,自己在學校的花費特別的高,這樣爸媽也會明白。

⑥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要求父母親每月給7000塊錢的生活費,到底合理不合理,這是跟你的家庭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的,直接點說,就是跟你父母親的收入情況直接相關的。

而如果你的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父母親的收入也很低,甚至父母親是農村人,要外出打工才有收入,這種情況下,你若問父母親每月要7000塊錢的生活費,那就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了,而是你的良心、你的德行到底去哪兒了的問題了。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目前在珠三角、長三角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外出打工的月收入,平均也就在4千塊錢左右,中西部地區一般正式職工的月收入,大約也就是6千塊錢的樣子。

你一個大學生,居然敢每月問父母要7000元的生活費,父母親可能連自己的吃飯錢都給你也不夠,也滿足不了你的要求,難道這還不過分嗎?

綜上所述,對題主每月向父母親要7000塊錢的生活費,到底是否合理?客觀地講,就目前國內家庭的生活現狀而言,能滿足題主此等要求的父母親或者家庭並不多,應該是百里甚至千里挑一的了。大部分的父母親或家庭,應該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真心希望題主的家庭情況良好,能滿足題主的要求。但也真心希望,如果題主的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父母親真的能力有限,無法滿足題主的要求的話,也能體諒和理解家人,不要埋怨、更不能責怪父母,因為他們真的不容易。

⑦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象你這么優秀的職高大專生,7000元/月生活費一點都不過分。只要你爸像馬雲一樣有錢。如果不是,你每月一千五百元生活費也過非常分,因為你畢業了的工資一般在4000元/月左右,這樣你將怎麼生存?結婚成家那是天荒夜譚了。

這種問題有好多都是為了問答而問答!說白了是為了平台的量~以後我是不回答這種問題了,先是4500每月,大一,然後是大二,現在改個數,4500變7000!沒有任何意義的問答!

請你看清楚我說的啥,再跟帖。

不過分,你父母是馬雲、許家印、馬化騰都行,董明珠也沒有問題。你爹要是個普通職工、打工的,你這放假去替他干倆月,再考慮你要多少錢吧。

僅是一個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試問你父母是有錢大老闆嗎?如果是理所當然不過分。

再次試問你上大學,求知學習還是為了父母,讀書像上班,向父母要工資嗎?

你這孩子無論怎麼說,你沒有當家不知柴米貴,上大學每月要哪么多錢幹嘛?我很擔心你畢業後,參加工作月工資,也許不到這個數,說句實話每月1500該夠了。

生活中上大學的鋪天蓋地,家庭有富有的有一般工薪階層的有從農村走出來的。

富裕家庭每月拿7000元行,人家有錢。工薪階層供孩子上大學基本靠嘴挪肚子攢。農村培養大學生可能更吃力,甚至還借錢。如果他們都要求每月7000元生活費會有大部念不起大學的。

又問你了,幹嘛你一個月7000塊錢生活費呀?每天吃龍肉啊?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開銷多少?你上大一自己就7000多你是不是在外邊裝富二代呀?

父母的錢都是每天辛苦賺來的,不是風刮來的,父母供你上大學是讓你好好在外讀書將來有立足 社會 的本領,不是讓你在外花天酒地有校舍不住出外租房子泡妞享樂去了!

為父母想想,看看勤工儉學的同學。

當然你父母願意供你是他們的事,別人管不著,你自己要樹立勤儉持家的觀念不能總啃老,上學別攀比,自己學到真本事才是正道。

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是越困難的孩子越立世,他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他知道父母供自己上大學不容易,他知道每天節衣縮食為什麼。所以,他們珍惜上學的機會都會努力讀書學有所成將來就是要擺脫貧困。

花錢花慣慣的了我都懷疑能讀好書?

這簡直不是在要生活費錢,而是要父母的命啊!試想一個新生,剛剛進入大學需要7000元的生活費,這得是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夠負擔得起呢?作為三四線城市的工薪階層的家庭,一個月的收入合計平均也就有8000塊錢,如果一二線城市最高也就有一萬多,這得給家庭帶來多大的壓力啊!

當然,新生剛入學校,可能需要購置的日用品比較多,花銷會比較大,有可能需要7000塊錢,這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隨後的日常生活是不會用那麼多錢,如果一味地給父母要7000多塊錢,那就是家長太嬌慣他了,有點讓人無法想像。如果是富豪的家庭,還可以理解。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們想把最好的生活留給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受一點點罪,哪怕自己辛苦受累受罪,也要讓孩子過的舒服舒心。但這恰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的發展。上大學期間,最好是鍛煉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即將進入 社會 ,在大學的四年裡,如果能夠進行勤工儉學,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去得到一些收入的話,不僅能讓孩子體諒到父母的辛苦,更能夠增加他進入 社會 的各種能力。所以說作為工薪階層的父母不能過度的寵愛孩子,要讓孩子勇敢地在大學期間,走向 社會 進行自我鍛煉。

我們的鄰居日本,在孩子上大學的問題上就處理的相對好一些。在孩子進入大學以後,家長給他們的生活費並不多,能夠他們的學費就不錯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去打工,打工的費用不僅僅要支付自己租房的費用(日本大學里基本上都沒有宿舍,需要自己租房子),而且還要負擔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這樣雖然辛苦點,孩子會得到很好的鍛煉,適應 社會 的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作為孩子,考上大學也就已經進入了成年。要體諒父母的辛苦,盡量減輕自己父母的負擔,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托起全家人的幸福和希望。

如果你父母每月收入70000元,你只索要7000元,應該不算過分吧。
如果你爹娘每月收入700000元,你索要7000元,1%而已,你要得太少啦。
如果你爸媽每月收入不足7000元,你索要7000元,那意味著父母為你獻出了一切。過分嗎?不好說。
總之,你可以索要,多少都行。如果你爹娘願意,你不妨連他們的命也索要吧。

你剛上大一就要7000塊一個月的生活費。你將來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一個月掙多少?難道還要父母給你生活費嗎?

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只要你爸媽像馬化騰、馬雲、曹德旺那麼有錢,不要說7000塊錢每個月,就是7萬那也不多啊。

但是據我了解,像馬化騰,馬雲,曹德旺,董明珠,李嘉誠等等這樣的大亨,人家對子女的教導卻非常的嚴厲,而人家的子女反倒比較節儉。

不知道你的爸爸媽媽是干什麼的?也不知道你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

如果你爸媽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或者只是一個收入微薄的工薪階層,那麼你每個月7000塊錢的生活費,可能就是你爸媽加起來的工資。

你爸媽把每個月的工資都給你,讓你揮霍,那麼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行該如何應對?

從你提這樣的問題,就可以推斷出你並不是一個勤儉節約懂事上進的孩子,而是一個揮霍無度,自私貪婪的人。從而也可以斷定,你所上的大學一定是那種末流的學校。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大學畢業以後會不會順利的找到工作?要知道有好多上了三流大學的孩子,出來以後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如果你能找到工作,每個月又能掙多少錢呢?像你這種上大學每個月就要7000元的生活費,那麼將來如果每個月只能掙三四千元左右的工資,那該如何生活呢?

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一方面如果你家是富豪明星或官員,不費吹灰之力能承受,一個月要二萬也不為多,我看過一未成年富豪子弟每天父母給他八千元,他無法花,竟包一明星情人消費,那才叫瀟灑,你比他差遠了。

另一方面,你家一般般,每月要7000就多了,吃飯讀書,哪來那麼高的消費,除了不幹正當業,或賭或毒或嫖或傳銷等,一旦走上歪路就難以自拔,既害了父母又害了本身。終久摧毀了全家。

⑧ 初學生一個學期問父母要多少錢,不包括你是衣行住食和補課費用

首先看你家是什麼條件啊,如果你家是億萬富翁,那麼一個學期一千一千五千元清,那麼如果你是普通的老百姓,那麼一二百一都可以了,也就是說你的父母給你零花錢,也就是說買一個零食啊什麼的,吃飯穿衣服都是家裡提外給你錢,所以說應該少花點

⑨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大學生已經成年,當感父母恩,當解父母憂

記得我們這里有句老話叫:父母養我十八歲,我養父母到八十。當然並不是說父母養到我們十八歲就不養我們了,而是說到了十八歲,我們已經成年了,已經可以自己去掙錢了,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了。而我們養父母到八十,也不是說父母超過80歲了,我們就不養父母了,而是說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父母養我到成年,我養父母一輩子!

孩子大一就開口向父母要7000元的生活費,也間接地暴露孩子對金錢觀念不強,沒有合理的規劃自己大學生活費,也沒有考慮父母有沒有支付能力。其實作為大學生,父母只需要支付必須的生活費就行了(伙食費、服裝費等必須費用),父母保證我們基本的衣食住行,如果要想生活得更好,那麼就去兼職吧!

大一學生,每個月向父母要7000元生活費,過分嗎?

閱讀全文

與開學季你打算問父母要多少生活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