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長不會鼓勵我怎麼辦什麼事都讓我自己做
家長不會鼓勵你什麼事情都讓你做。其實也並不是壞事,因為這樣能夠鍛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讓你以後能夠更加的獨立更加的有出息這對於你日後的發展和生活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你要多理解家長的想法,可能他們的做法有時候不太正確,但他們出發點是好的,你不應該有其他的想法。
但是作為家長尤其是父母來說,也應該多在意一下孩子的感受,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應該多給予鼓勵,建議做到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家長要注意自已的行為。因為家長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對象,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孩子跑來跑去或纏著家長做這個做那個,有許多家長有時會覺得孩子很煩,因此會斥責甚至打罵孩子,殊不知,如果你想讓孩子懂禮貌,懂得尊重,自己卻如此對待孩子,那麼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家長自己了。
第二,家長要多包容孩子。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孩子不碰壁而一帆風順成長起來的,想必家長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不要對孩子過於苛刻常常抓住孩子的小錯誤不放,而忽視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第三,要給孩子積極的一面,不要越俎代庖。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做不好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不耐煩,因此會伸手幫孩子做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做的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懶,越做越錯,最終會變得好吃懶做,沒有責任心。因此孩子在做什麼事情時,家長要對孩子充滿信心,多說一些:相信你可以做好,你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一類的鼓勵話語。
第四,尊重孩子的價值與優點。孩子在做一些事情後,常常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家長在這時,要給予肯定,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感,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人。比如孩子幫家裡做了些家務,家長要鼓勵孩子做的好,做的事情是有用的。
⑵ 我爸爸不會教育我,我23歲了,我從小在學校沒有學好啥都不懂,怎麼辦能怪父母嗎
你爸爸不會教育你,你已經23歲了,你應該自己學會成長,你不能怪你父母 父母無法選擇,但當你意識到你自己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你就應該積極的學習。想辦法彌補自己,怪父母一點兒作用都沒有 ,還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 。所以自己積極的成長 吧。
⑶ 我恨我爸媽,恨他們給我飯吃給我錢花卻沒教我如何去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去如何適應社會,我將不孝
事情都要從兩面來看,一方面他們提供給你好的生活,讓你童年生活得無憂無慮,讓你不為生活所迫放棄一些東西,讓你悠哉悠哉地長大,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你不夠努力,這是你父母把你保護的太好的結果。
⑷ 我的父母只有小學畢業,不會教育我怎麼辦我25歲了,我自己一點都沒有成長好
首先你的觀念是不對的。
你認為你的父母只有小學畢業,
所以你現在25歲了,
一點都沒有成長好,
就是因為父母小學畢業不會教育你。
不要把鍋都甩到父母頭上。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父母的教育只是外因
而孩子自身的原因
才是最主要的內因,
任何事物發展變化中,
內部因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有很多無父無母的孤兒,
他們照樣成長的很好,
人格健全,發展優秀。
所以25歲了
已經是成年人了,
該好好找找自己的原因了。
當然有一些父母確實把孩子教壞了,
比如父母是犯罪分子,
教孩子去詐騙呀,
偷東西呀,
甚至販毒呀。
這種父母應該受到法律的懲處。
⑸ 父母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有些事情我與他們無法溝通,我該怎麼做
上了補習班學習不一定會好,學習是靠自己的,沒進過補習班的也可以照樣上MIT,哈佛...。父母沒知識修養,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現在這樣的條件。爸媽沒來開家長會有什麼奇怪,在歐洲哪個窮人家或者打工族的子女的家長去過家長會。這樣的生活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體會過,如果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機會是要自己爭取的。知道嗎?在歐洲像你這樣的孩子都在幫著爸媽一起打工,晚上熬夜學習。沒錢上補習班照樣可以名列前茅,每個人的出生,家境,背景都是不同的,在你還沒有能力改變它以前,你沒有任何資格去抱怨它。爸媽為了一個家庭是付出了多少代價,你的出生是他們的未來,每個父母都會想自己的下一代是一代比一代好。你這樣的生活我也體會過,過的比你還要辛苦。但是我沒有怨言,當你偷偷看到父母在賣力的為別人工作時,你的心會感到心痛,知道原來睡在車庫了已經很幸運了。現在的我條件雖然比以前好多了,但是我還是回想著以前的生活,因為它會讓我更努力的去改變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