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1. 關於溝通
普通父母:他們容易站在權威的角度,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於是希望孩子聽自己的話,卻不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的關系更多的是控制型。
智慧父母: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有的想法和家長的不同,但是願意溝通,找到親子間想法的交集,相互配合、支持,他們和孩子的關系更多是合作型。
2. 關於視角
普通父母:他們願意從放大鏡的視角看孩子,比如這次考試的成績排名、鋼琴少練習了兩遍……這樣的關注讓孩子緊張、焦慮,生怕做錯事被批評。
智慧父母:智慧的父母習慣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他們習慣拿著望遠鏡看孩子的成長,比如孩子學習的興趣比暫時的成績更重要,願意看孩子目前的成長,有遠慮但少近憂。
3. 孩子的特質
普通父母:他們覺得孩子身上有很多缺點,只有少許優點,而且覺得孩子的優點不用關注,急於改變孩子身上的缺點,他們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變為一個優秀完美的人。
智慧家長:他們覺得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都是特點,他們承認孩子身上有一些需要調整的部分,但是不盯著孩子的缺點嘮叨,強化孩子的優點就是弱化其缺點。
4. 關於提問
普通父母:他們不喜歡孩子總提出一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想法,當孩子提出「十萬個為什麼」時,他們選擇忽視,或者急於給孩子他們認為的正確答案。
智慧父母:他們會肯定孩子的疑問,不急於替孩子思考,相信並鼓勵孩子勇於自己尋找答案,即使他們覺得孩子的辦法不完美,也願意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因為他們相信問題中往往藏著創造、想像力。
5. 關於學習
普通父母:他們覺得學習需要孩子記錄知識、做習題,而體現學習結果的唯一指標就是成績,花費的時間越多,學習的效果越好,這樣的態度往往讓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更無法找到內在的學習動力。
智慧父母:他們認為學習是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肯定有波動、曲折,成績重要,但成績好壞的背後的原因也重要,我們需要客觀看待孩子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需要考慮影響成績的思維、自信、情緒、心態等等。
6.時間分配
普通父母:在他們眼裡,孩子的事情只有學習和其他兩件事,他們的口頭禪是「除了學習,你什麼都不要管」,這樣做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也讓孩子倍感壓力。
智慧父母:他們習慣綜合考慮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孩子的任務,除了學習,還有很多其他方面,要適當地給孩子留白,讓他們自我發揮,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各個方面也會相互促進。
7. 關於比較
普通父母:他們認為孩子的失敗都是可以避免的,失敗就等於錯誤,告訴孩子要做到最好,但是這樣的觀點容易讓孩子怕失敗,從而沒有自信、不敢嘗試更多可能。
智慧父母:他們相信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甚至是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失敗沒有什麼,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更加寶貴,只有這樣孩子的心智才能更加成熟,未來才能更加獨立、自信。
8. 關於生活角色
普通父母:他們對於自己要求很高,生活中各個身份都想做到100分,他們時常焦慮、沮喪,甚至發火;其實想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妻子、員工的想法只會讓自己倍感壓力。
智慧父母:他們對自己沒有苛責的要求,他們明白愛家人之前要先愛自己,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把生活看成多選題,當自己心態好,身邊的家人也感到幸福。
9. 關於教育
普通父母:他們讓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方法就是指揮孩子去做,孩子做不到就會生氣、發火甚至大吼大叫,他們習慣說「我是為了你好」,他們良苦用心,卻時常換來孩子的抗拒和親子關系的緊張。
智慧父母:他們相信身教大於言傳,願意以身作則先改變自己,然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他們希望自己作為榜樣先行動起來,他們的潛台詞是「為了孩子好,我要自己變得更好」。
10. 關於生命
普通父母:他們對於成功人生的定義往往比較單一,認為孩子的幸福就是成績好、工作好、收入好……他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樣,孩子很難體會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智慧父母:他們認為成功人生的定義是多元的,在孩子的成長中,他們覺得孩子只要有進步、有收獲就是成功,他們努力給孩子生命增加各種體驗,讓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樂趣,從而活出自己的意義。
B. 怎樣做一名智慧型的家長
(一)丟掉補償心,找回平常心。
做父母的本應有顆平常心,因為生兒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讓子女快快樂樂地成為自己,成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與人和諧相處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養成偉人,最可能的結果是孩子很平庸,連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養孩子,也許經過或長或短的歷練,孩子真能成為一個「人物」。不要把你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讓孩子來實現你的原望。留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盡情地去成長,完全地發展自我。
(二)丟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
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當今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只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當父母學會用正常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就會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諒孩子的過失,看到孩子的長處,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對孩子多有煩惱,少有驚喜,原因在於不是去賞識自己的孩子,而是總盯著別人的孩子不放。下邊,我講一個賞識孩子的案例: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三分鍾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教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在第二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5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高中畢業,兒子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字樣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隻信封上。
(三)丟掉虛榮心,找回責任心。
今天的父母面對孩子那麼心急氣燥,原因是虛榮。孩子考試沒考好,是讓你沒面子,批評訓斥;孩子有了點成績或考上了好的學校,是給你添了光彩,於是到處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榮譽聯系在一起,這就是虛榮,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工具,為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一味地要求、強迫孩子,不尊重孩子,這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摧殘,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發生。浙江金華某中學生徐力,本來是班中成績較好的學生,一次考試成績沒進入班裡前幾名,他的母親對他多次訓斥,甚至大罵他沒出息,不如別的同學。他經受不住這種長時間的心理折磨,在一次被母親訓斥後,在母親毫無防備時刻,將母親殺害……。
(四)丟掉懼怕心,找回保護心。
有些父母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為孩子提心吊膽。但誰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所以要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性格,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常識。快樂和諧的家庭有快樂和諧的生活氣氛,快樂的生活氣氛要靠快樂的人去營造。家庭和諧呼喚「三個善待」。即:
1、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態。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你自己要先擁有快樂的人生。做父母的教給孩子的第一課應該是「喜歡自己」,讓孩子喜歡自己的一切,包括長相。心態好的人,自己活得瀟灑,孩子也會喜歡他;那些把所有煩惱都寫在臉上的父母,哪個孩子也不願接近。
2、善待孩子,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父母要用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孩子,體諒孩子。要尊重孩子,決不能踐踏孩子的尊嚴。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如果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將會自卑。
3、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假如你不會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會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會善待老人,你就不配做兒女。
現在我送給在座的家長及你們的子女一份無價的禮物——快樂人生三句話。即:面對生活,要微笑著說:「太好了!」;面對困難,要勇敢說:「我能行!」;與人相處要主動說:「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三句話,對於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態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於勇氣。在新的競爭中,「我能行」三個字將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大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幫助別人後,心情非常愉快,幫助人越多,你也越快樂,快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們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對子女,對學生應該播光明之種,使其發智慧之芽,開理想之花,結快樂之果,把快樂作為人生最終目的。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做父母的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於提高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辨析、判斷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願望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教育影響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報;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到快樂。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正在成為我的心病,我不知該怎麼辦。一位父親也曾對我說:什麼「長」都好當,惟獨家長不好當。
作為智慧型的父母應該善於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熏陶有機的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讓孩子體會到愛的滋潤和美的熏陶,重視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允許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表現力,給予孩子自我,鼓勵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間只有個體差異,沒有好壞之分,把孩子的夢想當作是令人欣賞的志向,當作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夢,鼓勵孩子要大膽嘗試,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應該說:「好,非常好」。因為孩子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成人後才能在無限地空間實現飛躍。一個人連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藉助別人的力量來推動自己?
作為智慧型父母,重要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當孩子需要時給予及時地幫助,使他們感到父母是最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們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們只有年齡上的差異,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靈上是相通的。對孩子來說,父母不僅僅是保護者與撫養者,父母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則。他們認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時,多教養和多享受他們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責任和快樂,很多事業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一定時間陪孩子遊玩,說話溝通和交流,他們認為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還有的父母不善於與孩子交流,往往是吃飯時候問學習,訓斥人,弄的氣氛十分不愉快,子女生氣,飯也吃不好,最後不歡而散。特別是獨生子女在家裡缺少同齡夥伴,他們經常感到很孤獨,有什麼想法也不願向父母講。一次對500名中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有44.5%的學生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點,他們說,父母的觀念和我們的觀念有很大差異,我們穿的用的他們看不慣,我們說的、唱的他們聽不慣,覺得我們變壞了,弄得我們什麼都不願對父母講。
我們必須承認,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代溝」這個客觀現實,兩代人之間確實存在「差異」,不然怎麼是「兩代人」呢,但是「代溝」不是不可以填充,「差異」不是不可以縮小,這需要父母的智慧,通過與孩子智慧的交流與溝通,達到相互認同,相互理解,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教育才能產生正效應。
C. 如何做新時代智慧父母
做新時代智慧父母的方法:發現孩子的優點、適當鼓勵孩子、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幫助孩子拓寬學習之道。
1、發現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優勢,而不是只針對孩子的缺點以及孩子的錯誤,誰不犯錯,知錯能改,善大莫焉,我們應該去擴大孩子的優點,放大孩子的優勢。
2、適當鼓勵孩子。當孩子有進步時,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們家長要少強調孩子聰明,而應該去強調努力,這是孩子自己努力得來的結果。
3、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成就感。我們要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不要一開始就給予太高的期望值,凡事有一個過程,然後給孩子及時的反饋和獎勵,我們家長都應該及時地給予反饋,指導出來,對於好的方面,我們應該給予獎勵,可以是物質,或者是精神,語言方面的獎勵。
4、幫助孩子拓寬學習之道。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求學之道,可以是向老師或者同學之間相互做學習性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也可以是由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腦,手機或網路等方式方法。
智慧父母的五大力量
1、不做焦慮媽:當代父母心理成長。制定教育方針的決策者、教育過程的實施者、孩子學習的輔導者、為孩子篩選學習資源的信息員、孩子成長的陪伴者。家長要做的,就是終身學習。家長終身學習的目標:懂職場生態、懂家庭關系、懂現代教育、懂性別角色、懂自我成長。
2、躬行求真:提升家庭的學習能力。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主要是督促孩子寫作業,避免孩子分心,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同時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度,而不是對錯。寫作業除了鞏固學習成果、提高文化知識水平以外,還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和優秀品質。
3、養育孩子如何去「嬌貴化」。過度的保護和愛護,進而導致孩子嬌氣尊貴,養尊處優,經不起磨煉和挫折,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過度教育會導致學習障礙、損害孩子的自信與創造力並破壞親子關系的和諧,進而影響其全面發展。
4、常在春風中:家庭之愛的隱形邊界。邊界」,有兩種邊界——心理邊界和法律邊界。邊界無處不在,邊界給我們安全感、自由感、適度感。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要把握適度的心理邊界,保護自己,傳達尊重,在人際交往中讓自己或讓他人感到舒適、受尊重。
5、你是孩子一生的港灣:如何成為當下最好的父母。中國式教育絕大多數是以家長價值為導向,極度缺乏以孩子的自我發展為目的、無條件給予孩子支持的愛的教育。你可以把你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卻不能給孩子連你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D. 如何做智慧父母
智慧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父母要專注做自己的事情,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放在自己是否每天過得充實,但不過於忙碌,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無論我們年齡多大,都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有了興趣愛好,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快樂,能夠緩解我們的焦慮,心態會更平和,就會感覺更幸福。
智慧父母第二要素就是不強求孩子。要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通過我們少說多聽,多共情,多認同,多同理,多理解,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感。我們還要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安全感就是爸爸媽媽一直都用心的陪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跟孩子的溝通交流不一定都是語言,更多的是只要我們陪伴孩子,我們自己非常溫暖,非常平和的狀態,對孩子來說就是好的陪伴。
第三點做孩子的精神支柱。不去給孩子貼標簽,不去束縛孩子,不給孩子設限和限制。只要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做人的底線和規范的底線之外,其他的方面我們是要大膽的,勇敢的讓孩子去嘗試,即使現在狀態非常的糟糕,那隻是這個階段的一個表現而已,下一個階段就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做智慧父母的路上,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的成長上,成長自己成就孩子,沒有成長自己,父母不可能去成就孩子。
所以我們的改變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去改變。
E. 如何做智慧父母
1、作為父母,首要的是完善自己,做好榜樣,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2、讓孩子體驗過程,不以「一戰論英雄」,多給予鼓勵和肯定。
3、鼓勵孩子和自己比較,超越自己。
4、每年培養5%的自主能力。
5、當我們說不可以的時候,同時告訴孩子可以去做什麼,同時後者是重點。
6、孩子的問題本質是家長的問題。
7、會愛才是真愛,真愛需要學習。不要過分保護你的孩子,讓孩子獨立完成李所能及的事情。
F. 如何做新時代智慧父母直播課助教王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智慧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完成自我的成長。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的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
第三,創造完善的學習成長環境。我們要知道好的學習方式,不是交易學習,而是要讓孩子在浸泡中自然地找到學習的快樂,在熏陶中知道什麼叫做學習的動力。
希望所有爸媽都能給孩子一個能讓他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我們堅信,在家、校、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G. 如何做新時代智慧父母
1.抓住優點,放大。
2.正面引導,做對事時強化。
3.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摒棄打罵攀比思想。
4.從小培養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5.多勞動、愛讀書、常運動。
6.以身作則,做終身學習型父母。