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健在孩子病故頭七怎麼辦

父母健在孩子病故頭七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5-13 00:54:45

㈠ 人去世頭七怎麼辦

在中國,不同地區的頭七習俗也不盡相同。

燒七

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計七次四十九天,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

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年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後,在七七四十九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餚祭奠,下餘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禮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其中「三七」和「末七」尤為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蠟、金銀斗等祭奠。

沖七

「燒七」若與夏歷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沖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沖七有難」在關中的耀縣和陝南的丹鳳縣,除認為「沖七」是忌期外,還以「燒七」與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逢也是忌期。

俗雲:「逢七逢八,銅錘鐵釵;燒七燒九,閻王請吃酒」,認為燒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閻王要拷打亡魂,遇到這種情況,要提前或推遲一天祭奠。

關中一些農村,遇到「沖七」時,孝子要給死者墳頂插紙傘,意在協助亡魂躲避災難。陝北的延長縣,在「沖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紙旗,由子女、兒媳從家門口沿途插到墳前,將亡靈請回家中祭奠,以避過災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據說亡魂如果來不及回家,可藏於白旗下躲難。

出煞

各地農村還有一種極端迷信鬼神的「出煞」陋習。「出煞」又稱「回煞」,據說人死後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具體時間由道士推算。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台階上或插於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於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裡多待一會兒。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後,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滿百日和周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後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此俗建國後已摒棄。

守七

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七日要設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

「頭七」晚上祭祀死者,至親好友廝守通宵,午夜吃「頭七餛飩」,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罵,據說罵得越凶,財發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會察覺近旁人家「燒頭七」的隱秘而噤若寒蟬。

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於「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後,喪禮才告結束。

㈡ 孩子去世能像老人去世一樣圓墳嗎,頭七三七五七怎麼辦呀

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問問家裡的老人,或者村子裡的老人,老人家懂得多,對於一些避諱也都知道

㈢ 父母一方健在亡者怎麼算七

就是那天斷氣開始,頭七, 二七 ,三局纖七,七七四十九天,但是現在沒有這樣了,我爸爸去納檔世,出殯以後洞臘亂就沒有做什麼了。

㈣ 孩子夭折頭七怎麼過

戒殺,吃素,每天一部地藏經。可以超度孩子往生善道。地藏經大概玩一個半小時才能念完。要是嫌長可以念往生咒,或者阿彌陀佛聖號,數量不計,越多越好。祝願孩子早日脫離苦海,往生善道。阿彌陀佛……

㈤ 父母健在,沒有結婚子女死了可以搭靈棚嗎

這種事情最好問一下長輩老人家他們肯定知道呀,因為每個地方的習俗規矩說話各方面是不一樣的。

㈥ 人死後頭七撞七怎麼辦

人死後過七撞七下一個七怎麼算
······先了解撞7舊習,喪家為亡者定期作「七七祭」。因每逢亡者臨終後的第七天進行一次祭祀,俗稱「做七」。民間諺雲:「死者不撞七,活的沒得吃」。又有諺雲:「男怕撞頭,女怕撞腳。」民間認為,男撞頭七,女撞斷七,死者陰魂在陰司要受莫大痛苦。還流傳著:「撞七歌」雲:「頭七撞七,死者打得叫屈,二七撞七,靈床供在隔壁,三七撞七,喪家發跡,四七撞七,牆壁坍塌,五七撞七,子孫有吃,六七撞七,兒女發跡,七七撞七,眼睛突起」。民間還認為,死者無七可撞,屬不吉利,則要請道士解除。·····再看具體的做七:死後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稱「做七」。做七應備牲醴菜餚奠祭。 倘遇農歷初七、十七、二十七,稱「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 死後第七日稱第七日稱「頭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靈將歸宅哀哭, 故於午夜後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請道僧誦經,開魂路,舉行法懺。 「頭七」由兒子辦理,「二七」為小七,「三七」系出嫁女兒負責, 「四七」也是小七,「五七」為出嫁孫女祭祀,「六七」也是小七, 「七七」又稱「滿七」或「圓七」由兒子辦理有始有終,功德圓滿。 現代人由於工商業發達工作忙碌,有將七七四十九天縮短的情形, 以縮為二十四天為例,其方式為「頭七」與「七七」各七天, 中間每隔二天為「七」即為二十四天,在居喪期間未出殯前不過節, 遇祖先之忌日也不拜。 做七除上壽者照七七四十九日為尾七外,未上壽者即俗所謂「死人快過日」, 一般多自二七起短為六日,因此實則做尾七為第四十三日。
人死後幾七撞七有啥說法
亦稱「齋七」、「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即人死後(或出殯後),於「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此俗漢代尚無記載,大約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南北朝時已多行之,後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論》謂人死後,為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如七日終,不得生緣,則更續七日,至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以故有「七七」之期及逢七追薦之俗。一說,人初生以七月為臘,一臘而一魄成,經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則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經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為道教魂魄聚散之說。第七個七日,民間又稱為「斷七」、「盡七」、「滿七」。比較受重視的是頭七、五七與盡七。《北史.胡國珍傳》:「詔自戚備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至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雙成愛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又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參閱明田藝蘅《春雨逸響》。

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據說是希望死者還叢汪能復生。三天還不能復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實際上停柩的時間長,是由於當時喪禮繁縟復雜,尤其是天子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隨葬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另外,父母死後應該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暫時殯起來,等高鄭毀找到父墓或母墓時再進行合葬。這樣靈柩停放的時間就很難說了。

近代以後,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後入葬。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家也認為超度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廣州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帶,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區女婿來操辦"五七"而在臨安和寧波等地方,則由女婿做"六七"。 在"五七&quo......
頭七撞七怎麼辦
全家人至誠恭敬的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或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名號萬遍,迴向於亡者。對活人增福,對亡者消業。
人死後燒五七撞七怎麼辦
五七撞七沒有關系,請放心!

民間諺雲:「死者不撞七,活的沒得吃」。又有諺雲:「男怕撞頭,女怕撞腳。」民間認為,男撞頭七,女撞斷七,死者陰魂在陰司要受莫大痛苦。還流傳著:「撞七歌」雲:「頭七撞七,死者打得叫屈,二七撞七,靈床供在隔壁,三七撞七,喪家發跡,四七撞七,牆壁坍塌,五七撞七,子孫有吃,六七撞七,兒女發跡,七七撞七,眼睛突起」。民間還認為,死者無七可撞,屬不吉利,則要請道士解除。請注意,五七撞七,子孫有吃啊!
在中國,人過世後有撞七,各七有何含意
頭七。人死後的第七天。鬼魂會回來
頭七撞七對後人好嗎
全家人至誠恭敬的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或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名號萬遍,迴向於亡者。對活人增福,對亡者消業。
人死後有沒有撞七的說發
人死後沒撞七好不好
民間死人後說撞七是怎麼算的
人死後頭一個第七天叫頭七,會回來看最後一眼家人,一共七個七天,四十九天後就去投胎了,傳說如此。
人死了之後撞七7會怎麼樣
無證駕駛本身就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應該處以治安拘留,更何況你的朋友無證駕駛致人死亡,除了負全責外,還要賠償被撞者喪葬費,如果死者方家庭負擔較重,那麼賠償額就將會更高,此外如果你的朋友達到法定責任年齡,還將要受到刑事追究!
人死後不撞七後人好嗎
死便死了,你過你的日子就好,哪來什麼撞七不撞七的。別老想著後人好不好,你要是有一顆孝心,行善積德,你自己自然會有好報,你的後人得靠他們自己。

㈦ 父母有一個健在 一個去世 過七怎麼算

過七,從死亡的這天算,一七,二七,三七--------七七,是這樣排的,但是,這七七49天里一散山叢般會碰上一唯瞎個七,比如說,初七,十七,二十七,如果死者沒遇到七,那說明死者沖櫻在陰間沒飯吃,一般的燒七是提前一天,也就是說在死的第六天燒紙錢祭奠死者,前面的6個七都要提前一天,只有滿七,也就是七七那天是當天燒紙錢給死者的!亂套了對家庭不好。

㈧ 母親去世父親還建在做七怎麼樣算

你是說母親去世不久,父親還健在,給母親做七要怎鏈中么算,
就是從你母親去世那天算起,第七天是頭七,弟十四天是二七,照這樣算有七個7天,到第棚姿山四十九天為末七,這個與冊肢父親在世或不在世都是一樣的演算法。aqui te amo。

㈨ 人去世頭七怎麼辦

人死後,七天為回煞之期,在回煞期間,靈魂在陰間受苦,所以要在家停靈七天,也就是頭七,第一個晚上,靈魂回來,家人要給他們開門、開燈、燒紙錢,讓他們在家停靈,第一個晚上,他們是在自己辯穗猜家裡的,不會回到原來的地方,所以要燒紙錢給他們,讓他們在家裡過夜。
頭七的時候,靈魂在陰間受苦,家人不要去探望他攜型們,等到七天之後,他們就會回來了,家人可以燒紙錢給他們,讓他們在家裡過夜。
如果他們在家裡族賀過夜的時候,家人要給他們開門、開燈,不能讓他們在黑暗中過夜。
如果在家裡過夜,家人要燒紙錢,燒紙錢的時間,是從晚上十一點開始燒,一直燒到凌晨一點,燒紙錢的時候不能說話,要安靜地燒紙錢。

㈩ 我女兒剛剛五十二歲去世今天頭七,父母應該怎麼做

頭七:舊時抄迷信:人死後的第襲七日,家人會為逝者准備其生前最喜愛的食物及物件以作最後的致意,中國人稱這天為頭七。頭七如何祭奠親人:「頭七」由兒子辦理,「二七」為小七,「三七」系出嫁女兒負責, 「四七」也是小七,「五七」為出嫁孫女祭祀,「六七」也是小七, 「七七」又稱「滿七」或「圓七」由兒子辦理有始有終,功德圓滿。 現代人由於工商業發達工作忙碌,有將七七四十九天縮短的情形, 以縮為二十四天為例,其方式為「頭七」與「七七」各七天, 中間每隔二天為「七」即為二十四天,在居喪期間未出殯前不過節, 遇祖先之忌日也不拜。 做七除上壽者照七七四十九日為尾七外,未上壽者即俗所謂「死人快過日」, 一般多自二七起短為六日,因此實則做尾七為第四十三日。

祝安好。

閱讀全文

與父母健在孩子病故頭七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現在交的養老金退休後能拿多少 瀏覽:138
老人身體往右側傾斜是怎麼回事 瀏覽:268
天津養老機構要多少錢 瀏覽:412
養老保險與壽險哪個好 瀏覽:361
孝順兒子十勸媽媽 瀏覽:432
老年痴呆的對話 瀏覽:806
哈爾濱江北的敬老院 瀏覽:119
孝敬爹娘的歌詞 瀏覽:566
壽島血臍是長壽湖的一種 瀏覽:396
聊城東昌府區養老金繳交比例 瀏覽:649
老年痴呆誘發原因 瀏覽:223
老年痴呆與心理問題 瀏覽:52
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表格 瀏覽:874
鶴崗礦務局和市政退休工資哪個高 瀏覽:625
老年痴呆症需要每年復查嗎 瀏覽:670
吉林省17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174
老人腸癌不吃飯能活多久 瀏覽:887
70歲老村醫雲南男孩 瀏覽:560
小米養生壺怎麼取消wifi閃爍 瀏覽:247
鄭州市男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